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
怎样读经典 豆瓣
作者: 王宁 / 彭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 - 6
是事态万殊的千百年旧物
也是历久不变的神与心,风雅颂与理想国
 精选50部核心、精粹的传世典籍
 39位知名学者,打造权威的经典阅读指南
 经、史、子、集,知经典之来处,也明其分类之“归所”
2025年5月6日 已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睡不着便一气翻完,一篇篇简介从眼前流过,没勾动起多少阅读的想法,人用短暂渺小的一生追逐浩瀚长远的学文的无望之感不停浮现,经史子集,若想深入其中,一生能读几部?但若总是浮光掠影,纵然翻过千部,真正融入身心的又有几页?终究要做选择,终究要深入,终究要在不解处找到自己的答案,不然文字只是隐约的光芒,不够恒久地指引。虽然作者各殊,但思路也有相同处:知人论世,不离时代背景与作者经历;正本清源,可靠的本子与可信的注解;登堂入室,深入刻苦尽览前人言说才能生出见解。
中国 入门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十三经说略 豆瓣
作者: 李学勤 2015 - 1
《十三经说略》全面、精练、准确地介绍《十三经》的书名缘起、编纂始末、刊刻流布、内容特点、学术成就、思想影响、研究状况等各个方面;作者以自己丰富的学术积累、深切的研究经验,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阅读本部经书或正史的心得与方法;每篇之后推介10种左右参考书目,以期为年轻学子或经史爱好者指示门径。
2025年6月11日 已读
心中烦躁,借以消磨时日,不动脑地翻阅,把心思寄托在版本源流考辩、主要内容概述、过往研究概述中。不同作者,文章体例也稍有不同,大多数文章还是将所述文本放在经学传统中进行分析,不同时期对文本做出不同阐释,汉儒首创重训诂、唐儒因袭、宋儒重义理、清儒集大成。概述大意时从整体出发作条理性论述,很多内容都是老生常谈,反不如讲述源流时给人新鲜。太多亡佚,多少阐释化为今日的亡佚,当初的写作者在注经时是想着流传后世的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会去读的可能只有《论语》、《诗经》、《孟子》。
入门 学术史 微信读书 思想史
可能性的艺术 豆瓣 Goodreads
8.8 (247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 4
「内容简介」
一个和平“爆发”的年代?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国家能力从何而来?
文明的冲突是一个过时的预言?
……
面对林林总总的政治问题,作者带领我们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在民主问责和国家能力两个政治比较的核心维度下,建立起观察的参照系,将不同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纳入比较的视野,去分析我们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进程,讨论不同国家的政治转型与国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经济对政治变迁的影响。
“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当我们将面对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就能从此时此地抽离,获得一种俯瞰的视角,进而再聚焦定位现实,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
「名人推荐」
比较政治学当中的“比较”,与其说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不如说是一种研究的视野。当你把你所面对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你就获得了一种“比较的视野”。
比较的视野本质上是一种俯瞰的视野,从“此时此地”抽离,来到多样性的“上空”,从宏观开始领略,然后慢慢聚焦到微观,也就是从森林开始,慢慢聚焦到树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管你在分析多么具体的问题,在你脑海的深处,始终有一种比例感,有一片隐隐约约的森林,它提醒着你,你所见到的只是现象,而现象未必是真相。
可能我思考得越多,就越相信,智慧的本质就是对事物比例的公正判断。
——刘瑜
以比较的视野辨析相似与差异,从妙趣横生的事例引向缜密的逻辑推论,澄清认知的盲点和误区,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抵达高深的学理分析,最终揭示政治世界的种种奥秘。刘瑜的写作天赋与学术训练功力都已为人所知,在这本书中,二者达到了几近完美的融合,为我们呈现出真正深入浅出的典范。
——刘擎
什么叫“可能性的艺术”?在这个年代活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可能都要面对一个问题:整套影响我们生活、塑造我们日常社会行为的政治制度,还有什么可能吗?
人类历史上所有政治制度的出现、形成、演变的空间何在?很多时候要透过比较才看得到,而由刘瑜老师来讲述,则是再精彩不过了。
——梁文道
「编辑推荐」
★ 学者刘瑜比较政治学新著。继《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出版近10年后,政治学者刘瑜新作出版。在保留其理性而灵动的语言风格、清晰而缜密的逻辑叙述的基础上,这一次,她带我们跳出一时一地的政治,从高处看国际格局,形成广阔的俯瞰视野。
★ 全方位、多角度的政治比较视野。围绕比较政治学两个核心维度——政治转型和国家能力,将不同国家、地区、古今纳入其中,带来全方位的比较。同时,书中不仅有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的分析,也有对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印度、墨西哥、泰国、智利、伊拉克等的介绍;在分析经济发展、民主转型的成功案例时,也会剖析失败案例,以此突破认识的偏见,将当下问题纳入历史长河,以历史为尺度,形成看问题的比例感,跳出现象,对问题做出公正的判断。
★ 政治在社会中,从政治之外看政治。“政治在社会结构中”“政治在经济中”“政治在历史中”“政治在地理中”“政治在文化中”。本书通过分析南非的转型、智利经济政策的选择、美国的社会运动以及韩国的观念变迁等,带我们认识政治创造可能性的各种途径,理解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制衡关系、政治选择与政治行动的可能。
★ 将抽象复杂的政治问题化为通俗的讲述。本书基于作者在看理想平台的音频节目而成,保留了作者通俗的讲述风格,同时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优秀的写作能力以及对现实的敏锐分析,将抽象复杂的政治问题以易懂的方式讲给我们听。
★ 对多变的政治现象进行比较、思考,形成社会洞察力。比较产生冲击,冲击带来思考。政治的多变与不确定性让我们对它的思考很难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我们不断重返基本的道德问题和历史经验,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将“此时时刻”和无数的“他时他刻”联系起来,以此形成明晰的社会洞察力。
★ 于差异中寻找规律,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政治是复杂的,但不是随机的。本书通过建立一个政治可能性的参照系,将每个国家编织在同一网络下,以此理解他国,也照见自身,于差异中寻找规律,进而定位现实,理解我们自身。
2022年11月18日 已读
作为通识读物非常不错,从全球性、政治转型、国家建构、政治文化、政治经济五个方面作叙述,因为是由讲稿而来,基本就是大的主题之下一节节独立叙述,写作得非常流畅,读下来很舒服,同时整个过程中能看到当代中国学者因家国情怀而产生的对理念的强调、对狂热的警惕、对对立的驳斥,还是有希望的,要相信这一点。
入门 微信读书 政治学 通识
政治学通识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2 (73 个评分) 作者: 包刚升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11
本书是作者在复旦大学政治学课程讲义的基础上修改润色而成的。本书力求成为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政治学普及入门读物。这部书正是为那些对政治和公共事务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而写的。通过本书,作者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的认知,帮助读者理解政治学领域的重大议题、主要理论与基本方法,帮助读者养成健全与系统的政治思考能力。
结构主义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法] 高宣扬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7 - 7
自20世纪50年代起,列维-斯特劳斯和他所奠定的结构主义轰动了整个欧洲,嬗变成一股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它不仅是哲学的、也是人类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文学艺术的、更是实际生活经验的。它代表的是一种对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社会及历史新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本书从结构主义的渊源、形成及发展,综述它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我们进入结构主义极具革命性的、丰富有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心。
2018年8月14日 已读
对结构主义较为全面的叙述,从理论来源和应用来阐释结构主义的发展,主要围绕施特劳斯人类学研究来对整个理论进行描绘。
入门 法国 结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