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乌托邦
使女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The Handmaid's Tale
8.7 (195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陈小慰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12
奥芙弗雷德是基列共和国的一名使女。她是这个国家中为数不多能够生育的女性之一,被分配到没有后代的指挥官家庭,帮助他们生育子嗣。和这个国家里的其他女性一样,她没有行动的自由,被剥夺了财产、工作和阅读的权利。除了某些特殊的日子,使女们每天只被允许结伴外出一次购物,她们的一举一 动都受到“眼目”的监视。更糟糕的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人类不仅要面对生态恶化、经济危机等问题,还陷入了相互敌视、等级分化和肆意杀戮的混乱局面。女性并非这场浩劫中唯一被压迫的对象,每个人都是这个看似荒诞的世界里的受害者。
我们 豆瓣
作者: [俄]叶甫盖尼•扎米亚金 译者: 高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8
26世纪的大一统国,人们高度一致,没有姓名,只有编号。政治警察无处不在,幸福与自由不能兼容。
《我们》是一部融科幻与社会讽刺于一体的长篇小说。扎米亚金精确地预知了人类的未来、国家的未来,甚至宇宙的未来……
反乌托邦三部曲开山之作;
直接影响《1984》《美丽新世界》的源头作品;
收录奥威尔无删节版序言;
万字长文全方位导读,独家全面探究扎米亚金的波折人生与时代背景;
乔治•奥威尔盛赞:焚书年代的文学奇品。
来自新世界 (上下) 豆瓣
新世界より
8.9 (14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贵志祐介 译者: 丁丁虫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
“离开小町回头去看,有一件事我看得清清楚楚——我们的小町,很扭曲。
为了维持小町的安定和秩序,不断杀害孩子们的小町,还能称之为人类的社会吗?人类从涂满鲜血的历史中走过,才抵达如今的状态。然而即使是和过去最黑暗的时代相比,今天的小町也是并不值得自豪的替代品。
我们已经无法在神栖六十六町活下去了。小町不许我们活下去。只要被打上了失格的烙印,便无法再回到当初了。这不是对待人类的方式,而是和甄选不良品一样的做法,你不觉得吗?当烧瓷窖开启的时候,走型的、有裂纹的瓷器,等待它们的就是被敲碎的命运。”
2022年4月23日 已读
我近十年前就看过改编的动画,当时惊为天人(即使是在A-1 Pictures 那次糟糕的作画情况下)。基于原作的优秀,动画的剧本相当扎实,讲述了非常完整的故事。比起动画,小说中更加仔细翔实地铺开整个世界观,动画中运用音乐和音响效果渲染出来的惊悚氛围,文字从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动画,即使慢慢回味依然会感到毛骨悚然。比起令人目眩的各种未来科技的硬科幻,我之所以特别青睐这类完美设计逻辑和世界观的软科幻,完全是因为早早接触了这部优秀的作品。
反乌托邦 日本 科幻 虚构
1984 Goodreads 豆瓣
Nineteen Eighty-Four
9.6 (757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刘绍铭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 - 4
★村上春树以《1Q84》向本书致敬
★著名学者刘绍铭经典译本内地首次出版
★62种文字风靡110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
★《时代周刊》“最好的100本英语小说”
★兰登书屋“100本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
★入选英美中学生必读书书目
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 一部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乔治•奥威尔(《我为何写作》)
《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褪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2022年1月22日 已读
这本书告诉我的都是我已经知道的东西,但这恰恰是它最可怕的地方,因为它出版于1949年,而我活在2022年,我知道它说的是真的,就像在读未来的历史一样。我朋友早些年读完此书,说现在看世界纷争觉得甚是眼熟,而我现在去读,则觉得仿佛书中情节都在现实中发生过一样。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即使是在那个没有黑暗的地方。
反乌托邦 名著 英国 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