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故事新编(插图本) 豆瓣
作者: 鲁迅 2015 - 6
《故事新编(插图本)》收录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写于1922~1935年间的短篇小说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为巴金所编的《文学丛刊》之一。《故事新编》在取材和写法上都不同于《呐喊》和《彷徨》。鲁迅先生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2022年11月9日 已读
0807
时隔挺久再读《故事新编》,还是很难抑制喜欢,从小学图书馆偷拿的那本小书已不知在何方,但眉间尺的勇气依旧时而想起,一个个故事里就是我们的生活。
中国文学 微信读书 鲁迅
呐喊 豆瓣
作者: 鲁迅 2015 - 10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2022年11月9日 已读
0808
每次读都能在心中荡起一起念头,念头的变化就是时间的见证,少了很多义愤填膺,多了很多怜悯无助,世事的苦难和缠绕,是一直在加增。
中国文学 微信读书 鲁迅
彷徨 豆瓣
作者: 鲁迅 2015 - 9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技巧上比《呐喊》更性熟,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其中的《祝福》与《离婚》等篇揭露了旧礼教对农村女性从精神到肉体的压迫;《在酒楼上》与《孤独者》等篇,则深刻地诠释了身陷“无物之阵”的曾经先进的中年知识人的困厄。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彷徨》中的多篇小说收入中学及大中专院校语文教材。此版配有著名画家赵雅绘插图二十多幅,以期让读者获得双重美的享受。
2022年11月9日 已读
0809
读啊读啊,让生命在文字中逐渐消失,一百年前的文字依旧在心中回响,痛苦的人依旧在持续地痛苦。
中国文学 微信读书 鲁迅
朝花夕拾(插图本) 豆瓣
作者: 鲁迅 2015 - 9
《朝花夕拾(插图本)》除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还收录了一部分鲁迅先生的精品杂文。杂文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成为了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的精彩华章,其内容无所不包,被鲁迅先生赋予了思想启蒙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在这些杂文中,处处体现着鲁迅先生思想和智慧的光芒,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编排形式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历程和作品风貌,深刻体悟鲁迅先生的文学精神与人文思想。
2022年11月9日 已读
0810
最喜欢几篇带有些许温情的回忆,苦痛与忧伤在生命中可摘取的太多,就尽力用往日感受到的温度来度过此时的漫漫长夜。
中国 微信读书 鲁迅
鲁迅名言 豆瓣
2019 - 4
本书辑录鲁迅著作中的名言名句,分为六辑。其中既有对中国国民性的剖析、对中国文化的批判,也有对文学批评、文学翻译的态度;既有对文学艺术中国新文学的分析,也有对自己作品的自谦和辩护;既有对中国社会情状、对人生的理解,也有对青年、对同时代人的思考。
2022年1月16日 已读
编选的还不错,读起来还是一样的味道和感受,沉静有力又不失风趣。
微信读书 鲁迅
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 豆瓣
作者: 鲁迅 译者: 杨义 2014 - 11
【内容简介】
在今天,鲁迅的作品仍有恒久的生命力或无可替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读鲁迅,可以疗治肤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何为中国和中国人。鲁迅作品以凝缩的形态,蕴藏着一个革故鼎新的大时代的思想含量和审美含量,其中的精华,堪称现代中国人必读的民族典籍。
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是国内首部鲁迅作品权威点评本。此三卷精选鲁迅小说、散文诗、散文、旧体诗、书信、杂文等二百余篇,殆可代表一个“世纪巨人”的成就,亦可使读者领略现代中国人文精神的绮丽河源。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杨义二十万字独家妙评,揭示了鲁迅思想和文学的精髓,力图让世人认知一个“经典鲁迅”。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鲁迅作品权威点评本;
●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义先生,从事鲁迅研究50年,撷取鲁迅全部作品之精华,力图呈现“经典鲁迅”;
●点出其精,评出其华。兼顾思想性,文学性。还原真实,仿佛与鲁迅进行酣畅痛快的精神对话;
●想要读懂鲁迅,你无需读透鲁迅全集,《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为最佳入门书;
●随书附赠珍藏版杨义题词书签。
杨义先生二十万字独家妙评,深度解析。对鲁迅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缘起、重大隐喻、典故轶闻、思想内涵、艺术特质加以点评,画龙点睛,一针见血,文笔自由,但又非常生动可读,力求吃透鲁迅,把鲁迅思想和文学的精髓揭示出来,使读者对鲁迅有比较深入的感悟和理解,特别适合大众读者,包括大学生和高中生阅读。
【媒体评论】
读鲁迅,可以疗治肤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何为中国和中国人,这是读任何文学家的书都难以达到的一种境界。
——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
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融会贯通,似易实难。这些评点,一针见血地揭示了鲁迅思想和文学的精髓,特别适合大众读者,包括大中学生阅读,从中不仅可以感悟鲁迅思想的精神实质,还能得到许多艺术欣赏。
——李昕(原三联书店总编辑、资深出版人)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澳门大学讲座教授杨义所选评《鲁迅作品精华》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作者为此书写了近20万字的评注,文辞华美,体味甚深……今读杨义所注选本,批注取精用宏,其中深谙人情物理处,全然是唐弢写《鲁迅传》时的风度。唐弢生前特称赞杨义在学术上所下“硬功”;而杨义的文字又常带魔力。学人代有传承,而学问之道一以贯之。
——《光明日报》
杨义先生的三卷《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以写作时间为经线,以体裁为纬线,对鲁迅作品进行了简明、完整的组合,点评更是凝聚了杨义先生作为资深鲁迅研究专家三十余年间的思考。在这里,鲁迅作品被置于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多层脉络之中,蕴涵得到新的挖掘,内部空间得到新的拓展,因此更清晰、更真实、更博大。作品与点评之间,则是当代中国知识人与七十年前的鲁迅先生的对话——是知识的对话、思想的对话,也是心灵的对话。
杨义先生说:“读鲁迅可使心灵眸子如岩下电。”不仅如此,读鲁迅亦可给骨头补钙。追求智慧与健康的人,都应阅读鲁迅作品,阅读《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
当代中国依然并且更加需要鲁迅。鲁迅已经是经典,这套《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也将成为鲁迅阐释、鲁迅传播的经典。
——董炳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鲁迅全集 豆瓣 Goodreads
9.9 (14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同心出版社 2014 - 5
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
《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发行。
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这一版《鲁迅全集》作为底本的。在编辑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风貌。
全书内容和编排体例均与原版相同。按原版编排,共分20卷。其中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依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仅根据最新关于写作时间的考证,调整了个别内容的顺序。
全书文字校订,只是将繁体竖排转为简体横排,仅改正了原版中个别错字和标点。其中通假字和鲁迅习惯用字,完全按照原版保留。另有外国人名、地名等,均保留鲁迅当时的译法。
2019年4月21日 已读
不知道选择什么作为地铁通勤读物,后来偶然看见鲁迅的东西,就想找来看一下。
花了两天时间把《呐喊》看完,只能说不愧是鲁迅先生啊,笔笔入骨深邃,即使是当下也处处都是百年之前啊。
2019年4月21日 评论 阅读鲁迅的记录 - 实习地铁通勤在纠结看什么书,偶然想起鲁迅,不如就慢慢磨一遍吧。 从上周开始,到今天(2019.4.20)为止先做一个简单的笔记吧: 《呐喊》 《狂人日记》:出道即巅峰啊,无论是描写还是指向,都太尖锐和有趣了。 《孔乙己》:比之前读书时有了新的印象,第一次为孔乙己感到难过,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 《药》:两边道来,两处凄凉,那片青白色的小花藏着多少的爱意和崇敬啊。 《明天》:明天依旧是所有人压抑生存的一天。 《一件小事》:总有一些深刻和伟大的东西蕴藏在乱世中普通人身上。 《头发的故事》:理念压过了内容,时代的颜色。 《风波》:皇帝在不在呢?头发在不在呢? 《故乡》:生活总是残忍的,似乎所有人都没犯错,但所有人最终都踏上了同样没有希望的旅途,那么希望在哪里呢?路又在哪里呢? 《阿Q正传》:阿Q太残忍了,每个人都在重复着他的路,却又同时尽力在驳斥他,怎么创造出新的东西呢? 《端午节》:差不多就可以啦,有什么值得去争论呢?万事只要平庸就好,那么也应该在平庸中死掉。 《白光》:留给人的道路有多少呢?穷途末路之下所有人都好可怜。 《兔和猫》:如果改一下的话是可以当作童话故事的啊。 《鸭的喜剧》:故事总是在流转,还好有人在。 《社戏》:童年似乎就这么飘过了,回不到的幼年是最终美好的事物。 《朝花夕拾》: 《狗 · 猫 · 鼠》:关于动物的小故事,爱憎总是要发生。 《阿长与山海经》:年幼时总是轻易的爱和恨,恭喜发财啊。 《二十四孝图》:就该批判的东西就应该往死里批。 《五猖会.》:期待盛会,盛会之前的一切东西都是阻碍,背什么书,一切都是应付罢了。 《无常》:人不如鬼了,活无常,死有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美好的记忆与故事,读书总是有趣的。 《父亲的病》:患难之中生活的难处就显了出来。 《琐记》:虚伪真的是回想起来最令人反胃的东西,那有什么爱,全是罪恶的面具。 《藤野先生》:总还是有着温情在的,总还是在努力的做着改变的吧。 《范爱农》:乱世之中,所有东西都显得仓促和廉洁。 《热火》 尖锐的同时非常有趣,读起来比小说更加流畅,此后如竟没有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彷徨》 《祝福》:这世道上哪有什么努力就能获得的幸福?一切都抵不过一条门槛罢了。 《在酒楼上》:用尽全力努力了半生,最后还是把拖回原地了啊,但应该会有人继续在走吧。 《幸福的家庭》:在故事里我们要努力做到诚实啊,在一个美好的幻梦中得见真实。 《肥皂》:我们都一样的肮脏,但彼此理解,是什么促成了理解呢? 《长明灯》:对抗的东西看似轻微,但是触及到深处总是会着急的啊。 《示众》:从技法上来说真的是当时的巅峰短篇之一,所有人都在被观看,所有人都在观看。 《高老夫子》:只有真的东西才有意思,不然最后终究是出不来的,当人可能也不想出去。 《孤独者》:很喜欢很喜欢的主角形象,总有一丝光亮存在在心中,在满目的黑暗中也只能做一个孤独者了。 《伤逝》:在反抗之后怎么生活永远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啊,一片废墟的意义有多大呢? 《弟兄》:人终究只是高级动物而已啊,什么欲念又算什么问题呢。 《离婚》:再勇敢也抵抗不了这四方的敌人,转身都是锋利的坚刃。 整体而言,读小说时可能到现在都还没有初高中那种寻找中心思想的读法,在其中总是能发现太多象征,有时感觉遮盖了人物本身,以及鲁迅的技法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热风》就真的很好读,但是可能应时而写,有些事情没有时代背景显得过分,太尖锐。 《华盖集》(2019.04.24) 杂文较小说读起来更累一点,尤其没有相关事件的叙述,很多情况下在努力寻找话语的指向在何处。纷乱之中,可以窥见时局的艰难,也是迅哥儿太刚硬了,总是要说话,当时是什么情况,总要去理解,去表达,去告诉学生,去唤醒国民,尽力的去做,同时对于身周的敌人,戳穿他们的虚伪与冷漠,让青年人能有路去。 在今天读起来,有时难免觉得太偏执,读的过程中有些时候也过于心累,想要去理解和接近,但总是有现实的一面拦着,先停会吧,之后继续。
kindle 中国文学 小说 经典 鲁迅
故事新编 豆瓣
9.4 (220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为巴金所编的《文学丛刊》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
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多数是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
其中,《补天》写于1922年冬天,原题《不周山》,收录于《呐喊》初版,后改名《补天》并抽出;《奔月》、《铸剑》写于1926年和1927年,《铸剑》在《莽原》上发表时题名《眉间尺》;《补天》、《理水》、《非攻》、《采薇》、《起死》写于1934至19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