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 豆瓣
作者: 李银河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5 - 5
这是一本真诚感人、质朴无华的心灵悟语、散文随笔集,作者退休后离开繁体喧躁的北京城,隐居乡下或海滨时,每日独对日月星辰、海浪潮涌、四季轮转,写下这些文字。作者自言,“我是个冥顽不灵的无神论者,难道我就不可以有精神生活?我准备在此记录我的静修心得,因此将此书定名为《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其中所有文字只是直抒胸臆而已,并无探索哲学、启迪大众之意。这本书是我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是我内心矛盾、挣扎的记录。我想,正因为这一点,或许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这些心灵悟语,从无神论信仰入笔,既写了静修生活和心得,并对存在、自由、激情、爱情、快乐、生死等反复思考,充分体现一位大学者的内心细腻情怀和理性哲思。这部作品,风格清新、大气从容,不仅有梭罗的超然、罗素的自由、海子的自然,还有叔本华的虚空和福柯的激情。当然,她的文字最少不了的是灵魂深处对王小波的思念,和自己当前生活的知足感恩。
2016年3月18日 已读
银河姐姐真实质朴得不行。在困难的时候竟然是靠喝着这样的鸡汤给了自己巨大的安慰。大概是时间点的原因 竟然成为非常私人的一本书呢
散文
羊道·深山夏牧场 豆瓣 Goodreads
9.4 (37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 8
“羊道”系列是李娟与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历经寒暑跋涉后,在几年时间内陆续写下的文字,共分三卷。这是第三卷,讲述的是在发生在深山夏牧场的故事。
在李娟笔下,这支也许是世界上仅存的、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观得以呈现。这是一种与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满了艰辛、苦难而又自有其尊严与乐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所有的文字都在强调他们的与众不同。而我,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
白先勇说昆曲 豆瓣
5.7 (7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6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日本人有能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德国人有古典音乐,他们对自已民族这种“雅乐” 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 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昆曲。这种曾有四百多年历史、雄霸中国剧坛、经过无数表演艺术家千锤百炼的精致艺术,迄令已濒临绝种之危,如何保存我们唯一现存的“雅乐”,应是文化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笔者访问中国当今昆曲第一名旦华文漪女士,畅谈她对昆曲的看法及学艺经过,希望能够引起文化界的注意,共同爱护保存昆曲这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2012年7月11日 已读
不是昆曲不美好不是白先勇不好看,实在是这样成书太敷衍太潦草,大有圈钱之嫌,那啥和余秋雨的那段对话放里面也太违和了吧
散文
哥伦比亚的倒影 豆瓣
8.3 (53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1
《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内中选编《九月初九》、《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等最能表现木心行文风格的散文13篇,并全文刊印1986年5月9日纽约《中报》副刊《东西风》发起的“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文本。
2012年5月3日 已读
色小普还说我酸呢,看看木先生要多酸有多酸><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