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雨天的书 豆瓣
8.5 (22 个评分) 作者: 周作人 著 / 止庵 校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1
《雨天的书》收录五十六篇,是周作人自编集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一本,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本书最可显示周作人前期随笔的风格特色,也就是“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是周作人的性情之作,影响深远。
“雨天的书”,书如其名,晶莹剔透,宁静隽永,如《喝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的尘梦。”
2024年10月18日 已读
恬淡从容。谈周围的人事景象,发自己的人生遐思,讲文艺的过去未来。前两部分读来比后半部分愉快,回望回忆中的种种景象,有失落有愉悦,重要的是看的时候带着当下的从容,生活就那样折射出美丽。谈人生部分甚合心意,世间依旧凶险,节制与放纵之间求得片刻的愉悦,“偶然的片刻优游”。“我觉得中国人的大病在于喜欢服从和压制,最缺乏的是对于一切专制之憎恶”,后半文艺批评、报章讲演根基于此,因于此要怀疑与宽容,要中和。深夜由《死之默想》读至《若子的死》,心生无限悲凉。
中国 微信读书 生活 经典
汝龙译契诃夫短篇小说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俄] 契诃夫 译者: 汝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6
本书收录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包括:不平的镜子, 谜样的性格, 一个文官的死, 嫁妆, 查问, 胖子和瘦子, 在海上等.
2024年11月11日 已读
从五月读到现在,前面短篇七月翻的,后面中短篇在这两周读完,具体篇目的印象留在当天的日记中。最近很喜欢“河流”的意象,恰如此书,如河流一般不止不息地流动,一篇篇是河中的一滴滴水,来由、过程、去处尽皆呈现在眼前,心也自然地跟着这一滴水感受河流。契诃夫离开人间已经一百二十年,还好有这些文字让人可以长久地感受他,他心中的讽刺、愤懑、幻想、痛苦、欢愉、爱恨……只是淡淡地写出风景、记录行为、唤出心声,自然构筑起美丽与哀愁。但当你合上书时,却又会察觉到契诃夫的手和眼,他看着他笔下的人,带着爱与悯,写出他们和他自己的灵魂。人之为人,每时每刻所思所做皆在回答“活”的问题,书上的每一页都在回答问题也在提出问题,如河流般长久地问与答。以及最近总是容易将故事变成哲理的辩论,不宜如此,简略成一句哲理的故事有何意义呢?
俄国 微信读书 短篇小说集 经典
奥德修纪 豆瓣
作者: (古希腊)荷马 译者: 杨宪益 2020 - 11
古希腊经典作品,西方文明的源头与第一次巅峰
杨宪益名家译本,甄选近百幅精美插图
“诗人之王”荷马名作,流传数千年的经典名著
叙事艺术之典范,西方文明的开端与哺育者
——————————————————————————————————————
《奥德修纪》,又译作《奥德赛》,是古希腊诗人荷马所作的长篇史诗,共12000多行,分为24卷,讲述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长达十年的战后返乡之旅,及其一路上的海上冒险经历。《奥德修纪》创作于2700多年前,是西方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被认为是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几千年来的文化巅峰,对西方文学有着长期、深刻的影响,成为后来众多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2025年1月10日 已读
“当那初生的有红指甲的曙光刚刚呈现的时候”……“太阳落下,黑暗笼罩着一切道路”。在日与夜之间,奥德修回到了伊萨卡岛,离开特洛伊之后的冒险与漂泊,海难、独目巨人、伙伴之死,抵达伊萨卡之后的蛰伏与复仇,化身乞丐、组织复仇、厅堂屠杀、重返王位。伴随着神灵的意志而行动,因为神而受苦、而得救、而荣光,奥德修与雅典娜,神灵与英雄在彼此身上对自身的重现。跨越近三千年的声音,父子、夫妇、同伴,人与人的情谊与相争,从来如此,仍将如此。
微信读书 文学 经典
封神演义 豆瓣
作者: [明] 许仲琳 编 / 王维堤 等校点 注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4 - 6
★神魔小说,姜子牙封神。历史演义,周武王伐纣。
★古代诸神之百科全书,姜子牙、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伯邑考、哪吒、申公豹、杨戬、雷震子、土行孙、四大天王、哼哈二将……
★清康熙“四雪草堂”刊本,校勘精良
★钱伯城详细《前言》
★近200幅插图 600余条注释,轻松阅读
★附《史记》《尚书》《诗经》等典籍中相关记载
★附鲁迅、郑振铎对《封神演义》的评价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与《西游记》齐名的神魔小说。讲述商纣王荒淫无道,武王伐纣、姜子牙封神的故事,铺叙道教诸仙和众神来历,塑造了姜子牙、哪吒、杨戬、土行孙、哼哈二将、四大天王等民间喜闻乐道的艺术形象。全书描写生动,充满奇异的想像,历代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本书以清初“四雪草堂”刊本为底本,王维缇点校整理。钱伯城《前言》,原刊于本社1989年出版的《封神演义》,对《封神演义》的内容、成书等作了详细介绍。此次出版,新增注释、插图和附录三部分,以便广大读者阅读。注释600余条,重点解释疑难字词及文化常识;插图近200幅,选自明万历金阊载阳舒文渊刊本、清“四雪草堂”刊本、清光绪上海广百宋斋铅印本、清代墨绘本《封神真形图》等。附录,选择《史记》《尚书》《诗经》等古代典籍中对“封神演义”历史的记载,以及鲁迅、郑振铎对《封神演义》的评价。
2025年2月26日 已读
大年初一偶然翻开,前面情节丰富些,读得稍快,中间开始翻来覆去互相斗法,很久没动,这两天一口气翻完。斗法部分太依赖器物,在网文中见过太多,想象的惊艳之处少了很多。应劫、顺天,所有人都是全力演出,仙、神、人的等级借阐教截教的纷争确立,一切为了最后的结局。人物脸谱,最为丰富的是杨戬,能文能武,姜子牙总是闷闷不乐,战事总是有僵持、投降、内应、斗争、胜利。繁文太多,重复的打斗,伴着重复的理由、情节、话语。翻最后几篇附录更觉历史与演义之不同,苍茫血腥化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又化为神仙斗法三教封神。注解聊胜于无,插图倒是不错。
中国 微信读书 经典
小王子 豆瓣
作者: (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译者: 李玉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 - 8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儿童文学短篇小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他住在一个被称作B-612的小星球上。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在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奇遇。小王子先后到过六个星球,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包括追求权力的国王、爱慕虚荣的人、自相矛盾的酒鬼、贪婪的商人、忠于职守的点灯人和地理学家等。这些角色都反映了成人世界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如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等。小王子以孩子式的眼光看待这些成人,从而透视出他们的缺陷和错误。整部作品以纯净朴素的文字、简洁的形式,描绘了小王子的善良、单纯和对爱的执着追求。《小王子》是一部经典的童话作品,深受全球读者的喜爱。它已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不断再版,成为青少年的必读书籍。今年,我们迎来了圣-埃克苏佩里逝世80周年的重要时刻,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传承其文学遗产,我们推出了这本《小王子(80周年纪念版)》。
2025年4月9日 已读
昨天梦见与人约好要卖掉自己的第一本小王子,但在屋子里怎么找也找不到,房屋的构造也奇特,窗户临着悬崖开,屋子之间只能走窗户,终于没有勇气去爬窗子也没找到书,出门去见卖书的也寻不到,一片空无。其实那第一本小王子已经不知消失在哪里,这么多年多读了不知道多少遍,不是在读书,在读自己的心事吧。
微信读书 童话 经典
论语、大学、中庸 豆瓣
作者: 陈晓芬 / 徐儒宗 2015 - 2
《论语》是儒家的语录体著作,用言谈的原态方式记录了孔子的思想,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及儒学理论最基本也是可靠的文献。《大学》和《中庸》是儒家经典中具系统性的两种理论著作。《大学》是“内圣”与“外王”高度统一的政治理论,也就是以“德治”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哲学;而《中庸》则是协调各种关系以创建和谐社会的人生学说,是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这三部书再加上《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元、明、清时期科举命题的经典和士人重要的必读之书,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025年6月3日 已读
《论语》高中时曾在晚自习抄过一遍,《大学》大学时抄过几遍,当初的记忆已经淡漠,但一遍翻下来还是熟悉,被太多人以太多方式引用化用在自己的文字中。生命的秩序,借以仁实现,仁如何达?行之以礼,推己及人。现实中的人,经历现实中的事,做着现实中的梦,讲着至善的话语。在论语模糊又具体的主张在三纲、八目、中庸中清晰起来,一层层地阐释,理想的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论语》部分求简介,注解、翻译都简单,歧义处简单一提不做深解,翻译紧贴字表;《大学》《中庸》题解、注解、翻译都详细,分析其中的论理思路及用意,翻译时较多发挥以求贯穿文意。
中国 微信读书 经典
孟子译注 豆瓣
作者: 金良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 8
本书正文按章节分原文、注释、译文、段意四个部分 进行综合阐述,帮助读者最大程度地读懂并理解原著。撰者把握《孟子》成书的历史脉络与前人注疏的演变,并注重吸取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注释更为翔实,译文更有可据性。
2025年6月13日 已读
贪婪,想要在道理中找到道理,但还是从眼前流过去而已。比孔子更注重理论与系统,将仁义礼智信与性命联系起来,将世界分为一个个概念,人在概念中自然成其大者。系统所提供的世界观为孟子的辩论提供了依据,一字一句都有来源有去处,道在我身我心,以我身我心观世路人心,但同时不刻板固守,坚守根本又因时而变,在一次次小大的区别中,大者更显大。治国理政与修身养性得到统一,道可用于大可用于小,修性则仁义礼智信皆足,万物皆备于我。依旧是历史、政事、故事中阐释,落到个人的理解中又是千姿百态,前人的讲解再多,也会读出自己的想法,人仍旧为这些事困扰,但政治不再那样重要。为文浩浩荡荡,气势澎湃,动人心魄,在一次次辩论中感到孟子之雄伟,好辩且能言善辩又不迷失于文辞。“五百年必有圣人出”——“舍我其谁”。注释简要,译文扣字。
中国 微信读书 经典
列那狐的故事(彩色插图本) 豆瓣
作者: (法)季罗夫人 译者: 罗新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列那狐的故事》是一本动物故事书。在这个动物世界里,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而惹是生非、闹得鸡犬不宁的乱臣贼子,是只狡黠的狐狸。他自恃聪敏,喜欢略施小计,免不了欺凌弱小,不过也敢于对付强敌,甚至戏弄不可一世的狮王。书中所写,飞禽走兽皆有人情,狐狼兔羊亦通世故。所以说这是一部又幽默又充满人生哲理的书,在啼笑皆非之间感受世间的人生百态。
2024年6月11日 已读
轻松惬意的阅读,好玩的小故事,确实狡猾,确实残忍,但又充满生命自然的元气。尤其后半部分与狮王的来来往往,关于宝藏的谎言、让一位使臣带着另一位使臣的头颅回朝觐见、设计圈套再救助狮王,确实精彩。在弱肉强食与严酷的生存环境下的语言的操纵,一方面每只动物都饥饿,所以动辄列那狐动辄杀戮;另一方面又有着王法存在,列那狐可以辩解,列那狐的言语与其所居世界在根本上是矛盾的。译文典雅精妙,方言书面语错杂之间韵味十足;遗憾读的是电子版,实体书应该很美。
微信读书 短篇集 经典
三案始末 豆瓣
8.8 (32 个评分) 作者: 温功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9
本书用不足十万字的篇幅,厘清了明史上最为纠缠繁复又影响最深远的梃击、红丸、移宫三案。而在进入具体的“案情分析”之前,作者从帝权与相权的矛盾入手,到万历“造因”为止,从制度层面交代三案动因,从帝王层面交代三案导火线,将明代的皇权与相权,朝廷与宦官,以及三大案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相互联系等条分缕析,给读者呈现出一幅明末宫廷、朝政和社会清晰生动的立体图形。
2024年7月22日 已读
清晰晓畅,从制度缘起讲到三案始末,从君相到阁臣、内监的制度设置讲起,一意偏重帝权的制度构造之下必然是斗来斗去,而万历在此种制度架构下临朝四十八年又将系统问题发展至不可解。三案不过是系统问题的结果而已,三事根底上就是皇帝、文臣、内监之间的斗争。系统设计的目的就是斗争,后人视之为缺陷的亡国之因即是当初的立国之本。
中国 历史学 微信读书 经典
时间机器 豆瓣 Goodreads
The Time Machine
8.1 (19 个评分) 作者: [英]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译者: 顾忆青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12
《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1895年发表的一部科幻小说。这本书也是威尔斯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有评论家将这本书的出版认定为“科幻小说诞生元年”。作品描述一位科学家通过时间旅行机器来到公元802701年。这时的地球到处 是宫殿式建筑。人类进化为两类:艾洛伊人和莫洛克人。作者将将优雅的贵族描写为被莫洛克饲养的畜牲,而且还被当作食物,展示了人类退化的阴森景象。
◆ “科幻界莎士比亚”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代表作
◆ 1895年,《时间机器》的出版被认定为“科幻小说诞生元年”
◆ 世界科幻小说史上第一部以时间旅行为题材的作品
◆ 阿西莫夫、乔治·奥威尔、博尔赫斯、纳博科夫深受影响
◆ 五次改编为广播剧,四次改编为电影,更有数十个其他衍生作品
◆ 生活大爆炸中美剧《生活大爆炸》中出现的时间机器,就是1960年电影版《时间机器》的道具
◆ 时间机器开篇提出时间是第四维,甚至早于爱因斯坦相对论十年
◆ 开创"如果某种科学技术得以实现,那么未来将……"的开篇方式本身
2023年7月2日 已读
1895年的哀歌,不提超世代的关于时间穿越的设计,单纯对于分化的叙述就很动人,呆在地上光明的上等人与处于地下黑暗的下等人,时间的河流分化之下,下等人供养上等人变为下等人捕食上等人,当富足真的实现之后,便是停滞、分化、固化,然后某一日崩塌。时间流动,万物皆在其中消失,能把握的可能只有瞬间的感动,如同那两朵小花,穿越了八十万年的空间在两个从未接触过的人手中同样绽放。
微信读书 科幻小说 经典 英国文学
隐身人 豆瓣
The Invisible Man
作者: [英]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译者: 顾忆青 2020 - 11
天才化学家格里芬自幼患白化病,执着于对身体颜色问题的研究,进而产生对隐身术的迷恋,最终发明了可以使整个身体变得彻底透明的药物。不过,当他在自己身上做了实验后,却无法恢复原样,成为隐身人。
隐身的格里芬无法在伦敦生活下去,便来到一个偏远小镇隐居,希望慢慢寻找显形的方法。但由于刚愎自用和极端绝望,他逐渐走上了邪路。
2023年7月5日 已读
动作大片,小镇歼灭隐身人记录,科学疯子形象的发展,不被体制认可、贫寒交加、心里压抑,然后冲向科学的王冠,然后发现隐身的技术,然后一出悲剧。被看穿到最后的被消灭,中间短暂的正常生活,中间不能停歇的作恶。连着读完三部百年前的小说,穿越时间、外星生物袭来、隐身,科幻小说的历史感在眼前摆开,一步一步思维的放飞,直至今日。
微信读书 科幻 经典 英国
相约星期二 豆瓣
Tuesdays with Morrie
作者: [美] 米奇·阿尔博姆 译者: 吴洪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1
* 全球畅销23年,亚马逊全五星好评推荐,无数读书俱乐部的不二首选。
* 50余个翻译版本,见证亿万读者的相遇与成长。
* 与《苏菲的世界》齐名,探寻生命的意义。
*《朗读者》重磅推荐,上海书展“经典诵读”年度相约。
* 奥普拉担纲制作同名影片,获第52届黄金时段艾美奖。
* 蔡康永对话候文咏专题推荐:“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莫利教授很像那只狐狸,在跟这个写作的“小王子”教导,一旦建立这个关系,你的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莫里教授是我崇拜的人。”
* 余秋雨作序推荐:“每个人都应该听听这堂有关人生的最后一课。”
* 金士杰领衔主演改编话剧,全国巡演近300场,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壹戏剧大赏得主。自2011年巡演至今,名列上海最难抢票的热门剧目之一,超过20万观众落泪推荐。
* 毛不易、井柏然、杨幂、田馥甄、张钧甯、f(x)郑秀晶等诸多明星推荐书目。
一部永远不会太迟打开的人生之书。
学着去爱,学着道别,学会与不完美的生活讲和。
我们都曾渴望一位人生导师的指点与陪伴,也许是家人、老师、朋友或同事;一个年长、耐心、睿智的人,理解你的孤独与迷茫的人,帮助你去真正地体验世界,教会你怎样与失败和彷徨共处,为你在迷失方向时指点迷津。
米奇•阿尔博姆是幸运的,他找到了自己的“教练”——莫里•施瓦茨。他是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在大学时,曾给予过他许多思想的教授。米奇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偶然得知莫里•施瓦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这时老教授所感受到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惧,而是希望把自己许多年来思考的一些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星期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这些谈话记录下来,把这件珍贵的礼物送给全世界的读者。
在最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都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上课。在这十四堂课中,他们聊到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与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这段“相约星期二”的经历不仅让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得到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重读人生必修课的机会,也为全球数以万计的读者带去了震撼与感动。
2023年11月17日 已读
是意料之中的鸡汤,但是写得过于浅薄,浪费了其中的人。能留在印象中的只有开头关于文化的反思部分,后面关于爱情、婚姻、死亡、原谅之类,多是一两句鸡汤书中的箴言之类,正确的话好多好多,即便是临死的人讲出来,也不再有多大的触动,心灵上的尘埃太厚,已经不是一两段文字所能扫动。大学时在学友买过英文版,到毕业也没读。
励志 微信读书 经典
昨日的世界 豆瓣
9.0 (25 个评分) 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吴秀杰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 - 9
◎作品看点
★著名作家茨威格代表作,精装全译本。附作者创作年表、多国学者对谈(茨威格研究中心独家授权)
★茨威格于1942年2月22日自杀,本书是他鼓起生命中最后的热情,留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每一个身份都让茨威格处于天崩地裂时的风口浪尖。
★繁荣背后掩藏着巨大的危机,战争成为手段,和平被当作筹码,个人在时代的巨浪中无所适从。
★极具个人视角的欧洲精神衰落史,既不“客观”也不“全面”,只是饱含情感,渴望激起每个心灵的回声。
◎内容简介
茨威格生于19世纪末,恰好来得及亲身经历欧洲文化在一战前最后的繁荣和稳定,也能觉察到隐藏在这背后的停滞、老朽和虚伪。在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逐渐从精神的巅峰坠落到道德的深渊,和平与人性遭遇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一败再败。茨威格目睹了这一切,开始成为一位不情愿的见证人,在生命沉入黑暗之前,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高贵而残破的昨日镜像。
“我所讲述的,并不单单是我的命运,而是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我们这一代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样命运多舛。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哪怕是最渺小、最微不足道的人,内心的最深处也被我们欧洲大地上无歇止的、火山喷发般的天摇地动所搅扰。在这成千上万的人群当中,没有谁比我更首当其冲了:我,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每一个身份都处于天崩地裂时的风口浪尖上。”
2022年4月17日 已读
个人生活片段构成的世界史,越往后时代和命运的袭击越猛烈,终究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絮絮叨叨中四散的记忆片段勾结成整本书,一想到最终的结局,一笔笔都是哀歌,命运之中的苦难,没有逃避和其他可能,能逃过一次,但不可能逃过每一次,最终我们都踏上相同的道路。
微信读书 德国文学 经典 茨威格
不存在的骑士 Goodreads 豆瓣
Il Cavaliere Inesistente
8.8 (202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吴正仪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卡尔维诺经典:不存在的骑士》是卡尔维诺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在《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模范军人阿季卢尔福,存在于一具空空的盔甲之中,却是完美骑士的化身,唯有他使铠甲具有意义。当他名扬天下的业绩被挑战、被质疑、将被抹杀的时候,他的存在还能成立吗?
2021年9月26日 已读
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是倒着看完的,先看树上的,再看分成两半的,最后看的不存在的。 如果将其当作历史的隐喻来看待,从不存在到分裂到选择合一,这样的三部逐渐充盈,那么每一个人物都显出一种古怪的特质,不存在的宛如脱离但同时与周围的一切发生着联系和关系,并着力证明最后被一口否定;分成两半以一种诡异的形式展现出分裂的各种倾向,可能出现在各个地域和各种环境之中;树上的男爵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选择构成了自己,使自己完整。 读起来都很轻松,同时不经意间卡尔维诺的语言又能勾人进入到一种语言的放肆之中,而在不存在中叙述者的视角突出到令人不得不审视其思考过程,而在另两部中叙述者的介入不够深入,旁观的意味更浓,如同书页,能握住的只有眼前这一页,但之后将其波折和动荡的会是每一页。
卡尔维诺 小说 微信读书 经典
分成两半的子爵 Goodreads 豆瓣
Il visconte dimezzato
8.9 (208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吴正仪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卡尔维诺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在《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作为“开放性”小说,这三个故事首先遵循人物的发展逻辑,并且在从读者中引发的、未曾预料的提问与回答过程中将开始它们新的生命。它们是现代人的祖先家系图,在其中的每一张脸上有我们身边人们的某些特征:它既是作者的,也同样是读者的。
2021年9月26日 已读
如同卡尔维诺在后记中所讲,太容易将这个故事当作善与恶的分裂去看,但他着重的是关于分裂。是啊,善恶的极端太难实现,所以把目光投射在分裂上,同时分裂更加铺满我们的生活,而卡尔维诺的叙述中,那铺满各地的意向,与自然、与社会的各种交锋,处处自然流露,又处处引人深思,写的轻盈美丽。
卡尔维诺 微信读书 意大利 意大利文学 经典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Goodread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5 (46 个评分) 作者: [美] J. D. 塞林格 译者: 孙仲旭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如果青春需要一部圣经,那它只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传奇作家塞林格成名作和代表作,让青少年的质问、怀疑和逃避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发泄,一经问世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至今影响不衰,被评为20世纪百本英文小说,《时代》杂志推荐的百部文学经典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也深受学者重视,每一个人都能在“麦田”里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无数中学和高等院校指定《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课外读物。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塞林格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塞林格的拥趸,并且翻译了日语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此中文版《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著名翻译家孙仲旭呕心译作,校订重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是十六岁的中学生霍尔顿,他出身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老师要他好好读书以便将来出人头地,而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论酒精和女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无心学习,老是挨罚。第四次被开除时,霍尔顿没有回家,只身在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终于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2021年9月1日 已读
如果你曾经有一段时期感觉自己陷入了幽暗之中,没有任何出路,但后来莫名其妙走出来了的话,记得回头去看这本书,你的痛苦、骄傲与理想都在其中。
塞林格 小说 微信读书 文学 经典
大闹天宫 (1961) Bangumi 豆瓣 IMDb TMDB
大闹天宫
9.4 (896 个评分) 导演: 万籁鸣 演员: 邱岳峰 / 富润生
其它标题: 大闹天宫 上下集 / The Monkey King
话说在东土傲来国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尊石猴吸收日精月华化身为一只神猴(邱岳峰 音),统领着山中的猴子猴孙。为求得一件称心的宝贝,神猴孙大圣潜入龙宫,强硬求来大禹治水时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东海龙王(毕克 音)心有不甘,于是上天将此事诉诸玉帝(富润生 音)。玉皇大帝命令太白金星(尚华 音)下界招安,许以爵位。不知有诈的孙大圣欣然前往,却发现只是负责养马的弼马温。得知受骗的猴王反下天庭,与天兵天将在花果山展开大战……
本片根据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改编,前后历时4年创作,并荣获1962年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1978年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年度杰出电影奖、1982年厄瓜多尔第四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第二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2021年8月20日 看过
最感慨的中华传统,我们真的经历了一场巨变,时代巨变,文化断层,如果传统从大众变成小众,那么实在难以称之为传统,只希望能留存一些。
中国动画 大闹天宫 童年回忆 经典
一千零一夜 豆瓣
作者: 纳训 译者: 纳训 2021 - 1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即杀掉。宰相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每夜讲故事,以引起国王兴趣。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使国王感化。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的珍贵资料。
2021年2月27日 已读
不是小孩子读的哦!

作为童话故事真的很棒很棒,故事的嵌套,诗歌的吟唱,人物的机智。

故事很全,很棒,和小的时候看的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小说 文学 经典
地球脉动 第一季 (2006) 豆瓣 TMDB
Planet Earth Season 1 所属 : 地球脉动
9.7 (215 个评分) 导演: 艾雷斯泰·法瑟吉尔 演员: 大卫·爱登堡 / 西格妮·韦弗
BBC曾经制作出《蓝色星球》的纪录片摄影团队,再次集结奉上了这部堪称难以超越的经典纪录片《地球脉动》。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非洲草原到热带雨林,再从荒凉峰顶到深邃大海,难以数计的生物以极其绝美的身姿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看到了Okavango洪水的涨落及其周边赖以生存的动物们的生存状态,看到了罕见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猎食的珍贵画面;看到了冰原上企鹅、北极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严苛情景,也见识了生活在大洋深处火山口高温环境下的惊奇生物。当然还有地球各地的壮观美景与奇特地貌,无私地将其最为光艳的一面展现出来。
本片共计11集,期间还采用美国军方发明的空中摄影机拍摄,可从一公里外拍摄某物体的超清晰特写。
鼠疫 豆瓣
La Peste
9.3 (18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李玉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 - 8
《鼠疫》讲述了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突如其来的瘟疫让人不知所措。政客狂妄无知,掩饰诿过,甚至想利用灾难来获取利益;原来过着委靡不振生活的小人物,凭著黑市门路,为人民带来各种禁品,突然成为了城中的风云人物;小百姓恐慌无助、自私贪婪,每天都只是过著颓废生活。瘟疫城市被重重封锁,无人能够自由进出。被困在城中的人民,朝思暮想着住在城外的亲朋好友。一位到城公干的记者被迫过著无亲无友的生活,只有寄望参与自愿队消磨时间。主角里厄医师这时挺身而出救助病人,与一些同道成了莫逆之交。不过,他的妻子却远在疗养院,生死未卜。
最终鼠疫退却了,然而尽管喧天的锣鼓冲淡了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可是奥兰人永远不会忘记鼠疫曾给他们带来的梦魔。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代表作品
◆ 法语翻译家、首师大教授李玉民法语直译,万字解析
◆ 1947年获法国批评奖
◆ 瑞典轻型纸环保印刷
《鼠疫》是加缪长篇小说代表作,描写奥兰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生活困境的勇士们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伟大的自由人道主义精神。
《鼠疫》借助对苦难、死亡与存在的思考,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推到极致,构造了人类反抗姿态与荒诞处境之间的张力。进一步确立了加缪在西方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2020年1月18日 已读
不管读多少遍还是喜欢,生活中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如何面对,如何斗争。
永远不要热爱这个坐视孩子死去的世界,永远不要忘记斗争,即使是不停的失败,也不要停歇,保持斗争,成为人。
加缪 小说 文学 法国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