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小窗幽记 豆瓣
8.0 (10 个评分) 作者: 陈继儒 华夏出版社 2006 - 1
《小窗幽记》,十二卷,是明人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孤独六讲 豆瓣
7.3 (241 个评分) 作者: 蒋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美学大师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美学,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可以说,蒋勋在本书中,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自序
情欲孤独
语言孤独
革命孤独
暴力孤独
思维孤独
伦理孤独
女心 豆瓣
作者: 十二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2
是投降于生活,还是坚持文艺?对长大了的女人来说,这是个问题。
从文艺女青年变身为生活女青年后,知名专栏作者十二现身说法,以自己和闺蜜妹的经历诠释烟火人间:女人,是臣服于男人还是找回自己?只有爱情的人生是不是死路一条?只有抵抗住生死离别,才能成就倾城之恋?是要男人说我爱你 ,还是和他一起淘米做饭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 豆瓣
そして私は一人になった
7.4 (2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山本文绪 译者: 李洁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1
★直木奖得主山本文绪 心灵疗愈日记
★三十二岁的作者,经历第一段一个人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自由了,却时时陷入不安,所以用一篇篇日记细致描绘每天心中的波澜。
★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工作,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做很多事,这样的“一个人”,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你是这样的“一个人”吗?——《知日》
★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着电视乐,一个人睡觉。感觉寂寞难耐的,定会找个人同住吧。但我并没觉得寂寞难耐。要说难耐的,反倒是想一个人的时候无法一个人。——山本文绪
三十二岁,我离了婚,又成了一个人。
一个人的日子固然寂寞,但更多时候是因寂寞而快乐。
一整天口也不开,读书、发呆、晒太阳,偶尔也会耐不住寂寞给朋友打电话
极致的幸福,存在于孤独的深海。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我逐渐与自己达成和解。
欢喜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吴伯凡 / 梁冬 中信出版社 2012 - 11
《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之一:欢喜》内容简介:欢喜是一种状态,它是幸福自在的标志,也是充盈人生的基础。人们之所以会痛苦、郁闷、焦虑、沮丧、恐惧,之所以有怨、恨、恼、怒、烦,是因为受困于自己的心;心灵被禁锢,心智模式错误,自然无法发射和接收幸福的信号。
《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之一:欢喜》的两位作者,吴伯凡博学多识,梁冬机智豁达,他们融合东西方智慧,在故事和幽默中明说事理,在轻松写意之中播种心性改变的种子。用梁冬老师的话说,就是“让我们能快乐地把常识变成哲理,又把哲理变成笑话”。为什么说寻求公正是一种心理疾病?“抱怨”病毒的危害何在?人生为什么要养喜神去杀机?搞好了定位,就能成功吗?非典型性雄辩症患者是如何赢得辩论输掉世界?是什么决定一个人的财商?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门,它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是人生的另一幅图景,它通往快乐、幸福、充实、成就,但只有用欢喜才能打开它。
海报: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豆瓣
Letters to My Daughters
7.6 (52 个评分) 作者: [阿富汗] 库菲 译者: 章忠建 中信出版社 2012 - 6
法齐娅•库菲,阿富汗唯一一位女性国会议长,自童年开始便亲眼目睹阿富汗人民的苦难与悲惨,立誓投身政治,面对质疑,诽谤,不公正的政治环境,一次次的暗杀与迫害,她始终坚定地与所有反对力量抗争,也幸运地躲过了一次次死亡的威胁。
她有一个 “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的丈夫和一段凄美至极的爱情。她代表阿富汗最贫穷地区的利益,代表正义的力量,她每一次走出家门都是充满危险的未知旅程,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否平安返回,于是她只能在每次出门前给最亲爱的两个女儿留下一封信:如果她不在了,女儿们要怎样面对生活。请不要悲伤,你们要从中汲取,犹存的力量。
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这本书里的每一段悲痛的情节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
名人或者媒体评论:
她的人生是一次次劫难,可她在劫难后收获的是勇气。她的民族经历一遍遍暴虐,可她在断璧残垣中仍要寻找正义。这不只一本自传,也是从泪水和战火中淬炼出的至诚、至善的声音。
——《新周刊》主笔 蒋方舟
“自由地过你们想要的生活,实现你们所有的梦想。”本书中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是母爱这种伟大的力量,包含了一个母亲的言传身教和对孩子的人生期望。库菲更是一个把最高的抱负献给国家,把最深的爱留给女儿的坚强不屈的传奇女性。
——《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 薛芳
她的每一次活着,都是正义力量的又一次胜利。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 贝小戎
面对困境,越挫越勇,这就是本书对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有时读来令人残忍,有时令人震惊,称其鼓舞人心一点儿不为过。读罢此书,好好感恩生活赋予你的如许机会吧。
——著名作家 安德里亚•布斯菲尔德
库菲亲历的故事引人入胜,读来令人身临其境……她巧妙地勾画出一个在文化传统和标准上都历经变革的阿富汗,并阐述其对女性产生的深远影响,其笔触之细腻,是关于阿富汗女性生活的一般报道所不可企及的。……这确实是一个鼓舞人心、勇敢大胆的故事。
——《穆斯林媒体观察》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不该被我们忘记和忽视的世界。
——《明州星报》
作为阿富汗最直言不讳的民主运动激进分子之一,库菲亲身经历并勇敢地揭露了阿富汗在战乱年代,造成阿富汗许多无谓杀戮的根源。
——加拿大《环球邮报》
我们心中的怕和爱 豆瓣
6.1 (27 个评分) 作者: 水木丁 吉林出版集团,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1
《我们心中的怕和爱》是一本回信集子,内容也多是诉说情感遭际、生活烦恼,还有一些对人生价值的探讨。水木丁的回信,敦厚却有风骨。或三言两语,或长篇累牍,跟你说说生活,说说怎样能让自己生活得舒坦,怎样能在被别人伤害、不被别人爱的时候还能对自己不离不弃,爱自己,不为难自己。
水木丁的文字有生活中的烟火味,她不是离地三尺教你甩开世俗,更不是手叉双腰做骂醒你状。她双脚踏实地踩在地上,也告诉你,怎样双脚踩地,与生活握手言和地活下去,神清目朗地活下去。
老女孩 豆瓣
6.5 (17 个评分) 作者: 柏邦妮 中信出版社 2011
有人能一直女孩的。因为女人的社会身份太明确,太有时间紧迫感,但是在我的心里,还有一个女孩,永远的。也许成熟但不世故,也许复杂但不浑浊。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会愤怒,也会发傻气,永葆好奇之心,永远赞叹,期待奇遇。梦想不是一个目标,是一种气质。我是一个“老女孩”,我很幸运。《老女孩》收录了才女柏邦妮新近的书评、影评、书信、散文,以及她与各路名人的对谈等,还有她本人最最喜爱的,与“她亲爱的克莱德”之间浓情蜜意又充满理智的情书。
周国平自选集 豆瓣
作者: 周国平 海南出版社 2004 - 5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散文,仅指单篇的散文,约占全书一半篇幅,按照写作的时间排序和分辑,选自《守望的距离队 《各自的朝圣路》、 《安静》,近期的18篇是未曾结集的。第二部分是札记,指围绕某一主题所写的系列性文章或思想笔记,包括《新大陆》(选自《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人生寓言》、 《精神的故乡》、 《乔治王岛断想》、 《读{圣经)札记》五组。第三部分是随感,指思想片段的汇集,选自《人与永恒》、 《风中的纸屑》。第四部分是诗,选自多年前出版的诗集《忧伤的情欲》。
萤窗小语.1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刘墉 2004 - 5
本书选收了几百篇励志短文,即《人就这么一辈子》、《读书如交友》、《桥》、《百尺竿头》、《生与死》、《限度》、《一封信》、《春联》等。
好色的哈姆莱特 豆瓣
7.4 (14 个评分) 作者: 小白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3
另类解读经典情色文化,图文再现历代欲望心理。
《好色的哈姆莱特》包括《好色的哈姆莱特》、《画春宫的女人们》、《黄段子和小册子》、《吉吉的身体》等十余篇文化散文。题材另类不羁,文字亦庄亦谐。博学的作者将邀您共游古希腊、古罗马、夜幕下的巴黎街头,从康康舞、希腊古瓶和太阳马戏中读出细节的低语,读出风尚的演变和传承,读出道具不同而欲望如一。关于性,上帝所没有说的,小白将向您娓娓道来。
有味 豆瓣
6.8 (32 个评分) 作者: 汪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
《有味》是汪涵就十种中国传统的小手工艺制作折扇、古琴、靖港香干、油布伞、糍粑、木盆、称、箭等所写的散文随笔,抒发了个人对这些传统工艺的迷恋和内心丰富的情怀,并身体力行,制作这些蕴含深厚文化的小物件,在之中书写了不少生活中的小故事、穿插了对生活事业人生等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