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
少年 豆瓣
7.7 (15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岳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少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晚年一部颇为重要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个涉世未深、深受罗特希尔德思想影响的少年阿尔卡其·多尔戈鲁基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描绘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的拜金主义对当时青年一代灵魂的腐蚀。
2022年2月16日 已读
这本不讨人喜欢大概是因为主角不讨人喜欢,岳麟的翻译也难辞其咎——未必不准确,但戏剧感太重,搜过之后才发现我读得无比痛苦的《罪与罚》也是他的译本。《少年》的主角在陀的其它作品里早就出现过了:《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里的阿廖沙,《白痴》里的伊波利特,《赌徒》里的“我”,这些满口理想道德实际心中只有“我、我、我”的庸俗肤浅、幼稚任性的小屁孩,永远都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正当理由,丑陋得令人作呕,然而造就他们的确实是更邪恶的成年人们。“人在谈论关于自己的事情时总是会大量地撒谎”,少了那些带着滚烫温度喷涌而出的大段独白,代之以精心矫饰、句句都在考虑“预定的读者”会作何反应的做作剖白,陀对人性洞察至深可又写得那么随意,我好气。他太复杂了,非要用一句话总结他的话只能是这句话:“我是俄罗斯人,我爱俄罗斯。”
俄国 俄罗斯文学 小说 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忏悔录 豆瓣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冯增义 译林出版社 2012 - 8
1880年左右,托尔斯泰出现了巨大的思想困惑和抑郁,在这期间,他写出了这部作品。全书共分十六卷,追溯了作者五十年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重点描述了作者在东西方各伟大思想、宗教间的求索过程,以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灵魂的慰藉。全书思想深刻、内容广博、文风质朴,尤其是对自我的剖析严酷苛刻,是一部难得的伟大心灵史。
2022年1月19日 已读
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真诚。这两人简直是命中注定要互相厌恶又互相吸引。托尔斯泰是身心都洁净高贵的老爷,一开始就宣称自己是无信仰者,却又为了不被虚无吸引着走向死路而苦苦思索信仰。太过热爱生命者才会感到生命的苦痛与无意义。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烂泥沟里挣扎着要爬出来的人,出场即笃信自己的信仰之正确并大声布道,但我总能读出他隐隐的怀疑……“身陷深渊,上有野兽,下有巨龙,手中紧握的唯一一根灌木枝条正被老鼠啃噬————可是面前的叶子上滴落着几滴蜂蜜,于是我们伸出舌头舔舐蜂蜜。这就是生命。”“当我忘记身下的深渊,只向上看去,我发现自己躺在一根细绳上。它没有任何支撑,但又无比牢固。”“记住了!小心些!”
俄国 俄国文学 俄罗斯文学 外国文学 思想
罪与罚 豆瓣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9.6 (106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岳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为生计所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精神失常,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前后的心里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艰难生活。
2021年12月17日 已读
我读过最痛苦的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些疯狂的呓语与幻象有如当头一棒,锤得我感觉自己也要犯病了。陀真是很奇怪,他看起来总是在布道,可是在他的笔下,那些宗教狂却都是一些最软弱可欺的人。她们的自我牺牲十分动人,可她们也任人践踏。“有一类人,他们更高贵,更优秀,而另一类人卑贱下流,他们只不过是虱子罢了,前一类人有权杀死另一类人。拿破仑在杀人的时候根本不会思考这是否正义,我的失败就在于我不是拿破仑!”“人不是虱子!有些人杀了人,可他们知道自己是在犯罪。还有些人呢,他们做了坏事,却说自己无罪,因为这是在为高贵的理念做牺牲。”尼采那么不喜欢陀,反对柏拉图,可他的超人竟与认罪前的拉斯柯尔尼科夫那么相似,他不喜欢陀的理由是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屈服于索尼娅的爱情,屈服于宗教信仰了吗?索尼娅竟成了圣母……
俄国 俄国文学 名著 外国文学 小说
死屋手记 豆瓣 Goodreads
ЗАПИСКИ ИЗ МЕРТВОГО ДОМА
8.8 (60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娄自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死屋手记》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冷静、客观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故事等独立成篇的章节组成,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各类苦役犯的可怕处境和精神状态,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 -Amazon.cn
2021年12月11日 已读
这是一些掉到社会最低处的人,是人人都嫌弃的人,可他是怎么称呼他们的呢?“那些最可怜的人……”因为俄罗斯的老百姓都是这样叫他们的。在节日的时候,在上教堂的时候,人人都避开这些人,可是没有任何人会忘记这些人,就算是最穷的人也会在圣诞节为他们送来最寒酸的施舍:一个面包圈,一个抹了薄薄一层酸奶油的奶渣面包,“这是穷人对穷人的爱”。有一些灵魂是无法拯救的,有一些却满有才华、勇气、激情,可是在监狱里他们没有区别,一切都被消磨殆尽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刻不停地观察、记录、思考,他只提一个问题:这是谁之罪?他把自己变成了观察者,对自己的罪闭口不谈,好像这样一来就能从痛苦的生活中超脱出来。他的确没能融入他们,因为他是贵族,而其他人是平民,平民和老爷就算和平相处,也不会是伙伴之间的相处。
俄国 俄罗斯 俄罗斯文学 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痴 豆瓣
ИДИОТ
9.4 (110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小说描写19世纪60年代出身贵族的绝色女子娜斯塔霞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躏,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笔钱要把她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公爵梅诗金突然出现,愿无条件娶娜斯塔霞为妻,这使她深受感动。在与公爵即将举行婚礼的那天,娜斯塔霞尽管深爱着公爵,但还是跟花花公子罗果仁跑了,最后遭罗果仁杀害。
2021年12月5日 已读
人人都叫他白痴,可围绕在他身边的都是疯子!我只喜欢将军夫人,她是个孩子,可她同时也是个有力量的成年人。我有点儿怀疑陀不太喜欢克尓凯郭尔,什么“正因为荒谬所以真实”,什么“可怜的骑士”,公爵对那些高喊着真理狂热地杀人的理想主义者的抨击让我大吃一惊,喜欢这样的陀的卢卡奇居然在《策略与伦理》里说“为同志、为兄弟做出的真正牺牲即是玷污纯洁的灵魂(也就是杀人)”?陀的小说里总有一个耶稣:《白痴》里的梅诗金公爵,《被伤害与侮辱的人》里的万尼亚,《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阿辽沙,宗教大法官一节里耶稣甚至亲自出场……《地下室手记》的“我”也是一样不管不顾地布道。尼采说得没错啊,陀笔下的人物是一群绵羊,这些绵羊还要坚持说,我们本可以和狮子一样,但我们偏不,因为我们不是狮子!“抽象地爱人类实质上几乎总是只爱自己。”
*上海译文出版社* 俄国 俄国文学 俄罗斯 俄罗斯文学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 豆瓣 谷歌图书
Униженные и оскорбленные
8.9 (72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娄自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资产阶级冒险家瓦尔科夫斯基对“小人物”尤其是两个弱女子:管家女儿娜达莎和他的私生女涅莉的迫害以及一手造成的两个家庭的悲剧。
2021年11月20日 已读
“我没有错。如果我有错,人们一定会来责怪我,可是人家原谅我了!那我一定原本就没有错!再说了,如果我去认错,那不就剥夺了他们在道德上对我怀有优越感的幸福吗?何况我还为了我的过错痛哭流涕,受了这么大的罪过!所以我一定是没有错的,向我指出我过错的人是我的仇敌……”这样的话说一百遍,一千遍,说上一生,一个人就可以安心地度过此生了。会变得像公爵那样坏的人大概并不多,可是,也不要变成阿辽沙!卢卡奇说得没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不是小说,他写的是信念。“读了你的书,我差点重新变成了一个好人。就差了那么一点点。”要承担自己的罪责……
俄国 俄罗斯文学 小说 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安娜·卡列宁娜 豆瓣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谢素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本书问世一百多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风云的变幻,这部出自巨匠之手的艺术杰作,不但没有减色,反而显得更为瑰丽。而当它出现之初,却曾招致不少的非议。令人诧异的倒不在于有关内容的品评。任何反映当前生活的作品,是难免激起不同的反应的。令人诧异的是对这部作品的艺术表示怀疑。其中问题之一就是所谓缺乏结构。
父与子 豆瓣
7.4 (7 个评分) 作者: 屠格涅夫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0 - 3
本书是《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典藏》之一,本书收录了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三部作品:《初恋》、《阿霞》、《父与子》。随着一股馥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至,本套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典藏书籍,雍容华贵地款款而来:烫金的全精装装帧,豪华富丽而又典雅大气,面对世界文学巨人的宝贵遗产,让人禁不住顶礼膜拜;精致的封面绘画和纯欧式内芯插图,美观质朴而又异常考究,让人观之心喜、爱不释手;数十位我国资深翻译家和全国知名院校教授、博士,构建成本套书籍绝对权威的译者队伍,让人摒气收声、肃然起敬;清新隽永的文字,精雕细琢的语言,让人随之低吟浅唱、回味无穷;……本套书中所选,皆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名篇名作,在人类漫长历史长河中经过了多年的沉淀、淬炼;此外,为了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要求和阅读习惯,其中也不乏被市场认可、接受并得到学术上首肯的新概念名著。而且,编者还专门邀请一批专家学者,在每本书中为读者开辟名家导读,与读者共品文学盛宴,在这趟愉快的名著之旅中作心与心的交汇、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毫无疑问,本套名著将更为独到深刻地展现人类文化作品长廊中的经典画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学名著宝库中的绝美奇葩。试想,若能将此永恒经典,一世珍藏于您的书柜,伴随一杯清茶,馨香一瓣,埋首其中,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