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5
2013年下半年,小米开始做一件事,就是打造一个生态链布局IoT(物联网);2016年年底,小米生态链上已经拥有了77家企业,生态链企业整体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这3年,是小米生态链快速奔跑的3年,也是小米在商场中不断厮杀着成长的3年。
3年,77家生态链企业,16家年销售额破亿,4家独角兽公司,边实战,边积累经验。
小米生态链是一个基于企业生态的智能硬件孵化器。过去的3年中,在毫无先例可循、完全依靠自身实践的状态下,小米生态链摸索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打法:“入资不控股,帮忙不添乱”的投资逻辑、以工程师为主的投资团队、矩阵式全方位孵化,成为全球智能硬件领域产品出货量最大、布局最广的生态系统。
继小米内部营销手册《参与感》成为互联网企业营销的“爆款”参考之后,小米再度复盘,开启智能硬件全新生态,用真金白银打出来的战地经验。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以小米生态链内部视角,全面记录、梳理了小米生态链的萌生、发展、壮大过程,以及如何以极致的产品杀入不同领域的故事。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生态链篇,阐述小米硬件生态系统的搭建、布局、管理、发展和奔跑之中的思考;下篇为产品篇,阐述小米生态链产品从产品定义,到设计研发等各个维度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既可以为制造企业转型提供全新的思路,也是硬件创业者的必读内容,对于互联网企业切入实体经济也是很好的参考。
2020年10月10日 已读
找到成功模式快速复制的概念蛮好的。
互联网 方法论
走出电商困局 豆瓣
作者: 黄若 东方出版社 2013 - 11
高速增长的时代趋于结束,迅猛运转的加速器早已锈蚀
这是一场转型,更是一次新的机遇
《走出电商困局》是本年度最畅销管理书籍《我看电商》作者黄若的最新力作,意在深度剖析电商行业发展 ,破解电商困局。经历过10年超常规的快速增长,电商行业即将进入较为平稳的发展期。多年来这个行业不断融资不断烧钱却大多无法盈利的怪圈怎样突破?在很多企业面临估值下跌,资金吃紧,用户流失的关键节点,怎样从零售经营的细节入手构建核心竞争力?
当人口红利逐渐褪去,“蛋糕”再也做不大了, GDP不再高歌猛进,投资回报日益低迷,“跑马圈地 ”的时代一去不返的时候,电商的出路又究竟在哪里?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涉足零售、电商和投资行业的感想、体会与分享。作为中国连锁零售业及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军人物,历经现代连锁零售业的蓬勃发展,从跨国巨头到内资民营企业,从开创天猫时代到引领当当成功上市,从电商行业到投资行业,其中作为实践者作者有很多的感悟、收获和体验与电商业者分享。
过去十几年,借助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与个人消费的时代红利,中国零售及电子商务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消费力上升,中产阶层快速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着来自全球的商家,自此我们进入一个商业、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年代。无论是线下连锁或线上团购,每年几十万的零售体量均以两位数的增幅大步向前迈进。当狂热渐退,稳健发展逐步取代高速扩张,我们开始质疑圈地式的运动产物之下是否有足够的产出?为什么那么多的企业空有规模没有利润?为什么那么多的企业间模式雷同,价格战不断?我们又能不能以更加理性、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思维,去实现从零售大国到零售强国的跨越?
时间还不是问题,行业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关键要看是否真有反思和调整的悟性。对于绝大多数过去10多年习惯于快速道上奔跑的企业,此时需要的是全面地检查一下变速器,随时做好准备换挡!
2019年2月24日 已读
「2019.07」絮絮叨叨,几篇公众号能写完的事儿。有意思的点:a.平台型和买卖型;b.社会化失败成本。我真的讨厌把大头贴在封面的人。[业务201902]
互联网
无线:网络文化中激进的经验主义 豆瓣
Wirelessness: Radical Empiricism in Network Cultures
作者: [英] 阿德里安·麦肯齐 译者: 张帆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9
本书研究了无线是如何成为当代人类经验的主角的。从路由器、智能电话、电子书、城市到在线工作、服务协议、玩具以及国家等各个方面,人们已经感觉到了无线技术所引发的变革。本书作者援引一个世纪之前的哲学技术来分析当代最前沿的后网络时代的人类状况。基于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相关的彻底经验主义,作者提出了把失序的无线网络世界与人们的感知匹配起来的新方式。
用户体验多面手 豆瓣
The User Experience Team of One
作者: Leah Buley 译者: 新浪微博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 / 七印部落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 - 11
用户体验多面手是指那些必须完成多种任务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他们除了开展用户研究,设计方案外,往往还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同事讨论、沟通,甚至还要写文案,做测试。这些都让用户体验设计师觉得焦头烂额,难以应付。如何对付琐碎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获得同事的支持?作者Leah Buley拥有丰富的用户体验工作经历,本书介绍的27种方法将帮助读者成为工作上独当一面的、出色的用户体验多面手。
在线 豆瓣
作者: 王坚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9
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数据成为生产资料,计算成为公共服务。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真正影响,是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在线社会上了。
50多万年前的关键词是光明与黑暗,50多年前的关键词是数字和模拟,而今天的关键词是在线与离线。
移动互联网是比传统互联网在线程度更深的互联网。手机操作系统一旦做到了在线就会带来绝佳的用户体验。苹果手机不仅淘汰了传统手机,而且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对于真正成熟的互联网来说,手机只是诸多的在线设备之一。慢慢地,每一个设备都会变成互联网的终端,不只是手机,手机只是“开始的开端”。
计算会利用互联网这一基础设施,让作为生产资料的数据产生价值。我把这种新经济形态称为计算经济。
每一个原子、每一个比特,一定都依附在在线系统上;离线系统的规则,一定不适用于在线系统;没有数据流动,一定不是在线系统。
……
云、火、电、蒸汽机;互联网、云计算、数据、计算经济;腾讯、Facebook、谷歌、IBM、苹果、阿里巴巴……这就是王坚博士看到的被在线重构的商业世界,这还是他眼里即将到来的计算经济时代,这更是王坚任职阿里巴巴8年以来的智慧思考。
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你与阿里巴巴技术教父级人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面对面聊天。王坚手里拿的不是“三板斧”,而是“绣花针”,他所描绘的是阿里巴巴技术图景的万里长卷。
翻开这本书,我们邀请你与王坚博士一起走进他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的技术世界,那将是一个颠覆你认知,让你脑洞大开、恍若隔世的奇特经历——不论你是互联网从业者、企业管理者、政府工作人员,还是普通读者。
超级运营术 豆瓣
作者: 韩叙 2017 - 5
新产品上线,为什么仅仅500次转发能带来300个内测用户?
为什么每一次内容推送,都带来App的一次卸载高峰?
同类活动那么多,怎样做才能超越竞品,占据头条?
为什么有的文案像“小广告”,有的文案像贴心老友?
创业公司与大平台的玩法有何不同?
……
如何从“了解运营”到“精通运营”,可能是运营人*的困惑。《超级运营术》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全面解答。韩叙总结10年运营经验,提出一套完整的运营方法论,并运用大量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书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运营思维,也有拿来即用的运营执行细节;既有基本运营概念梳理,也有同一领域的案例对比;既有团队组建方案,也有个体成长计划。
这本书将帮助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运营人!
群体的思维 豆瓣
Mindsharing
作者: Lior Zoref 译者: 赵媛 / 霍思亮 2016 - 8
《群体的思维:如何利用群体智慧解决工作、生活难题》无论我们是要做金融方面的决策、换个工作还是找到我们的另一半,众包都不失为一种更快捷、明智、更客观的决策方式。虽然我们每天都会查看比如微信的朋友圈和微博,但是我们很少有人充分利用了个人在线网络的全部潜能——群体的力量。这本书提供了利用群体思维的新方式。
这本书的作者是知名的TED演讲人和数字营销专家,他通过多个案例和自己的实践给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社交媒体提升我们的思想。这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可以指引你使用群体思维解决个人问题的手册,更是一本告诉你如何追求梦想的励志书籍。作者举了很多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比如他是如何靠群体思维一步步登上了梦寐以求的TED舞台,以及如何继续利用群体的智慧搞定了演讲主题、克服心理的恐慌等一系列问题。书中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引导我们使用社交媒体和群体智慧去做更明智的决策。
社交媒体已经在中国普及,对于中国大多数读者而言社交媒体目前仅仅是用来阅读新闻和信息的一种平台,社交媒体中群体的思维和智慧远没有被挖掘出。这本书针对该话题展开,通过大量的案例和作者的实践指导我们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来提升自己的一切,包括生活和工作。
从0到1 豆瓣
Zero to One: Notes on Startups,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
6.9 (96 个评分) 作者: [美] 彼得·蒂尔 / [美] 布莱克·马斯特斯 译者: 高玉芳 中信出版社 2015 - 1
图书简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A0NjcyMzE2.html?wm=3333_2001
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作品,斯坦福大学改变未来的一堂课,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商业哲学。
在科技剧烈改变世界的今天,想要成功,你必须在一切发生之前研究结局。
你必须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让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
从0到1,为自己创造无限的机会与价值!
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从0到1》还将带你穿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的脉络,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帮助你思考从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价值与机会。
揭开创新的秘密,进入彼得•蒂尔颠覆式的商业世界:
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
全球化并不全是进步
竞争扼杀创新
“产品会说话”是谎言
失败者才去竞争,创业者应当选择垄断
创业开局十分重要,“频繁试错”是错误的
没有科技公司可以仅靠品牌吃饭
初创公司要打造帮派文化
从点子到产品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刘飞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 - 1
《从点子到产品:产品经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以产品经理的方法论与价值观为主线,讲述了产品经理在从点子到产品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思考问题的思路,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从粗略的点子到具体的方案,要经历的步骤。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如何落实方案,以及如何进行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在落实方案的过程中要掌握的方法和管理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讲述产品经理在工作和成长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2017年3月27日 已读
17-13 比我预想中的好一点,没有无聊的情怀牌和只有很少的个人奋斗史。几乎不自吹自擂。很工科生的笔调,一二三四五地给列出来。读完之后还是有收获的。
互联网 产品 方法论
必然 豆瓣
The Inevitable: Understanding the 12 Technological Forces That Will Shape Our Future
7.9 (1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凯文·凯利 译者: 周峰 / 董理 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 1
凯文·凯利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有着深刻的见解。20年前,他的《失控》一书,便已预见了当下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经济热点概念,如: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网络社区、大众智慧、迭代等。此次,凯文·凯利在新书《必然》中,提到了未来20年的12种必然趋势。
互联网的误读 豆瓣
Misunderstanding the Internet
作者: 詹姆斯•柯兰(James Curran) / 娜塔莉•芬顿(Natalie Fenton) 译者: 何道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 7
互联网的发展蔚为壮观。如今,全球的互联网用户达到20亿之众,约占世界人口的30%。这无疑是一个新的现象,对于当代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意义重大。有关互联网的大量大众读物和学术著作鼓吹其潜力将从根本上被重新认识,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片唱好时表现尤甚,那时许多论者都对互联网敬畏三分,惊叹有加。虽然敬畏和惊叹可能已成过去,然而它背后的技术中心主义——相信技术决定结果——却阴魂不散,与之伴生的则是对互联网的误读——不能将其置于社会经济政治语境中去理解。
本书从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视角,简明扼要地讨论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互联网的历史,总览其社会地位;第二部分聚焦于互联网的规制和互联网经济;第三部分审视互联网的政治影响和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