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
语言与沉默 豆瓣 Goodreads
Language and Silence
9.3 (63 个评分) 作者: [美]乔治·斯坦纳 译者: 李小均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11
◆当今文学世界最伟大的心灵,当代人文主义批评大师 乔治•斯坦纳经典代表作
◆最彻骨的现代启示录,最宏阔的人文主义襟怀
本书的主题——对政治暴行的深入反思——极具当代性
对文学的梳理兼具历史感与现实关怀
可谓能指引我们重识自身与时代的经典作品
◆著名学者李欧梵倾情作序推荐
本书是乔治•斯坦纳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西方人文批评的经典著作。其核心议题是语言、文学批评与人道主义(及反人道主义)。其辑录的文章写于不同时期,但都共有一个根本的主题——语言的生命。在斯坦纳看来,语言是文化的代表。而现代西方的几股非人道主义逆流(尤其是纳粹)导致了语言文化的滥用与污染,使西方文学的创作陷入“沉默”。因此,在经历了种种浩劫之后,语言及其相关的现实世界究竟该何去何从?批评家与知识分子在这一过程中又该担当何种责任?
2021年6月20日 已读
“一个社会的败坏始于语言的败坏”,想知道面对不可言说之恶时语言该当何为,却收获了意料之外的阅读体验。写于60年前的文论,彼时离奥斯维辛尚不远,古典的时代正在终结,最后一个欧洲知识分子已死去,卢卡奇正面对苏联的坦克艰难地批判过去的自己。斯坦纳当然有局限性,他对卢卡奇有误解,痛恨解构主义和后现代,痛斥“大众教育产生的半文盲”,预言这个世界将终结于“小册子”之中,他所厌恶的许多激进派今日已成为经典。许多字句读得我边翻白眼边拍桌大笑,然而面对“走出黑暗的语言”一辑中的质问:“如果你知道了这些暴行,你会努力救出我的孩子吗?”我不敢作答。文学该当何为?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斯坦纳给出的回答是:“它像厄运一样降临,让我们感到痛苦。一本书必须是一把敲开我们心灵的冰镐。”痛苦是无法逃避的,请继续诚实地言说。
乔治·斯坦纳 文化研究 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英国式谋杀的衰落 豆瓣 谷歌图书
Decline of the English Murder
9.1 (11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董乐山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6
乔治·奥威尔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极权小说作者,还是著名的英语文体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且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英国式谋杀的衰落》以谈文论艺为主,收入《狄更斯》、《托尔斯泰与莎士比亚》等名篇和《鲁德亚德·吉卜林》等备受争议的文论,加上《为英国式烹调辩》一类轻松的小品文,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奥威尔作为文学评论家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