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中级 (第二版) 豆瓣
作者: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 7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自出版以来广受学习者欢迎。由于正式出版后,日本有关机构于2010年公布了对日语学习者具有重大影响的新日本语能力测试出题基准,且与旧版出题基准存在较大差异,致使该书所附日本语能力测试模拟试题不再符合新版出题基准的要求,而该部分模拟试题对于学习者模拟检测自己的日语水平十分重要。鉴于此种情况,编写组对《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中级》进行了修订,即《新版中日交流日本语中级 第二版》。第二版依据新版出题基准,重新编写了相应级别的新日本语能力测试模拟试题,以替换依据旧版出题基准编写的模拟试题,同时更换相应的试题参考答案及录音文字资料等,以满足学习者应对新的日语能力水平检测需要。
首版的模拟试题依据旧版出题基准编制而成,“中级上下册”对应2级水平,只有一套模拟试题。修订后的“中级第二版上册”新增一套模拟试题,对应新日本语能力测试的N3水平;“中级第二版下册”对应新日本语能力测试的N2水平。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提高学习效率,第二版配有电子书。内容不仅包括课文和生词、重点语法讲解、练习等文字资料,还包括课文、生词、听力练习等的录音。只需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要求安装IOS或Android系统)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输入激活码下载并安装后,即可使用。电子书的资源包提供本地下载,便于随时随地离线学习。
2023年7月27日 已读
难度飙升,磨磨蹭蹭两个月总算翻完了,因为再不往下学就要忘不掉自己给生词编造的发音和释义了(。练习自然是不做的,单词和语法也是不背的,学到第八单元”男性之间没有礼貌的交流方式”才打起精神,因为,我真正的教材,是 pixiv 和日推啊(现在只能叫 X Japan 了)!过了附带的N2模拟测试(但找不到听力音频),但显然依旧是个大文盲……只能感谢我推从不说敬语!
教材 日语 语言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第二版) 豆瓣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
7.3 (9 个评分) 作者: 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初级》上、下(第二版)依据新日本语能力测试出题基准编写了N5、N4水平的模拟试题,并做少量修订。为了丰富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本书增加了配套电子书,内容包括五十音图、各单元会话、课文、生词、重点语法讲解和练习等文字资料及所有音频资源。读者只需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ios或Android系统)扫描左侧的二维码,下载、安装电子书,并输入激活码,即可使用,实现随时随地离线学习。
2022年11月5日 已读 总算配合录音翻完了,这零碎的语法点,这过时的课文……基本覆盖了多邻国日语课程的语法点和词汇,小 duo 说“完成课程就能达到中级水平”确实不算骗人。当然我这种满脑子“てめェ、くそっ、うるせ、麦わら屋”(喂)的家伙就算用这种自欺欺人学习法学废了也通过了附带的 N 4、N5 模拟测试也依然是个大 文 盲
一只文盲 教材 日语 自学
大学德语简明教程 豆瓣
作者: 顾江禾 外语教研 2010 - 7
《大学德语简明教程》参照教育部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第二版)中的各项要求,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对"课文"的长度和单词的数量有适当的控制,单词量每课在30个左右,尽可能地提高核心词汇的复现率。同时力求使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反映时代气息。本教程是为将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社会各类德语学习班的学生、德语自学者编写的零起点教材。它旨在教授学生学习德语的方法,同时使学生对德语基础语法有全方位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60学时至80学时左右的学习,可以基本掌握德语语法体系的全貌,并为进一步提高德语水平打下比较坚实的自学基础。
2015年1月16日 已读
有幸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师,希望有一天也能够去美丽的deutschland。
Deutsch 德语 教材
西方哲学史 豆瓣
作者: 张志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 6
本书作为西方哲学史的教科书,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划分方式,讲述的是从公元前 6世纪以 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至于20 世纪的西方哲学,我们将留给“现代西方哲学”去讨论。通常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区别,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西方哲学也被称为“古典哲学”。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豆瓣
作者: 方连庆 / 王炳元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 10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上下)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国际关系史》三卷本中的一卷,即战后卷。书中系统地阐述了1945—2000年期间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国际政治舞台上美苏冷战,两大集团的对立和斗争,第三世界的兴起以及美苏两国争夺全球霸权和双方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并重点剖析了冷战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战略格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全书结构严谨,线索清晰,内容丰富,史料求真求新,可读性强,是一部有特色的高等学校教材。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豆瓣
作者: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8
本书是一部在广度、深度和简约度上皆超越“常规”的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论著兼教科书。它基于对大约500年里现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方面、演化脉流和内在机理的深切理解,在大致隐含的、首先是关于国际体系与其要素和演进动能的国际关系理论性思考襄助下,浓缩地展示现当代国际关系的巨型历史图景,尤其侧重于20世纪全球性国际政治的多维度复杂画面,同时揭示和阐释其中的动态机理和深层逻辑。
本书以富含哲理和技能地论说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开篇,继之以主题集中、表述简约和内涵深邃地阐述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的现代国际权势斗争和现代国际体系演变。在多维度地揭示和说明19世纪孕育的20世纪基本趋势之后,本书分别以传统中心的衰落和侧翼大国的兴盛、超级强国的对抗和竞争、超级强国以外的主要新力量、大众政治/新技术/新国际规范为四大分支性主题,阐述和论说20世纪全球性国际政治的历史。全书以论说当今和未来世界政治的基本问题与现时代主要特征框架内的中国崛起结尾,而近乎每页都附的脚注展示了在研习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方面可资利用的大量文献,包括多种精粹的经典文献。
2012年12月7日 已读
读过的最好的国关教材之一,不仅仅是讲国关史,受益匪浅,只是我的国关基础果然还是太弱啊
历史 国际关系 政治学 教材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 豆瓣
作者: 李少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10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自2001年初版、2005年再版以来,被很多院系或老师指定为教学参考书或考研参考书,可见它作为一本教科书在学界的地位。此次出版《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的第三版,作者李少军教授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后,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再作修改和补充,因而第三版必然要比前两版更加完善和成熟。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第三版在内容上,不仅作了词句、语段的修改,还重写、补写了部分章节,如:在第一章中重写了第三节关于“怎样进行国际政治学科的专业学习”的内容;在第二章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的介绍中,补充了小结“怎样看待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第四章添加了一节,介绍“什么是国际体系”;原书第二版的第六、八、九三章进行了合并、重组、删减。此外,作者还对章后的主要概念、思考题以及进一步阅读的参考书目进行了更新和修改。
新政治学概要 豆瓣
作者: 王邦佐 1998 - 9
《新政治学概要(第2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政治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与相关的基础知识,比较准确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于阶级、革命、国家、政府和政党等政治学基本范畴的经典表述,并结合时代和理论的发展,对政治参与、政治文化、政治发展以及民族与宗教等政治学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富有新意而又切合实际的论述。
全书立论严谨,条理清楚,表述规范,尤其第二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精心设计了“本章提要”和“思考题”等内容,非常适合各类院校政治学、行政学和国际政治等相关专业师生教与学的需求,是一本政治学领域比较规范的入门教材。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豆瓣
作者: 唐贤兴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 7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比较系统地阐述了1648-1945年以来近现代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为线索,把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演变划分为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维也纳体系、俾斯麦体系、一战前的两极体系和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等几个阶段史论结合,对每个体系的基本内容、本质特征、主要矛盾、大国关系的变化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力量的分化组合等进行了剖析《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叙述和分析详略得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连贯,在已有的国际关系史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国际关系史中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和评价。
国际政治学概论 豆瓣
作者: 陈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1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内容简介: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此时,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国际环境。目前,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总的来讲是好的,但面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的威胁。同时,也存在边界、领海、国际能源供应、区域和次区域冲突等其他不安全因素的困扰。中国正在快速发展,正在大步走向世界。这无疑为全球的繁荣带来生机和活力,但也引起种种疑虑和阻力。中国如何避免走历史上大国崛起的老路,探索出一条和平安全的、既造福于中国又促进世界共同繁荣的崛起之路?这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并极大地推动了国际问题研究,带动了相关人才的需求。
与之相适应,高校的国际政治学学科迅速发展,迄今为止仅建立国际关系学院或国际政治系的高校就达到四五十所。很明显,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对我国周边地区和整个国际形势作出冷静分析、准确判断、正确预测,为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选择切实可行的战略策略,为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为我国的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创造有利条件,这无疑是21世纪国际政治研究和外交活动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豆瓣
作者: 倪世雄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 8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三次大论战为主线,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前后时间跨度为80年,内容涵盖西方近十个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几十种有影响的理论观点。包括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和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等等。作者在书中对各学派、各主要理论的内容及研究方法作详尽评述的同时,重点介绍分析了近20年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最新发展和探索,如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软权力论”、“地缘经济学”等,以及关于国际安全和全球化的新观察、新论点。
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董燕生 / 刘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 1
《现代西班牙语》第一至四册是供高等院校西班牙语专业本科一、二年级使用的口笔语实践课教材,基本上保留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西班牙语》(同一编者)的结构和体例,但是课文内容几乎全部更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此外,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的提高,语法难点的配置相应集中,词汇量明显增加。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术语的译名也参照国内汉语和英语教学的常用表述方式做了适当调整。每册书的课文数量是按每学期授课18周安排的。第一册共24课,前12课的重点是发音训练,每周讲授2课(按10学时/周计算,4学时教1课,1学时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