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Hop
同名專輯 豆瓣 Spotify
8.8 (58 个评分) Portishead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1997年9月29日 出版发行: Go! Beat
如果说当年的Dummy专集是让你在黄昏时分於幽暗斗室内享受著浪漫化的靡烂气氛的话,那么Portishead这张同名大碟就是让你置身晦黯无光的古老大屋内,感受著阵阵的诡譎寒凛与人世间的悲愴。
2097 年,在英国Bristol市的市郊位置,一间已有百多年历史的破旧大屋内被发现居住了三隻幽灵。据知,女的沉默不语但只爱唱歌,而两位男的,一个爱把弄已绝迹多时的唱盘,一个爱弹奏忧怨的蓝调爵士结他。每逢月色皎洁、寒风颯颯的晚上,这间大屋内总会传来幽悒凄厉而又哀怨魅惑的音乐,飘入城内。传说中,他们是百多年前Bristol 音乐界的巨星、Trip Hop音乐潮流的导航者,三人以Portishead为代号。
在一百年之前,即1997年,他们发表了一张充满黑白恐怖电影的苍白诡譎气氛之唱片。
假如你兴致勃勃的购买了Portishead的第二张同名大碟回家,一心以为可以像Dummy那样让你在其灯光柔和的舒适斗室内享受著阵阵靡烂颓气之际,唱片转出来的声响却猛然把你扯进一间阴风阵阵、晦黯无光、诡譎寒凛的古老大屋内,然后传来悽怨歌声--就像恐怖幽灵电影的情节那样。
在新大碟里,同样是泛著浓浓的电影感,带来已不再是昔日的间谍电影意味,而是恍如黑白恐怖片的惨白幽悒气氛。Beth的歌声时而狰狞、时而哀怨伤痛如孤魂的哭诉,连Geoff的Scratching效果也宛如咒语,加上像丧礼音乐节奏的Breakbeat或沉重的鼓击,还有鬼魅的 意境与破旧感的Old School Tech录音效果,都来得那么匪夷所思。像最先作限量十二吋发 行的一曲Cowboys,在那爵士化Hip Hop鼓击底下,电结他与Off-key键琴交织出的扑朔迷离意境、狰狞的主唱、阴森的低音,已事先示范出今次Portishead可叫人不寒而慄的梦魘式恐怖感。甚至是穿插著John Barry James Bond电影式管弦乐的细碟作All Mine,即使是碟内较易接受的一曲,但听著Beth苍白如幽灵的歌声与中段Adrian来得血淋淋的结他独奏,还有那个一派黑白Cult Film手法的音乐短片,都难掩这份教人听得心慌慌之感。
2011年10月2日 听过
Triphop铁三角 太氛围了,怨气从音符中蹦出来
Electronic Trip-Hop
Maxinquaye 豆瓣
8.4 (33 个评分) Tricky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Island
Maxinquaye是Tricky的首张专辑,发行于1995年4月18日。Black Steel里叙述了一个男孩子和自己的哥哥一样收到了一个来自服兵役的通知信件,之后他极其讨厌去当兵,但又不得不去的厌恶又无奈的心情。作品中充斥了大量有力的真鼓敲击声,整个作品更象一个传统摇滚乐歌曲。Hell Is Round The CornerTricky的Rap配合着老唱片的杂音,加上缓慢的节拍这一切都成为了Tricky的作品的典型标志。
2011年10月2日 听过
Th铁三角好听,但是不如大举进攻经推敲,我指蓝线
Electronic Trip-Hop
蓝线 豆瓣
8.6 (46 个评分) Massive Attack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199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Virgin
1991年的处女作"Blue Lines"的问世,犹如平地一声雷,其梦幻迷离的鼓点、城市化的歌词内涵、精良的制作让Massive Attack毕露出音乐家素质的锋芒,这张专辑更是Bristol Hip-Hop运动的蓝本作品!人们已经把这三位带有一份神秘色彩的音乐人视为传奇人物了!同时"Blue Lines"在当年还成为音响器材的试音唱片。
Trip-Hop起源于90年代英国Bristol一地,在欧洲不断面临美国Hip-Hop侵入的冲击之时,英 国的DJ们即开始将Hip-Hop发展成自己的风格,他们将Hip-Hop的速度降慢(较为down tempo),强调沉重缓慢的鼓声及Bass,抽掉Hip-Hop中的Rap,以及Sample些老旧唱片,于是 形成了所谓的Bristol Hip-Hop(Trip-Hop之前身,当时尚未有Trip-Hop这个名词);而91年推 出首张唱片《Blue Lines》的Massi00ve Attack则带动了这一波Bristol Hip-Hop运动(人们称之"First Coming Of Bristol Sound",Bristol Hip-Hop时期的风格并不是那么地刻意要营造黑暗诡谲的气 氛),至于真正Trip-Hop兴盛的关键时期则是在94、95年Massive Attack推出第二张唱片《Protection》,以及Portishead和Tricky的掘起;从Portishead女主唱Beith Gibbson颓废、慵懒的唱腔加上60、70年代老旧唱片的sample(甚至唱片的杂音),到Tricky喃喃自语般愤世嫉俗的低沉声音,将Bristol sound营造出了一种迷幻抽象、黑暗诡谲的新环境;于是便有杂志将他们这种音乐型态称之为"Trip-Hop"(人们称这段时期为"Second Coming Of Bristol Sound") P.S.事实上Massive Attack,Portishead,Tricky彼此间有着微妙的关系。Massive Attack的三位成员和Tricky原都是"The Wild Bunch"(1982年由Nelle Hooper主导的团体)的成员,所以Massive Attack歌曲中常有Tricky的参与;而Portishead的成员Geoff Borrow则曾在Massive Attack《Blue Lines》中参与制作。
肥仔满地 豆瓣
8.8 (39 个评分) The Prodigy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1997年7月1日 出版发行: Maverick
惯听摇滚的乐迷可能不太习惯The Prodigy的成员组合,两个舞者、一个饶舌歌者和一个DJ。不同的角度会看到The Prodigy不同的面貌∶若只是拿著CD听,一肩挑起音乐创作与制作之责的Liam Howlett便是一切;若是观看他们的表演,那两个动作狂暴的舞者Kieth Flint与Leeroy Thornhill最抢眼,留著魔鬼发型的Kieth Flint,更是The Prodigy的形象代表,但整个团的头头,却是负责rap的Maxim Reality-以舞曲界的术语来说,他是「司仪(MC)」。但无论乐评或乐迷怎么看待,The Prodigy就是这四个人,缺一个就不是The Prodigy,这样的组合真切地呈现了瑞舞(Rave)的面貌。 九○年代初,The Prodigy组成之时,正是英国瑞舞方兴末艾的时候,他们以单调重覆的快速节奏、喷泻而出的电子冲击声,以及有如风暴袭卷的现场表演,撼动了英国乐坛。1992年首张专辑《Experience》在英国获得成功后,1995年的《Music for the Jilted Generation》以更为强硬直接的态度处理电子节奏及音色,并将重吉他切刷的取样溶入音乐中,促成日后所谓Big Beat的出现。 有人形容The Prodigy为「没有吉他手的庞克乐团」。1997的《The Fat of the Land》与Kula Shaker、L7等摇滚乐团合作,The Prodigy的音乐更加多元复杂。这张被主流乐评形容为「差一点就是经典」的专辑,也因为有较多的人声(虽然歌词依旧没什么意义),吸引了大批主流摇滚迷走入电子舞曲的领域,The Prodigy的影响从英国跨入美国,甚至全世界。《The Fat of the Land》可以说是他们最容易亲近的一张专辑。但是The Prodigy在态度上仍然希望与摇滚抱持距离,决不原地踏步,作出令人脚底发痒痛快狂舞的音乐,才是他们最大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