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 豆瓣
Ebert's Bigger Little Movie Glossary
6.6 (24 个评分) 作者: 伊伯特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8 - 5
普利策奖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罕见的冷幽默之作

好莱坞电影的套路烂梗“吐槽大会”

全方位揭露类型片诡计花招的爆笑短评集

◎ 编辑推荐

让你翻开第一页,一口气读到尾的幽默影评集!

◇◆◇

让你的吐槽更稳更准更犀利,称霸豆瓣短评区!

★ 好莱坞式亚洲老者:格言警句什么的张口就来。

★ 好莱坞式防弹:只要穿一件防弹背心,或者光着上身,一个男人就能刀枪不入。

★ 好莱坞式恐怖:住在闹鬼老房里的女性角色总会穿着性感透视内衣,用过人胆量去调查每一个可疑的响动。

★ 好莱坞式重大决策:1980年之后有办公室剧情的电影中,所有重大决策都是男性高层们在厕所的小便池旁、洗手池边敲定的。

◇◆◇

让你熟悉电影行业的种种圈钱操作,看破导演、明星、IP金主的心机!

★ 好莱坞式裸露:如果一部电影你看了30分钟都没有任何女性裸露镜头,那么整部电影恐怕都不会出现这样的镜头了!

★ 好莱坞式省钱卡司:带口音的反派交给英国人演吧。

★ 好莱坞式配乐:汉斯·季默又出马了!

◇◆◇

罗杰·伊伯特不仅是严肃影评界响当当的人物,毒舌起来也是当之无愧的大佬!他用诙谐、机智、诚挚的吐槽风格,带领电影爱好者们一起创作了这本讽刺好莱坞电影的《毒舌小词典》,既包含你耳熟能详的陈腐桥段,比如“反派死于话多”和“被撞飞的水果摊”;也揭露你也许根本没留意到的诡计,比如“好莱坞式耳膜”(主角们在双耳毫无防护的情况下发射了上百发弹药,听力却丝毫不会受损)。三十年来,伊伯特几乎没有停止撰写毒舌小词条,也一直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热情读者的投稿。它们从报纸小专栏,变成电视影评节目的常客,蕞后汇集为一本独立的小词典——这可是增订了两倍词条后的唯一蕞新版!不容错过!

☆ 娱乐效果满分丨词条比电影精彩得多,你记忆里的烂片俗梗都变得更有趣了!

☆ 趣味科普类型惯例丨伊伯特精心安排词条的比例,让好莱坞电影的编剧、导演、表演、服装、道具、美术、声音、宣发各个环节尽数被调侃。通过此书,读者们可以了解什么是电影中毫无意义的元素,学会评价类型片的高下。

☆ 编导的“黑皮书” 有志气的创作者请以本书为参考,避开俗套情节、刻板形象、必备戏码、标准对话和荒诞的情节展开吧。启动新项目前,请先想想“西斯克尔测试”——如果让一部电影的所有演员坐在一起吃午餐,然后把此情此景拍成纪录片,电影本身可以做到跟这部纪录片一样有趣吗?

☆ 附录更加神展开丨网络神文《那些只有电影才能告诉你的事》收录63条经典毒舌吐槽;《马克·奥唐纳的动画电影法则》细数动画的套路烂梗,每一个句子都带着画面;《格雷格·马蒂的生物残暴指数》完全放弃治疗,开脑洞也要兼顾科学与疯狂;《教你愤世嫉俗地解读电影节官方宣传册》字里行间戏太多,再也无法直视电影节官方宣传册了。

☆ 导演明星别想跑丨对好莱坞制片人、经纪人、明星乃至社会名流的奇葩言论和行为同样“无情”吐槽,奥利弗·斯通、詹姆斯·卡梅隆、马龙·白兰度、哈里·科恩、瓦妮莎·雷德格雷夫集体“中枪”!

☆ 铁汉人设多中枪丨动作片的不科学之处,观众心里超有数!在这本书里,史泰龙、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哈斯森·福特的硬汉光环保不住了!

☆ 总有一款吐槽学得会丨专业影评人和大众的犀利短评各有千秋,让你看完即成电影短评高手。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由美国蕞具影响力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策划编纂的讽刺影评“吐槽大会”,以小词条形式收录人们对类型片陈腐俗套的幽默吐槽。如果你爱看好莱坞电影,就一定能理解书中的毒舌嘲讽——很多用烂了的人物形象、视听元素、情节模式、宣传诡计,到今天为止还在无脑地自我复制——这种把观众当傻子的行为,不抗议怎么行呢?

本书包含一千多个毒舌小词条和四篇文章,是三十年来各国观众、影评人甚至影视公司高层人士犀利调侃的结晶。几乎所有好莱坞类型片烂梗和商业操作伎俩都没能逃过本书的“攻击”,惊悚片《本能》《致命诱惑》、动作片“虎胆龙威”系列等更是频频“中枪”——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让电影创作者冷汗直冒、谋求创新,让影迷明辨高下、大呼过瘾。

◎ 名人推荐

在众多杰出的西方影评家中,罗杰·伊伯特赢得了独一无二的江湖地位——他既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又能够接普通观众的地气。他的影评能进殿堂,也能深入田间地头。这本“毒舌小词典”不是他一个人的产物,但只有他能想到这样的点子。

——周黎明

对于我们这一代美国人,尤其是芝加哥人来说,“罗杰就是电影”。

——奥巴马

伊伯特以极大的热情和真正的电影知识来写影评,帮助无数的电影找到了它们的观众,并使得电视影评在历史上找到一席之地。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罗杰·伊伯特的逝世对电影文化和电影评论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他对我的每一句评论都是珍贵的。在我事业低潮的时候,他给过我鼓励和支持。”

——马丁·斯科塞斯

我一直敬爱他是一位伟大的电影战士,而且是一位多年来伤痕累累的战士。他一直坚守在蕞前线的哨岗上,即便那块战地已经被多数人遗忘。

——沃纳·赫尔佐格

他将惊人的能量、敏锐的判断、广博的知识、探索的眼光和敏锐的幽默感融入了他关于电影的评论文章中,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蕞具洞察力的影评文字。

——大卫·波德维尔

◎ 媒体推荐

罗杰·伊伯特是美国蕞有名望的影评人。

——《洛杉矶时报》

罗杰·伊伯特是美国蕞有影响力的权威人士。

——《福布斯》杂志
身不在场 豆瓣
作者: 木卫二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5 - 10
这是金马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木卫二的首部影评集,从其十年来的千余篇影评和数百万文字中遴选而成,并根据电影类型和文字风格进行了精心编排和梳理,并配以精美图片。书中精选近70篇影评,涵盖中国两岸三地、日本、韩国、欧美等世界范围内的优质电影,如《一代宗师》《恋恋风尘》《听说桐岛要退部》《无耻混蛋》等。
作者置身银幕之外,窥视着光影里熙来攘往的世间人情。他用朴素而流畅的文字记录下他的观影体验,以及他对电影的全部热忱。同时,这些文字以电影为名,也在呈现着电影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看电影是一个不断扼杀自己生命和情感的过程,尤其是当你置身在一个黑暗的空间场所里面。即便电影画面是表现漆黑一片,我们依然能看到投射到银幕上的黑暗,因为电影放映是必须有光亮的。人类在黑暗中沉睡,在黑暗中做梦,所以电影被很多人描述为一个梦。”
导演魏德圣、编剧梅峰、作家韩松落、影评人magasa联袂推荐,给我们的生活开启一个个经典而怀旧的梦境,让我们用银幕上的斑驳为自己在繁乱世间开辟一片遐想地。
当电影市场和制作用心越来越趋向两个相反极端,就更能显出这本影评集的重要价值。
——导演 魏德圣
电影是一场梦,一场游戏,是人生歧路上的一次意外遭遇,也是步履不停的青春历险。木卫二的影评,让我们重新审视观看与阅读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电影与社会的关系。这些最终以朴素而流畅的文字记录下来的电影体验,感情丰盛,思辨清晰,是心灵过往的回忆,是人生重现的时光。
——编剧 梅峰
电影,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观看和评论的对象,对木卫二来说,却是一个世界,他像“超体”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不分昼夜,也不留余地。他的文字里,有他对电影的全部热忱、全部热爱,这种热忱,让他成为我心目中的影评标杆。
——作家 韩松落
影评有无数种写法。其中有一种理论认为:每个人对电影的判断都是基于自身的审美历史和人生经验。木卫二的影评就是这样,毋宁说它是某种形式的自传,读者可以从文章中看到作者的生活轨迹和喜怒哀乐。
——影评人 magasa
...(展开全部)
影君子 豆瓣
作者: 周黎明 龙门书局 2013 - 5
周黎明以其庞杂的阅历及敏锐的感悟力,透过影像去品味东西方文化的微妙意趣;从常人所忽视的一幕幕琐碎细节中,尝试解读文明的密语。光影明灭间,他用快意利落的文字,找到了电影、社会、人文、美学间纵横交错的潜在脉络,使影评展现出广阔纵深的格局,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观影 视界……
本书首次编撰史上百大英美剧榜;独家呈现《老友记》老咖啡馆的原貌;解读李安震撼东西方心灵的神秘力量;阐明中式叙事的独特美学之道;点出东方龙和好莱虎如何共舞;漫谈电影中的男性美;行走于那些银幕上的城市……
迷人的谎言 豆瓣
7.8 (12 个评分) 作者: 崔卫平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 - 5
本书由崔卫平在《经济观察报》的影评专栏结集而成。28篇文章,涉及百余部影片,既有经典老片,也有时下热片。
崔卫平从人性、心理、伦理、道德等角度对这些电影进行深度解读,细腻的感受,精准的行文,超出传统影评中的技术论与方法论层面。
这些电影被她纳入公共领域中加以审视,极权主义心理、琐碎之恶的现象、记忆与经验的建构……那些在银幕上投射出的现实影像,在文中被一一放大、剖析。其间反复的思辨与盘诘,饱含人文关怀,昭示着一种艺术与生活进行平行对话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