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文明以止 豆瓣
作者: 冯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 10
文化是传承的,只有传承才可能使数千年文化积淀而形成传统。天文作为中国文化之源,对中华文明诸核心内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本书旨在通过天文考古学研究揭示传统的宇宙观体系,重建上古文明乃至前文字时代的知识、制度与思想,从本质上阐释中国文化的特点及核心价值。全书将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古天文学相结合,以对己身文明的理论探索为基础,完成上古时空观、政治观、宗教观、祭祀观、典章制度、哲学观及科学观的研究,辨析天文与人文的相互关系,是一部从天文学角度,运用天文考古学研究方法全面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著作。
极简宇宙史 豆瓣
8.7 (4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 译者: 童文煦 上海三联书店 2016 - 3
我们的存在的确让太阳系与众不同。夏夜,你躺在沙滩上,仰望夜空。一颗小小的流星安静滑过,还来不及许愿,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你一下子穿越五十亿年,走进时光的旅行……
霍金亲传弟子、物理学博士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带领我们踏上一场关于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惊奇之旅。不需要图表和方程式,只需凭着奇诡的想象,我们就可走向衰亡的太阳表面,飞越遥远的星系,感受来自黑洞的死亡魅力……你可以轻松读懂时至今日的宇宙神奇,继续探究关于上帝的存在、时间的起源以及人类的未来。
古代天文历法讲座 豆瓣
9.4 (5 个评分) 作者: 张闻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1
《古代天文历法讲座》对古代社会使用的天文历法知识进行了详细解说。全书共分七讲,分别讲述了文史工作者与天文历法、纪时系统、观象授时、二十四节气、四分历的编制、四分历的应用、历法上的几个问题等内容,并附有几篇根据天文历法考证文献时间的具体案例。
天文与人文 豆瓣
作者: 钮卫星 2011 - 11
《天文与人文》以丰富的实例和充分的论述证明,历史上的天文学从来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它与人文学科的各方面有着深厚的交集。从古到今,天文与哲学、政治、宗教和人类知识的其他方面发生着生动而丰富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通过阅读《天文与人文》,获得的将是一部反映人类如何与自然打交道的历史,一部描写人类如何认识到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这种认识是如何演进的历史,一部展现天文学与人类的社会、文化和思想领域之间如何发生交互作用的历史,归根结底是一部人类自身的智性成长史。
重返天文咖啡馆 豆瓣
作者: 施滕·奥登瓦尔德 译者: 赵君亮 / 刘炎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6 - 5
人类对于天文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人类总有一天会去恒星旅行吗?引力传播的速度有多快?谁发明了“光年”?然而或许是因为害怕问题太幼稚,或许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咨询对象,这些问题可能一直萦绕在心头却又未敢开口。本书中,美国国家宇航局专业天文学家奥登瓦尔德(Sten Odenwald)给出了这些不寻常且常被问到的问题的答复。
咖啡馆悠闲而舒适,当我们坐在咖啡馆里,以闲适的心情,随意搅动那温热的液体,此时谈论科学的话题,那科学就放下了它严肃、冷冰冰的面孔,显得有些温情脉脉、亲切而随和了。正因如此,20世纪末,哲学家马克·索代倡导的“咖啡哲学”概念渗入科学领域,科学咖啡馆开始兴起。奥登瓦尔德也以网络为媒介,让天文变得更加有亲和力,希望能如他所愿,让《重返天文咖啡馆》为他的访问者提供真正的咖啡!
引力传播的速度有多快?
太阳何时会变成一颗新星?
谁发明了“光年”?
人类总有一天会去恒星旅行吗?
这些不寻常且常被问到的问题,只是美国国家宇航局专业天文学家奥登瓦尔德(Sten Odenwald)在《重返天文咖啡馆》中回答的问题的一部分。该书以他的获奖网站“弥补天文知识的缺陷”为基础。
自从1998年广受好评的《天文咖啡馆》出版以来,空间科学界一直在关注全新的发现:离子推进器、暗物质、暗宇宙时代、100颗以上的新行星。在这本全新的《重返天文咖啡馆》中,奥登瓦尔德回答了涉及这些新发现的被问得最多的新问题。他独特的个人风格使得理解宇宙变得更加有趣,少了一些恐惧。
自从1995年“天文咖啡馆”网站创办以来,奥登瓦尔德回答了5万个以上通过电子邮件提出的问题。他的个人解答被下载750万次以上。这使他成了人类历史上回答天文学问题最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