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
宁芙 豆瓣
Ninfe
7.3 (12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吉奥乔·阿甘本 译者: 蓝江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6 - 4
•自古希腊以降,人们一直在找寻一种通向过去、激活记忆的方式。这正是阿甘本在《宁芙》一书中所讨论的主题:对时间与影像之关系的探索。
•过去与当下,记忆与影像,影像与宁芙。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记忆技术,去穿透过去与当下之间的隔膜,去把握那个业已逝去的过去。在阿甘本看来,真正的记忆技术就是宁芙化的技术,只有与作为影像的宁芙结合,一种通向过去的可能性才能真正降临。
•阿甘本是少有的其思想和写作在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宁芙》探讨了一系列关于美学理论的广泛研究课题,包括意大利舞蹈大师多梅尼科•达•皮亚琴察的“魅像”概念,德国艺术史学家阿比•瓦堡著名的《谟涅摩绪涅图谱》,瓦尔特•本雅明的“辩证影像”概念,以及芝加哥著名摄影师内森•勒纳在1972年的离奇发现。对于艺术理论和艺术史领域的读者,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文献。
内容简介
在探索打开过去之门的方式上,古希腊人用一种神秘的仪式,召唤出可以为我们带来过去叙事和幻像的谟涅摩绪涅女神。然而,现代思想家们却将我们通往过去的命运交付给一个影像。德里达的得意门生伯纳德•斯蒂格勒将我们面对影像的技术,理解为影像的自动化过程。
不过,从一开始,阿甘本就将他的影像哲学附着在德勒兹的重复的基面上,他所关心的并不是纯粹回到过去的可能,他认为我们必须在影像的碎片中,恢复一个潜在的过去,而不是仅仅恪守一个空洞的客观性原则。
在此意义上,阿甘本将影像比作宁芙。宁芙是古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中的仙子,她们并不是诸神,并不能享受永生,因此在阿甘本看来,她们是介于人与动物之间的门槛上的存在。宁芙就是影像的隐喻,影像是一种介于真正鲜活的生命与死气沉沉的物之间的门槛上的存在物。阿甘本通过追溯图像学研究的谱系,提出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封存在影像之中,我们唯有在与影像(宁芙)的结合中,才能去开启通向记忆、通向过去的可能性。
2019年5月11日 已读
阿比·瓦堡,居伊·德波,本雅明,阿甘本不过是在继续他们的工作而已。宁芙是人与动物之间的门槛上的精灵,要与人交媾才能获得灵魂。而影像生自人又脱离了人,按本雅明的说法,处于曾在之物与当下在一瞬间共同汇集成的星丛中,而重要的是静止的瞬间、被突然打断的时刻所具有的张力。重新赋予影像能量,让固化的、不可接近的历史幽灵重新运动,这是人作为历史主体、活生生的存在所背负的使命。只有拯救了作为影像的宁芙,人才有可能拯救过去,拯救历史的废墟,拯救我们的记忆,同时也重新获得潜能,对未来保持一种敞开,找到救赎自己的通路。但这种救赎,并非个体的智慧所能达成,只是要由“时空中的大众”在集体的想象中完成,在想象的空间中,才能通过思考的不可能性使思考变得可能,人与非人、多与一、感性与知性之间的断裂得以发生,历史也在此发生。
哲学 电影理论 美学 阿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