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ö - 标记
蔬菜教室(春夏篇) 豆瓣
内田悟のやさい塾 旬野菜の調理技のすべて 保存版 春夏
8.4 (14 个评分) 作者: [日] 内田悟 译者: 曹逸冰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4
25种春夏蔬菜,92道特色料理
只用蔬菜就能打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味菜肴
...................
※编辑推荐※
◆ 从法式料理店学徒到蔬菜店店主,再到料理教室的主理人,三十余年来,内田悟一直与蔬菜为伴,他了解蔬菜的每个时节,每个部位,谙熟每种蔬菜的最佳食用方法。
◆ 同秋冬篇相同,本书介绍了春夏应季的时令蔬菜,并根据作者的自身经验,向读者传授每种蔬菜的最佳处理和保存方法,以及运用独特的内田式烹饪法制作的美味蔬菜食谱。
◆ 朴实的蔬菜,就算不借助其他力量,也能制作出令人称奇的美味,成为家中餐桌的主角。
...................
※内容推荐※
你真的了解春夏蔬菜吗?
拥有三十余年从业经验的蔬菜达人内田悟,亲自解说什么蔬菜要在什么季节吃、要怎么洗、怎么切、怎么煮,更重要的是要怎么吃才会更好吃!
本书详细介绍了25种常见春夏蔬菜的季节、特点、保存方式等基本常识,并根据蔬菜的口感和味道,教你该怎么利用不同部位制作出与众不同的92道春夏美味料理。
传递新鲜食材的真正滋味,筑地御厨的店长内田悟教你吃得健康又美味!
2022年4月24日 想读
Predict and Surveil 豆瓣
作者: Sarah Bray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 9
Includes never-published, first-hand accounts of how a massive law enforcement agency leverages big data technologies to expand surveillance in the name of objective, predictive policing
Provide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scope of police surveillance in today's digital world
Argues that the use of big data and algorithms by police widens the scope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results in massively increased surveillance, and reinforces stereotypes and discrimination
Reveals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public law enforcement, private data brokers, and technology companies
2022年4月13日 想读
霸凌国家 豆瓣
Bully Nation
作者: [美]查尔斯·德伯 / [美]耶尔·R·马格拉斯 译者: 崔卓君 新华出版社 2018 - 1
欺凌并不只是校园问题或个体行为问题,而是一种编织在美国文化中的社会病态。

个人层面的欺凌和体制层面的欺凌看起来十分相似,都来自权力的不平衡,表现为持续打击受害者、确保其卑躬屈膝、捍卫欺凌者的优越感和正当感。本书告诉读者,这种相似并非偶然。

在本书中,两位社会学家运用“社会学想象力”概念,将个人问题与公共问题联系在一起,提出:个体欺凌是更大层面上的社会现象所导致的后果。欺凌是体制催生的结构性问题,陡峭的权力层级是骨骼,欺凌行为是围绕其产生的血肉——从政府大楼、公司办公室到教室、操场,再到自然环境,莫不如此。当权的个人与机构需要创造一种文化以使暴力和侵略性成为一种自然常理——在这种文化中,个体之间会争当欺凌者,不当被欺凌者。社会、各国甚至各物种间的力量差距越大,体制欺凌和个人欺凌就越常见。如果不首先挑战培养、鼓励这种欺凌行为的宏观体制,就不可能减少欺凌行为。

《霸凌国家》是迄今为止关于欺凌相当全面的分析,揭示了欺凌行为背后的历史、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心理原因,论证雄辩有力。所有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任何希望减少校园欺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攻击以及国与国之间的暴力冲突的人都应该阅读本书。

查尔斯·德伯(Charles Derber),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公共知识分子,致力于对美国社会现象的研究与批判。在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执教于波士顿学院。著作颇丰,其中已被翻译成中文出版的有《公司帝国:公司对政府和个人权利的威胁》《人高于利润:重构由大公司管理的世界》《马克思的预言:危机中的世界》。

耶尔·R·马格拉斯(Yale R. Magrass),美国社会学家,麻省大学达特茅斯分校校长教授,讲授社会理论、政治社会学以及科技的社会影响。除本书外,还与查尔斯·德伯合著了《资本主义:我们应该接受它吗?》《道德战争:帝国如何重生,以及以善的名义作恶的政治正确性》 《多余的美国人:1%的富人如何让我们成为多余的人》等著作。
2022年4月3日 想读
杂食者的两难 豆瓣
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
8.4 (39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波伦 译者: 邓子衿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7
自从人类开始围坐在一起共同进餐,饮食之道就与文化而不仅仅是生理需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透过饮食,将自然转化为文化。数百万年来,人类已经整合汇编了明智的饮食之道,包括饮食的禁忌、仪式和烹调方式。让我们避开有害的食物,摄取有益的食物,身为杂食者的人类便无须餐餐面对吃与不吃的两难。
然而,20世纪后半期,在工业化食品和不成熟营养学的推波助澜下,人类创造了新的食物链。餐桌上的食物与它的源头越来越远,而人类则萎缩在工业化食物链的末端,丧失了与自然之间的原始记忆,更无从判断哪些食物该吃,哪些不该吃。于是我们发现自己在的卖场与餐桌前面临杂食者的两难:要吃有机苹果还是普通苹果?如果要吃有机苹果,那要吃本地的还是进口的?要吃野生鱼还是养殖鱼?应该吃肉还是吃素?
如果吃素,要吃纯素还是乳素食?
作为美国饮食界的引领者,迈克尔·波伦长期关注饮食议题,企图在工业社会与田园自然中寻求调和。在本书中,他以田园调查的方式走访农场、研发室、牧场、食品加工厂和超市,从产地一路追踪到餐桌,如侦探般地揭开现代食品的面貌,追寻现代饮食如何成为人类疾病的来源,给出了杂食者“到底要吃什么”的答案。
2022年3月30日 想读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英]马林诺夫斯基 译者: 弓秀英 商务印书馆 2016 - 4
本书是第一部现代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它描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群岛上的一种叫“库拉”的交换制度,以及与这一制度相关的当地土著社会的巫术、宗教、贸易及日常生活等方面。
这一研究是作者马林诺夫斯基在长期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马氏在本书中提出并实践的长期参与观察法后来成为现代人类学的方法标志,具有开创性的深远影响。本书也因此成为里程碑式的人类学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2022年3月4日 想读
印度次大陆 豆瓣
India: Brief History of a Civilization
8.3 (7 个评分) 作者: [美]托马斯·特劳特曼 译者: 林玉菁 译 / 王岚、程彤 校译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1 - 4
本书是作者为密歇根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印度文明通史”课程讲义,简要概述了世界古老文明之一的印度次大陆文明的发展历程。
译本经过校译者细致的校订,更正了台版译文的错译、漏译之处,统一了专有名词,增强了译本的可读性、可信性。
印度次大陆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孕育了领受河流滋养的大河文明,其独特的地缘强有力地塑造着次大陆文明。世世代代的印度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着属于自己 的辉煌灿烂的文化。
这里也是古代国际贸易的十字路口。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环绕着印度次大陆,见证着多元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早在公元1世纪,来自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希腊商人已经学会利用季风的周期性,勇敢地驶向印度及更远的地方;同时,中国人也建造了可以航行于海洋进行国际贸易的巨大帆船。奢侈品海洋贸易快速发展起来,连接了罗马、希腊化中东、印度、东南亚与中国的港口。阿拉伯海上密密麻麻的大帆船将印度文明的智慧与富庶,载向了东亚、西亚、北非和欧洲。
作者摒弃繁复的专业术语和概念,用十分简洁通俗的文字和最短的篇幅,生动叙述了印度次大陆从古典文明的发祥到现代文明建构的历程,上至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兴起,下迄南亚民族国家的建立,涵盖印度次大陆从古至今的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展现了印度次大陆5000年丰厚的文明史全景。
2022年3月4日 想读
蕨类植物的秘密生活 豆瓣
8.6 (5 个评分) 作者: [美]罗宾·C.莫兰 译者: 武玉东 / 蒋蕾 商务印书馆 2021 - 5
蕨类植物是一类特殊类型的植物,它们和种子植物不同,不依靠种子而是靠孢子繁殖。正因如此,它们的成长周期中存在两个世代,有着两种形态。蕨类植物的栖息范围广泛,从热带一直到极地都有;蕨类植物的种类也极其多样,除了生长于地面,还有攀爬或附生在树上,以及本身就是大树形态的蕨类;有些蕨类有毒,有些颜色艳丽,有些蕨类能在如沙漠般的炎热和干旱中死而复生。在这本综合了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分类学、适应性、地理学及生态学、演化历史的书中,作者还强调了蕨类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文学和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蕨类植物名字的由来。
2022年3月2日 想读
海洋全球史 豆瓣
作者: [德] 米夏埃尔·诺尔特 译者: 夏嫱 / 魏子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 - 6
地表的四分之三都为海洋和湖泊所覆盖,因此水球一词要比地球贴切得多。随着人们对全球史观的兴趣日益增加,海洋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科学史发掘了航海学测定地球经纬度的漫长历史。文学研究描述了往昔文学作品中的海洋概念和意象。社会史为码头工人、水手和海盗作传。经济史关注全球贸易和航运的历史。而环境史则致力于研究海洋、海啸,以及污染和全球变暖等生态变化。由此,过去主要由艺术、文学和哲学塑造出的海洋,便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面貌。
该书将着力研究海洋在历史中扮演的不同角色。首先,在人口迁徙和物质及非物质的交换中,海洋同时起到连接与隔绝的作用,带来的变化也终将波及那些没有漂洋过海的人。其次,与海洋打交道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社会。无论是长在海底的,游在海里的,还是船只运来的,大海一直在为人类提供着生存物资。再者,人类和社会还赋予了海洋不同的角色:生命之源,交流之途,生死战场,渴望之所或是记忆之境。
2022年2月14日 想读
浮生 豆瓣
The Fisher Folk of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 An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of Boat-and-Shed Living
作者: 贺喜 / 科大卫 主编 中西书局 2021 - 6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沿海、沿江、沿湖生活着大量的水上人。这些人或被称为“疍”,或被称为“九姓渔户”,等等。这些称呼的背后往往交织着陆上人与水上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历史上,水上人往往不被允许上岸建屋居住,他们也很少掌握文字,因此撰写水上人历史的,几乎都是陆上人,采取的是陆上人的眼光。本书即试图去理解这样一个文字记录很不全面的社会历史,解读其与“陆上人”的联系与交流。
2022年2月14日 想读
皇权不下县?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胡恒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5
区域研究的兴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研究转向的显著特征之一,学界抛弃了过往拘泥于政治史的宏大叙事,转而试图通过个案或区域研究寻找到一条呈现“整体历史”的路径,构建起中国史学自身的解释模式。对“区域”作出何种界定,成为研究者需要优先处理的问题之一。本书将在系统、全 面收集清代档案、实录、政书文献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清代县辖政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即作为一种全国层面的制度设计,其制度渊源何在,在清代又经历怎样的制度变革,在民国时期的消失等状况进行长时段的梳理,清代县辖政区的空间分布,清代县辖政区设置与地方治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022年2月14日 想读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 豆瓣
作者: 简又文 译者: 王然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10
太平天国研究领域里程碑式作品,史景迁作序推荐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太平天国研究大家简又文的代表作,是太平天国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简又文著有《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三册及《太平天国全史》三册,而本书正是对上述著作的精粹和修订,汇聚了简又文毕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核心成果。
☆作者从太平军的角度重现这场运动,太平军通常忙于战斗,且文化水平较低,留下的文字记录较少,而清朝文献对太平军的攻讦诬陷又不可避免,作者通过实地寻访考察,收集了众多手稿、宣传单、印章、拓本、钱币等太平军的文物,因此本书在学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 内容简介
本书囊括了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作者从太平军的角度重现这场运动,通过实地寻访考察,他收集了手稿、宣传单、印章、拓本、钱币等太平军的文物,结合史籍文献和外文资料,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初的现实基础,从日常军事行动和长期战略目标两方面来考察太平军的军事行动,分析了太平军的主要战略错误,以及后期洪仁玕的贡献。
◎ 名人推荐
今世治太平史最深入者,莫过于简又文和罗尔纲两先生。
——唐德刚(历史学家)
研究太平天国者,名家辈出,如萧一山、简又文、郭廷以等先生,各有贡献,惟萧、郭二先生较注意清史及现代史,其中倾全力研究太平天国者,仅简又文先生一人而已……因其研究时间之悠久,故其成就较他人为深刻,著作较他人为丰富,就研究太平天国史者而言,殆无第二人!
——黄大受(历史学家)
2022年2月13日 想读
我城存歿 Goodreads
作者: 張燦輝
在困惑、掙扎、思考中重拾個體的自由
風雨瀟瀟,面對步步進逼的強權惡法以及逐漸喪失的人權自由,我們應當如何自處?本書由陳健民與蔡子強作序,中大哲學系前主任、大學通識教育前主任張燦輝教授著,帶領讀者探討在這個劇變社會中的存在問題。
書中問道︰「香港死了,我們繼續還要留下來抗爭?忍氣吞聲接受打壓命運?還是離開這家園避秦而去?」在政權的壓迫下,個人是否還有決定自己存在的自由空間?本書將引導讀者深入理解和反思各種現象,成為有能力獨立思考、找尋真相、抵抗不公義的自由人。
2022年2月5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