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
论中国 豆瓣
On China
8.5 (42 个评分) 作者: [美] 亨利·基辛格 译者: 胡利平 / 林华 中信出版社 2012 - 10
基辛格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2014年7月9日 已读
真好看,我都快忘了我是学国政出来的了。本书延续了《大外交》的文风,基辛格是中美建交的主导人物之一,最精彩的部分当然是他对中美建交历程中种种国家战略利益的分析。本书,基辛格继承的是俾斯麦的手腕和威尔逊的理想,他的职责是确保国际秩序的均势,降低美国潜在对手出现的可能性。国内的意识形态并不等于国家利益,在现时已经越来越不能主导国家间关系的走向。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同样比较过当今中美关系和一战前的德英关系,而基辛格看到的是中美两国如其说是民族主义国家不如说是统一的文化联合体,激进的民族主义反映了一部分当权者的意见,但并不符合两国的最高利益。可惜现在的zf政策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强硬姿态和与邻不善,中国要走向哪里呢…ps,全书的注释都一并放在书后是什么意思啦!
中国 历史 国际关系 基辛格 政治
大外交 豆瓣 Goodreads
Diplomacy
9.8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亨利·基辛格 译者: 顾淑馨 / 林添贵 海南出版社 1997
《大外交》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先生最新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作者凭其致力于外交事务的亲身体验,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智慧和幽默的文笔,展示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其独到见解分析了世界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实质。同时,体现了那些对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各国领袖,罗斯社斯大林,丘吉尔、戴高乐、尼克松、毛泽东、周恩来、里根、戈尔巴乔夫等政治家的风采。
2013年3月26日 已读
信息量巨大受益良多。扩张与孤立。美国--威尔逊的理想主义与全球均势。奥匈帝国--梅特涅的法统秩序。法国、德国---黎塞留,俾斯麦的马基雅维利式的现实政治。俄罗斯-前苏联的帝国扩张主义。
历史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 基辛格 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