1937
夜半歌声 (1937) 豆瓣
7.5 (24 个评分) 导演: 马徐维邦 演员: 金山 / 胡萍
其它标题: Song at Midnight / Singing Voice in Midnight
英俊潇洒的宋丹萍(金山 饰)是一名话剧演员,他与地主的女儿李晓霞(胡萍 饰)真心相爱,却遭到晓霞的父亲和恶霸汤俊(顾梦鹤 饰)的联合阻拦,宋更遭镪水泼面的虐待。在此之后,他假托死亡,白天躲在剧院阁楼,夜晚则引吭高歌,凄厉的歌声满载着对爱人的思念及对现实的控诉,久久盘桓在剧院上空,成为漫漫长夜挥之不去的鬼魅梦魇。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转眼几度春秋。十年后的某个雨夜,一个剧团几经辗转来到宋所栖身的剧院。青年演员孙小鸥(施超 饰),他偶然结识了宋丹萍,绵亘十年的爱恨孽缘将再次延续……
本片由冼星海作曲,田汉作词,该故事曾先后数次被搬上银幕。
2019年6月19日 看过
事实证明无声片和有声片相比也许有一个好处是夸张的表演不会因为小学生背课本式的台词显得出戏;马徐维邦没有我想象中的好,画家出身,运用倾斜拍摄和晃动摄影等试图将恐怖电影提升为不能克服的恐怖,塑造鬼魅气氛,但这一点不过是对《歌剧魅影》的照搬,而且原版更好;《歌》的精华在揭去面具的话,《夜》则直接去掉了面具的设定,转而分化出一个孙小鸥作为行走的假象,比起鬼魅的影子,延宕故事发展的歌声是主体也是人物之间的联系所在;田汉的参与让整部电影的革命气息非常浓厚,虽然是恐怖片,但更像革命+恋爱这种流行题材的变种;另外,革命+恐怖其实是很适合结合的题材,如当下将政治与恐怖结合一样;对伤口主动的展露他满腔热血的痛陈革命历史的政治化受虐;学莱坞表现主义,倒是开创了新的表现方式,毕竟在中国传统鬼怪传奇中,鬼是没有影子的
1937 中国 恐怖 惊悚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