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Mobile First 豆瓣
作者: [美] Luke Wroblewski Happy Cog 2011 - 10
Our industry’s long wait for the complete, strategic guide to mobile web design is finally over. Former Yahoo! design architect and co-creator of Bagcheck Luke Wroblewski knows more about mobile experience than the rest of us, and packs all he knows into this entertaining, to-the-point guidebook. Its data-driven strategies and battle tested techniques will make you a master of mobile—and improve your non-mobile design, too!
2024年11月11日 已读
补标,不如看他博客,当时他跟宇航员头盔哥大声疾呼 adaptive和 responsive design,一系列小作文理论性极强,互联网设计从desktop到mobile转化的网红推手,他自己后来负责的polar 也有很多交互设计细节,也是一时人物,现在这书过时了已经
互联网 交互 设计
设计面面观 (2009)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Objectified
8.0 (50 个评分) 导演: 加利·哈斯特维特 演员: Paola Antonelli / Chris Bangle
其它标题: Objectified / 造物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设计面面观》是一部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长篇独立纪录片。影片详尽地展示了创造工业产品流程的实录片断,并记录了与世界顶尖设计师们的交谈与讨论。导演Gary Hustwit用洞察深切的镜头记录了这些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工业设计产品,看似稀松平常的设计背后,却是设计师们倾尽全力的良苦用心。
《设计面面观》中采访到的设计师们包括:纽约现代艺术馆馆长Paola Antonelli,慕尼黑BMW首席设计师Chris Bangle,巴黎兄弟设计组合Ronan & Erwan Bouroullec,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Walker艺术中心平面设计师Andrew Blauvelt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正慢慢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促使我们去思考得更多更多。
美国设计图典 豆瓣
译者: 关玉红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 3
《美国设计图典》通过简单、图典式的结构和大量的图例为我们多角度了解美国设计文化打开了一道大门。主要内容涉及从1851年至今美国设计发展史中关于美国设计重点篇章的产品、汽车和计算机设计,同样有所介绍的还有平面设计和集体特征领域的相关设计。《美国设计图典》涉及了重要的风格及流派,并且详细描述了一些公司的基本情况,最后还提供了评论性的索引,收录了大量附加的词目和姓名,文章中的黑体字名字和概念可以参阅索引。《美国设计图典》可供从事或学习工业及产品设计、传播设计、环境设计、影视技术的专业工作者或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接触该领域的文化人、工程技术人员、生产规划经营人员以及对该领域感兴趣的人们参考使用。
2010年5月24日 已读
美国文化由设计电影产品等等构成
设计
二战海报艺术 豆瓣
作者: 范大鹏 编 解放军出版社 2005 - 1
海报又名招贴画,是一种张贴在街头或公共场所,具有一定宣传内容,通常由图画和文字构成的广告宣传品。1798年,平版印刷技术的发明使海报登上了历史舞台。不过,早期的海报体积较小,印制数量也不大。19世纪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和商业的迅猛发展,促成了能够被大量复制和广泛张贴的,以商务海报为主体的现代海报的诞生和发展。享有“现代海报艺术之父”美誉的法国艺术家朱尔斯·谢雷于1858年设计出了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报。他的作品将古典画派风格与当时的流行语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现代印刷技术的大量复制,被张贴在城市的墙上,为公众所认识和接受。许多欧洲著名艺术家也绘纷仿效,从此,现代海报开始在欧洲大陆和美国城镇中流行起来。
2010年5月24日 已读
创意张力都不错
设计
视觉符号完全手册 豆瓣
作者: 章莉莉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 - 8
本书着眼于如何运用符号的思考方法,进行快速有效的设计创意。通过“发现视觉符号”和“再生视觉符号”两大篇章,注重洞察力与创造力的养成,告诉我们如何发现积累身边的符号,如何用符号的方法进行创意设计。本书是一本具有启发性质的书籍,不同于一般的设计类教材的是,它不仅对视觉符号进行系统的讲述,更注重一种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的培养。本书的风格偏向于趣味性和启发性,让读者带着轻松的心态去接受一种快乐的设计思维方法。
2010年5月27日 已读
拓展思维
设计
设计D.I.Y 豆瓣
作者: 埃伦·勒普顿 译者: 李慧娟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 1
《设计D.I.Y》讲述觉得商场里出售的廉价T恤难以令人满意吗?来点个性化的文具怎么样?为个人网站和名片做一次更新?给自己的竞选活动准备一张独特的海报,或者为自己的CD配备一份新颖的包装?听起来不错吧?那就从沙发上站起来,自己动手设计吧!
2010年5月27日 已读
拓展思维好书
设计
陈逸飞 豆瓣
作者: 宋美英 天津杨柳青画社 2008 - 4
《陈逸飞》收录了陈逸飞《红旗》、《黄河颂》、《占领总统府》等经典绘画作品。陈逸飞先生是当代中享誉国际的杰出画家。他曾在劫后余生的文化断层间,找回浔阳遗韵的风姿,江南午后的宁静,小桥流水的思念,安顿了一代人浮躁的眼神和心灵。而后,他又日夜求新求变,扩充绘画生命,拓展视觉艺术,作出极大贡献。
2010年6月20日 已读
写神 写实 意识流
设计
省略 豆瓣
作者: 南瓜子 2010
本画集作为南瓜子首本个人杰作集,除收录其出道以来多幅风格多变、笔触犀利的优质佳作外,更贴心附上南瓜子的插画全教程,全书亮点还不止以上所提之处——本书还将附上备受赞誉的南瓜子摄影作品欣赏及摄影教程!
2011年3月7日 已读
不喜欢
设计
网页版式设计指南 豆瓣
作者: 张旭生 / 张旭生 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 1
《网页版式设计指南》利用漫画插图形式介绍网页设计中的设计手法与规律,结合实例讲述“视觉元素、视觉元素的组织、网页间的转场、网站的导航形式”四部分内容。
艺术基础 豆瓣
作者: (美)奥托·G.奥克威尔克等 译者: 牛宏宝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8
本书讲述艺术的不同观念和角度,是从形式的角度切入的,从形式讲解内容,而且这一切入角度贯穿了全书,切入点非常恰当、精到。对从事美学和艺术理论教学的人,具有指导意义。
2013年5月13日 已读
很拓展思维
设计
设计思维与方法 豆瓣
作者: 朱上上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 3
在包括设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尚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进行的情况下,在高等教育尚未进行超前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举措之下,通过教材的建设去使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去对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适,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特别是在当前各种教材、教科书,甚至所谓的专著泛滥的情况下,这样做尤有必要和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正是鉴于此,由湖南大学出版社组织了全国近三十所院校设计艺术专业的专家、学者历时近两年编撰了这套教材。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这套教材的编撰发行,推进设计艺术学的健康发展。为了实现此目的,先后两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确定教材的种类,试图建立一个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科完善的教材体系,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确立了26种教材为设计艺术基础教材。
这套教材在内容上力图突出三个特色:鲜明的设计观——体现设计的现代特点和市场化、国际化趋势;强烈的时代感——最新的理念、最新的内容、最新的资料和实例;突出的实用性——体现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实用性特点,注重教学需要。
2013年5月13日 已读
拓展
设计
顶尖型录设计 豆瓣
作者: 湖南美术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 1
《顶尖型录设计》为英文书《Brochure & Catalog》的中文版。艺术设计,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沟通的艺术,对于品质的一种坚持。相信在这本集结一百多家设计公司的创作作品,每位设计师在意念的表现上皆与厂商反覆不断地沟通,才能够达到淬砺的价值,进而呈现出企业之内涵及公司的企业精神。
没有充分的沟通就没有成功的设计。艺术生命中,最嘉悦的莫过于创作,最欣慰的莫过于沟通得到共鸣。
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 豆瓣
作者: 罗仕鉴 / 朱上上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 4
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是信息与沟通技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心理学、社会学及市场营销的交叉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已成为国际IT界、设计界和商业界最活跃的热点方向之一。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的最新发展与成果,共10章。第1~3章为概述部分,介绍用户体验设计的定义、发展,用户体验的要素,相关学科知识、研究内容及开发设计流程;第4~7章为开发与设计部分,介绍用户研究、任务分析、用户体验中的概念设计、设计开发与整合;第8章为用户体验测试与评价;第9和10章为新技术的发展与展望,介绍了服务设计以及未来的用户体验设计发展。 本书适用于研究用户体验、服务设计、人机交互、人机界面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设计、工程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的工作者、产品经理人以及商业高层管理者等,以及研究人员、教师、研究生、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广大从事产品设计、软件开发、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科技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工具参考书。
2013年7月12日 已读
逻辑还算全面,偏重于UX的一些理念,例子略老
设计
重塑用户体验 豆瓣
作者: [美国] 威尔森 译者: 刘吉昆 / 刘青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 7
本书为用户体验过程提供了一种易于传承的导览——从定义用户需求到实际的设计、模型制作以及最终的评估。
卓越的用户界面设计并非仅仅与美学有关,也不只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设计师还必须确保他们设计的产品能够提供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用户体验。这就需要经历用户需求分析、可用性测试、人物角色创建、原型化、设计草图绘制和最终产品评估的完整过程。
本书汲取了YMorgarl Kaufmann出版公司交互技术系列最畅销书中久经考验和最可信赖的精华部分,并以一种典型的项目结构展现给大家。ChaunceyWilsorl带领每位读者穿越各个章节,引领每一阶段,解释其中的情境,着重阐述它们在用户体验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意义,为读者提供了创建有用、易用和人们实际想用的网页与网站的实用操作指南。
2013年7月12日 已读
很好,更多的是讲在设计过程中的方法,逻辑条理最大化你的创意
设计
字体传奇 豆瓣
Helvetica Forever
7.7 (7 个评分) 作者: 拉斯·缪勒 / 维克托·马尔塞 译者: 李德庚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3 - 1
●首次披露Helvetica字体创作的原始手稿
●291幅未公开的珍贵图稿,5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字体设计风尚,为您一一呈现!
●一款字体背后的惊世传奇,一部图文并茂的西文无衬线字体简史
●苹果、微软、英特尔、宝马、丰田、无印良品……百家世界跨国企业LOGO和公务用字的 首选字体!
●吕敬人、王序、朱志伟、王绍强、陈嵘、赵清、广煜、蒋华、李少波、袁由敏、卢涛、何明 联名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传奇字体Helvetica的图文书。本书通过大量从未出版过的珍贵资料,以开阔的视野呈现了字体Helvetica所历经的社会、文化甚至于跨时代的演变过程,还普及了关于字体的通俗知识,以及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字体特征。此书非但是专业设计师们的必备读物,对大众读者也同样具可读性。
名家评价
吕敬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种文字在国际上广为认同、广泛使用,展现着一种优秀文化的自信,这对于全世界使用最多的汉字的字体研究学者和文字应用工作者无疑是有启示性的。
王序(wx-design):如何运用双语去设计,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拉丁字体的演变,李德庚翻译的《字体传奇——影响世界的Helvetica》将再次唤醒我们对拉丁字体历史及人文的关注,我认为这是我们专业的必修书。
朱志伟(方正字库):Helvetica的传奇证明了文字学家王凤阳先生《汉字学》中的一句话:“一种文字的力量在于掌握它、使用它的人数,在于其被使用率和应用范围;还在于被使用人数及频率”。 Helvetica的简约、均衡、清晰、精致正符合高效表达和理解文字信息的需要……它一直感动着我。
陈嵘(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Helvetica是导火索,但不是救世主来……近来,中国设计人对于字体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小高潮,真心期待以此为契机复兴中国的字体设计。
赵清(瀚清堂设计):Helvetica应该是我从事设计以来用得最多的一款无衬线拉丁字体……它的中立、可信、安全和极具条理化的特质,以及平凡中又彰显出设计的个性,与我所崇尚的既平和、单纯,又耐人寻味的设计理念是如此地不期而合!
广煜(吐毛球):设计之间都是相互贯通的……这本书的核心只是一款字体,对于一个庞大的西文字体体系来说,只是一点点,但从这里做起却意义重大。
蒋华(中央美术学院):迅速席卷全世界的Helvetica,已成为新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符号……它的高度秩序感,完全标准化,昭告着一个干净整齐的美丽新世界。
李少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Helvetica”的成功,不仅是设计的成功,也是欧洲设计文化本身的成功,这种成功受益于漫长的中世纪黑暗之后欧洲各国间印刷技术的更替发展、交流、共享,受益于欧洲大陆的文明的平等、开放、民主,受益于战后世界趋同的文化环境以及瑞士本土的文化传统与商业意识……
(正在采用) (你提供的)
这是一本关于传奇字体Helvetica的图文书。本书通过大量从未出版过的珍贵资料,以开阔的视野呈现了字体Helvetica所历经的社会、文化甚至于跨时代的演变过程,还普及了关于字体的通俗知识,以及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字体特征。此书非但是专业设计师们的必备读物,对大众读者 也同样具可读性。本书首次披露Helvetica字体创作的原始手稿,291幅未公开的珍贵图稿。
2013年7月30日 已读
Swiss Design
设计
版式设计全攻略 豆瓣
作者: 佐佐木刚士 译者: 暴凤明 2010 - 7
《版式设计全攻略》是佐佐木刚士先生继《版式设计原理》之后的又一力作。全书用图例讲述每个知识点,并配以简明扼要的图注,清晰而准确地表达出每一个要点。这些看似简单的图例富含了大量的设计构思,从版式结构、字体字号行距的选择、图片照片的比例和色彩、标题及标点符号的加工处理,甚至是段藩分隔线的风格等各个方面给读者以丰富的灵感。相信此书能够帮助读者避免或者减少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与彷徨。
2013年7月31日 已读
先按这本书要求平面吧
设计
认知与设计 豆瓣
Designing with the Mind in Mind: Simple Guide to Understanding User Interface Design Rules
9.1 (15 个评分) 作者: Jeff Johnson 译者: 张一宁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 9
本书语言清晰明了,将设计准则与其核心的认知学和感知科学高度统一起来,使得设计准则更容易地在具体环境中得到应用。涵盖了交互计算机系统设计的方方面面,为交互系统设计提供了支持工程方法。不仅如此,这也是一本人类行为原理的入门书。
2013年11月15日 已读
理论融入实践需要仔细琢磨,从人的心理、感官出发,来思考,什么样的设计更有效?
设计
简约至上 豆瓣 Goodreads
Simple and Usable Web,Mobile,and Interaction Design
8.2 (40 个评分) 作者: [英] Giles Colborne 译者: 李松峰 / 秦绪文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 1
追求简单易用是人类的本性,无论是互联网产品。还是移动应用。亦或其他交互式设计,简单易用始终都是赢得用户的关键。同时,简单易用的程度也与产品寿命的长短密切相关。在《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中,作者Giles托20多年交互式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和巧妙转移这四个达成简约至上的终极策略,讲述了为什么应该站在主流用户一边,以及如何从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期望出发,简化设计,提升易用性。创造出卓而不群、历久弥新的用户体验。
移动应用UI设计模式 豆瓣
Mobile Design Pattern Gallery: UI Patterns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作者: [美] Theresa Neil / Theresa Neil 译者: 王军锋 / 郭偎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1
内容简介:
当你迫于压力,要制作出设计精良、易于使用的移动应用时,根本就没时间进行完全的创新。这本简要的手册提供了70多种移动应用设计模式作为参考,包括了从当前iOS、Android、BlackBerry、WebOS、Windows Mobile以及Symbian平台中提取的超过400张的应用截图。
用户体验设计大师Theresa Neil将向你介绍包括反模式在内的10种不同类型的设计模式。无论你正在设计一款简单的iPhone应用,还是开发适用于当前市场上所有流行移动操作系统的应用,这些设计模式都能助你一臂之力。
本书包括以下设计模式。
导航:主要导航和次要导航模式
表单:改变全行业不良的表单设计习惯
表格和列表:只显示最重要的信息
搜索、分类和过滤:让这些功能易于使用
工具:营造直接交互的体验
图表:借鉴基本图表的经典设计理念
视觉吸引:吸引用户并促使其发现产品功能
控制与反馈:帮助用户执行操作并及时提供反馈
帮助:把小型设计理念应用到帮助页面的设计中去
2014年1月19日 已读
工具书,案例该更新了
设计
Effective UI 豆瓣
Effective UI
作者: (美)安德森(Anderson, J.) / (美)麦克里(McRee, J. ) 译者: 陆昌辉 / 李东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 5
《Effective UI:软件用户体验艺术》主要内容简介:在体验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公司都意识到这一点:用户期望能与桌面和网络应用轻松、流畅的交互,从而获得愉悦的使用体验。但这样的软件应用,开发难度却往往超乎他们的想象。在《effectiveui:软件用户体验艺术》中,业内翘楚effectiveui将与你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帮助你把握一些行之有效的用户体验策略。通过这些策略,帮助你满足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商业价值,增强品牌优势。
《Effective UI:软件用户体验艺术》展示了如何在设计师、工程师与管理层之间培养合作和协作精神——这是打造诱人软件产品的根本。同时,针对需要清晰路线图的产品经理,正在寻求指导和建议的开发人员或设计师,期望理解和实现用户体验目标的商务人士,《Effective UI:软件用户体验艺术》也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始终如一地锁定“以用户为中心”这一关键目标。
2013年12月31日 已读
初读,给60分,不甚理解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