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繁华 豆瓣
作者: 谌旭彬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4 - 8
关于宋史,近年的潮流是聚焦于其物质与文化的兴盛。写作者与阅读者摒弃传统的“弱宋”印象,重新被《东京梦华录》里的宝马香车、雕梁画栋、集四海之奇珍、会寰区之异味吸引,重新肯定“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繁华,成了两宋的新标签。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宋朝与当前大众想象的“造极之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本书从双向视角出发,解读两宋三百年间留下的各类史料,重新梳理秦制在所谓宽松时代的汲取机制,探索这时期处于压力之下底层群体的反汲取生存策略,呈现了一个除了繁华的社会表象之外,更加符合历史逻辑的宋朝另一面。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讲述不同时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辗转腾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则是解释了两宋增加的财富没能转化成再生产资本的原因。
谌旭彬的写作打破了当前大多数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统史观,聚焦无法在历史中出声的底层群体,呈现他们真实而又残酷的生存状态,揭露了两宋“以九千万贫弱者,供养一千万食税群体”的“繁华”本质,颠覆了其所谓古典中国黄金时代的形象,对全面理解两宋的王朝体制富有启迪意义。
2024年12月21日 已读
不成书,又散又简陋,整体的思路按着政府赋税与民众生存之间的拉扯在写,但整部书的题目太大。前面写从人头税向财产税转变导致的人口爆发,漫长的生子不举的历史中是艰难的生存环境;后面谈具体问题时依旧是紧扣着赋税之下的压迫来讲,权力有为的害处在于权力所为皆是盘剥,行役和差役是城乡小民生存困境的主要原因,对士大夫的纵容、禁军的大肆冗余、地方财力的汲取是秦制逻辑下的必然,繁华在东京的上层人士中。强烈地指导现实的视角,很多地方的断言过于极端,提供的材料也不够丰富,将一篇篇小文章组织成一本书,虽说小中见大,但太细小难成大。太爱用所谓的秦制来掩盖具体的讨论。
中国 中国历史 微信读书
南宋行暮(增订本) 豆瓣
作者: 虞云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 - 8
☆宋史名家虞云国先生经典作品全新增订
扎实流畅的帝王传记,文质炳焕的政治史,享誉读者近30年
重写第四章第四节第1小节《宁宗“作家活”》
新增附录1《宋理宗前期的史弥远专政》
充实史论,润色原版遣词行文
☆对光宗、宁宗两代“将熊熊一窝”的深度诠释
权臣递相专政,吏治严重腐败,通货持续膨胀,军事接连失利,内忧外患不断
疯癫的光宗和庸碌的宁宗,该如何收拾整顿?
☆内容读者友好,多位名人推荐
旁征博引,行文简雅,兼有专业性与通俗性
王曾瑜、邓小南、包伟民、樊登诚意推荐
本书选取南宋从治世转入衰世的宋光宗、宋宁宗两位帝王作为研究对象,从内禅闹剧、庆元党禁、对外战事、权相专政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会问题,也剖析了光、宁两朝的南宋不由自主地走向衰微的历程和原因。本书认为,南宋历史走向的逆转正是定形于光、宁时代,南宋皇权的一蹶不振和权相的递相专政始于这一时期,嘉定初年爆发的纸币信用风潮标志着南宋社会经济自此跌入了全面失衡的困境,开禧北伐的溃败和嘉定之役的支绌预示了南宋在即将到来的宋蒙战争中的败局,而嘉定时期理学官学化的前兆折射出统治阶级在社会危机面前,向新的统治思想求助乞援的迫切性。
这次增订,作者润色原版遣词行文,充实史论,在旧版基础上重写了第四章第四节1小节,并新增附录1,利于读者对宁宗的形象,和史弥远的两朝专政获得客观性、全局性的把握。
2025年8月13日 已读
拖延很久也算翻完,帝王传记的写法。帝王作为封建核心的政治机构之一,却只能在一家一姓中传递,出现精神病人、庸碌凡人也是正常,但因其权力所附有的资源而注定其周围激烈的斗争,一不小心便祸国殃民,流毒后世。光宗宁宗为核心,但二人一即位不久便精神病发,一懦弱庸碌为权臣专权,两次内禅、韩侂胄、党禁、北伐、史弥远勾勒出两朝的轮廓。问题的堆叠与积压,皇帝、后宫、宰相、军队,各有各的思索与利益,但根本上还是只能由一人讲话,皇帝不来讲自然有人讲,斗争的手段千变万化,实质仍是名实二字。家国大事便在这些人的手中展开,金宋相争之时,蒙古已经崛起准备南下。
历史 微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