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
Memoirs of Hadrian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Mémoires d'Hadrien
10.0 (5 个评分) 作者: Marguerite Yourcenar 译者: Grace Fric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5 - 5
Both an exploration of character and a reflection on the meaning of history, "Memoirs of Hadrian" has received international acclaim since its first publication in France in 1951. In it, Marguerite Yourcenar reimagines the Emperor Hadrian's arduous boyhood, his triumphs and reversals, and finally, as emperor, his gradual reordering of a war-torn world, writing with the imaginative insight of a great writer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hile crafting a prose style as elegant and precise as those of the Latin stylists of Hadrian's own era.
2023年11月3日 已读
四个月来每天两页,读至Antinous之死终于无法再保持这缓慢节奏。起初也为Hadrian的仁慈与智慧、真诚与爱意所感动,转念一想我又上了文学的当。这是一个垂死的皇帝写给继任者的长信,在这份自我展示里,有几分掩过饰非,又有几分诚实?人面对自己内心的幽暗,能走到哪步?他想留下怎样的形象,得到怎样的评价?死亡如影随形,一切都已逝去,众神正在下降,他只渴盼最后那刻:And the shade of Patroclus appears at Achilles’ side.而这一切只是Yourcenar的虚构:20 年的时光,投入于另一个人的生命、记忆和灵魂,历史与小说的界限已经模糊。“the emperor was lying.In such cases I had to let him lie, like the rest of us.”
历史 古罗马 回忆录 小说 文学
论《创世记》 豆瓣
作者: [古罗马] 斐洛 译者: 王晓朝 / 戴伟清 译 商务印书馆 2012 - 6
亚历山大的斐洛(约前20—约50)是希腊化时期的犹太思想家,他的思想是联系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的纽结。斐洛坚信自己的宗教是一种普世宗教,认为各种哲学之间有共同的思想基础,那就是来自上帝的真理,因此借用希腊哲学观念和语言来向大众论述摩西五经是合理的。本书以希腊哲学来阐释《创世记》,将一神论的犹太教义与希腊理性哲学或理性神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和衰亡 (2006) 豆瓣 TMDB
Ancient Rome: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Empire Season 1 所属 : 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和衰亡
9.0 (33 个评分) 导演: Nick Murph/ Nick Green/ Christopher Spencer/ Andrew Grieve/ Tim Dunn/ Arif Nurmohamed 演员: 西恩·帕特维 / 凯瑟琳·麦克马克
这个带有一定剧情的系列纪录片通过罗马时期的六个关键转折点描述古罗马的兴起和衰亡的故事,但它立足于精确的、广泛的历史研究,向我们展现了那些贪婪的、淫荡的和野心勃勃的人如凯撒、尼禄和康斯坦丁,当然也正是他们促使了罗马帝国的形成。同时它还描述了罗马怎么毁灭迦太基,被凯撒征服,又怎么镇压犹太人的反叛,转向基督教。
这是一部混合着剧情和史实的纪录片,它使得我们准确的了解罗马帝国是怎样形成、达到鼎盛以及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的过程。
01: 凯撒
02: 尼禄
03: 反叛
04: 革命
05: 康斯坦丁
06: 罗马的衰亡
2019年7月22日 在看
辛老师的表演绝赞!!!癫狂脆弱美丽暴戾,看得转不开眼。按照good omens设定正是Aziraphale到罗马去影响了Nero对艺术的喜爱,Nero也是罗马帝国历史上第一个和男性合法结婚的人。早在哲学史里就知道Senaca的结局了。
BBC 历史 古罗马 纪录片 罗马
上帝之城 豆瓣
作者: 奥古斯丁 译者: 王晓朝 人民出版社 2006
公元四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哥特人在國王阿拉里克(Alaric)的率領下攻入羅馬城,洗劫三天,並放火焚燒了城中的部份地方。此事在帝國上下引起了強烈的震動。異教徒們乘機大肆攻擊基督教,把羅馬城的悲劇歸咎於羅馬人背叛民族神改奉基督教的結果。羅馬人原先日益高漲的基督教情緒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奧古斯丁計劃撰寫《上帝之城》:「我對上帝之家的嚮往由此被點燃,並推動著我去捍衛上帝之城,反對它的攻擊者的指責和歪曲。」作者完成這部世界名著,前後歷時十四年。
這是奧古斯丁的一部晚期著作,其中的內容融匯了他一生中的主要思想,因此可以說《上帝之城》是「奧古斯丁思想的成熟之花」,是他一生思想的結晶。
沉思录 豆瓣
Τὰ εἰς ἑαυτόν
7.8 (13 个评分) 作者: 玛克斯·奥勒留 译者: 梁实秋 译林出版社 2009 - 4
《沉思录》是古罗马帝国皇帝玛克斯·奥勒留在鞍马劳顿中所记录的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旷代奇人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等诸多人生哲理的领悟。该书不仅是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的里程碑,而且对今人的思想及生活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是人间至宝。一代文学大师、翻译巨匠梁实秋的译文优美流畅、纯正优雅,是英语学习者和爱好者提高英语水平的最佳读物。
2013年9月29日 已读
人之犯罪乃是因为不能分辨善恶,此一观点近于苏格拉底之"罪是因为无知",亦令人想起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呼喊:"父啊,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皇帝的胸襟,令人感动。斯多噶派认为德行就是依照理性,依照逻各斯而生活。世间万物皆照宇宙公理而行,因此不论种族宗教社会地位,人人皆为宇宙公民。人要遵从内心的理性行事而与外界与他人皆无关。奥勒留的思想近于佛家,但他不信轮回转世。斯多噶派把本性解释为理性,理性解释为德行,道德在于依照本性生活,而按照本性的东西就是道德,失之偏颇。
伦理学 古罗马 哲学 基友的赠礼 斯多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