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Klara and the Sun 豆瓣 Goodreads
Klara and the Sun
7.9 (18 个评分) 作者: Kazuo Ishiguro Faber & Faber 2021 - 3
From the bestselling and Booker Prize winning author of Never Let me Go and The Remains of the Day, a stunning new novel - his first since winning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 that asks, what does it mean to love? A thrilling feat of world-building, a novel of exquisite tenderness and impeccable restraint, Klara and the Sun is a magnificent achievement, and an international literary event.
2021年10月31日 已读
读完久久不能释怀。对于一个完全利他的工具人,我一度认为给她幻想、情感、甚至自我意识的能力很残忍。但她以为的命运里却反而不存在背叛、抛弃、遗憾。被利用是她的追求,她爱她度过的时光。相比于书里其他的人类主人公,也许她反而更幸运。
小说 石黑一雄 科幻
血与火:坦格利安王朝史 第一卷 豆瓣
Fire and Blood: A History of the Targaryen Kings from Aegon the Conqueror to Aegon III
8.5 (37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治·R·R·马丁 译者: 屈畅 / 赵琳 重庆出版社 2020 - 2
《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开篇的三百年前,
坦格利安家族作为唯一幸存于瓦雷利亚“末日浩劫”的龙王家族,
定居龙石岛,并发动征服战争,成功统一了维斯特洛大陆。
全书以铁王座缔造者、传奇的“征服者”伊耿为开端,
讲述了坦格利安王朝历代圣君与昏君不同时期的精彩典故,
及永恒不变的权力斗争。
读者曾在《冰与火之歌》中瞥见这些故事的一鳞半爪,现在,它们的全貌首次得以展现。
本书由乔治·R.R.马丁托名学城学士“葛尔丹”撰写,
配以著名幻想艺术家道格•惠特利创作的八十余幅精美插图,
一经出版便长时间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前列,
亦将成为HBO大型电视剧集《龙王家族》的原著蓝本。
2020年12月29日 已读
维斯特洛大陆虚构历史读物,坦格利安王朝前七位君主统治下的动荡、血腥、战争、权谋。继承权对于王朝稳固太重要了,谁也不知道下一任是疯子还是天才。特别喜欢航海故事,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亚丽西山和逐日者号的番外!(好吧我在痴人说梦
乔治·r·r·马丁 历史 小说 文学 权利的游戏
七王国的骑士 豆瓣
A Knight of the Seven Kingdoms
8.6 (35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治·R.R.马丁 译者: 屈畅 / 赵琳 重庆出版社 2014 - 1
本书故事发生在“冰与火之歌”正传之前约八十年。
主人公为一对游历天下的骑士主仆。
一是“伊戈”,未来“不该成王的王”伊耿五世(长城上伊蒙学士的四弟,劳勃国王的外祖父)。
一是“邓克”,未来的御林铁卫队长,如今的雇佣骑士。
他们游历世间,看黑火叛乱,目血鸦专政,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一步步逼近坦格利安王朝的龙的秘密……
2020年11月17日 已读
太精彩了!!!!!平民骑士和他维护的正义让人泪目。剧情紧张刺激,形势变化莫测,比武大会的描写就像看现场直播。邓肯的心路历程也太真实了:卑微,绝望,愧疚,和从未犹豫过对正义的坚持。伊戈和邓肯在维斯特洛大陆骑马游历特别让我回想起在海拉鲁大地的林克,当然林克没有他俩惨只能啃咸牛肉干
乔治·r.r.马丁 冰与火之歌 外国文学 奇幻 小说
杀死一只知更鸟 豆瓣
To Kill A Mockingbird
9.3 (11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珀·李 译者: 李育超 译林出版社 2017 - 2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公认的美国文学经典,而它在教育领域的意义却使其突破了国界,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成长小说之一。《杀死一只知更鸟》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巨大,是美国中小学的必读书目,图书馆借阅次数最高的图书,以及英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图书,在最近一次民意投票中,它甚至压倒《圣经》,成为“最具启示意义的书”。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塑造了人类家庭教育的典范,并提供了极具可操作性的实例与示范。和很多要去保持儿童纯净心灵的虚构故事不同,它着力教导孩子如何在磨难中历练风度,在不公平中积累正气,如何在充满丑陋与问题的世界中塑造自己的道德底线,保持精神的体面。除此之外,书中的阿迪克斯这位平民英雄父亲为迷茫的父母提供了一本教育说明书:如何去鉴别孩子的问题,那些是年龄造成的,应该给他们时间去成长,哪些问题又是成长中的关键,是原则问题,必须及时干预;父母应该是什么样一个形象,在复杂的社会中,哪些方面应该去适应去顺应,哪些方面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哪怕要为此付出代价。
可以说,《杀死一只知更鸟》的课题是永恒的,是突破时代局限的,正是信仰与现实的缠斗,也是创造更好的世界的依据,也是人类对于自身的信心。这是《知更鸟》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2020年6月20日 已读
后悔没早点看这本书,小孩子的视角下一个关于偏见,平等,正义,法律,种族的故事。故事本身却充满了童真和可爱。
哈珀·李 小说 文学 美国文学 黑人
围城 Goodreads 豆瓣
围城
9.0 (46 个评分) 作者: 钱锺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6
《围城》是钱钟书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小说塑造了抗战开初一类知识分子的群像,生动反映了在国家特定时期,特殊人群的行为操守、以及困惑。从另一个角度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氛围。虽然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但这部小说揭示的只是人群的弱点,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第1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2020年5月31日 已读
很妙。十年前读过真是囫囵吞枣,现在读才发现每个字都充满了戏,人和人之间的虚伪,自私,当然也有些许真情告白,不过总是会被现实戳破后变成一地的鸡零狗碎。语言幽默直白不留情面,群像戏的节奏很有红楼梦的影子。
人性 婚姻 小说 幽默 文学
永恒的终结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The End of Eternity
9.0 (365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崔正男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4 - 9
24世纪,人类发明了时间力场。27世纪,人类在掌握时间旅行技术后,成立了一个叫做永恒时空(Eternity)的组织,在每个时代的背后,默默地守护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永恒时空以一个世纪为单位,并视每个世纪的发展需要而加以微调,以避免社会全体受到更大伤害。通过纠正过去的错误,将所有灾难扼杀在萌芽中,人类终于获得安宁的未来。然而,这种“绝对安全”的未来却在某一天迎来了终结。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因果链,仿佛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黑暗,即将吞噬全人类。
安德鲁•哈伦,生于95世纪,他是永恒时空的时空技师、人类未来社会的精英。他的天职是靠操纵时空壶,进行时间旅行来守护500亿人类,而在一次时空任务中,他邂逅了令他一见倾心的姑娘,而突然来到的爱情却让他开始质疑整个世界。
同时,人类最后的希望,也落在了时间旅行者安德鲁•哈伦最后的时空任务上……
◆《永恒的终结》是最伟大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被公认的最高杰作。
◆《永恒的终结》厘清了关于时间旅行的一切构想!
◆1955年原作出版,科幻迷们翘首以盼60年来,唯一中文版全译本首次登陆中国。
寂寞的游戏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3 (366 个评分) 作者: 袁哲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 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
☆ 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一届做書奖 年度原创小说
用纯真的双眼捕捉孤独的角落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 ”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写作者在书写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给读者,另外八分之七则隐匿其踪。向来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袁哲生,也在这本《寂寞的游戏》展现出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冰山书写。通过一贯冷静的文字、简约的结构,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则隐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让读者自行摸索。当读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时,袁哲生的文字意义才真正展现出来。
………………
※内容简介※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
※名人推荐※
在袁哲生最好的作品里,他显然不满足于白描人生片段而已,而要借叙述的形式,表达更复杂的看法。这使他得以超越写实模拟的限制,曾获大奖的《送行》正是如此。故事中的父亲带著小儿子坐火车,为落网逃兵的大儿子送行;之后小儿子再到海港送别父亲。如是辗转,人物关系渐行渐远,叙事力量也越来越淡。一篇讲亲情的小说,竟反衬出天地不仁,何以为寄的孤绝感。亲如骨肉,又能如何?
——文学评论学者 王德威
《送行》的作者对文字有极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读者一直处于某种“距离”之外的冷静状态。刻意压低抹淡的腔调反而令港式小镇里浮来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显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笔触非但不会由于“没有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流于空疏,反倒经由人物错身而逝的际遇、彼此不相连缀的动作、遭遇来交叠衬显出作者尤深的关切——人类存在的断片性和疏离性。
——当代华文作家 张大春
他用强烈的表达意愿,代替节制和省略。他想把个人的感受和社会的现状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学的一体。但是,他并未忘却隐藏的工夫。他想在表露和隐含之间,求取平衡。他用丰富而正确的现实描述,来建立他的作品的架构。他也了解,要进入社会的深处,才能追求到他的目标。
——台湾小说家 郑清文
2020年4月9日 已读
语言也太美妙了,情感真实地又有点残酷。是什么天才才能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距离,矛盾和最多的毫不关心写到了200%的准确
中国文学 台湾文学 小说 文学 短篇
流浪地球 豆瓣
8.0 (288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11
此书为刘慈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的中短篇科幻小说作品集,收录有《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全频带阻塞干扰》等获奖佳作。
丰乳肥臀 豆瓣 Goodreads
8.3 (44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3 - 9
小说中通过母亲,含辛茹苦、艰难的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并且视上官金童为生命一般重要,其用意在于说明:人永远是宇宙中最宝贵的,生命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是第一本位的,“种”的繁衍生殖(即上官金童的重要与受宠)自然就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生命的承传、沿袭是人类赖以永恒存在的源泉。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显示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小说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揭示了:人不仅是历史的主体,也是美的主体、生命的承传、延续是当最受到礼赞的。没有生命的宇宙和世界,无论美与丑、纯洁与肮脏、卑鄙与高尚,都不再具有意义。所以我们才悟得了《易传》中“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真正含义。小说或作者的深刻性也就在于将这个似简单又普泛深刻的道理蕴含在母亲率领儿女们的顽强的求生保种的生命过程中。
那么生命的创造者--母亲无疑要受到尊敬与赞美。母亲是无私,是爱,是奉献,是生命的载体。对母亲由衷的尊敬与感恩,也表明 了人们对生命的终极崇拜和热爱。由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的母性意识或说女性意识在小说中起着主导作用。创造社会历史的可能是男性为主,创造生命历史的,或说人类历史的却是母亲生命源初的女性。这里似乎既体现了作家的心灵深沉着的恋母情结,而上官金童,作为作家思想意识的化身,他对母乳的依恋--恋乳证,在这里也找到了情感的回答,它源出于作家本人的一种情结。
小说主体仍然是展示生命的过程,讴歌生命的本体意义及母亲的伟大性。对于历史的再现与表现,以及城市生活的描写是为揭示人性之变曲,并提出问题,但不是小说的主旨。作者用笔仍然着力于刻划与表现讴歌的主题仍然是:生命、母亲、历史只是作为副线贯穿其中,着力突出的是历史的主体--人。 纵观整篇小说,我们说这是一部具有相当力度与厚度的作品,它蕴含了作家对生命、母亲、历史的深沉思索,对于社会历史与时代问题的独特、新颖的思考与探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与独创性。
大概由于小说篇幅太长,小说后部分在艺术手法上,显得有些尚欠锤练,不够圆熟,加之匆促收尾,读来未免使人觉得不如前部分和谐、完好,而有些迷乱,用语生硬,对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手法运用不够圆熟。诚然,这样一部巨著,存在一些个别不足且是艺术手法上的,并不影响它整体的价值。
巨石苍穹 豆瓣
The Stone Sky
8.3 (13 个评分) 作者: [美]N.K.杰米辛 译者: 雒城 天地出版社 2018 - 3
《巨石苍穹》是“破碎的星球”系列的第三部,同属于奇幻作品。利用方尖碑的代价奇高无比,伊松和埃勒巴斯特一样逐渐石化。在世界的另一处,伊松失踪的女儿带着巨大的原基人力量归来,她将与母亲齐心协力终结灾季。这是一部富有震撼力的史诗级作品,堪称“破碎的星球”系列的完美终篇。
2019年7月28日 已读
花了一年才慢慢翻完,太难读下去了,几乎没啥情节可言,结局也很容易猜到,最后主人公都找到了情感归属还是挺感动的。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三体摊手🤷♀️
小说 科幻 科幻小说 美国
方尖碑之门 豆瓣
8.8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N·K·杰米辛 译者: 雒城 天地出版社 2018 - 3
人类文明进入冰冷的永夜,毁灭季越来越黑暗。这一切,肇始于一个疯子的复仇计划。他撕裂大地,以终结这世代禁锢的暗黑宿命。伊松——曾经的达玛亚,曾经的茜奈特,现在的复仇者——找到了新的避难所。她的导师兼情人,灾季的始作俑者埃勒巴斯特渐渐石化。她必须学习,完成他未竟的使命。只有开启方尖碑之门,找回月亮,方可结束这漫长的凛冬。世界的另一处,伊松失踪的女儿带着巨大的原基力量回来了。月亮也正在回来……
2019年7月28日 已读
相比第一部情节单一了许多,总感觉这么大的篇幅和世界观设定可以再穿插多一些人物和情节。我明白这书的亮点是对了女性情感的刻画,但作为科幻,没有精彩的故事发展真的很难读下去。
小说 破碎之地系列 科幻小说 美国 雨果奖
第五季 豆瓣
8.8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N·K·杰米辛 译者: 雒城 天地出版社 2018 - 3
內容簡介:
在静寂的安宁洲中,一条巨大的红色裂隙将大陆从中心撕裂,残酷可怕的第五季到来。
桑泽帝国的心脏尤迈尼斯城面临崩溃。隐姓埋名在雷诺镇上的伊松,儿子被谋杀,女儿消失,她的平静生活一夕之间不复存在,命运走向不可逆转的另一端。悲恸的绝望使伊松长期蛰伏的隐痛化脓、溃烂, 将她推向一条孤独而疯狂的复仇之路。毁灭由此而始,邪恶再次苏醒。
一座城市变成废墟,一个帝国陷入恐惧。长夜降临,文明沦丧。
这次是真正的世界末日,最终末日
編輯推薦:
2016年雨果奖长篇小说获奖作品!
强势入围星云奖、世界奇幻奖,荣获英国《卫报》奇幻小说奖桂冠!
星云奖6次提名、雨果奖4次提名、轨迹奖得主N. K.杰米辛作品,破碎的星球系列首部曲!
开创雨果奖历史上黑人科幻女作家获奖先河!
TNT美剧盛大筹拍,Leigh
Dana Jackson执笔改编!
完全超出了我们对史诗奇幻故事的期待,并且呈现了伟大作品该呈现的样貌。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改变了奇幻科幻小说!《卫报》
我们说的世界末日通常都是个谎言,因为这星球本身安然无恙。但这次,是真正的世界末日,最终末日。
死亡是第五季,它主宰一切!凛冬已至,万物皆死!
----------------------------------------------------------------------------------------------
內容試閱:
序幕
你在此地
我们还是从世界末日开始吧,有何不可?赶紧讲完末日,再讲其他更有趣的事。
首先,是某人生活中的一次终结。在未来一段时期里,她会不断反刍这段经历。她将回想起儿子的死,在天然就毫无意义的变故中寻求意义。她将会用一张毯子裹紧小仔纤小的、残破的躯体脸要露出来,因为他怕黑。然后她会麻木地坐在尸体旁边,不闻不问,不去理会外面行将终结的世界。她的内心世界已完全毁灭。两种末日都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时至今日,她成了应对末日的老手。
她当时想到、事后也一直在想的,只是:至少,他一生都自由。
对这个几乎是疑问的结论提出质疑的,是她本人痛苦又疲惫的母亲,每当她惊魂略定,能够回答时:
他并没有。那不是真正的自由。但现在,他自由了。
但读者需要背景。我们试着重新讲一次末日吧,放大视角到整个大陆。
这是一片大陆。
它普普通通,跟其他陆地没有什么两样。有山地、平原和峡谷,还有三角洲,寻常地貌。很普通,只有它的规模和移动方式特别。这片大陆动得很多。像个睡不安稳的老头儿一样,它扭身又叹气,皱眉又放屁,伸懒腰还咽口水。毫无意外,大陆居民称之为安宁洲。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普遍都有冷幽默气质。
安宁洲曾有过其他名称。它的前身是几片互相独立的大陆,尽管目前是一整块,它将来还是要破碎的。
实际上,这事很快就将发生。
当前时代的终结,肇始于一座城市:也是这片大陆有人居住的城市中最古老、最巨大、最壮观的那一座城。这城市被称作尤迈尼斯,曾是一大帝国的心脏。它现在仍是众多事物的核心,尽管帝国在早期的繁荣之后,已经凋敝了几分,这也是帝国常见的命运。
尤迈尼斯并不只以规模见长。这颗星球的这片区域有很多大城市,呈带状,环绕在赤道附近的大陆上。而在星球表面的其他地方,村落甚至很少能发展成小镇。小镇也很少成长为城市,因为在大地动辄要把它们吞噬的情况下,居住社区总是难以存续太久尤迈尼斯在长达二十七个世纪的生涯中,却大致保持了稳定。
尤迈尼斯独一无二,因为只有在这里,人类建造城市时所追求的才不是安全,不是舒适,甚至也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展示勇气。这里的城墙就是一件杰作,满是精美的镶嵌画,呈现城中居民漫长血腥的历史。城中密集的建筑群中,时不时有巨大壮观的高塔耸立,形如巨石砌成的手指;这里还有人工铸造的街灯,用水电这种现代奇迹照明,更有线条优美的拱桥,将玻璃制造技术和大胆的创意熔铸为一体。有一种被称为阳台的建筑结构,它们如此简单,但又愚蠢得让人窒息,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前所未见。(但历史的很大一部分并无文字记录。请记住这点。)街道也不是用易于取代的卵石铺成,而使用了一种平滑、坚硬,充满魔幻色彩的物质,本地人称为柏油。就连尤迈尼斯的简陋棚屋也非常大胆,因为它们只是用薄板搭建的箱笼,一阵大风就足以让它们垮塌,更不要说地震。但它们傲然屹立,挺过数代人的时间。
城市中心有好多高大的建筑,所以,可能并不会让人感觉意外的是其中有一座建筑,要比其他建筑加起来更为巨大,也更为大胆:那是一座巨型复合体,基部是一座星形金字塔,用切割精准的黑曜岩砖块筑成。金字塔是最为稳定的建筑结构,而这个星形塔,更是五座金字塔连缀而成。有何不可?因为这是尤迈尼斯,金字塔顶端还支撑着一个规模巨大的圆球,看上去也就勉强能静止在那儿尽管实际上,整个建筑群的目的就是支撑它。它只是看起来很危险:这才是最重要的建造目标。
黑暗之星,这是帝国要人讨论军国要事的地方。皇帝就被权贵们安置在琥珀色圆球里。他生活安逸,看似容光焕发;其实却整天带着一份高贵的绝望在华美的厅堂中徘徊。他只是权贵集团的傀儡,总在担心主子们改变主意,认定公主装饰效果更好,他自己被舍弃的那一天。
顺便说下,这些地方和这些人,它们都不重要。我指出来,只为给你一些故事背景而已。
但下面这个人,极为重要。
暂时呢,你可以自己想象一下他长什么样。你也可以设想一下他脑子里的想法。你当然可能想错,毕竟只是乱猜,但应该还是能命中一些什么。根据他随后做出的事情,在这个瞬间,他脑子里的想法也不外乎那么几种。
他站在一座山丘上,离黑暗之星的黑曜石围墙不远。从他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到城市的大部分,嗅到它的气息,沉浸在它的喧嚣里。下方,有一帮年轻女人沿着柏油路散步;这小山位于广受市民喜爱的一座城市公园中。(《石经》有云:城墙之中,应有绿地。但在大部分社区,这绿地会轮播各种庄稼豆类,或者其他增强土壤肥力的类型。只有在尤迈尼斯,绿地才被雕琢得很美。)女人们一起欢笑,因为其中一个人说了些什么,那笑声随风传到山丘上的男子耳边。他闭上双眼,欣赏她们嗓音的轻微颤动,她们的脚步带来更轻柔的律动,一如蝴蝶振翼,刺激他的隐知盘。告诉你啊,他并不能隐知整个城市里七百万居民的全部动静。他很强,但还没有那么强。不过大多数人,都可以被他感知,他们都在场。在此地。他深呼吸,与大地融为一体。所有人类都在他的神经末梢上面活动;他们的话语声刺激他的毛发;人类的气息扰动他吸入肺腑的空气。他们围绕在他周围,他们在他体内。
但他知道: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他本人都不是这些人中间的一员。
你知道吗?他随口发问,最早的《石经》,真的是刻在石头上的。就是为了让它免于遭受篡改,不必去适应时代和政治诉求。也为了让它万古长存。
知道。他的同伴说。
哈。是啊,经文刻录的时候,你们很可能就在现场,我都忘记了。他叹气,目送那些人类女子走出视线。爱上你还算安全。你不会让我失望。你不会死。而且我提前知道这份爱的代价。
他的同伴没有回答。他实际上也没有期待答复,尽管有过那么一点儿希望。他一直都如此孤单。希望是无足轻重的东西,正如那么多其他类型的感情。于他而言,反思只能带来绝望。他已经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考虑这种事。如今已非优柔寡断之时。
有条戒律,那人张开双臂宣称,也早就刻定在石头上。
想象他脸部肌肉抽痛,因为笑了太多。他已经持续微笑了好几小时,上下牙齿相抵,双唇向后咧开,两眼微微眯起,让鸦脚纹显现。微笑有一套诀窍,遵照执行才能让人相信你的真诚。永远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眼睛;要不然,别人就会看出你对他们的痛恨。
刻出的字迹不容变更。
他并没有特别针对任何人说话,但在那名男子身旁,的确站了一个女人至少像是女人。她对人类性别的模拟仅止于表面,只是礼节。与之类似,她身披的宽松袍服也并非人类衣装。她只是让身体表层的坚硬物质变了形,让周围这些脆弱、速朽的生物更容易适应。从远处看,这些幻象的确足以让她看起来很像静立不动的人类女性,至少能伪装一小段时间。但是凑近了看,任何假定在场的旁观者都会发觉她的皮肤是白色陶瓷这句话不是比喻。作为雕像,她应该算是美丽的,尽管以当地人的艺术鉴赏品味而言,线条过于大胆写实。多数尤迈尼斯人更喜欢礼貌的抽象艺术,胜过粗俗的现实主义风格。
随后她转身朝向那名男子动作很慢。食岩人在地面之上总是行动迟缓,只有在地下才迅捷灵活这个转身动作,让她富有艺术感的美妙躯体完全走了样。
男子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形,但还是没有朝她的方向看。他不想让自己的反感破坏了当前的氛围。
你们打算怎么做?他问那女子,等这事完成。你的族群会不会从废墟中崛起,取代我们接管世界?
不会。她说。
为什么?
我们很少有人对那种事感兴趣。无论如何,汝等还会在此间存续。那男人明白,对方说的汝等是复数。你们的族群。人类。她常常把他视作整个人类的代表。他也同样对待她。你听起来很确信。
她没有理会这句话。食岩人很少愿意说废话。他很满意,因为她说话的声音反正也会让他烦;这话语声并不会像人类的声线一样震动空气。他并不知道这些异类怎样发声。他也不想知道,但他的确想要对方安静。
他想要一切都安静。
终结,他说,拜托啦。
然后,他启用自己全部的精细控制能力这个世界通过愚弄、欺诈和暴力教会了他的能力出击;动用他的师长们传递给他的全部官能来自一代代的凌虐、哄骗、邪恶遗传选择过程的官能。他十指张开,微微颤动,在自己的感官地图中找到若干震颤着的小点:那是跟他一样的奴隶们。
他无法释放他们,至少在现实意义上不能。他此前曾经尝试,并且失败。但是,他毕竟可以让这些奴隶的苦难服务于更加伟大的目的,而不只是把一座城市变成废墟,让一个帝国陷入恐惧。于是他深入地底,紧握那嗡嗡振鸣的一整座城市它全部的嗡鸣、来往、震荡和波动,以及更深处那更为平静的岩床,还有岩床以下翻滚的热浪和压力。然后他探入更大范围,握住滑动拼板一样的地壳,整座大陆扎根的地方。
最后,他抬手向上,汲取空中的力量。
他摄取这一切地壳,地幔,所有人类的力量,全部握在他想象的双手之中。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他并非独自一人。大地与他同在。
然后,他让一切碎裂开来。
2019年7月28日 已读
第一部的阅读体验最好,人物刻画和情节推动都在线,二人称叙事很有新意,让我脑子里一直在想”我是谁,你是谁”。主人翁三条线同时推进也很有意思。读这本书的时候刚好坐在去北极点的车上,穿越阿拉斯加荒无人烟的冰雪大地,倒是很衬书里的一番末日景象。
小说 科幻小说 美国 雨果奖
刀锋 豆瓣 Goodreads
The Razor's Edge
8.8 (314 个评分) 作者: [英]毛姆 译者: 周煦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刀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里,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去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 豆瓣
9.0 (80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冯亦代 / 傅惟慈 译林出版社 2012 - 11
这二十三个短篇带我们去往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墨西哥,还引我们领略了太平洋岛国的风情。毛姆笔下的世俗男女在一幕幕凛冽的人间短剧中出演了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人性弱点无时不在精确透视之下,人际关系被一次次冷冷剖析。在各种光怪陆离的场景中,迷失的人性引发了一连串的悲剧。
2018年4月17日 已读
毫不留情地戳穿人性里的假面孔,所有主人公都在远离世俗的小岛上找到了人生的真谛...被毛姆上了一堂关于生活的课。
小说 毛姆 短篇小说 英国
寻欢作乐 豆瓣
Cakes and Ale
8.6 (7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叶尊 译林出版社 2013 - 2
1930年,《寻欢作乐》以连载的形式最初发表于《时尚芭莎》
1958年,毛姆在接受采访时称,《寻欢作乐》是他本人最得意与最喜爱的一部小说。
上个世纪的英国作家中,毛姆也许不是最伟大的,却无疑是最雅俗共赏、最令读者喜爱的一位。本书是毛姆公开承认最得意与最喜爱的作品。他一改以往作品中对女性的偏见,以爱慕者的身份来追忆一个美丽女人的一生,点缀以许多文艺圈中的韵事逸闻。大作家德里费尔德及去世后,他妻子请人为他立传。小说的叙述者阿申登被传记作者请来回忆当年和作家的交往,故事由此展开,在阿申登的记忆深处,我们发现了作家的前妻,迷人的罗西,她生性风流,处处留情,却不失善良坦诚与可爱……
在《寻欢作乐》里,毛姆从现实中取材,将虚实相掺,借故事叙述者阿申登之口叙述了其与著名作家德里费尔德及其前妻罗西的早年交往,而这段往事正是另一位流行小说家基尔所要挖掘的传记题材。读者可依稀指认出德里费尔德是在影射哈代,基尔由休•沃尔波尔脱胎而来,至于罗西,则分明是乔伊斯笔下莫莉•布鲁姆的翻版。
一个文学奇才绘声绘色地讲述文艺圈里的逸闻韵事……准确,机智,充满讥讽,却半点不浮夸。
——《旁观者》杂志
毛姆在拿捏人们对八卦信息的胃口方面,可谓大师。他懂得在恰当的时候卖关子,然后选择一个令人吃惊的时候说出来。
——伊夫林•沃
鄙意毛姆最好的小说是《寻欢作乐》和若干短篇,《刀锋》次之,《月亮和六便士》又次之。 ——止庵
2018年4月17日 已读
对罗西本身没有太大的感触,有点被作者夸得太过了?我倒是觉得阿尔罗伊这个角色太好笑了,每次他出现装腔作势左右逢源的姿态描写实在是妙。如果让阿尔罗伊写一部#成功人士的生活哲学#一定会大卖吧!
小说 文学 毛姆 英国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豆瓣
The moon and sixpence
8.5 (42 个评分) 作者: 毛姆 译者: 李继宏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 - 1
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杀敌算法 豆瓣
7.7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刘宇昆 译者: 萧傲然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 3
通过科技,人类尝试以无序规范有序,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到确定性;而通过人性,我们才有资格重新审视科技,定义自己。
《杀敌算法》一书收录了刘宇昆近期创作的12篇科幻佳作,其中有冲突,也有包容;有悔恨,也有希望;有令人哑然的黑色幽默,也有感人至深的自我牺牲,充分展现了刘宇昆对科技与人性关系的深刻思考,精致而意蕴深远。
其中的《物哀》荣获2013年“雨果奖”。
慈悲 豆瓣
7.7 (61 个评分) 作者: 路内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小说从国营工厂时代的特殊事物“补助”说起。工程师陈水生少年时父母双亡,来到工厂做学徒。师傅在厂里有威望,替他要到了一份补助,并且将自己的独生女儿玉生嫁给了他。八十年代,工厂沿革补助的福利手段,需要工人代表到工会演讲游说。水生接了师傅的衣钵,为贫困工人争取补助。然而为了这点小钱,人与人之间也相互猜疑、告密。九十年代,工厂清退工人,水生不得已又去做了操作工,国营工厂被厂长侵吞。水生为赚钱,四处下乡给私营老板设计苯酚车间,搞垮了曾经的母厂。小说纵向讲述了个人五十年的生活,从一个切面剖析探讨了这段历史。
2016年1月10日 已读
大家都说像《活着》,可能是那个时代的事情写出来都是这样的味道吧。路内说,活到三十岁就开始感觉荒凉了。七个豆子是路内岳父的真事,结局很棒。和尚出现的部分都超脱现实,代表着佛家的慈悲,爱而怜悯。
中国 小说 当代 路内
神们自己 豆瓣 Goodreads
The Gods Themselves
8.4 (325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崔正男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4 - 12
22世纪,地球可以和平行宇宙进行物质交换,从此拥有了源源不绝的能源。但是,只有几个人才知道危险的真相:地球上的一个无人信任的科学家、能源渐渐枯竭的星球上的一个外星人、月球上出生的一个拥有预言能力的人类。只有他们知道,人类即将为看似源源不绝的免费能源付出巨大的代价……
太 阳即将毁灭,可是无人倾听。
真相,永远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
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
2015年12月20日 已读
形象最丰满的人物是杜阿和奥登啊,虽然这两都不是人。btw杜阿这名字太出戏了,老是会看成阿杜。
小说 科幻 美国 阿西莫夫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 豆瓣
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8.7 (89 个评分) 作者: [美] 特德·姜 译者: 张博然 / 李克勤 译林出版社 2015 - 5
你永远不可能挽救每一只数码体
人工智能时代的小人物大命运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结集特德·姜最新的六篇作品:《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赏心悦目》、《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呼吸——宇宙的毁灭》、《前路迢迢》及《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
安娜在蓝色伽马培育数码体,供喜爱之人购买当宠物。随着数码体市场的发展、壮大、冷淡和萧条,数码体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变迁。
戴上“审美干扰镜”,人们就无法分辨一个人相貌的美丑。这一新技术的诞生是否可以彻底根除相貌歧视,让我们听听那些当事人是怎么说的。
穿越时空之门回到过去,能够对既定的事实带来改变吗?
每天早上醒来之后,先把用完的肺换掉。来自地下的空气流源源不断,只可惜,我们耐以生存的似乎并不是空气。
当你的每一个决定都被他人精确预料,你是欣然接受,还是无助挣扎?
把孩子给保姆照料让人不放心,可如果这个保姆是个严格执行命令、百分百听指挥的机器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