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tzsche
道德的谱系 豆瓣
9.6 (14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 梁锡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5
在尼采的所有著作中,《道德的谱系》(1887年)可能是最难懂也最具独创性的。
《道德的谱系》的主旨并不在于探问道德的未来,而是探问道德的过去,道德的来源与历史,即那依然笼罩在黑暗之中,或者至少是向黑暗深处延伸的来源与历史。《道德的谱系》为道德制定了一个家谱,而其副标题“一篇论战檄文”则暗示着,尼采将在这里探讨一些颇具挑衅性的东西,读者很快就会知道,被我们今天视作高贵正派的那些价值却有着粗俗鄙陋的起源,而善与恶则有着非常可疑的祖先。
2021年11月17日 已读
对好与坏的词源学分析有些牵强。人,会衡量价值、会评估和估量的存在物,“天生会估值的动物”,为了遵从因果理性,人自身也必须变得可以被估算,可以被预测,可以被出售!正义与责任的起源不过是债权人对自己私产的维护,“任何东西都有它的价值,而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偿还”,所谓的宽宥不过是富人的特权。当群体统治开始,国家的秩序介入,肆意扩张的生命意志不得不转向内部指向自身,痛苦开始滋生,怨恨开始蔓延——这就是“良知谴责”的起源,生命本能转而变成了反对人自己的死亡本能。基督教的上帝成了最高的债权人:人永远也无法偿还神的爱,世间的罪欠达到了顶峰。以理性为名,在一切“善的事物”的基础上,又有多少鲜血和恐怖!虚无主义导致的最大灾祸:对人的无比厌恶和巨大同情。“人宁愿愿望虚无,也不愿空无愿望”……
Nietzsche 伦理学 哲学 尼采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