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声
傲慢与偏见 电影原声 豆瓣
9.3 (66 个评分) Dario Marianelli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Decca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作品的魅力一直延续至今。英国的一家机构调查发现,在现代英国女性的眼中的头牌约会对象竟然还是18世纪的《傲慢与偏见》男主人公达西(Darcy)。而最近英国BBC4台(BBC Radio4)在读者中的一项调查再度验证了这一结果:在票选出对女性影响最大、曾改变女性世界观的文学作品中《傲慢与偏见》又列榜首。
这部小说曾经数次被搬进屏幕。最新的电影版是2005年所拍,其音乐只能用美不胜收来形容。
达里奥·马利安那利(Dario Marianelli)的这个名字实在是很陌生,其实他刚刚以《格林兄弟》(The Brothers Grimm)的配乐让好莱坞配乐界留下深刻印象,乐评家对他也很捧场,Music from the Movies给了他五颗星的最高荣誉。
紧接着这部由简·奥斯汀改编的经典名著,这个意大利作曲家继续以古典与浪漫兼具的曲风又一次赢得乐评的赞扬,宛如英国典雅派教主帕特里克·多叶(Patrick Doyle)风格,点缀以浪漫极微主义作品,《傲慢与偏见》的音乐只能用美不胜收来形容。
初听这张原声大碟,“如沐春风”是唯一的感想。由法国钢琴家Jean-Yves Thibaudet担任所有的钢琴演奏,让原声中的钢琴质感一流,加上英国室内管弦乐团的协奏,可看出制片与导演对配乐的重视程度。
达里奥·马利安那利自己说,导演希望作曲家写出一段钢琴独奏,让主角在影片中演奏,导演拿贝多芬的早期奏鸣曲让他参考,希望他仿作出简·奥斯汀那个年代的人可能听到的音乐,因此早在电影开拍前,达里奥就参与了作曲的工作,第一首“Dawn”与“Georgiana”就是在开拍前写就,其中“Dawn”更成为女主角伊丽莎白的主题,在音乐发展中不断被用到。而“Liz On Top Of The World”与“Your Hands Are Cold”则展现了如《钢琴课》中浪漫激越的旋律,与仿古典奏鸣曲之作形成有力的对比,让听众很容易区分出音乐扮演的角色,更有趣的是,在影片中由主角所演奏的“有源音乐”(如“Dawn”)却在浪漫旋律中穿进穿出,背景配乐与“有源音乐”水乳交融,声气一致,整张原声带的可听性大为提高。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这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的开篇一段话,引出了一段发生在十九世纪初英国的关于爱与价值的经典故事。
众所周知,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爱情对婚姻的想法:单单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以金钱为目的的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故事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凯拉·奈特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有四个姐妹,姐姐简·班纳特、妹妹玛丽·班纳特、凯蒂·班纳特和莱蒂娅·班纳特。姐妹五人单调且略显平静的生活伴随着两个年轻小伙子的到来而泛起无可平灭的波澜。健康向上的宾格里和富家子达西(马修·麦克法登)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在结识了镇上班纳特家的这“五朵金花”之后,一段美丽而饱含“傲慢与偏见”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充满等级观念的英国,生活在英国乡村的班纳特家五姐妹,伊丽莎白(姬拉?耐特丽 饰)、简、琳迪(吉娜?马龙 饰)、玛莉、凯蒂都已经长大成人,母亲盘算着快点为她们找到理想老公,而备受父亲疼爱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却只想保持现在的独立生活。每个小镇上刚搬来的年轻单身汉都会被母亲看作是自己某个女儿应得的财产,富有的彬格莱(西蒙?伍茨 饰)先生就是她最新的一个目标。在一次舞会上,班纳特夫人将自己的女儿介绍给彬格莱及他的朋友达西先生(马休?麦克菲迪恩 饰),但伊丽莎白无意中听到达西对当地社交界的蔑视,从而对他产生偏见。
此时伊丽莎白的远房表兄造访,并轻浮地向她求婚,被伊丽莎白断然拒绝,彬格莱的妹妹渐渐被达西吸引,于是开始不断挑拨和拨坏伊丽莎白与他的关系,而达西的一位朋友,虚伪狡诈的年轻军官韦翰也不断捏造达西的坏话,一段爱情逐渐开始遭受到傲慢与偏见的严峻挑战…… 这位富豪子弟达西在短暂的交往中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伊丽莎白。并且,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勇敢地向她求婚,却遭到无情的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出身富贵的达西经常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这令正直善良的伊丽莎白讨厌不已。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但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地,伊丽莎白发现并亲眼看到了同样善良的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有了质的改变。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从而,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也逐渐消失,一段美满的姻缘也就此最终成就。姐妹们也各自得到了想要的甜蜜生活…… 幕后花絮: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而且至今,根据这部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作品也不下十几部不过其间佳作甚少。或许,只有1948年版本的《傲慢与偏见》算是能给我们留下些许的印象,影片在各方面都称得上有不错的表现,而且在电影之外还有脍炙人口的音乐得以流传。
从小说原著中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且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算得上大户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经过了百般的周折之后,组成美满的家庭。另外,在故事中,作者还描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例如夏洛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影片基本上尊重原著,同样通过对人物性格语言等细微处的着重描写,突出反应出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也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的进步意义。
菊次郎の夏 豆瓣 Discogs
9.5 (194 个评分) Joe Hisaishi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9年5月19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Polydor
音乐该如何来描述?当久石让让低沉而略显苦涩的序曲不知不觉地转换为那清新而如夏夜凉风舒服般的钢琴,那清脆的琴键,低沉的大提琴也开始跳跃起来,还没有开始的电影情节也完全抛于脑后,音乐让我贪婪起来,渴望吮吸许久没有品味的甘泉!这是我疏忽的角落,由于和 “寅次郎的故事”混淆,几乎忘记了这是北野武的名著,也忘记了这是久石让的一部2000年赢得日本奥斯卡电影奖最佳音乐奖的作品!情节让我感慨而发笑,音乐却在添染色彩的同时,游离在我身体的单独某条道路,单独的品味。
海上钢琴师 豆瓣
9.4 (227 个评分) Ennio Morricone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9年10月12日 出版发行: Sony
《海上钢琴师》叙述了一位诞生于海上的音乐奇才,精彩不凡且极富争议的一生。为《海上钢琴师》操刀配乐的是世界电影界着名和资深的意大利最具风格的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从处女作《法西斯分子》到去年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位大师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配乐已不下400部了,故被音乐界冠以最多产的作曲家美誉。现时已经是70多岁高龄的他,仍拥有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在《海上钢琴师》里,大师以钢琴为主配合适当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出音色醉人、旋律优美和风格隽永的迷人乐章。 在《海上钢琴师》里,大师以钢琴为主配合适当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出音色醉人、旋律优美和风格隽永的迷人乐章。其中随性的爵士音符随处可见,出彩的配乐表现出这张大碟决不流俗的态度。同时这张原声大碟还请来Amedeo Tommasi、Gilda Butta等钢琴独奏家,演绎Jelly Roll Morton及Scott Joplin等散拍乐名家的代表作品。原声大碟中,1900在滑动的钢琴的上弹奏、与爵士乐大师斗法机巧跳脱,精妙无比,尤其是他透过舷窗看到暗恋情人即兴创作的那一曲“playing love”,更是温婉细腻如喁喁私语,被公推为全片最动人乐章。全专辑最具吸引力的当属颜尼欧�莫瑞克奈与前Pink Floyd乐队大将Rogers Waters以及重摇滚乐队Van Helen的当家吉他手Edward Van Helen,三巨头首度合作的电影主题曲《Lost Boy Calling》(失去的呼唤),悠远飘渺,增添几许传奇深度。世纪末回首世纪初叶最动人的海洋传奇巨作已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