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
安提戈涅 (1961) 豆瓣 TMDB
Antigone
8.2 (9 个评分) 导演: Yorgos Javellas 演员: 艾琳·帕帕斯 / 马诺斯·卡特拉基斯
其它标题: Antigone / Antigone
故事发生在古希腊的底比斯,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后,生了二个儿子——厄忒俄克勒斯和波吕涅刻斯,以及两个女儿——安提戈涅(艾琳·帕帕斯 Irene Papas 饰)和伊斯墨涅。波吕涅刻斯借岳父的兵力回国来和他的哥哥厄忒俄克勒斯争夺王位,结果两兄弟自相残杀而死。克瑞翁以舅父资格继承了王位,他为厄忒俄克勒斯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宣布波吕涅刻斯为叛徒,不许人埋葬他的尸首。克瑞翁下令,谁埋葬波吕涅刻斯就处以死刑。安提戈涅遵循神律,尽了亲人必尽的义务,把她哥哥埋葬了,因此她被克瑞翁下令处死。随后,底比斯城的先知告诉克瑞翁,说他冒犯了诸神。克瑞翁赶去救安提戈涅,却发现她已死去。克瑞翁的儿子海蒙,是安提戈涅的未婚夫,他拔剑刺杀克瑞翁而后自杀。克瑞翁的妻子听说儿子已死,也跟着自杀。克瑞翁最后落得一个孤家寡人的悲剧下场。
2019年4月12日 看过
黑格尔将克瑞翁与安提戈涅之间的冲突视为城邦的"善"与家庭的"善"两种伦理的冲突,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合法性。伊利格瑞认为安提戈涅是反对中央集权和反对独裁主义的女性代表,着重分析了那段超越了身份的演说。巴特勒提出安提戈涅代表亲缘和国家之间的阈界区域,一种过渡区间的亲缘关系。电影在前二者之间调合,赋予了安提戈涅女权色彩,又将叙述的重点放在了克瑞翁身上,但默片沉重的阴影和剧作的气质实在太搭了,演员也很不错~另外歌队用旁白来解释是很有趣的不同文本形式之间的叙事转换
1961 antigone 古希腊 名著改编 安提戈列
犹在镜中 (1961) 豆瓣 TMDB
Såsom i en spegel
8.3 (151 个评分)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演员: 哈里特·安德森 /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其它标题: Såsom i en spegel / 对镜猜谜(港)
遗传了母亲精神病的凯伦(Harriet Andersson 饰)经过入院治疗,被作家父亲大卫(Gunnar Björnstrand 饰)安排到一小岛上调养。凯伦男友马丁(Max von Sydow 饰)是一名医生,两人的感情此时处于低谷,马丁相信凯伦有痊愈的可能。青春期中的弟弟米纳斯颇有才华,但看上去有些焦躁。四人在封闭的岛上休整,但各自心中的不安似乎正慢慢滋长。凯伦发现父亲在冷漠的观察自己病情变化后情绪短暂失控。次日上午马丁与大卫乘小舟离去,被留下的凯伦开始沉溺于冥想,并对米纳斯显示出侵略性,在两人回岛之前凯伦昏倒在破旧的木船内,她向弟弟宣称,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
本片是伯格曼“神之沉默”三部曲的第一部,于1962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2019年6月27日 看过
在镜中,而不是梦中,所以有镜框,有界限,有聚焦。但犹在镜中,如在梦中,电影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造梦机器,是镜与灯之外的梦幻现实主义。
“这个世界上,爱确实存在——所有的爱,最高级的、最低级的、最荒诞的和最崇高的,各种各样的爱,对爱的渴望与拒绝、信任和怀疑。我不知道是爱证明了上帝的存在,还是爱本身就是上帝。空虚变成了财富,绝望变成了希望,就像缓刑,死刑的延期。”
“你最擅长的就是:逃避和找借口;你的谎言如此隐晦,听上去像真话一样;你空虚但很聪明;——在我空虚的内心之外有些我始终无法触及或解释清楚的东西,那就是爱。”——有时候,这或许是保护机制
四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看似纠缠在一起,其实还是在与自己搏斗
1960s 1961 ingmarbergman 伯格曼 瑞典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1961) 豆瓣 TMDB
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8.3 (233 个评分) 导演: 阿伦·雷乃 演员: 德菲因·塞里格 / 乔治·阿尔贝塔齐
其它标题: 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 去年在马伦巴(台)
本片用一种现实与记忆穿插的方式勾勒了男主人公X(吉奥吉欧·艾伯塔基 Giorgio Albertazzi 饰)与女主人公A(德菲因·塞里格 Delphine Seyrig 饰)公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X的记忆中对于巴洛克宫殿里的亭台楼阁如数家珍,在他的描述性旁白中,人们 得以感受到他内心巨大的波澜。在剧场舞台上,戏子正在表演着离愁别绪的桥段。观众席上X跟贵妇A对视良久。歇息之时,剧场响起舞曲,X向A邀舞,两人在近距离表达了对彼此的感受。A觉得这个X是个关注自己的陌生人,但是X却讲述了去年与她发生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期间,还穿插了X跟A丈夫M(莎查•皮托夫 Sacha Pitoëff 饰)游戏对决的场景……
2019年6月26日 看过
和当时法国新形式下的小说一样,追求以冷漠包裹和抑制痛苦。但痛苦是被言说的,在记忆的迷宫中,被不断地重复。情感的表达和刻画不是依赖于叙事,而是形式,所以表演是非常“机械”的,旁人是模特似的装饰雕像。桑塔格说雷乃有意谋划了而这场阐释的多重性,格里耶在写文本时说他只是“想尽办法也要说出自己的痛苦来”,而正是叙事的沉默培养出了自由的情感。喜欢这部电影一是时空平行倒置交错的处理,回忆如果可以被言语构建支配,那我们是否曾经真正拥有过过去,体验过生活。这种作者电影对后来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时空穿梭叙事不知是否有什么影响。但最喜欢的还是电影中的深焦镜头下的长走廊,反复特写的各种门与窗,静止伫立的雕像,循环往复的看似的乏味的台词和动作就像镜头各个角落的巴洛克式花纹,于重叠的黑色中见丰富的细节,重复即生成
1960s 1961 alainresnais 新浪潮 法国
压路机和小提琴 (1961) 豆瓣 TMDB
Каток и скрипка
8.5 (204 个评分) 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员: 伊戈尔·福姆琴科 / 弗拉基米尔·扎曼斯基
其它标题: Каток и скрипка / 小提琴与压路机
从五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的小男孩萨沙(Igor Fomchenko 饰)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练琴,他和小朋友宛如生活在两个世界,有的淘气鬼甚至戏称他为“音乐家”。萨沙很苦闷,还要尽力躲开孩子们的奚落。有一天年轻的压路机驾驶员瑟黎卡(Vladimir Zamansky 饰)帮萨沙解了围,他们很快成为好朋友,开始了仅有半天的友谊。瑟黎卡约萨沙晚上去看电影《夏伯阳》,严厉的母亲得知后,将萨沙锁在家中,他们的约定最终未能成行……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处女作,亦是他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曾获纽约学生影展首奖。
2019年8月28日 看过
意外的温暖,男孩和工人既可以看做超越阶级的同伴,也可以看做缺位的父亲与欲望的象征,是批判理论的,也可以是精神分析的。但最在意的还是老塔以后长片意象的雏形。喜欢测试小提琴在空气中回响时的后退一步,是无意识的跃跃欲试和下意识的真诚奉献。还有最后诗电影式的结尾
1961 短片 苏联
地球失火之日 (1961) TMDB 豆瓣
The Day The Earth Caught Fire
导演: 瓦尔·杰斯特 演员: Janet Munro / Leo McKern
其它标题: The Day The Earth Caught Fire / 지구가 불타는 날
尽管全球通力协作,地球还是不可避免地要与太阳相撞了,英国记者报道这个即将到来的灾难。
2020年4月25日 看过
纪录片和新闻报纸这些媒介在电影中担当着刺点的作用,片头和片尾的黄色滤镜作为现实彰显其存在,今天看来倒更能衬托末日氛围。首位的走来和背影相呼应是一个讨巧的叙事结构,但更重要的是背后的建筑,全片拍的最好的都是背景里的都市建筑。61年的电影里已经有对嬉皮士的担心和恐慌,并以末日的名义作为意识形态的安全阀。最后的幽默对话很有趣,末世前的碎碎念以遮蔽自我的逃避
1961 科幻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