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
西方现代思想史 豆瓣
作者: [美]罗兰·斯特龙伯格 译者: 刘北成 / 赵国新 中信出版社 2023 - 7
半个世纪来风行欧美高校的思想史教材,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罗兰·斯特龙伯格扛鼎之作,中文版面世以来屡屡再版,以高屋建瓴的历史眼光、激越昂扬的文字表述、犀利透彻的哲理分析,生动而简约地勾勒了现代西方思想全景。
在本卷中,作者依循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谱系,回顾了从中世纪后期到启蒙运动的西方现代思潮:中世纪是巫术与魔法的时代,也是现代科学和哲学诞生的时代,其后期出现了欧洲历重要的思想复兴,这一次复兴为随后的一切发展奠定基础并创造条件。17世纪是个“天才世纪”,从开普勒、伽利略到笛卡儿、牛顿,西方世界走入科学和理性,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分裂开来。科学革命塑造了这个世纪,并波及政治领域,思想转向启蒙。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人们将认识世界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世。启蒙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浪漫主义和怀疑主义并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概念迸发出持久的影响力。而接下来的法国大革命迎来启蒙思想的实践高潮……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北成、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赵国新携手打造经典全译本,精准再现原文的宏大思想图景。
2023年8月17日 已读
读得不认真,只是让从眼前流过去,没有思索,只是流转。从中世纪到启蒙运动思想的发展,历史在脉络中展开,一步一步走到启蒙运动,中世纪基督建立美好世界的图景转换成人类依靠自己的理性建立美好世界的图景。从中世纪就在孕育的思想,一步步地流动,既有几代人不断地努力,也充满着巨人的行动,科学思想与政治思想是其中重头戏,科学思想彻底改变了认识世界的方法,政治思想的变动既受现实生活的影响又作用于现实;当基督的神圣地位不再,启蒙运动接过相信的旗帜,蔓延在各个领域,最终在法国大革命时被改造,迈入新时代。
2023年8月17日 评论 关于新版一本书变成两本书的问题 - 看见短评里有疑惑的朋友,正好看见在旧版译者后记中有相关解释,在这里贴一下: 斯特龙伯格教授于1966 年出版《欧洲现代思想史》(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Europe ) , 所涵盖的时段是从16 世纪末到20 世纪中期。该书旋即成为北美大学广受欢迎的教科书。1994 年, 该书做了大幅度修改后更名为《欧洲思想史———1789 年以来》( European Intellectual History Since 1789) 。新版舍弃了旧版的前6 章, 将论述时段改为从18 世纪末到20 世纪80 年代。新版各章的内容和表述也与旧版本有很大区别。新版问世后也是一版再版, 享有盛誉。 经斯特龙伯格教授认可和授权, 我们将1966 年版的前半部分( 6 章)与《欧洲思想史———1789 年以来》(原书共11 章)合编成一本书。因内容涉及欧美, 故中译本定名为《西方现代思想史》。斯特龙伯格教授曾表示, 旧版被腰斩, 并非他的本意, 而是屈从于出版社的要求。一个修订后的完整版本乃是他的宿愿。他对这一旧愿最终以中文版的方式实现感到欣慰。他感到遗憾的是自己年事已高, 无力再对前6 章加以修订。 即旧版的一本书由两本书拼凑而成,新版将两部分各自还原为一本,就有了两本书。
微信读书 思想史 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