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的话就跳下来吧 - 标记
漫长的余生 豆瓣 Goodreads
8.2 (106 个评分)
作者:
罗新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
- 7
公元466年,宋明帝刘彧与在寻阳称帝的侄子刘子勋二帝并立,内战几乎波及刘宋全境,继而演变为与北魏之间的战争。生于南朝中层官僚家庭的王钟儿被卷入了这场战争,家破人亡,两年后被掠入平城皇宫成了一名普通宫女,时年三十岁。可是她的命运却偶然地与“子贵母死”制度发生了联系,身处权力斗争漩涡中的她,先后以宫女和比丘尼的身份成为抚育两代皇帝的关键人物,竟在北魏宫廷生活了五十六年之久。
罗新教授利用墓志等史料讲述了王钟儿漫长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并以她的眼睛去看她身处其中的时代,把皇帝、后妃、外戚、朝臣、宦官和宫女都还原为具体的人,看到他们面对权力时的喜悦、疑惧、张狂、绝望……随着王钟儿人生故事展开的,还有从献文帝、孝文帝到宣武帝、孝明帝近八十年的北魏历史,当然也有被时代的惊涛骇浪席卷的许许多多人。
我们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历史就是不完整、不真切的。
罗新教授利用墓志等史料讲述了王钟儿漫长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并以她的眼睛去看她身处其中的时代,把皇帝、后妃、外戚、朝臣、宦官和宫女都还原为具体的人,看到他们面对权力时的喜悦、疑惧、张狂、绝望……随着王钟儿人生故事展开的,还有从献文帝、孝文帝到宣武帝、孝明帝近八十年的北魏历史,当然也有被时代的惊涛骇浪席卷的许许多多人。
我们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历史就是不完整、不真切的。
劝导 豆瓣
8.1 (2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简·奥斯汀
译者:
裘因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4
简·奥斯丁(1775-1817),英国著名女作家。本书是作者最后一部小说,塑造了一位其笔下最为高尚的人物。韶光正从安妮的身上消逝,风华正茂的时候,因为接受了他人的“劝导”,她终与意中人温特沃斯上校分道扬镳。虽青春不再,又备受虚荣的父亲和姐姐的冷漠,但她的高贵仁慈却使她成为亲朋中最受欢迎的人。两人分手八年后再次相遇,上校不能冰释怨恨,违心追求他人;而安妮也险些接受伪君子堂兄的求婚。在因为家族事务而引发的一系列交往中,上校进一步发现安妮的无私与坚贞无人能比,而安妮也在一次次自我劝导中找回了爱的勇气。他们发现,重新团聚比第一次相爱更为幸福,于是,经受了考验的他们不再若即若离,开始尽情地回忆并表白……20幅原版插图生动再现经典场景。
出生意愿确认 豆瓣
6.6 (13 个评分)
作者:
李琴峰
译者:
烨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
- 1
🛰内容简介
50年后,人类生育领域科技树到达顶峰,胎儿在预产期的两周前能自己决定“是否分娩”。最终是“出生”还是“退出”,父母都要接受孩子的意愿。如果违背胎儿的意愿执意生产,父母就会被视为罪犯而被社会排斥。“出生意愿确认”成为美丽新世界的进步公约……
东京,普通职员立花彩华腹中,正孕育着一个新生命。即将接受最后一次出生意愿确认的彩华,能否顺利生下这个孩子?
——————————————
【编辑推荐】
⭐当出生与否交由胎儿来决定,自然分娩竟成了父母在犯罪?
女性写作者的又一次文学冒险!
以惊人设定,反思生育话题;以锐利的女性视角,挑战你的常识——
在小说书写的未来世界中,要生下一个孩子之前,需确认他的“出生意愿”。
而不管孩子做出任何选择,父母都必须遵守,否则将面临法律裁决……
难得一见!一部超乎你想象的惊人之作,
新时代青年作家挑战热议话题的勇敢书写!
——当我们还在讨论“要不要生”时,
李琴峰已经开始在小说中讨论“要不要出生”这样更危险的话题。
⭐ “你们生下我时,经过我同意了吗?”“被迫出生的孩子,真可怜。”
生命的自主权,到底由谁说了算?
赋予生命的行为,究竟是繁衍的本能,父母的特权,还是一种强制的开始?
以大胆的文学想象,挑战生存伦理的危险之问,探索人类永恒困境。
在谈论创作契机时,李琴峰说:
——很多观念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包括我们在了解生产、出生时所站的角度都是来自父母。但是出生的是我们,我们想不想出生,过得幸不幸福,世人却并不关心。我总是觉得这种现象非常违和。
而在本书中,她讨论的话题更进一步,设定也更加大胆:从女性天皇到生育科技,从同性婚姻到家庭的本质,从生命自主权的命题再到人类的自由意志……营造出令人眼花缭乱却仿佛近在眼前的反乌托邦景象,有着超越话题之作的深度与雄心。
⭐To be or not to be?
假如明知未来一定艰辛,痛苦是一种注定,我们的人生是否还值得一活?我们能否仍赞颂生之美好?
面对哈姆雷特式的永恒疑问,用新时代的小说创作去做回应,大概就是《出生意愿确认》这样的。
在小说的设定中,出生与否全凭胎儿“自行决定”。但自由意志真的存在吗?
同时,胎儿的出生意愿强烈与否,又取决于其未来人生的“艰难程度”。可“艰难程度”又该如何衡量?
李琴峰书写出独属于我们时代的“美丽新世界”——当“自由意志至上”被写入律法之时,技术与国家机器的共谋却令这一切依然像一场幻觉。
关于生命的本质与幻觉,一如那些zui好的文学,本书无法提供任何答案,但却依然歌颂着生之高贵。其日文书名直译为——“生之祝祷”。
⭐超现实美学+进口珠光纸!
小开本通勤书!一口气轻松读完,却带来滋味复杂的无限回甘。
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封面使用进口珠光纸印刷,叠加光感uv工艺;内文采用顺纹书纸,好翻不发黄。
趁手小开本,你的通勤轻松读物,却可带来一次存在主义的复杂回甘。
【推荐语】
一直想对别人说但没说的话,这本书完全切中!震撼、动摇、焦躁——但也让人安心。——朝井辽 / 作家
50年后,人类生育领域科技树到达顶峰,胎儿在预产期的两周前能自己决定“是否分娩”。最终是“出生”还是“退出”,父母都要接受孩子的意愿。如果违背胎儿的意愿执意生产,父母就会被视为罪犯而被社会排斥。“出生意愿确认”成为美丽新世界的进步公约……
东京,普通职员立花彩华腹中,正孕育着一个新生命。即将接受最后一次出生意愿确认的彩华,能否顺利生下这个孩子?
——————————————
【编辑推荐】
⭐当出生与否交由胎儿来决定,自然分娩竟成了父母在犯罪?
女性写作者的又一次文学冒险!
以惊人设定,反思生育话题;以锐利的女性视角,挑战你的常识——
在小说书写的未来世界中,要生下一个孩子之前,需确认他的“出生意愿”。
而不管孩子做出任何选择,父母都必须遵守,否则将面临法律裁决……
难得一见!一部超乎你想象的惊人之作,
新时代青年作家挑战热议话题的勇敢书写!
——当我们还在讨论“要不要生”时,
李琴峰已经开始在小说中讨论“要不要出生”这样更危险的话题。
⭐ “你们生下我时,经过我同意了吗?”“被迫出生的孩子,真可怜。”
生命的自主权,到底由谁说了算?
赋予生命的行为,究竟是繁衍的本能,父母的特权,还是一种强制的开始?
以大胆的文学想象,挑战生存伦理的危险之问,探索人类永恒困境。
在谈论创作契机时,李琴峰说:
——很多观念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包括我们在了解生产、出生时所站的角度都是来自父母。但是出生的是我们,我们想不想出生,过得幸不幸福,世人却并不关心。我总是觉得这种现象非常违和。
而在本书中,她讨论的话题更进一步,设定也更加大胆:从女性天皇到生育科技,从同性婚姻到家庭的本质,从生命自主权的命题再到人类的自由意志……营造出令人眼花缭乱却仿佛近在眼前的反乌托邦景象,有着超越话题之作的深度与雄心。
⭐To be or not to be?
假如明知未来一定艰辛,痛苦是一种注定,我们的人生是否还值得一活?我们能否仍赞颂生之美好?
面对哈姆雷特式的永恒疑问,用新时代的小说创作去做回应,大概就是《出生意愿确认》这样的。
在小说的设定中,出生与否全凭胎儿“自行决定”。但自由意志真的存在吗?
同时,胎儿的出生意愿强烈与否,又取决于其未来人生的“艰难程度”。可“艰难程度”又该如何衡量?
李琴峰书写出独属于我们时代的“美丽新世界”——当“自由意志至上”被写入律法之时,技术与国家机器的共谋却令这一切依然像一场幻觉。
关于生命的本质与幻觉,一如那些zui好的文学,本书无法提供任何答案,但却依然歌颂着生之高贵。其日文书名直译为——“生之祝祷”。
⭐超现实美学+进口珠光纸!
小开本通勤书!一口气轻松读完,却带来滋味复杂的无限回甘。
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封面使用进口珠光纸印刷,叠加光感uv工艺;内文采用顺纹书纸,好翻不发黄。
趁手小开本,你的通勤轻松读物,却可带来一次存在主义的复杂回甘。
【推荐语】
一直想对别人说但没说的话,这本书完全切中!震撼、动摇、焦躁——但也让人安心。——朝井辽 / 作家
成为母亲的自由 豆瓣
엄마는 되지 않기로 했습니다
作者:
[韩] 崔至恩
译者:
阚梓文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3
- 9
当你决定不生孩子的时候,周围的人可能会说:孩子很可爱啊,有自己的孩子家庭才完整!如果没有孩子,夫妻感情出问题时,你老公一定离开你!没有(生过)孩子,就不是成熟的大人!如果你不想生孩子,那当初为何要结婚?
难道女人结了婚,真的一定要生孩子,如此才能获得家人与社会认可的圆满人生吗?从怀孕到生产都是女性一人承担,而未来的养育与教养责任大部分落在女性肩上,这一路承受的风险与责任,远超其他人的想象。所以你选择不生孩子,不应该感到自责或是愧疚,更不该被指责。
作者是位无子女已婚女性,与先生结婚5年,在即将迈入40岁的此刻,她决定坦然说出自己不想生小孩这件事。当她做出这个决定时,心中浮现了诸多烦恼、忧虑与不确定感,她想知道其他做出同样选择的人,最终是如何走过内心的挣扎与低潮,因此采访了17位不同年龄与婚龄的女性,透过与她们的交谈,使作者更加确信,就算不生小孩,女性一样可以拥有幸福美满的无后人生。
生孩子仅是人生的一个选项,绝不是定义你身为女性的价值与目的。邀请你打开本书,一同来了解这18位韩国女性是如何不盲目满足他人私欲,忠于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难道女人结了婚,真的一定要生孩子,如此才能获得家人与社会认可的圆满人生吗?从怀孕到生产都是女性一人承担,而未来的养育与教养责任大部分落在女性肩上,这一路承受的风险与责任,远超其他人的想象。所以你选择不生孩子,不应该感到自责或是愧疚,更不该被指责。
作者是位无子女已婚女性,与先生结婚5年,在即将迈入40岁的此刻,她决定坦然说出自己不想生小孩这件事。当她做出这个决定时,心中浮现了诸多烦恼、忧虑与不确定感,她想知道其他做出同样选择的人,最终是如何走过内心的挣扎与低潮,因此采访了17位不同年龄与婚龄的女性,透过与她们的交谈,使作者更加确信,就算不生小孩,女性一样可以拥有幸福美满的无后人生。
生孩子仅是人生的一个选项,绝不是定义你身为女性的价值与目的。邀请你打开本书,一同来了解这18位韩国女性是如何不盲目满足他人私欲,忠于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蝴蝶梦 豆瓣
Rebecca
7.8 (31 个评分)
作者:
[英] 达夫妮·杜穆里埃
译者:
林智玲 程德 译
/
陆谷孙 校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 3
《蝴蝶梦》原名“吕蓓卡”,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
“我”与丧偶后萎靡不振的德温特先生一见钟情。但随他住进著名的曼陀里庄园后,却发现时时处在德温特已故的前妻吕蓓卡的阴影笼罩之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吕蓓卡真正的死因,于是面临情与法的选择。不久,一场神秘的大火将漫陀里化为灰烬……作者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成功地渲染了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和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这样两种交叠渗透的气氛,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之成为一本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小说。
“我”与丧偶后萎靡不振的德温特先生一见钟情。但随他住进著名的曼陀里庄园后,却发现时时处在德温特已故的前妻吕蓓卡的阴影笼罩之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吕蓓卡真正的死因,于是面临情与法的选择。不久,一场神秘的大火将漫陀里化为灰烬……作者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成功地渲染了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和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这样两种交叠渗透的气氛,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之成为一本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小说。
熊镇 豆瓣 Goodreads
Björnstad
8.2 (40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译者:
郭腾坚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
- 1
熊镇是一个小镇,它偏远,落寞,冬天很长,雪很多,镇上的人们,懂得沉默和忍耐;熊镇是一个小镇,一座冰球馆,几个家庭,一个酒吧,一片森林,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群男孩和几个女孩,一群男人和一群女人。
它是安静的。它的爆发在一个夜晚,当一个女孩的衬衫被撕破,一枚纽扣掉在了地上。
我们该如何活?如何爱?如何赢?如何保护那珍贵的事物?如何选择和做一个更好的人?
这是一个小镇,可这是一整个世界。这里有很多人,可最终你只读到了自己。
编辑推荐:
◆全球热销1300万册的瑞典小说之王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之后超越式里程碑新作
◆2016 / 2017瑞典年度作家,美国亚马逊作家排行NO.1。林彦俊、马思纯、 张皓宸、 池昌旭、 七堇年、 霍思燕 、奥普拉 、汤姆•汉克斯等极力推荐的超人气小说之王。
◆◎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人周刊》年度选书,40国亚马逊年度选书。
◆入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人民选择奖。Goodreads超过11万读者给出满分好评,年度小说决选。
◆封神般的读者和媒体评论,百万畅销作家李尚龙连夜读完,深深震撼,五味杂陈;读第一遍,有100处细节征服你,读第二遍,又有100处;没有一个字是无关紧要的赘字,特别是某几句话,会一拳将你的灵魂打到瘀青,足以令你的五脏六腑为之翻搅;无出其右的文学奇迹。
◆本书译文,由翻译过《戴上手套擦泪》系列的郭腾坚老师地道呈现,瑞典文直译。封面插画由超人气插画师卤猫精心绘制。中文版图书由曾经出版了《一个人的朝圣》《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天空的另一半》《怦然心动》《戴上手套擦泪》等外国文学作品的大鱼读品监制出版,品质保证。
它是安静的。它的爆发在一个夜晚,当一个女孩的衬衫被撕破,一枚纽扣掉在了地上。
我们该如何活?如何爱?如何赢?如何保护那珍贵的事物?如何选择和做一个更好的人?
这是一个小镇,可这是一整个世界。这里有很多人,可最终你只读到了自己。
编辑推荐:
◆全球热销1300万册的瑞典小说之王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之后超越式里程碑新作
◆2016 / 2017瑞典年度作家,美国亚马逊作家排行NO.1。林彦俊、马思纯、 张皓宸、 池昌旭、 七堇年、 霍思燕 、奥普拉 、汤姆•汉克斯等极力推荐的超人气小说之王。
◆◎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人周刊》年度选书,40国亚马逊年度选书。
◆入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人民选择奖。Goodreads超过11万读者给出满分好评,年度小说决选。
◆封神般的读者和媒体评论,百万畅销作家李尚龙连夜读完,深深震撼,五味杂陈;读第一遍,有100处细节征服你,读第二遍,又有100处;没有一个字是无关紧要的赘字,特别是某几句话,会一拳将你的灵魂打到瘀青,足以令你的五脏六腑为之翻搅;无出其右的文学奇迹。
◆本书译文,由翻译过《戴上手套擦泪》系列的郭腾坚老师地道呈现,瑞典文直译。封面插画由超人气插画师卤猫精心绘制。中文版图书由曾经出版了《一个人的朝圣》《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天空的另一半》《怦然心动》《戴上手套擦泪》等外国文学作品的大鱼读品监制出版,品质保证。
神谱 豆瓣
作者:
[古希腊] 赫西俄德
译者:
吴雅凌
华夏出版社
2022
- 11
赫西俄德的《神谱》描写的是宇宙和神的诞生,讲述从地神盖亚诞生一直到奥林匹亚诸神统治世界这段时间的历史。《神谱》是迄今仅存的完整神谱诗,最早系统地记叙了古希腊诸神的统绪,在系统性上胜过荷马的诗。“神谱”的篇名虽非原有,但诗中主要讲的是宙斯神族的家世,即便涉及宇宙的形成,也附着于宙斯神族的诞生这一主题。《神谱》的长度虽然大约只有《伊利亚特》一卷的篇幅,却不失为一部伟大的诗篇。
《神谱》内容庞杂,主题跳跃,变换不断,内在关联隐晦玄妙,不少段落意思含混,好些诗句充满歧义,与荷马诗作的明晰不可同日而语。对《神谱》这类既具有重要经典地位又看似文意“断烂”的典籍,仅仅有汉译,难免会让读者无从识读,因此有必要借助于注疏来阅读。这部《神谱[笺注本]》便是这样的读本。
《神谱[笺注本]》共分三个部分,首先介绍诗人赫西俄德的身世以及《神谱》的主要思想内容和版本流传;其次是完整的原诗译文,仅以脚注形式附随语词考释性注释;最后是尽可能详细的笺注和义疏。
《神谱》内容庞杂,主题跳跃,变换不断,内在关联隐晦玄妙,不少段落意思含混,好些诗句充满歧义,与荷马诗作的明晰不可同日而语。对《神谱》这类既具有重要经典地位又看似文意“断烂”的典籍,仅仅有汉译,难免会让读者无从识读,因此有必要借助于注疏来阅读。这部《神谱[笺注本]》便是这样的读本。
《神谱[笺注本]》共分三个部分,首先介绍诗人赫西俄德的身世以及《神谱》的主要思想内容和版本流传;其次是完整的原诗译文,仅以脚注形式附随语词考释性注释;最后是尽可能详细的笺注和义疏。
血与火:坦格利安王朝史 第一卷 豆瓣
Fire and Blood: A History of the Targaryen Kings from Aegon the Conqueror to Aegon III
8.6 (36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治·R·R·马丁
译者:
屈畅
/
赵琳
重庆出版社
2020
- 2
《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开篇的三百年前,
坦格利安家族作为唯一幸存于瓦雷利亚“末日浩劫”的龙王家族,
定居龙石岛,并发动征服战争,成功统一了维斯特洛大陆。
全书以铁王座缔造者、传奇的“征服者”伊耿为开端,
讲述了坦格利安王朝历代圣君与昏君不同时期的精彩典故,
及永恒不变的权力斗争。
读者曾在《冰与火之歌》中瞥见这些故事的一鳞半爪,现在,它们的全貌首次得以展现。
本书由乔治·R.R.马丁托名学城学士“葛尔丹”撰写,
配以著名幻想艺术家道格•惠特利创作的八十余幅精美插图,
一经出版便长时间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前列,
亦将成为HBO大型电视剧集《龙王家族》的原著蓝本。
坦格利安家族作为唯一幸存于瓦雷利亚“末日浩劫”的龙王家族,
定居龙石岛,并发动征服战争,成功统一了维斯特洛大陆。
全书以铁王座缔造者、传奇的“征服者”伊耿为开端,
讲述了坦格利安王朝历代圣君与昏君不同时期的精彩典故,
及永恒不变的权力斗争。
读者曾在《冰与火之歌》中瞥见这些故事的一鳞半爪,现在,它们的全貌首次得以展现。
本书由乔治·R.R.马丁托名学城学士“葛尔丹”撰写,
配以著名幻想艺术家道格•惠特利创作的八十余幅精美插图,
一经出版便长时间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前列,
亦将成为HBO大型电视剧集《龙王家族》的原著蓝本。
秧歌 豆瓣
9.4 (43 个评分)
作者:
張愛玲
皇冠
2020
- 2
飢餓的滋味他還是第一次嘗到。
心頭有一種沉悶的空虛,不斷的咬嚙著他,鈍刀鈍鋸磨著他。
那種痛苦是介於牙痛與傷心之間,
使他眼睛裏望出去,一切都成為夢境一樣的虛 幻──
《秧歌》是張愛玲用寫實的筆調和敏銳的感性譜寫的農村哀歌。她由個人的溫飽出發,寫人們如何踉踉蹌蹌地追趕新時代前進的步伐,在新的政治體制下學說新話。然而,面對貧窮和飢餓的窘境,他們終於忍無可忍地暴動起來,引發恐怖的悲劇。全書在平淡中有張力,在慘澹中有滑稽,寓怪誕於真實,亦寄深情於日常。當肩負沉重擔子的人們再度扭起秧歌,既展現出張愛玲對複雜人性最深沉的凝視,也標誌著張愛玲小說風格的重大轉變。
心頭有一種沉悶的空虛,不斷的咬嚙著他,鈍刀鈍鋸磨著他。
那種痛苦是介於牙痛與傷心之間,
使他眼睛裏望出去,一切都成為夢境一樣的虛 幻──
《秧歌》是張愛玲用寫實的筆調和敏銳的感性譜寫的農村哀歌。她由個人的溫飽出發,寫人們如何踉踉蹌蹌地追趕新時代前進的步伐,在新的政治體制下學說新話。然而,面對貧窮和飢餓的窘境,他們終於忍無可忍地暴動起來,引發恐怖的悲劇。全書在平淡中有張力,在慘澹中有滑稽,寓怪誕於真實,亦寄深情於日常。當肩負沉重擔子的人們再度扭起秧歌,既展現出張愛玲對複雜人性最深沉的凝視,也標誌著張愛玲小說風格的重大轉變。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豆瓣 Goodreads
上野先生、フェミニズムについてゼロから教えてください!
8.8 (614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田房永子
译者:
吕灵芝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9
◎日本女性主义理论第一人、《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 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课
◎女性为何如此艰难?女性如何奋斗至今?又该如何奋斗?
◎工作、婚恋、育儿,该如何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思考?
——————
【编辑推荐】
※去年东京大学入学演讲《等待着你的是即使努力也无法获得回报的社会》引发热议,使上野千鹤子成为了明星学者与作家。本书是继《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版之后,她备受期待的新作。
※本书也是上野千鹤子的第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读物。不像她比较艰深的学术著作,本书语言幽默平实、通俗易懂,在轻松的对谈形式中向大众普及女性主义的内涵、历史,以及如何以女性主义角度思考日常中的工作、婚恋、育儿问题。
※本书内容触及现代女性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揭示了在当今社会中女性仍然面对的诸多不公与困境。上野千鹤子从自身的经历着手,将女性主义放置在个人生活的背景中,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辅以日本人气漫画家田房永子的漫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一次女性主义的洗礼。
——————
【内容简介】
女性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女性主义?如何用女性主义进行思考?
围绕上述种种问题,日本著名学者上野千鹤子与知名漫画家田房永子,开始了一场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课堂。她们用幽默的语言、传神的漫画,回溯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畅谈母女关系、性、工作、婚恋、育儿等日常生活中的议题,驳斥关于女性的刻板偏见。
这堂课不仅开启了一趟全新的旅程,更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女性为何如此艰难?女性如何奋斗至今?又该如何奋斗?
◎工作、婚恋、育儿,该如何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思考?
——————
【编辑推荐】
※去年东京大学入学演讲《等待着你的是即使努力也无法获得回报的社会》引发热议,使上野千鹤子成为了明星学者与作家。本书是继《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版之后,她备受期待的新作。
※本书也是上野千鹤子的第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女性主义普及读物。不像她比较艰深的学术著作,本书语言幽默平实、通俗易懂,在轻松的对谈形式中向大众普及女性主义的内涵、历史,以及如何以女性主义角度思考日常中的工作、婚恋、育儿问题。
※本书内容触及现代女性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揭示了在当今社会中女性仍然面对的诸多不公与困境。上野千鹤子从自身的经历着手,将女性主义放置在个人生活的背景中,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辅以日本人气漫画家田房永子的漫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一次女性主义的洗礼。
——————
【内容简介】
女性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女性主义?如何用女性主义进行思考?
围绕上述种种问题,日本著名学者上野千鹤子与知名漫画家田房永子,开始了一场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课堂。她们用幽默的语言、传神的漫画,回溯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畅谈母女关系、性、工作、婚恋、育儿等日常生活中的议题,驳斥关于女性的刻板偏见。
这堂课不仅开启了一趟全新的旅程,更告诉我们: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西线无战事 豆瓣
Im Westen nichts Neues
9.2 (114 个评分)
作者:
[德]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译者:
姜乙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 1
“我们才刚开始热爱生活,却不得不对这一切开炮。”
《悉达多》《人类群星闪耀时》译者、翻译家姜乙新译作,1929年德语原版直译。
6000字译后记,特别收录雷马克未经发表手稿。
青年保罗·博伊默尔、钳工加登、始终随身带着课本的米勒、头脑最清醒的下士克罗普、挖煤工海尔·维斯胡斯、农民德特林,以及斯坦尼斯劳斯·卡钦斯基们,经过十周的军事训练后,被送往前线。1918年,这个班的最后一人也于前线阵亡。而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悉达多》《人类群星闪耀时》译者、翻译家姜乙新译作,1929年德语原版直译。
6000字译后记,特别收录雷马克未经发表手稿。
青年保罗·博伊默尔、钳工加登、始终随身带着课本的米勒、头脑最清醒的下士克罗普、挖煤工海尔·维斯胡斯、农民德特林,以及斯坦尼斯劳斯·卡钦斯基们,经过十周的军事训练后,被送往前线。1918年,这个班的最后一人也于前线阵亡。而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饥饿的盛世 豆瓣 Goodreads
8.0 (41 个评分)
作者:
张宏杰
重庆出版社
2016
- 4
本书内容主要写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作者通过对乾隆时代的解构,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同时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之前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盛世,毫不为过。乾隆时代创造了空前的政治稳定,养活了数量空前的人口,奠定了今天的版图。但是,作者从更深的层次看到,表面的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危机。
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乾隆十三年(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论法的精神》。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乾隆皇帝沉浸在“盛世”的梦境中不能自拔,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他的封建统治。可以说,中国在这个时期,错失了与世界文明接触的机会,没有赶上世界发展的大潮。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接下来的持续衰落,甚至沦落为“东亚病夫”。
另外,本书还对乾隆的出身个人生活,性格等做了介绍。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之前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盛世,毫不为过。乾隆时代创造了空前的政治稳定,养活了数量空前的人口,奠定了今天的版图。但是,作者从更深的层次看到,表面的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危机。
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乾隆十三年(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论法的精神》。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乾隆皇帝沉浸在“盛世”的梦境中不能自拔,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他的封建统治。可以说,中国在这个时期,错失了与世界文明接触的机会,没有赶上世界发展的大潮。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接下来的持续衰落,甚至沦落为“东亚病夫”。
另外,本书还对乾隆的出身个人生活,性格等做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