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欧洲历史 (2018) 豆瓣
The Story of Europe
演员: Christopher Clark
This ground-breaking series tells the story of Europe in six glossy episodes exploring different chapters of its eventful history. It’s a journey through time and across space, from physical beginnings to the first human settlers, the evolution of European culture and religion,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in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and a daring look at the continent’s present and future. Europe has been at the heart of world event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much of modern society worldwide, while its perpetually fluctuating landscapes, climate, fauna and flora have shaped its own story.
This series explores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continent’s incredible history, always set against the bigger picture. Stunning photography, pertinent questions and surprising insights paint a mesmerising portrait of Europe.
疯癫与文明 豆瓣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9.1 (33 个评分) 作者: [法] 米歇尔·福柯 译者: 刘北成 / 杨远婴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12 - 9
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段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做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做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他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历史哲学导论 豆瓣
作者: 〔英〕沃尔什 / W.H.Walsh 译者: 何兆武 / 张文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10
沃尔什的《历史哲学导论》,第一部分探讨历史思维的逻辑,亦即分析的历史哲学,包括历史的解释、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因果性等问题,第二部分探讨思辨的历史哲学,也就是对历史的形而上学解说,或者说,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其意义何在。在历史哲学的学术史上,沃尔什最早提出了分析的历史哲学与思辨的历史哲学这一划分,而他本人的研究更为注重的是前者。可以说,沃尔什接续了布莱德雷、柯林武德的研究传统,将英国学者对于历史思维的哲学思考加以总结和提炼,正式奠定了历史哲学这一学术领域的基础。
沃尔什此书是继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之后,英国哲学界在历史哲学领域的又一部名作,自1950年代问世以来,多次修订再版或翻印。中译本参酌原作不同版本,在文字和内容方面,均做了必要的修订和补充。

这部小书,……在英语学术界有关“历史思维的逻辑”的讨论中,可谓一部最好的简明论著。尽管这本书首先是写给哲学研究者,而不是写给历史研究者的,不过,所有学历史的人,假如想对他们的学科有关反思的话,应该人手一册。——小约翰•兰德尔(John Herman Randall, Jr.)
沃尔什的《历史哲学导论》是有关历史哲学问题的最好的一部总结之作。 ——威廉•德雷(William Dray)
日本史 豆瓣
8.2 (10 个评分) 作者: [日]坂本太郎 译者: 汪向荣 / 武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 6
《日本史》讲述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边海上的岛国,是太平洋西岸非常发达的形列岛之一。列岛中央,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三大岛屿分崩位于本州的北方与西南方。本州的面积为228000平方公里.比英国的大不列颇岛仅小300平方公里,是世界岛屿中的第七大岛。
历史哲学 豆瓣
作者: 周建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3
《历史哲学》意在为哲学、史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及研究生提供系统翔实的历史哲学概览,希望对专业内外研究者亦能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内容方面尽量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勾勒历史哲学的基本学科性质及理论轮廓,展现、梳理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基本学术议题,举凡重要学术人物及其著作、观点均一一纳入视野,加以讨论,尤其是不囿于现有学科框架,力图将视野扩展至狭义历史哲学学科范围之外如解释学、文学、艺术领域及尼采、福柯等人关于历史的理论思考。
历史哲学 豆瓣
作者: 庄国雄 / 马拥军 2004 - 10
人类的存在,在时间中的展开,即为历史。从最初的历史意识到成熟的历史观以及系统的历史哲学,人们一直关注着自己的历史命运。对历史和历史学的哲学思考,归根到底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历史哲学》是对历史哲学这门比较特殊的交叉学科的介绍与研究。绪论和第一章,着重分析了历史哲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和地位,概述了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包括西方历史哲学和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思想的演变。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就历史主体、历史单位、历史进步和历史分期、历史过程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历史认识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叙述和评价了历史哲学重要思想家的相关看法,并且试图给出唯物史观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或研究思路。《历史哲学》的最后,对历史哲学的当代意义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它对于思考人类命运、历史前景的重大意义。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4册) 豆瓣
作者: 台湾三军大学 中信出版社 2013 - 4
《中国历代战争史14:明》讲述蒙古崛起、铁木真称汗、蒙古扩张和元朝建立、统一中国时期的战事。起于蒙古崛起前东亚高原之一般形势,迄于元统一后平定内部之争各战役。《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中国历代战争史》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八国联军入北京,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
《中国历代战争史》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
自《中国历代战争史》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
《中国历代战争史》亮点:
一、专业视野,评论精彩
军方专家的全面届入,使战争检讨有了全新的视野对战争的检讨,讲述每场战争时,最后部分即“申论”,是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比如牧野之战的申论:编纂者经周密论证,认为姜尚助周王训练使用新武器——战车,阵法上亦有中央突破与两翼策应配合。战车速度快极,虽是堂堂之阵,而致有突袭的效果,做战之时,周军以寡敌众,当然志在杀伤,终致敌方前军崩溃。这种解读,既避免了“至仁”与“至不仁”这种无法穷究的论争,也给“流血漂橹”以崭新的解释。这种精彩解读俯拾皆是。
二、重视地理,手绘地图:
军方专家的参预,使《中国历代战争史》对军事地理有一空前的重视:一是讲论战前形势时,必将双方地理地形做相当论述;二是绘制了近800幅完密的战争地图。历史是活动的流体,皆依附于凝固的山川大地,前人讲究“左图右史”,即意在不割裂这一体两面。离开地理地形讨论统帅和战将的高下智愚,既失公允,亦失凭据。书中地图,全系手绘,脱胎于军事地图,精确详密,自不待言,亦使《中国历代战争史》成为一部让历史真正落到地上的大著。
《中国历代战争史》看点:
一、对于普通读者而言:
这是一个史迹斑斓、意气纵横的史学天地;一部承载得动中国绵长历史、完美展现先人“故智”的煌煌巨作。
蒋介石手令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时,初衷是分发军中校官,以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军中校官,学识当然有限,故《中国历代战争史》除开学术上的求真求善外,在结构上力求层层展开,语言则务求明晰如话。因史事浩繁,非精炼典雅之文字,难控篇幅,事实上,这种文白相杂的典雅之作,极为精彩,文风略与《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作品相当,绝无难读之虞。
《中国历代战争史》号为“历代战争史”,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历代有作为的君臣良将,皆在战场和政治上扬名立万,《中国历代战争史》自始至终,皆以这两把手术刀解剖他们,而不以这六十年来大家所熟知的,以阶级论来划分政治正确或不正确,或以忠奸智愚来将他们分门别类。编纂者抛弃意识形态和标签,务求将他们的政治智慧、军事天才和决然勇气,展示于读者目前。这种极务实的态度,延续了中国历代史家的真正传统。拨开云雾,朗月分外清洁;抛开浮荡,先人的智慧和勇气才显出分外的光芒。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篡者皆民族战争、国内战争的亲历者,亲见本民族濒于绝境,深知立国成事之艰难,对民族感情尤深,对战争的思考尤为痛切,形与笔底,则处处可见这种情怀。《中国历代战争史》开卷即指明我先民之苦境,赞赏其战斗精神、手创之灿烂文化。全书之中,对先人均有极大尊敬,排列形势,让读者明了,他们智或有所不及,力或有所不逮,或深陷形势之绝境,失败者当中,不乏真英雄。读者藉此获得对先人的温情、对本民族的认同,获得人生的信心,懂得时时处处宽容他人。
中国历史绵长,史事浩繁,非有大作,无以展现。《中国历代战争史》作者名家云集,正是撰写宏大历史的最佳人选。要求得“故智”,却又拒绝大历史著作者,终难以如愿。这种悖论,表现于人生的时时处处——没有人能轻易获得知识,或是成功。
二、对于军迷和军方人士:
这是一部独一无二的旷世巨作,一堂饕餮盛宴。
这套书,填补了《剑桥战争史》当中中国部分的空白,是一部沟通中国历代史作的大通史,因久历实战的将校的参预而精彩无伦。中国历代史家,绝少知兵者,对于战争,常怀有悲悯,不愿对战争做详密介绍,导致有关战争史迹,流散于各种典籍当中,而无专门史著。《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者,将这些史迹,从典籍当中,细细搜选,一丝一缕,详加校订以期至当。21年艰苦卓绝,终沟通前史,成就这一绝无仅有之战争通史。是军迷和军界人士的不二之选。
三、对于政界:
《中国历代战争史》堪称政治智慧的源泉。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是一股力量,力量使用与否,在何处使用,却是政治家面临的问题。军事与政治,犹如双手和神经中枢。
全书当中,对政治的重视,一在国际,一在国内。这是《中国历代战争史》当中极为赞赏的“蓄虎在山”之政略——以实力压制敌方,而不轻试锋锐,正是求得国际和平、谋取国家利益的无上方略。今日国际,谙于此者屡得大利,眛于此者,屡见催败。
国内政治始终是《中国历代战争史》重视的一点。优秀统帅,始终能与豪杰同休戚,政令简而不繁,以公心推于万姓。文景因之大治,元代因之速朽,历代典籍皆屡见不鲜,只不如《中国历代战争史》这样明确提出政治战略,而又解读得如此透彻。
书中政治人物,或参预国际纷争,或以上御下,或以下侍上,或平级相处,成功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中国历代战争史》当中对政治人物的品评,极重视政治理想。政界人士细细揣摩历代政治人物的临事机变和政治理想,即可获得相当的政治智慧,和前行的勇气,从而成就自己,为国家谋得福祉。
四、对于商界:
这是一座充满财富的绵延群山。
商场如战场,实非虚言。一公司和一国家,面临同样的问题:同行之间的竞争,人才的获取,人才的驾驭。
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为中国国际竞争较为透彻之时。春秋时齐桓公在管仲的指引下,透过纷繁芜杂的国际纷争,看到了华夏集团的命运,提出“尊王攘夷”的政治主张,从而联合诸夏,外抗夷狄,内息本集团内纷争,开启了春秋五霸的局面,本国所取得的利益,远超其他霸主。管仲堪比行业内极成功的先行者。他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的国家道德:不临驾与诸夏之上,不取诸夏之财富。透视时势和追求道德,是集团取得财富的最捷径。
求得人才,礼遇和金钱不是唯一的利器。马援到公孙述那里,公孙述极尽礼遇,许以高官,马援断然离去;见到刘秀,刘秀便装接待,马援却决意追随。刘秀的长处,一在于自身的见事明彻,一在于屡申国家大义,极有担当。商界并非单纯的利场,以造福众人之心,以公道之心,贯彻于公司经营,或有意外的收获。
人才的使用,是经营管理的大事。三国时钟会是一代名将,司马昭明知他野心炽烈,仍然用他伐蜀。他认为钟会不但才气过人,且在伐蜀的议论当中,态度最为坚决,有必胜之心。至于平蜀之后,如有反心,则归意甚坚的本国士兵必不为所用,蜀国沮丧之师必不堪用,料无成功可能。管理者在使用人才,不必执着于德才兼备。另外除本身才能外,其信心、决心也应考量。
在商学兴起之前,世上本无商学,大家从事商学,无外对时事的观察分析,或是用前人“故智”。对时世的明彻可称“当下之智”,是横向的广度;后者则是纵向的深度。大敌当前之时,前沿广大、纵深厚实者,腾挪的余地越大。同理,同时拥有“当下之智”和“故智”,当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多的角度用以观察问题。书中叙论的战场和政治场,正是我们先人最为精彩的表演场,商业者行走其中,悉心留意,商业“故智”随处皆是。
五、对于专家学者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极可靠的资料库,有专业的著史方法和史学观点。
《中国历代战争史》材料的采取,取法于《资治通鉴》。编纂者搜罗540余种典籍,然后漫行其中,将有关战史者尽行采撷,经军事专家和史家的共同认证后,才用于撰写之资。故本书不但资料丰宏,且史料均经仔细认证。
《中国历代战争史》当中,极重视时代形势和战前形势的叙论,战争的触发、决胜皆以此为依凭。每一论点的展开,皆以论据的铺开为前提。每一史学观点的得出,皆以强大论据为基础,并以战争原理相照映。论据、论点、史观层层相因,丝毫不爽,让读者感觉清晰如绘。
《中国历代战争史》史观,未受纤毫意识形态和标签化的影响,尽显军事家的专业性和一流史家的底韵,专家学者可将这些史观与自身的观点对照、碰撞,对史识史才当有良好的助益。
海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豆瓣
作者: 李刚 / 王方 2016 - 6
中日之间有确切文献可考的官方交往史长达两千年,发生实际接触的历史更为久远。期间两国共发生过五次国家间战争,包括——鏖战白江口:大和军团挑战大唐远征军;元日战争:“上帝之鞭”与武士刀的对撞;一场准现代国际战争:明万历“抗日援朝”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十五年战争”(1931-1945年)。
在客观分析中日博弈历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还原战争真相,还牵涉到两国政治经济进程,也是观察朝鲜半岛一个极好切入点,因为这五次战争,每一次都有朝鲜半岛在其中扮演不同角色。
中日五次战争进行总时间不逾百年,从发生的频率和时间来看,低于欧洲大国。欧洲原对抗国家的和解早已实现,并一路向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全方位合作迈进。素有“一衣带水”之称的中日两国,至今仍纠结万千。这种纠结由诸多因素导致。这些因素中,我们习惯于归罪于日本这个国家,或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人。我们有没有意识到,也与我们对日本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了解的不够、研究的不够有关呢?通过作者对中日千年五战的详细介绍,读者对日本,对我们在过去的千年中与日本的交往方式,都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或者也可以说是反思。
在二战期间,日本成了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侵略中国在内的罪恶战争,在亚洲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能不接受教训,始终用警惕的眼光注视着它。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过去的千年中,日本从小学生做起,一步一步,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日本人是如何做到的?了解这些,对我们充分认识日本的国民性,找到与这个不安分邻居的相处之道都大有裨益。
2018年4月11日 已读 「伊歧对马之间,鲸鲵四起;乐浪玄菟之境,锋镝交加」
历史 战争 政治
中日关系史(全三卷) 豆瓣
作者: (三卷 多人著) / 孙乃民主编 2006 - 8
写中日关系,“当然允许断代。但主政治上考虑,这样的著作,不写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一共四十一年的历史,就是个很大的缺点。特别是这十多年来中日友好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对两国带来了极大利益,不引导研究历史的人们和读者从多这方面看问题,不好。”因此对中日关系既要写古代的历史,也要定近代、当代的历史。本书正是在胡耀邦同志这一批示精神的激励下完成的。全书凡三卷,从古及今,可谓一部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全面系统论术中日关系发生、发展和变化的通史性著作。
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 豆瓣
作者: 汪高鑫 2006 - 10
追本溯源,综览中、日、朝古代交往史实。知古鉴今,构建东亚和平友好新格局!本书以古代东亚中、日、朝三国之间的交往和关系为主要考察对象,对于目前东亚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具有很大的启迪价值。今日东亚迫切需要对历史上与临国的相互交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开创一个和平、友好与发展的新东亚。
中、日、朝三国同处东亚地区,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有了相互往来。古代中朝之间的交往,从中国商周之际的箕子入朝鲜算起,至今已有3000年历史;而中日之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吴越一带的中国先民就可能有从海上来到日本列岛的,徐福东渡的传说即是先秦秦汉之际中国人渡海移民到日本的一个缩影,而汉光武帝赐金印于倭王,则是两国政权有确切往来的开始。从中国的汉魏至明清,古代中、日、朝三国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交往。在东亚三国的努力和相互交往的作用下,古代东亚地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很长一段时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末代皇帝 (1987) IMDb Min reol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The Last Emperor
9.3 (1854 个评分) 导演: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演员: 尊龙 / 陈冲
其它标题: The Last Emperor / 末代皇帝溥仪(港)
溥仪(尊龙 饰)的一生在电影中娓娓道来。他从三岁起登基,年幼的眼光中只有大臣身上的一只蝈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个不明所以的名词。长大了,他以为可以变革,却被太监一把火烧了朝廷账本。他以为自己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解放后,他坐上了从苏联回来的火车,身边是押送监视他的解放军。他猜测自己难逃一死,便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割脉自杀。然而他没有死在火车上,命运的嘲笑还在等着他。文革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留下了斑斑伤痕。
二二六 (198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226
6.0 (23 个评分) 导演: 五社英雄 演员: 三浦友和 荻原健一 / 竹中直人
其它标题: 226 / Four Days of Snow and Blood
昭和8年(1933),日本出兵满洲里,脱离国际联盟,在国际上受到空前孤立;国内经济滑坡,人心不安。时军队内部分为“皇道”和“统制”两派,皇道派认为天皇已成为贪污大臣的傀儡,不知人民疾苦和国家安危。因此一部分年轻军官聚集起来,提出“尊皇讨贼”的口号,意图推翻内阁,成立天皇直接领导的军人政府。昭和11年(1936),以安藤辉三(三浦友和 饰)、香田清贞(胜野洋 饰)、野中四郎(萩原健一 饰)、河野寿(本木雅弘 饰)、中桥基明(うじきつよし 饰)、栗原安秀(佐野史郎 饰)、矶部浅一(竹中直人 饰)、村中孝次(隆大介 饰)等8人为首的陆军下级少壮派军官商议,定于2月26日发动名为“昭和维新”的军人武装政变。是日凌晨,1500名全副武装的年轻军人冒着风雪冲进了政要的府邸……
火之鸟 (2004) 豆瓣
火の鳥
8.6 (13 个评分) 导演: 高桥良辅 / 桑原智 演员: 小村哲生 / 竹内顺子
2004年NHK台利用最新数码技术重新打造的新版《火之鸟》
作为手冢治虫先生顶峰时期的作品本片的故事构成早已超越了国界、时间和生死。作为无可比拟、包罗万象的宏篇巨著,影片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注目,因此称其为杰作中的杰作好不过分。无需更多的评价本片无论在现在还是未来,都会对日本动画界有不朽的影响。
“火鸟是传说中的不死鸟,它可以穿越时空,不死不灭,阿拉伯人叫它费利克斯,中国人则称它们为凤凰,火鸟不会死亡,它们会在火中重生……”在漫画中手冢以火鸟做为线索,探讨生命的秘密讲述生命的故事。发生在不同时空里的十二个故事,虽然主角、时代、背景各不相同,但却有着共同的主题和内在的联系。读者随着火鸟一起纵横驰骋在人类的历史和未来里,体验手冢对人类文明、生命的意义以及宇宙本源的思考。富坚义博擅长峰回路转的悬念,但与之相比仅仅是玩弄结构游戏的小聪明;高桥留美子擅长刻画生活,但一比之下也变成了毛皮。在这部作品面前《凯普》那号称鬼斧神工的奇幻想象显得平淡无奇;《暗黑破坏神》和《五星物语》也再配不上“波澜壮阔”这样的修饰。并不是说这些作品不好,仅仅是因为《火鸟》实在是太优秀了,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广博”。就像手冢自己概括的:“一定要说这部作品的主题那就是:‘在某个时间的某个地方,有某个生命在发出声音……’”是啊,武士和强盗,机械人和外星生命……它们共同演绎的是生命的主题,在时空的大河里一个生命可以渺小的连沙子都不如,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美好的梦想可以眨眼间被打得粉碎,但整个宇宙的生命大合唱却生生不息,永无休止,就好象火中的凤凰……
火鸟 大和篇 (1987) 豆瓣
火の鳥 ヤマト編
8.3 (7 个评分) 导演: 平田敏夫 演员: 井上和彦 / 鹤广美
1986-1987年,根据手冢治虫宏图巨作漫画《火鸟》,改编的三部动画以OVA形式,由角川书店出品了。包括:《凤凰篇》、《大和篇》和《宇宙篇》。
《大和篇》片长48分钟,大和王子奥古那受命去叛乱的熊袭部落刺杀首领川上健,然而在任务执行中,奥古那却和川上健的妹妹姬贺双双陷入爱河。奥古那美妙的笛声让万物之神火鸟也为之动容,并告知奥古那他背负着使命。奥古那最终成功刺杀了川上健回到了大和,然而,情况却完全超过了他所能想象到的……姬贺也为了报仇来到了大和,却不幸被抓成为了劳工。为了让父王的葬礼办得隆重,奥古那的哥哥们决定用大量活人来陪葬,姬贺亦在名单上,奥古那为了救出大家,自己也被陪葬,所幸的是由于陪葬的众人受到了火鸟的洗礼。依然在坟墓中存活了很长时间,这段时间里奥古那的笛声成为了宣扬生命的最有效的武器,最终感到害怕的兄长们逐渐取消了陪葬这个野蛮的传统。
火鸟 凤凰篇 (1986) 豆瓣
火の鳥 鳳凰編
8.8 (10 个评分) 导演: 林太郎 演员: 堀勝之祐 / 古川登志夫
其它标题: 火の鳥 鳳凰編
1986-1987年,根据手冢治虫宏图巨作漫画《火鸟》,改编的三部动画以OVA形式,由角川书店出品了。包括:《凤凰篇》、《大和篇》和《宇宙篇》。
《凤凰篇》片长60分钟,片子以茜丸和我王的偶然相遇开始,前者是有为青年雕刻师,以寻找真正的凤凰为目标正欲离开日本远行(有为程度可媲美玄奘了);后者是独臂的职业匪徒,杀人越货,性格残暴。两人遭遇时,不可理喻的我王砍伤了茜丸的右手,过后他们各自踏上自己的轨迹,有为青年的寻找旅程夭折于官员粗暴无情的权势之手,他不得不留在日本为掌权者雕刻佛像;我王在误杀了对自己报恩的女子之后,失魂落魄,隐居深山,开始用雕刻来救赎自己的灵魂……
起风了 (2013) 豆瓣 维基数据 Bangumi Min reol TMDB IMDb
風立ちぬ
7.8 (869 个评分) 导演: 宫崎骏 演员: 庵野秀明 / 泷本美织
其它标题: 風立ちぬ / 风起了(港)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战争、饥饿、疾病、天灾,死神的阴影笼罩全球,却无法遮挡心头闪现的梦想和希望的光芒。平凡的日本少年堀越二郎(庵野秀明 配音)迷恋游弋长空的飞机,梦中他与意大利飞机设计师卡普罗尼(野村万斋 配音)成为朋友,享受着飞行带来的乐趣。恐怖的关东大地震,二郎邂逅一生的挂念——里见菜穗子(泷本美织 配音),短暂的相逢,无序的混乱中又失之交臂。在命运的指引下,被称为天才的二郎如愿成为飞机设计师,他和前辈同侪共同努力,绞尽脑汁提升飞机的性能。欧洲的先进设计让他们痛心疾首,另一方面又充满矛盾的打造着融合了梦想和杀人属性的机器。他追逐梦想,并与菜穗子重逢。动荡的昭和时代,风雪飘摇之中步伐从未停止……
本片根据零式战斗机设计师堀越二郎的人生事迹和作家堀辰雄的同名小说改编。
联合赤军实录:通向浅间山庄之路 (2007) 豆瓣
実録・連合赤軍 あさま山荘への道程
7.5 (31 个评分) 导演: 若松孝二 演员: 井浦新 / 坂井真纪
其它标题: 実録・連合赤軍 あさま山荘への道程 / 联合赤军
20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风起云涌,革命气息席卷全球。适值此时,日本爆发安保运动,经过多年的攻伐和演变,从共产主义者同盟分离出来的关西派创立了激进的赤军。在创始人及核心人物或被逮捕或流亡的情况下,原大阪市立大学的学生森恒夫(地曵豪 饰)担任了赤军领导者,并与永田洋子(並木愛枝 饰)率领的革命左派合并,成立了连合赤军,森担任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在山中集训期间,为了肃清组织内消极落后的思想,连合赤军领导要求成员进行总结,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手段“帮助同志提高思想和素质”。伟大的理想和使命感,让这群狂热的青年付出生命的代价……
本片荣获2008年柏林电影节C.I.C.A.E.奖和电影振兴组织(Netpac)奖、2009年每日电影最佳摄影和最佳导演奖、2007年东京国际电影节“日本电影·一种视角”单元最佳影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