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Goodreads 豆瓣
9.2 (24 个评分) 作者: Italo Calvino /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卡尔维诺用小说搭起迷宫,与读者你一起做文字和思想的游戏,正如情欲开放了男人和女人的时空,阅读,也让读者、作者和作品碎成万花筒里的玻璃,自由变幻着世界。繁华镜像之间,你是否看见了卡尔维诺的狡黠?
2021年6月7日 已读
算是重读,读大学时在pad上看过一次,当时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次中间还是隔了一些时间,慢慢的读完。
卡尔维诺的贪婪之处在于想要囊括一切,在这本书中,关于阅读他做到了,不论是阅读的起点与终点,中间的迷途,都借助于男主人公的变动得以完美呈现,中间的情节转折、一本本写完又没写完的书本都昭示着阅读的不同面向和不同思考,而我们所有的阅读形式和阅读形态都能在其中获得。
21.10.14重读,依旧是熟悉的感觉,这次读的稍微慢一点,故事真好,里面探求的意义多重而复杂,就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在阅读,在写作。
伊塔洛·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 外国文学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微信读书
雨天的书 豆瓣
8.5 (22 个评分) 作者: 周作人 著 / 止庵 校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1
《雨天的书》收录五十六篇,是周作人自编集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一本,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本书最可显示周作人前期随笔的风格特色,也就是“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是周作人的性情之作,影响深远。
“雨天的书”,书如其名,晶莹剔透,宁静隽永,如《喝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的尘梦。”
2024年10月18日 已读
恬淡从容。谈周围的人事景象,发自己的人生遐思,讲文艺的过去未来。前两部分读来比后半部分愉快,回望回忆中的种种景象,有失落有愉悦,重要的是看的时候带着当下的从容,生活就那样折射出美丽。谈人生部分甚合心意,世间依旧凶险,节制与放纵之间求得片刻的愉悦,“偶然的片刻优游”。“我觉得中国人的大病在于喜欢服从和压制,最缺乏的是对于一切专制之憎恶”,后半文艺批评、报章讲演根基于此,因于此要怀疑与宽容,要中和。深夜由《死之默想》读至《若子的死》,心生无限悲凉。
中国 微信读书 生活 经典
好人难寻 豆瓣
8.4 (15 个评分) 作者: [美]弗兰纳里·奥康纳 译者: 于是 雅众文化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8 - 9
★★★
20世纪必读的短篇小说杰作
继承福克纳衣钵的杰出美国小说家奥康纳天才代表作
【编辑推荐】
1. 20世纪作家里的作家。所有写作者、故事创作者都可以不断汲取的能量之源。她的荒诞情节脑洞大开,反讽幽默让人忍俊不禁,悲剧收局却让人心底生凉。
2. 精选中的精选。青年作家、翻译家于是精心遴选并翻译,每一篇都字斟句酌,力求完美。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美国天才女作家奥康纳短篇名作九篇。包括《好人难寻》《格林利夫》《启示》《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等。
《好人难寻》以其惊悚而滑稽的美学效果成为奥康纳的代表作。一家六口驾车去佛罗里达旅行,途中遭遇逃犯“不合者”。家中的奶奶一路喋喋不休,在面对歹徒危在旦夕时,仍不愿停下自以为是的说教。与假装虔诚的外表相反,她的内心自私虚荣,打满各种小算盘,最后将全家人推下了命运的悬崖。
本书收入的其他作品同样展现了奥康纳的卓越想象力和非凡叙述能力,这些无与伦比的作品成为了美国南方文学的重要底色。
【媒体/ 名人推荐】
她可能是自海明威以来美国作家中最富原创性的讲故事者。
——哈罗德·布鲁姆(著名文学批评家)
她的作品比十几部诗集有更多的真正的诗意。
——伊丽莎白•毕晓普(美国著名女诗人)
她的早逝是自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去世以来美国文坛最重大的损失。
——美国评论界
2024年10月27日 已读
精彩的选集,但也确如序言所讲,风格单一,核心的命题是宗教与种族,种族被放置在旧有的种族秩序逐渐瓦解具体的时空中进行探讨,宗教借助上帝始终高悬的判决作为叩问者。直白地呈现心理,在行文中以一种视角去审视所有人的动作,外在的读者借此拥有两层视角审视故事;顽固的人被暴力摧毁,求索的人在深思后有得有失。被黑鬼雇工儿子的牛顶死的白人富家婆、被黑人一巴掌扇进现实中风而亡的白人、两代白人因黑人而起的冲突、善与恶的交谈、少年的挣扎与思索、难民与黑白人种族问题的交织、信仰的求取、愚蠢的善懦弱的理性与恶的对抗、被时代抛弃的人;印象最深的是还是始终潜藏着的上帝之眼,高悬在书页上审视着每一个人的动作,终有判决。
小说 微信读书 短篇小说集
汝龙译契诃夫短篇小说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俄] 契诃夫 译者: 汝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6
本书收录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包括:不平的镜子, 谜样的性格, 一个文官的死, 嫁妆, 查问, 胖子和瘦子, 在海上等.
2024年11月11日 已读
从五月读到现在,前面短篇七月翻的,后面中短篇在这两周读完,具体篇目的印象留在当天的日记中。最近很喜欢“河流”的意象,恰如此书,如河流一般不止不息地流动,一篇篇是河中的一滴滴水,来由、过程、去处尽皆呈现在眼前,心也自然地跟着这一滴水感受河流。契诃夫离开人间已经一百二十年,还好有这些文字让人可以长久地感受他,他心中的讽刺、愤懑、幻想、痛苦、欢愉、爱恨……只是淡淡地写出风景、记录行为、唤出心声,自然构筑起美丽与哀愁。但当你合上书时,却又会察觉到契诃夫的手和眼,他看着他笔下的人,带着爱与悯,写出他们和他自己的灵魂。人之为人,每时每刻所思所做皆在回答“活”的问题,书上的每一页都在回答问题也在提出问题,如河流般长久地问与答。以及最近总是容易将故事变成哲理的辩论,不宜如此,简略成一句哲理的故事有何意义呢?
俄国 微信读书 短篇小说集 经典
唐诗三百首新注 豆瓣
作者: 蘅塘退士 译者: 金性尧 注释 / 金文男 辑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 11
《唐诗三百首》是我国影响广的唐诗选本,金性尧先生的新注本有选择地吸取了前人的注解和他们那代学人研究唐诗的成果,参以自己精深而独到的艺术见解,使疏解更为翔实新颖。《唐诗三百首新注》自1980年出版以后,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累计印数近三百万之多,诚如赵昌平先生所说,金性尧先生“以学问家、文章家而为注家,博而能约,浅而能切,通而能清,其著作沾溉后学,为畅行而恒久者,良有以也”,“或曰蘅塘退士为唐诗之功臣,则性尧前辈洵为功臣之功臣也”。此次的新版更附加了其女金文男为全部诗作和诗人所做的辑评,进一步提高了此书的欣赏和参考价值。
2024年11月11日 已读
从七月翻到昨天,浅尝亦足以自娱。古诗、律诗、绝句;五言、七言、乐府,依此次序按时间选编,一首首翻来总是心生遐思,千年时间隔又不隔,诵读一番总能窥得些许诗句中已涌动千年的心绪,喜乐忧患、离愁别绪、家国政事、深宫幽怨、山河景致……无事不入诗,无诗不关情。考学时背诵到很熟的诗句、第一次见到的诗句,读来熟悉又陌生,心思不同于当时,或许经年之后再读会有新感受。但常识仍缺,平仄不懂,字音字义模糊带过,还需多读,览古人辑评时更觉读得太少,用心太浅。女儿辑历代评说为父亲当代注解更增光辉,追怀也是佳事。
中国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诗歌
柳林风声 豆瓣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8.2 (8 个评分) 作者: 肯尼思·格雷厄姆 译者: 任溶溶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7
《夏洛书屋:柳林风声》为“夏洛书屋”第1辑之一。是作者为了给6岁的儿子讲故事,编了一个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夏洛书屋:柳林风声》文笔典雅,描写细致,富含哲理。书中那个挥霍成性的癞蛤蟆大少爷不断追求时髦,一见新发明的东西就没命地要弄到手来玩:玩游艇、玩马车、玩汽车……他这么挥霍,要不是几个好朋友苦心劝阻,连家产都要给骗掉了。这部童话对住在水上河鼠、住在陆地上的獾、住在地下的鼹鼠都刻画地十分细腻,它们是动物,又是有各自性格的人物。书中蕴藏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受。《柳林风声》曾是美国总统老罗斯福先生爱不释手的文学名著,曾连读三遍。《柳林风声》也是关于家园最美丽的英文经典,是英文世界里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个世纪来改变人们思维和生活方式的作品,同时也是最能代表20世纪的百本书之一。
2024年11月29日 已读
重读,为印象中的安然而重读,重读依然如此,河流依旧流淌、森林依旧生长、四季依旧流转。鼹鼠、河鼠、獾、蛤蟆在他们的世界里继续自在地生活,不需要太大的起伏与波折来增添内容,按照身体与自然的呼唤而行动,聆听植物和动物们的声音,躺在草地上、卧在船舱里、走在森林中,让一时一刻的思绪尽情地流淌与释放,快乐和悲伤都郑重对待。七与九两章太美太美,自然的神灵在自然中抹去自己的身形,偶然的一瞥刻在心底,远方的生活是时不时掠过心田的风,总是难免荡起波澜,在狱卒女儿与火车司机身上寄托着古老的“我”。
微信读书 文学 英国
杜甫诗选 豆瓣
作者: [唐] 杜甫 / 谢思炜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6
杜甫字子美,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杜甫一生创作的诗歌保存下来的共一千四百馀首,其中读书游历时期保留下来的作品较少,是他创作的准备期。困守长安时期他的生活和思想发生很大变化,创作逐步走向成熟。安史之乱中,杜甫创作了大量直接记录时代变化和个人命运的作品,奠定了杜诗“诗史”性创作的基本面貌。成都和夔州生活时期,杜诗的创作数量*多,题材、风格日趋多样丰富。杜甫的诗歌由于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的典范意义,自宋代以来就广受各层次读者的欢迎,也引起注释家和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他的许多选注本都曾在普通读者中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本书的编选,就参酌清人及近代的选注本,选目力求包括杜甫*广为传诵、*有代表性的名篇,注释较简,但也力求稳妥可据,对读者理解原作有所帮助。此次纳入“古典文学大字本”丛书推出,采用大开本,正文版式疏朗悦目,大字护眼,整体装帧简洁典雅。
2024年12月1日 已读
去年手抄过一次,匆忙抄写,没有读,此次读完,感觉会再读,或许只有靠一次次地吟诵和回想,才能更接近诗歌后面的杜甫。人以诗立,十年壮游,虽诗所存不多,但赤子之心恳切动人;困守长安,艰辛生活中得见世态炎凉,雄心不改但苦痛已发;安史乱起,流离在乱世中,耳闻目睹国与民之惨与悲;弃官漂泊西南,成都和夔州的久居只是一时,更多仍是漂泊,一切都衰落。只是草叙生平就想起好多首诗,在诗歌中杜甫保存了自己,自己的痛苦、愤懑、悲伤、愉悦、惆怅、思绪化作一篇篇诗歌流传万古。前人的赞誉已足够丰富和动人,但再多的赞誉都不够,只是还遗憾“千秋万世名,寂寞身后事”。
中国 微信读书 文学 诗歌
子不语 豆瓣
作者: 袁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 11
《子不语》:第1页到第389页。
《续子不语》:第390页到第533页。
2024年12月7日 已读
如水流过,想不起来几个故事,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而已。怪力乱神,但是由人来写,便脱不了人事。阴阳的两分是为了给还在阳世的人以安慰,因此纠缠世人的鬼因人的事纠缠,爱恨嗔痴与人相同,所求也不过一个答案,动人处也是如此,死生大事中见人品性,人事流转情义虽有变但根底总类似。故事虽多但大多类似,狐仙救助书生、鬼怪洗去冤屈、神仙梦告后事、鬼来缠求仙解、少年同性之好、僻地奇景怪物、戏法骗法偷法、儒释道神鬼官……只是消磨而已,故事总是难脱教化,一个没有鬼怪的世界中也不再有因果报应,人们不再需要自然中的鬼怪来度过长夜。
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短篇
手机大脑 豆瓣 Goodreads
Skärmhjärnan: Hur en hjärna i osynk med sin tid kan göra oss stressade, deprimerade och ångestfyllda
6.8 (16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安德斯·汉森 / Anders Hansen 译者: 任李肖垚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 - 9 其它标题: 手机大脑:让人睡眠好、心情好、脑力好的戒手机指南
我们以为自己在玩手机,其实是手机在玩我们
令人惊掉手机、丢下平板的清醒之书
21种语言版本席卷全球!瑞典语版长踞排行榜42周不坠,日语版突破60万册,横扫各大畅销榜
◎ 编辑推荐
☆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又一力作,出版当年成为“瑞典人首选的圣诞礼物”
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口碑之作,21种语言版本席卷全球!瑞典语版长踞排行榜42周不坠,日版销量突破60万册,位列日本amazon图书总榜No.1,2021年荣登日本oricon新书排行榜、日贩新书非虚构类别、Tohan新书非虚构类别三榜榜首。
☆下载app=卸载大脑?
每天触碰2600次,每10分钟就要看一眼,每天上网近7小时,逛社交媒体近2.5小时……
焦虑、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虚度时间,睡眠变差,情绪变糟,智商变低……
手机不光是个时间小偷,还是快乐刺客,让我们错失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
☆打工人、考试人、家长……每个人都有读这本书的理由
无论是关注养生主题,希望改善睡眠、情绪、焦虑、抑郁等问题的打工人;渴望更有效率地学习、专注读书、提高记忆力的学生、备考群体;还是看重孩子的健康、智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的家长,都能从本书中收获意想不到的知识。想改变手机的负面影响,来一场思维的探险总是有效的!
◎ 内容简介
为什么只要醒着我们就离不开手机,为什么疫情中的我们更容易自投罗网?
为什么比尔·盖茨不让小孩用手机,乔布斯不让孩子碰iPad?
手机里设下了多少让我们沉迷的陷阱,我们又要怎样才能战胜这个人生小偷?
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安德斯·汉森,他立足自身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将脑科学、人类进化、心理学结合起来,逐章剖析了为何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会令我们更容易焦虑、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虚度时间,睡眠变差,情绪变糟,智商变低。比起每天被手机牵着鼻子走的成人,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们面临着更严重的后果,对此书中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照料和管教建议,以挽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书的最后,作者还制作了一份“献给旅行在数码世界的人们的安全手册”,通过短短的小建议,帮助读者们解决实际问题。拯救手机大脑的第一步,就从放下手机打开本书开始。
2024年12月8日 已读
前面几章读下来收获挺大,后面几章提及的结论大多已经见过。大脑受漫长的狩猎时代影响太深,在今天依旧遵循着之前的逻辑发挥着作用,渴求新的难以预测的事物、渴求社媒中的信息与参与,因此自然地沉迷在手机这一最近也最能诱发多巴胺的事物之上。睡眠障碍、注意力缺失、压力与焦虑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更加突出,运动、线下生活、主动控制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身体的了解是享受身体的第一步,可能克服与控制的效果不会太好,但开始做总是会好一些。
微信读书 思维 思考
天钧 豆瓣
The Lathe of Heaven
7.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厄休拉·勒古恩 译者: 夏星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4 - 10
【故事简介】
乔治拥有“通过做梦改变现实”的能力,却不能控制梦境。
他恐惧噩梦成真,不敢入睡,几近发狂。
他向精神病医生哈伯求救,哈伯却暗中操纵他的梦境,来完成自己“完美乌托邦”的计划。
可如果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能引发龙卷风,那么乔治的梦境,又会引发怎样的地动山摇?
第一个梦醒来,一幅小小的画消失了。
第二个梦醒来,一场全球大瘟疫暴发了。
第三个梦醒来……
【编辑推荐】
◆千万不要尝试控梦,因为你对控梦的危险一无所知。
控梦,预知梦,清醒梦,催眠,心理暗示,梦境放大器……控梦神作!一书写尽控梦的诱惑与险恶!
◆永远的幻想女王厄休拉·勒古恩!
宫崎骏的灵感来源x村上春树的偶像x阿特伍德的劲敌与挚友。
荣获8次雨果奖、6次星云奖、24次轨迹奖、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大师奖。
◆反乌托邦科幻小说的标杆之作。
◆比《盗梦空间》早40年提出“控梦”设想!
◆荣格“梦”理论x东方道家思想x反乌托邦主题。
◆荣获科幻至高荣誉:轨迹奖获奖作品,雨果奖、星云奖提名作品。
◆Goodreads上7万读者打出4.12的高分,迄今已出版28个版本。
【名人评价】
◆厄休拉·勒古恩的文字极为优美丰富,是我最爱的女作家。——村上春树
◆书(厄休拉·勒古恩的《地海传奇》)一直放在枕边,没有一刻拿开过。烦恼的时候,困的时候,一遍遍重复读着。——宫崎骏(动画大师)
◆厄休拉·勒古恩,她不仅是科幻小说作家,更是文学大师。——斯蒂芬·金(恐怖小说之王)
◆勒古恩的作品中有一种特别,你会微笑,但同时有一种触碰到了某种真理似的发现感。——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厄休拉·勒古恩的《天钧》是最好的小说之一,也是对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极为重要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中,梦的宇宙以一种如此引人入胜、令人信服的方式被表现出来。——菲利普·迪克(科幻大师)
◆一本好书……作家中的作家,厄休拉·勒古恩巧妙地把现实本身带到试验场,将诗歌与科学、理性与情感罕见而有力地结合在一起。——西奥多·斯特金(科幻大师)
◆一场穿越1970年代美国新浪潮想象力的狂野之旅,让我爱不释手。—Tor.com
◆(《天钧》)敏感、感人、震撼——其中包含了科幻小说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The SF Site》
2024年12月17日 已读
梦到什么,现实就变成什么。在这种情境下,梦是手段还是目的呢?奥尔以为梦不该如此分界,是更大的过程中的一环,医生以为梦是改造现实的手段,一定意义上观念决定了二人权力的差异,所以医生掌管世界、瘟疫消灭人口、外星人到来让人类团结,以及最终医生将世界引向虚空的尝试。希瑟与她所代表的爱给了奥尔深思与行动的机会,世界由他塑造,也站在他那边,于是继续做梦,世界也继续运转。美丽精巧,既有各种细节铺垫起来的关于未来世界的各种想象,也有人类灭绝之前最后一个梦让人类延续的宏大背景,外星人究竟怎样在最后也没有答案,梦幻的问题也该由梦幻来解决。
微信读书 科幻 美国
大宋繁华 豆瓣
作者: 谌旭彬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4 - 8
关于宋史,近年的潮流是聚焦于其物质与文化的兴盛。写作者与阅读者摒弃传统的“弱宋”印象,重新被《东京梦华录》里的宝马香车、雕梁画栋、集四海之奇珍、会寰区之异味吸引,重新肯定“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繁华,成了两宋的新标签。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宋朝与当前大众想象的“造极之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本书从双向视角出发,解读两宋三百年间留下的各类史料,重新梳理秦制在所谓宽松时代的汲取机制,探索这时期处于压力之下底层群体的反汲取生存策略,呈现了一个除了繁华的社会表象之外,更加符合历史逻辑的宋朝另一面。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讲述不同时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辗转腾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则是解释了两宋增加的财富没能转化成再生产资本的原因。
谌旭彬的写作打破了当前大多数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统史观,聚焦无法在历史中出声的底层群体,呈现他们真实而又残酷的生存状态,揭露了两宋“以九千万贫弱者,供养一千万食税群体”的“繁华”本质,颠覆了其所谓古典中国黄金时代的形象,对全面理解两宋的王朝体制富有启迪意义。
2024年12月21日 已读
不成书,又散又简陋,整体的思路按着政府赋税与民众生存之间的拉扯在写,但整部书的题目太大。前面写从人头税向财产税转变导致的人口爆发,漫长的生子不举的历史中是艰难的生存环境;后面谈具体问题时依旧是紧扣着赋税之下的压迫来讲,权力有为的害处在于权力所为皆是盘剥,行役和差役是城乡小民生存困境的主要原因,对士大夫的纵容、禁军的大肆冗余、地方财力的汲取是秦制逻辑下的必然,繁华在东京的上层人士中。强烈地指导现实的视角,很多地方的断言过于极端,提供的材料也不够丰富,将一篇篇小文章组织成一本书,虽说小中见大,但太细小难成大。太爱用所谓的秦制来掩盖具体的讨论。
中国 中国历史 微信读书
页边和听写 豆瓣
8.1 (13 个评分)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 - 8
★ 埃莱娜•费兰特于“新冠疫情”期间 四场由他人朗诵的特殊演讲
★ 《痛苦和笔》《蓝宝石》《历史和我》|博洛尼亚大学名家讲堂之“埃科讲堂” |Le Eco Lectures ( Università di Bologna )
《但丁的肋骨》|“但丁及其他经典”研讨会 Dante e altri classici (ADI)
★ 「我们必须顽强工作,对我们所继承的糟糕的语言进行改造。」
★ 费兰特对启发自身的作家的致敬与重温: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英格博格•巴赫曼(Ingeborg Bachmann)、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伊塔洛•斯韦沃(Italo Svevo)、阿德里亚娜•卡瓦列罗(Adriana Cavarero)、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y)、但丁(Dante)……
****
2020年,埃莱娜•费兰特接受博洛尼亚大学名家讲堂之“埃科讲堂”的邀请,进行了三场由他人代为朗读的演讲《痛苦和笔》《蓝宝石》《历史与我》。作家从自身的阅读写作史中提炼出“说出事情的原本”“我们所需的巫术”“必要的另一人”等关键主题,并通过阐释格特鲁德•斯泰因、英格博格•巴赫曼、劳伦斯•斯特恩、伊塔洛•斯韦沃、阿德里亚娜•卡瓦列罗等作家对自身的影响,勾连起自身写作过程和经典作品的联系。
书中还附录了《但丁的肋骨》一篇,是作家应意大利学研究者协会(ADI)的邀请,在“但丁及其他经典”研讨会上(2021年4月29日)发表的演讲稿,由学者蒂兹亚娜•德洛卡蒂斯代为朗读。费兰特阐释了但丁如何突破自己的诗歌传统,想象女性生活的智慧和可能,最终创造出贝雅特丽齐这一不朽的文学形象的。
***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没有任何词语真正属于我们。我们必须放弃这种想法:写作就是奇迹般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语气。在我看来,这是在以一种倦怠的方式谈论写作。其实事情正好相反,写作就是每次都会踏入一片无尽的墓地,那里每座坟墓都等待被亵渎;写作就是沉浸于已经写就的一切小说、散文和戏剧,无论是伟大的还是流俗的文学(只要用得上),并在漩涡般纷乱复杂的个性中,形成自己的写作;写作就是占有所有已经写就的作品,慢慢学会使用这些巨大的财富。——埃莱娜•费兰特
·
在很长时间内,我们要暂停区分写出平庸作品和写出传世之作的作家。我们要共同对抗糟糕的语言,它在历史上一直没有接纳女性的真相。我们要彼此交融,把我们的天分融合在一起,不让任何一行文字消失在风中,我们一定能做到。——埃莱娜•费兰特
2024年12月22日 已读
三篇关于写作,一篇关于但丁。前三篇构建了一个文学传统与内心碎片对立的写作格局,阅读和写作过程中长久以来的男性话语、写作风格传统与自己在写作时被撕扯触动的那种混乱的交织、纠结与对立,费兰特将后者视作女性声音的一个表达,由此再回到具体的写作中,前行的女作家们对这一对立的看穿与发展,具体而微地在其中创造新的历史是实践,也是呼唤。但丁一篇只留下写作的失败与女性形象的塑造。写作究竟意味着什么?
微信读书 意大利 文学
叶嘉莹说杜甫诗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叶嘉莹 中华书局 2015 - 1
杜甫在唐朝诗歌的历史演进中,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他的一千五百首诗中,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他现实的生活,所以也被称为“诗史”。作者结合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对诗歌感发生命的理解,深入讲解了杜甫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对《秋兴八首》作了详细的解读,引领读者走进杜甫的诗人心境。
2024年12月25日 已读
依旧是经典诗作串起杜甫一生,杜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种讲解的形式,从漫游到困长安,从战乱起到漂泊西南,从诗中见杜甫,根植在对诗歌的解读上,在字面上一字一句转成白话解读下来,但解读的深度不足,思想内容集中在杜甫对儒家道德的坚守和人事浮沉的体会,写作艺术上也多强调结构与真实。对感发、知人论世、情感与形式的强调贯彻始终,也能看到时代的痕迹:家国沦亡、故国难回的亲身经历,中共建政后文艺观念对杜诗的重新选评…录音转写而来,太啰嗦,很多重复,也欠条理。四十多年前的讲解在作者离世一个月之后读到,人生百年。
中国 中国文学 微信读书
边城 豆瓣
作者: 沈从文 2018 - 7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一部中篇小说,凭此书一举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书中寄托着作者关于“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较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作品。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全书共二十一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似一幅或浓或淡的水墨画,以古朴清新的语言,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2024年12月26日 已读
十五篇,从乡村到城市,从农民、兵士到士绅、教授,从生到爱到死。更偏爱乡村、兵士、穷人的故事,他们的痛苦与悲伤在自然中发生中,四时万物持续流动,生活也继续流着,有时读来觉得是淡淡地忧愁,有时读来觉得是深深地愤恨。也可能是想得太多,沈从文只是将当时所经历的人情世态记录下来,愿意作比求取其它也好,只是单纯地欣赏人物、情节、环境也罢,总是能勾起一些爱与勇气。爱总是奢侈,郑重与轻率的对待背后更见美丽。
中国 小说 微信读书
一生之敌 豆瓣
The War of Art: Break Through the Blocks and Win Your Inner Creative Battles
作者: [美]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 译者: 赵硕硕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4 - 9
《一生之敌》是这样一本书:
它为每一个人而写,尤其是创作者、创业者、拖延症患者、浪费天赋之人
它是一个人跌入谷底又逆风翻盘的经验总结
它是给所有想提升自己的人的战斗手册
它是给深陷自我怀疑、精神内耗之人的一记耳光
它是你开始行动前在身后踹你一脚的那个人
它试图证明重启人生不只存在于剧本里
它应该被放在你的书桌上、工作台前或任何你一眼能看到的地方
它给了你一个具体的答案:成为职业选手
它曾经拯救了我,现在我必须把这本书送给你,我的朋友,因为我希望它同样可以帮助到你
我写了17年才赚到第一分钱(一个从未制作过的剧本的3500美元稿费)。
我写了27年才出版了我的第一本小说(《重返荣耀》)。
在那段时间里,我在11个州做了21份不同的工作。
我在学校教书,开拖拉机拖车,做广告,在好莱坞做编剧,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工作,像移民工人一样摘水果。
有一个季节我住在这所房子里。它没有电,没有水,没有门,没有窗户。租金是每月15美元。
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写作。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些?
因为这本书是为了能让你从我的错误中学习。
因为这本书是为了让你避免那些我在成为作家之前所陷入过的所有绝境。
你本该成为一名画家、企业家、运动员;你本该从昨天开始穿上跑鞋、拿起画笔、出门旅行。你屈服于止痛药、流言蜚语和手机成瘾,你本该成为的人只存在于夜深人静时的幻想。你屈服于这位一生之敌,浪费着自己的天赋。作为一个曾跌入谷底的过来人,作者普雷斯菲尔德以其毕生的经验,为我们总结了造成这些困境的根源——内阻力,并指出这位敌人是我们过上另一种人生面临的zui大挑战,而战胜它的方法是付诸行动,成为职业选手。本书为每一个人而写,尤其是创作者、创业者、拖延症患者、浪费天赋、缺乏行动力犹豫不决的人群,作者在给出一记响亮耳光的同时,也给予了无比慷慨真诚的鼓励。
☆连续20年位居亚马逊自助与创意榜单前列,中文版首次引进
☆不完全推荐人名单: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奥斯卡影帝威尔史密斯、JK罗琳、NBA新科FMVP杰伦·布朗、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引爆点》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硅谷创业教父保罗·格雷厄姆、《纳瓦尔宝典》纳瓦尔·拉威康特、《美食·祈祷·恋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2024年12月28日 已读
成功学书籍的优劣之别可能在于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读者的意义。以此观之,这本书很一般,世界观上以内阻力、自我、自性的区分勾勒出一个对抗的场景,一切有所阻碍的东西都是内阻力,一切带来助益的都是在发展自性;方法论上还是熟悉的鸡汤,马上开始、永不停歇、持之以恒……心灵鸡汤落到最后总是借助自我管理来管理自我世界,太难去相信。行文架构是大框架下小内容,很碎。
微信读书 心理 成长
万物起源 豆瓣
作者: [美] 大卫·贝尔科维奇 译者: 舍其 九州出版社 2024 - 4
本书按时间顺序描绘宇宙、星系、太阳系、地球、生物圈等实体的样貌和形成过程,并穿插介绍相关研究史,讲述了一些相关理论——如大爆炸、暗物质、半衰期、年代测定等——是基于什么观察和推理而提出的,是一本体量不大但信息密集的宇宙发生说明书,或者说是从宇宙诞生到人类登场的“宇宙-生命编年史”。因为作者是行星地质学家,本书特别侧重行星尤其是地球的地质内容,这是本书和一般侧重宇宙学的宇宙史书籍不同的特点。
------------------------------
作品看点
**来自世界翘楚学府耶鲁大学的本科生课程,适合普通人阅读
**聚合大量新近科研成果,覆盖物理、化学、地质、生物、人类史多门学科
**简短篇幅内了解宇宙全史,加深对太阳系和地球的认识
从宇宙到行星,从大陆到海洋,从生命到人类,尽在200页;本书尤其突出了地球、地质、水文、气候等方面内容。
------------------------------
你我皆星尘。这本通向宇宙的“口袋导览”,展露了它的美丽与真实,也解释了我们的星球何以如此特别。真是充满了发现与见解的一本小书。
—— 肖恩·B.卡罗尔,演化生物学教授,《生命的法则》作者
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要解释生命、宇宙及万物,可算是一个艰巨任务,而身为物理学家及火山爱好者的作者成功完成了挑战……各种起源如约登场,而且(福利!)读起来居然还别有趣味。
——《发现》杂志
2024年12月29日 已读
具体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叙述没记住多少,很多地方涉及到的初高中知识也已经遗忘,但还是能读下来,在大的框架中穿插具体的理论细节。从宇宙的起始到当下的人类,最宏大的叙述建立在最微小的变化过程之上,原子的运动贯穿始终,宇宙、星系、恒星、行星、地球、海洋、生命、人类,其间的很多过程都近似奇迹,一切推测都惹人遐想,在一个遥远的过去,世界曾经是那样。我们短暂的一生只是宇宙中的小小光点,但是“你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巨星,除了水分子中的氢绝大部分来自大爆炸。”
微信读书 科普
最后一个讲故事的人 豆瓣
The Last Cuentista
作者: [美] 唐娜·巴尔巴·伊格拉 译者: 马爱农 中信出版社 2023 - 6
2022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2022年美国国家图书馆普拉·贝尔普雷奖!
2022年水晶风筝文学奖!
《泰晤士报》2021年度最佳图书奖、《华尔街日报》2021年度最佳图书奖、《波士顿环球》2021年度最佳图书奖!
时间来到2061年,太阳耀斑将哈雷彗星推到了与地球相撞的轨道上,只有精英科学家、建筑商和政治家才能坐上宇宙飞船,逃离这个已成为定时炸弹的星球。在长达380年的飞行中,“乘客们”将进入睡眠状态,由几代“看护人”负责维持他们的生命,直到来到新的星球。孩子们的大脑中将被写入设计好的知识程序,在未来,他们将继承父母,成为新一代的科学家,在新目的地开始重建工作。
13岁的女孩彼得拉却因为认知器故障从休眠中醒来,却发现自己成了最后一个保有地球记忆的人类。所有人的记忆都被清洗干净,不再记得曾经的地球、没了人的感情。一个人记得所有事是很痛苦的,尤其是发现科学家爸爸妈妈都已经因为拒绝遗忘而被飞船统治者清除,六岁的弟弟也不知所踪……
当女孩彼得拉万念俱灰,想要放弃时,一次给噩梦中惊醒的同伴们讲故事的经历改变了她的想法……为了留住曾经那些美好的故事、留住和爸爸妈妈、奶奶在一起的暖乎乎的记忆,彼得拉决定承载着他们的那一份,坚强活下去。
好像是冥冥中注定,在她伪装潜伏、勘探新星球、逃离飞船的整个计划实施过程中,奶奶讲过的故事就像镜子,呼应了她的每一步冒险,甚至带着她找到了失散的弟弟……但尾随着她的脚步,飞船的统治者也紧紧跟来……
2024年12月31日 已读
翻儿童文学总是需要心境,有时可以从简单的话语中想到许多闲暇与愉悦,有时却一无所获。小女孩地球毁灭前夕乘船离开,四百年后醒来时一切已经改变——抵达新星从手段变为目的,船上守护他们的人想要一直飞下去,不停地纯化和消灭,以一种纯洁压制掉一切想象、欲望与故事。借助故事,小女孩在飞船上唤醒自己和友人,发现弟弟被洗脑后孤独地生活了七十多年,最后弟弟牺牲自己将小女孩们送到了新世界,有乐声传来。当时间的尺度拉长,美好的事物不再存在,记忆中的一切都更加美丽和珍贵。
儿童文学 微信读书 成长
古典文学 豆瓣
作者: (英国)威廉·艾伦 译者: 马睿 译林出版社 2023 - 1
不管是通俗历史读物,还是当代诗人、戏剧家及小说家对古典题材的重写,无一不彰显着古典世界及其文学杰作的巨大魅力。在本书中,威廉·艾伦以文类为纲,贯通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两种文学传统,列举来自各个文类的丰富素材,借此说明了希腊语和拉丁语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及丰富度。不仅如此,作者还探讨了“古典”的含义,试图解释它为何至今仍在塑造着西方文学的概念。
2025年1月7日 已读
从文类角度对古典文学进行回顾与梳理,因为是简单介绍,所以大多都是一笔掠过,只对重点作家重点作品精选部分进行了细讲。知人论世,再叠加上不同题材在具体时空的形态,足以构筑起一个欣赏的起点,而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既有从上面这些角度看到价值,更是一个个文本构筑起来的丰富世界,正因此,古典才成为古典,其中的思索与遐想仍在千载之后的大脑中回响着。文学欣赏终究看修养,修养够高读到的东西才够多,还是要多读多想。
外国文学 微信读书
奥德修纪 豆瓣
作者: (古希腊)荷马 译者: 杨宪益 2020 - 11
古希腊经典作品,西方文明的源头与第一次巅峰
杨宪益名家译本,甄选近百幅精美插图
“诗人之王”荷马名作,流传数千年的经典名著
叙事艺术之典范,西方文明的开端与哺育者
——————————————————————————————————————
《奥德修纪》,又译作《奥德赛》,是古希腊诗人荷马所作的长篇史诗,共12000多行,分为24卷,讲述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长达十年的战后返乡之旅,及其一路上的海上冒险经历。《奥德修纪》创作于2700多年前,是西方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被认为是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几千年来的文化巅峰,对西方文学有着长期、深刻的影响,成为后来众多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2025年1月10日 已读
“当那初生的有红指甲的曙光刚刚呈现的时候”……“太阳落下,黑暗笼罩着一切道路”。在日与夜之间,奥德修回到了伊萨卡岛,离开特洛伊之后的冒险与漂泊,海难、独目巨人、伙伴之死,抵达伊萨卡之后的蛰伏与复仇,化身乞丐、组织复仇、厅堂屠杀、重返王位。伴随着神灵的意志而行动,因为神而受苦、而得救、而荣光,奥德修与雅典娜,神灵与英雄在彼此身上对自身的重现。跨越近三千年的声音,父子、夫妇、同伴,人与人的情谊与相争,从来如此,仍将如此。
微信读书 文学 经典
李白诗选 豆瓣
作者: [唐] 李白 / 熊礼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6
李白是与杜甫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最璀璨的两颗明星之一,其诗以豪放飘逸著称。其诗才之纵逸,思想之超旷,艺术之自然天成,都是超迈古今的。武汉大学熊礼汇教授选注的《李白诗选》,精选李白诗歌一百六十余,选目经典,注释详细,解读深入浅出,是一部非常有助于读者进入李白的诗歌世界的选本。
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已经重印多次。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现收入“古典文学大字本”丛书予以再版。大字本字大行疏,能有效缓解阅读时的视力压力。
2025年1月15日 已读
字词的注解从简,诗意阐发为要。读了很久杜甫之后读李白,两种不同风格但同样臻至极境的美丽,诗到最后仍是人。“谪仙人”,自天而来,才有如此豪气纵横淋漓于文字,巧夺天工书写情思情致,仙人之眼捕捉山水风物。浑然天成,自然流畅,总是一股气流动在诗中,字有终而情无限,多是短章,而意味无穷。愁苦总是多,山水、离别、思念、志趣,仙气也难脱尘世,但还好有诗。
微信读书 文学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