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游世与自然生活 豆瓣
8.7 (7 个评分) 作者: 颜世安 2022 - 10
庄子是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关心的许多问题仍存在于当代,他的思考仍启迪着今人。
颜世安教授以隐者传统和道家思想为背景,以郭象所注三十三篇本《庄子》为依据,博采庄子研究众家之长,从全新角度解说庄子,阐释了庄子的游世思想和道论。
不同于给庄子贴上快乐主义、庸人哲学、自由 主义的标签,颜世安教授认为,庄子深刻理解人生天地间的孤弱与卑微,并不相信像隐士一样归隐田园、寄情山水能够解决问题,因此独倡游世,表面上随遇而安、躺平任嘲,内心却冷眼旁观、傲守孤独。揭开嬉笑怒骂的面具,庄子试图剥离世俗对人心的蒙蔽,解除人们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习性,从“为我”走向“无我”,还原生命的清新面貌。
————————————
◎南京大学颜世安教授作品,人文通识经典,重磅再版
◎剖析庄子人生态度与生存哲学,解读庄子游世之言背后的孤傲与认真
◎直抵庄子思想根本,直面人生困惑:面对“黑色偶然之命”,面对人类的孤弱和卑微,应该如何生活?我们如何与不如意的世界相处?在世俗社会中,如何找到个人的出路?
◎深入浅出剖析庄子个性,悲悯挚诚解读人生痛苦的解脱之道
2022年12月6日 已读
工整而循序渐进,以《庄子》之中的游世思想和道论为核心进行阐述。生平著述论及庄子其人,要点在于庄子与隐者的关系即庄子作为隐者继承的思想资源;痛苦意识作为庄子游世与道论的出发点,涉及个体生命的孤弱、精神被各种各样的奴役、对人性之恶的确认;游世思想是一种对荒谬世界的对抗,不逃避,接受生命的卑微,否认世界在根本上有合理性;人生理想上承游世,下启道论,在随遇而安中品味孤独,同时因孤独而认真地寻求生命的清新;新的世界即揭示寻求生命清新的途径,在自然道论中实现生命的清新,庄子道论核心在于舍弃“我”(以人类为中心),知识、语言、行动、存在随着视角的转换都得到新的阐释和理解。第五章道与知识主要是对从老子到庄子中间对道论与知识的变化的区分。游世思想与自然道论用力最深,读来令人慨然,今日之世,如之何?
古典文学 微信读书 思想
杜甫评传 豆瓣
作者: 莫砺锋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6
书稿把杜甫的思想活动放在其人生轨迹和时代背景中予以论述,使得杜甫一生所走过的心路历程更加清晰,同时可以凸显杜甫相对于其时代的先进意义。对杜甫思想的论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杜甫的哲学思想、人生观、政治思想等,也即一般意义上属于“思想史”范畴的内容;二是杜甫的文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尤其是他在诗学方面的真知灼见。
2022年11月28日 已读
第一章、第二章之前读完,今天把后面四章读完,结构清晰的入门之作,偏重于思想方面,六章分别从时代条件、诗中生平、诗歌艺术、政治观念、文学思想、后代影响入手,简略地勾画出一副杜甫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画像,第二章篇幅最长也作为清晰,从生命和诗作两面入手如临其境,一生沉痛尽在笔端。在具体内容上,偏重于在既定框架中的资料收集和鉴别,同时在文学观上强烈的阶级观,过分强调杜甫诗中忧国忧民贴近现实的一侧,笔法上有填充之感,如学术论文理路已有剩下即是填充血肉(杜厦里面走过那么多次没看过
微信读书 思想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