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文学
绿房子 豆瓣
La Casa Verde
7.1 (7 个评分) 作者: [秘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译者: 孙家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11
《绿房子》的故事发生在相距很远的两处地方,即位于秘鲁海边沙漠地区的皮乌拉市和远在亚马逊流域心脏地带的能够经商和传教的圣玛丽亚·德·聂瓦镇。故事的象征物就是那非常出名的,由外地人安塞尔莫建造的享乐中心——绿房子。
《绿房子》出版于1965年,第二年获得西班牙文学批评奖。1967年又获得罗幕洛·加列戈斯国际文学奖,这是西班牙语小说的最佳奖。对于一切愿意深入了解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叙事作品的人来说 ,阅读《绿房子》这部拉美文学史上的典范小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体验。
突然死亡 豆瓣
Muerte súbita
作者: [墨]阿尔瓦罗·恩里克 译者: 郑楠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7
16世纪的欧洲,宗教在变革,艺术在绽放,土地被欲望侵吞、被鲜血淹没。《突然死亡》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空之下。
狂放不羁的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和粗野无礼的西班牙诗人克维多在网球场上厮杀,这场比赛的结果或许会颠覆整个世界。当时正值反宗教改革时期,观看他们比赛的几位教皇在不久之后对新教徒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时间向前推移一些,在英国,亨利八世处决了他的王后安妮·博林,她的红发被做成了四个网球,并命名为“博林球”。在墨西哥,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摧毁了阿兹特克古文明,建立了西班牙殖民地。多年后,埃尔南的外孙女嫁给了奥苏纳公爵,后者为逃避通奸罪的惩罚,携诗人克维多逃往意大利。
几条故事线被切成碎片,夹杂着作者对现代生活的叙述,穿插在书中,它们的相通点暗暗交汇。书中出现的历史名人数不胜数,卡拉瓦乔、克维多、伽利略、安妮·博林……这是一部近乎疯狂、天马行空却又拼凑得天衣无缝的小说。
巴托比症候群 豆瓣
Bartleby y compañía
7.9 (34 个评分) 作者: [西班牙]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 译者: 蔡琬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3
☆诺贝尔文学奖大热人选、博尔赫斯与卡尔维诺的当下传人、著名导演阿尔莫多瓦最钟爱的作家之一恩里克•比拉-马塔斯 享誉世界的惊世奇作
☆法国梅迪西文学奖、法国年度最佳外语小说等多项国际知名文学奖得主
☆西班牙读者票选21世纪前十年最佳小说第二名
“即便是文学大师如阿根廷的博尔赫斯或意大利的卡尔维诺,都能在其中找到亲切的共鸣。”
——《柯克思评论》
巴托比,美国文学巨擘梅尔维尔笔下一位以“我宁愿不”来拒绝一切的诡异角色,竟跃出纸页化身为一种病毒,弥漫在文学世界中,让众多作家无法下笔。得上巴托比症的人都无药可治,而任何抵抗此病的举动亦是徒劳。本书的叙述者是便是一位“巴托比”患者,他年轻时曾写过一本小说,但因为某种心灵创伤,他拒绝再写。直到某一天,他开始写日记,记录那些和他同病相怜的作家封笔之谜。奇怪的是,他的日记里看不见正文,只有脚注,好像正文被某种不知名的病毒吞噬了……
番石榴飘香 豆瓣
El olor de la guayaba
8.4 (53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 [哥伦比亚] P.A. 门多萨 译者: 林一安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1
快来围观最全面、最真实、最风趣可爱的加博吧!《番石榴飘香》是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P.A.门多萨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谈话录,内容涉及马尔克斯人生的各个方面,穿插着门多萨介绍谈话背景的优美散文,被读者誉为“打开马尔克斯世界的钥匙”。《番石榴飘香》可说是最有名、流传最广的马尔克斯访谈录,书中的许多句子后来都成了读者心目中马尔克斯的标志性言论。
莫言、余华等几乎所有一线作家,在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时,都会提到这本书。强调一下,《番石榴飘香》并不是一本端庄范的书,正如亲爱的老马并不是一个端庄范的作家,本书的有些篇章,老马的自我爆料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
8.7 (274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陶玉平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5
★ 五十六年了,上校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等待。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我写了九遍,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无懈可击的,可以面对任何敌人。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在问世之前就已经被我自己超越了。事实上,我认为我最好的作品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加西亚•马尔克斯
★《没有人给 他写信的上校》是一部完美杰作。——《2666》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负盛名的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齐名。马尔克斯自认《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艺术成就要超越《百年孤独》。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讲述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上校,五十六年来一直等待退伍金的绝望生活。这位著名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被誉为“20世纪小说中最难忘的人物”,小说结尾也被誉为“所有文学作品中最完美的一段”。
2014年10月21日 已读
今日在实验室里草草翻完。大概会想到的形容词是甜蜜的沉重,和某些可以对照的相似的历史。相对于马尔克斯的其他的小说,这本书并不难懂,也不显得生涩,但是仍然是好的,郑重的。但是我并不喜欢这位译者,我不喜欢译著里用一些中文典故。当然只是个人意见。54.
哥伦比亚 拉美文学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豆瓣 Goodreads
Last Evenings on Earth
8.2 (225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赵德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4
◎《2666》作者波拉尼奥首部短篇小说集
◎令人着迷、苦寻的答案。挫败,但并非失败的旅程。
◎《2666》屡获2012年各项读书大奖: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中华读书报》年度十大好书,是惟一入选的外国小说;《中国图书商报》年度影响力图书;入围新浪读书年度十大好书等。
◎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由十四个故事组成,大部分故事的主人公是“B”:一个智利流亡者,在南美和欧洲漫无目的地游荡,串起了他同时代的其他人的故事,几乎都是在流亡生活中理想破灭的一代人,如何挣扎于边缘,困于梦魇。这些人犹如在一场梦中,在不同的故事中不断改换着形象、名字或背景。评论家们普遍认为,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豆瓣
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
8.7 (302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魏然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6
★马尔克斯自认为掌控得最好的作品。
★这是一个残忍的犯罪故事,一部极具张力的小说,为此我写了三十年。——加西亚•马尔克斯
★它综合了我以往所有作品的元素,我希望写的东西百分之百、准确无误地达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
“凶手千方百计找人阻止他们行凶,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漠视、旁观。”
195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朋友在全镇人面前惨遭杀害。“我如此急切地想要讲述这桩案件,也许是它最终确定了我的作家生涯。”
1981年,经过30年的调查和思考,马尔克斯终于找到这出悲剧的关键。
此时的马尔克斯,为抗议独裁统治,已经进行了5年文学罢工。然而为完成这一作品,他打破誓言,写下了这部触目惊心的悲剧——《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次年,马尔克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恶棍列传 豆瓣 Goodreads
8.7 (44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译者: 王永年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2
《恶棍列传》是博尔赫斯小说集,含《恶棍列传》《布罗迪报告》两个小集子,风格鲜明,有许多博尔赫斯心目中的东方元素。读来真像美国著名作家哈罗德•布鲁姆说的:“会激活你的文学意识,在这种文学意识中,他比任何人都走得更深。”
霍乱时期的爱情 Goodreads 豆瓣
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
9.0 (721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杨玲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9
★马尔克斯唯一正式授权,首次完整翻译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纽约时报》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