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历史的回归 豆瓣
The Return of History:Conflict, Migration, and Geopolitic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6.9 (7 个评分) 作者: 珍妮弗·韦尔什 译者: 鲁力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1
◆各国角力、难民迁徙、贫富不均、社会不公……
21世纪,是历史的终结还是历史的回归?
···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末,弗朗西斯·福山曾提出自由民主可能是“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并导致“历史的终结”。四分之一个世纪后,本书作者珍妮弗·韦尔什立足国际局势最新变化,回应并反驳了福山的这一著名论点。韦尔什指出,21世纪的世界并未如福山所预言的一般,成为自由民主的开放世界;战争与难民、政治与经济的国际角力、贫富不均与社会不公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本书促使读者重新审视自由民主的历史,并引导读者思考以下问题:如果历史正在回归,它具有怎样的当下特色?人们正如何使用历史?自由民主是否是历史的必然产物?我们应如何促进自由民主的发展?
···
韦尔什提出了一个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论点:历史还未终结,事实上,它只是回到了“当代的转折点”。
——《国家邮报》(National Post)
在那些与弗朗西斯·福山的智识遗产论争的作家中,珍妮弗·韦尔什是最有理有据且富于想象力的那一位。
——《加拿大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of Canada)
···
【编辑推荐】
◆“现代人小丛书”的作者是一群世界一流的知识分子和专家,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或问题出发,向公众提供面对后现代社会诸多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批判性思考。
◆本书作者珍妮弗·韦尔什是加拿大国际关系领域的专家,任教于牛津大学、欧洲大学等著名学府。曾任联合国秘书长保护责任事务特别顾问;此外,也服务于加拿大会议局、麦肯锡咨询公司、阿斯彭研究所、加拿大政府网站。
◆本书是她对福山提出的“历史的终结”这个著名论述的回应,对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自由民主国家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精辟分析,引发读者对当下局势进行思考。
◆本书聚焦当下热点问题:“伊斯兰国”的暴力行径、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后的系列政策、叙利亚难民问题、克里米亚事件......在此基础上,作者擅长分析,视角独特,突出了这些事件中的“当代性”特征,比如“伊斯兰国”在使用野蛮暴力时,也利用社交媒体招募“圣战”分子;虽然难民依然乘坐破旧的小船横跨大海,但他们靠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来获取准确及时的信息。
2020年8月3日 已读
太碎了,有种写个《与福山老师商榷》的长微博的感觉。
政治学
劳工的力量 豆瓣
Forces of Labor: Workers’ Movements and Globalization since 1870
8.8 (5 个评分) 作者: (美) 西尔弗 译者: 张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 1
《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本书是贝弗里·J·西尔弗的代表作,这本书出版以来国内外引用率都很高。作者对世界主要地区近150年的工人运动和全球化现象作了全面梳理,并对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调整和世界劳工运动的当代危机和未来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美国秩序的根基 豆瓣
Roots of American Order
6.8 (5 个评分) 作者: [美]拉塞尔·柯克 译者: 张大军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6
20世纪70年代初,本书首次面世时,美国正处于危机之中:理查德?尼克松不光彩地辞去总统职务,越南战争正走向灾难性的结局,大学正从学问的殿堂堕落成疯人院……
在世人大多对美国的未来感到沮丧时,作为当代保守主义运动的思想导师,柯克却满怀希望地期盼美国秩序的复兴,将其根基牢牢锚定在《旧约》中的先知时代,上下纵横三千多年,不无洞见地指出,从古希腊罗马到基督教的中世纪和宗教改革,西方历史的演变过程时时都在酝酿美国秩序的种子:耶路撒冷的信仰和伦理、雅典的理性与荣耀、罗马的美德与力量、伦敦的法律与市场,所有这一切都将融汇到由清教徒肇始的美国秩序之中。
在柯克看来,美国的成功之道似乎可以概括如下:宗教信念派生出有秩序的自由观;有秩序的自由观派生出自由市场和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自由市场和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则为美国经济、社会和个人活力的发挥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保障。
柯克念兹在兹的是,让美国保持自由和繁荣的那些永恒之道,而这些永恒之道就蕴藏在美国和西方文明的传统之中。
反对选举 豆瓣
Contra las elecciones: Cómo salvar la democracia
8.6 (17 个评分) 作者: [比利时] 达维德·范雷布鲁克 译者: 甘欢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7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他们是大错特错了
☆☆他们只有在选举的期间,才是自由的
☆☆一旦选举结束,他们就是奴隶
代议制民主已身陷困境,这一点越来越显而易见。如今,西方国家的投票率越来越低,政党成员越来越少,政客们越来越倾向于根据选举日期来调整策略,结果就是,西方社会患上了达维德•范雷布鲁克所称的“民主疲劳综合征”。该如何医治这一疾病呢?范雷布鲁克在本书中给出了分析和答案。
左与右 豆瓣
Destra e sinistra
作者: [意] 诺贝尔托·博比奥 译者: 陈高华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 6
《凤凰文库·政治学前沿系列·左与右:政治区分的意义》以其主题的重要性和论述的简洁性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凤凰文库·政治学前沿系列·左与右:政治区分的意义》阐明了左与右区分的重要性,强调这一区分仍然有效。对于这一区分的标准,作者自己倾向于平等与不平等、自由与独裁主义,认为通过这两个轴,人们就完全可以理解左与右之间的区分。而正是基于平等与不平等、自由与独裁主义,人们才可以把不同的政治团体划分为极左翼、温和左翼、中间派、温和右翼和极右翼,并且由此把握不断变化着的左翼和右翼。在博比奥看来,这些不同的派别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其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变的东西对待平等和不平等的态度。
小镇喧嚣 豆瓣 Goodreads
9.1 (22 个评分) 作者: 吴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2
基层迎检、开发纷争、征收税费、产业调整、征地“种房”、维权争利……“喧嚣”一词,释尽乡镇日常政治种种人事与结构交织碰撞的众声嘈杂。本书以后现代叙事策略,围绕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复杂的乡村权力场域中博弈共生的过程和状况,深度阐释了21世纪初中国中部地区某乡镇“乡域政治”的运作实践与支配逻辑。
本书出版十年来,获得学术界内外的广泛好评,被权威专家和普通读者誉为数十年来少见的以“抵近现场”“深度描写”的方式、以“比小说还精彩”的叙述来“复杂化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作品。重读此书,不难发现,虽然它研究的是十多年前的乡镇,但是,对于“故事”背后种种复杂因素的颇有见地的理论探讨,让它在今天仍然极具启示。
民粹主义大爆炸 豆瓣
The Populist Explosion: How the Great Recession Transformed American and European Politics
7.2 (9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朱迪斯 译者: 马霖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8 - 11
混圈层,读政治基本盘,
想了解特朗普的总统升迁韬略?
请看《纽时》《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相中的预言神书。
在人性、资本、权力的三国演义,
要从边缘到中心,
重要的不只实力,更在游戏规则。
玩转规则,看懂政治,改变就这么简单。
在政治上,民粹主义更多指的是借助“平民” 的手腕与方法,政论家们经常将“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分立看待。19世纪以来,“民粹主义”始终没有一个单纯的定义,很少有政治家将自己描述为“民粹主义者”。在政治话语中,“民粹主义”经常用来形容他人的政治策略。
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解19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民粹主义运动,民粹主义的潮流如何能一次次在大西洋两岸重演,2008年的经济衰退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关键性的角色,以及如何看待特朗普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面对民粹主义的后果,国际政治体系刚刚开始一次漫长的适应和调整——对于希望了解这一变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
【编辑推荐】
1.预言特朗普胜选,破解政治基本盘的政论大神指南。
政治分析家约翰·朱迪斯清晰地预判了民粹主义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真实力量。对民粹主义的来龙去脉做了细致的梳理。要深入了解民粹力量对欧洲、美国政治生态的影响,该书能带来很大的帮助。此外,朱迪斯对欧美政治的整体把握精确,对政治事件的观察犀利,对时事发展脉络思考独到,政治基本盘对作者而言手到擒来。
2.洞穿政党政治ABC,讲故事+看博弈,谈政局中笑侃人间冷暖。
政治人物的起起落落,政治现象的潮来潮往,经济趋势的起伏,在朱迪斯笔下都变得好玩有趣。作为一本画风清奇的政论著作,争斗紧张刺激,剖析经济鞭辟入里,解读数据有板有眼。正如专栏评论人埃德萨尔所说:“《民粹主义大爆炸》是对当代政治发展方向的尖锐的审视,无论是左派或右派的民粹主义的兴起。卓越而高超。”
3.面向读者的写作态度,对民粹主义历史的解读专业且用心。
文风友好不艰涩,内容坚实不油滑。对兴起于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民粹,从历史、理论、进化、转向等各个角度进行观察,跨界更显专业。对欧洲政治中的民粹心态,不同阶层对欧盟的态度,以及两者间隐秘而又深刻的关联,都予以发人深省的阐述。同时,朱迪斯并不执着于自己的价值观,而是能跳出观念冷眼看世界,让本书的客观性有了十足的保障。
4.从特朗普等民粹人物的优缺点,看人性的光暗,以及经济、政治的交互变化。
从难预测的变量——人——着手,看懂经济大衰退中人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在政党政治、选票政治中的映射。代入感强,剧情丰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回归有血有肉的反思,作者对经济、政治的交互机制了然于心。
5. 选择宽容和多元,还是选择坚守和传统?作为当代人的“刚需”读物自有答案。
不仅仅是多元和传统、激进和保守的抉择,朱迪斯在书中探索了许多人内心的疑问。比如:“全球政党势力表,为什么民粹当道?口无遮拦特朗普,为什么当上总统?老牌绅士英国人,为什么抛弃欧盟?欧罗巴的激进派,为什么选举成功?”这对我们理解现实,应对现实中的变化,尤其关键。《民粹主义大爆炸》就是一本当代人书架上的“刚需”读物。
-------------------
【相关推荐】
“2016年年度书籍之一。”
——迈克尔·布隆伯格(第108任纽约市长)
“帮助理解特朗普获胜的六本书之一。”
——《纽约时报》书评
“精心撰写,深入研究,有力论证,完美精准。”
——《经济学人》
“约翰·朱迪斯的《民粹主义大爆炸》是在特朗普胜选之前发表的,但这一不可能的胜利证实了该书的论点,即西方民主国家在某些方面未能代表其公民。朱迪斯的分析是敏锐而有吸引力的。”
——巴顿·斯威姆(《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
“对当代政治发展方向的尖锐的审视,无论是左派或右派的民粹主义的兴起。卓越而高超。”
——托马斯·埃德萨尔(《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资本与共谋 豆瓣
作者: (美)希尔顿·L.鲁特 译者: 刘宝成 中信出版社 2017 - 9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世界经济整体在稳步增长,但仍有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缓慢,资本市场和技术创新几乎停滞。传统观点认为,是资本的匮乏抑制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创新。
然而,本书作者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之所以在经济绩效方面差距悬殊,根本原因是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市场、社会和政治领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不确定性,导致这些国家公共治理不善,政治腐败成风,社会不平等加剧,经济改革和创新成效甚微。为此,作者建议通过建立机构与制度将不确定性转化为风险,从而缩小国与国之间日益增长的财富差距。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如东亚、拉丁美洲、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的发展实践,作者试图发掘主权国家政治和社会结构落后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总的来说,要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挑战是构建一个领导阶层与广大民众休戚与共的制度。
独裁者手册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Dictator's Handbook: Why Bad Behavior is Almost Always Good Politics
8.9 (147 个评分) 作者: [美] 布鲁诺·德·梅斯奎塔 / [美] 阿拉斯泰尔·史密斯 译者: 骆伟阳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 5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国家推行善政却在另一个国家施行最残暴的独裁?在这里,与其说制度是答案还不如说是问题本身。为什么比利时的制度越来越民主,而同一时期,同一领导人的刚果,却越来越独裁?难道是因为利奥波德二世只爱本国人或者有种族歧视?但后来刚果自己“选”出来的领导人并没有做得更好,仍然是一个糟糕的独裁者。
在《独裁者手册》这本书里,梅斯奎塔和史密斯研究多年,得出了一个能够相当完美地解释这一政治现象的理论,即:不管是国家、公司还是国际组织,其政治格局不能简单地以“民主”和“独裁”来划分,而必须用民意选民、实际选民、胜利联盟的数字多少来描写。如果胜利联盟的人数很多,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国家。反过来,如果胜利联盟的人数非常少,那么不管这个国家有没有选举,都是事实上的非民主国家。据此,很容易明白:在刚果,利奥波德二世只需要让少数人高兴就足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在比利时,他必须让很多人满意才行。
不得不提,对任何想理解政治的真正运作方式的人来说,《独裁者手册》都是一本必读的书,无论是政治领域的政治还是商业界的政治,无论是在独裁国家还是在民主国家。
2018年10月12日 已读
2018-41 社科中的“流行病学”。国内的部分删光了。有一些数据很有意思,分析也挺有意思。但是我不太喜欢这种全面简化过的理论。以及作者之一居然是从化学 quit 到政治学,失敬了。[2014-06-11想读]
政治学
Return 豆瓣
作者: Xiang Biao / Brenda S.A. Yeoh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2013 - 10
Since the late 1990s, Asian nations have increasingly encouraged, facilitated, or demanded the return of emigrants. In this interdisciplinary collection, distinguished scholars from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explore the changing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states and transnational mobility. Taking into account illegally trafficked migrants, deportees, temporary laborers on short-term contracts, and highly skilled émigrés, the contributors argue that the figure of the returnee energizes and redefines nationalism in an era of increasingly fluid and indeterminate national sovereignty. They acknowledge the diversity, complexity, and instability of reverse migration, while emphasizing its discursive, policy,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at a moment when the tensions between state power and transnational subjects are particularly visible. Taken together, the essays foreground Asia as a useful site for rethinking the intersections of migration, sovereignty, and nationalism.
政治秩序的起源 豆瓣 博客來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From Prehuman Times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
9.0 (66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朗西斯·福山 译者: 毛俊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9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05)——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刘瑜专文导读“重读福山之二:重新带回国家”。
成功的现代自由民主制,将强大的国家、法治和负责制政府三种机制结合在稳定的平衡中。那么,这三种机构最初来自何方?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诞生?又在何等条件下得到发展?建立的顺序如何?彼此间有何关系?
当代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弗朗西斯•福山,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今日政治机构是如何从历史中发展出来的全面画卷。《政治秩序的起源》(第一卷),把对政治秩序的探讨向前延伸到人类的灵长目祖先,然后依次讲述人类部落社会的出现,第一个现代国家在中国的生长,法治在印度和中东的开始,一直到法国大革命前夕问责制政府在欧洲的发展。《政治秩序的起源》是一次严密的尝试,力图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概览,建立一个理解政治制度演化的宏大框架。
本书第二卷将延伸到当代,敬请期待。
统治俄罗斯 豆瓣
Ruling Russia: Authoritarianism from the Revolution to Putin
作者: [美]威廉·齐默尔曼 译者: 辛亨复 格致出版社 2018 - 8
本书系统介绍了从1917年到2012年3月期间,苏联和俄罗斯政治制度不断演化的过程,指出目前俄罗斯政治体制正在向普京时代的完整威权主义和竞争性威权主义体制发展,该书是了解俄罗斯未来政治走向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逃避统治的艺术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8.7 (31 个评分) 作者: 詹姆士·斯科特 译者: 王晓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1 其它标题: 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
作者通过东南亚山地的历史指出,国家总是试图将山地的居民集中到平地,从事水稻种植,而山民则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国家的控制。传统的观点将山地的居民看做是落后和野蛮的,国家政权延伸到这些地区被看做是推动了这些地方的进步。但是斯科特通过对这个地区历史的研究发现,看起来似乎是落后的山地少数民族可能并不落后,他们居住在山上,选择了不同于谷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是因为他们希望借此逃避国家的统治。
作者指出,他讨论的对手是法国学者布罗代尔,因为在布罗代尔那里,文明与国家经常是被混在一起的,而作者则强调,在国家统治范围之外,有着同样的文明。
作者詹姆士•斯科特是美国人类学界研究农民问题的领军人物,其《农民的道义经济》一书出版以后,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其《弱者的武器》和《国家的视角》都对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现在是耶鲁大学的政治学和人类学斯特林讲座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其主持的“农业研究”是一个跨国的高水平博士后研修项目,至今已经延续了近20年。
【推荐】
这部著作可能是迄今为止詹姆士·斯科特最重要的著作。它具有深入的洞察力、创造性和同情心。很少有学者具有更敏锐的能力可以洞察那些没有历史、居于在完全不同的地点,并采用完全不同的实践和形式的人群的能动性。事实上,这已经使他非常接近于无政府主义的理想,也就是人们不仅可以逃避国家 ,而且可以避免国家形式本身。
—杜赞奇 (Prasenjit Duara)
这是一个出色的研究,富有人文和文化的洞察力,这部著作将改变读者对人类历史,以及对他们自身的思考方式。这是我所阅读过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理论中最具吸引力和激动人心的著作。
—罗伯特·郝夫纳 (Robert Hefner)
去政治化的政治 豆瓣
9.2 (12 个评分) 作者: 汪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5
全书以“中国”及其“现代”为核心关怀,讨论的多是90年代以来社会急遽转型中经济全面市场化、消费主义盛行、社会阶层结构性重组和知识群体明显分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知识思想的状况与问题;同时对60年代末期以来,东西方均逐渐强化的“去政治化”过程所导致的政党政治的危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新自由主义简史 豆瓣 Goodreads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8.4 (2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大卫·哈维 译者: 王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2
1978年,中国经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向自由化的转变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下令限制工会力量并终止国家持续十年之久的滞胀惨状。
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通过一系列特殊政策为金融和产业松绑,将美国带上了一条复苏经济的道路。
或许在未来的历史学家看来,1978年至1980年这几年是世界社会史和经济史的革命性转折点,因为正是在这几年中,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实践的理论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新自由主义认为,通过建立一个以稳固的个人财产权、自由市场以及自由贸易为特征的制度框架,能释放个体企业的自由和技能,从而最大程度上促进人的幸福。
自1970年代以来,松绑、私有化、国家从许多社会供给领域中退出,开始变得司空见惯。从前苏联解体后新成立的国家到老牌社会民主制和福利国家,几乎所有国家都接受了某种形式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另外,支持新自由主义的人们如今都身居要位,影响遍及教育、媒体、公司董事会和财政机构、政府核心机构以及那些管理全球财政和贸易的国际性机构。也就是说,新自由主义作为话语模式已居霸权地位,它成为我们许多人解释和理解世界的常识的一部分。
那么,新自由主义打哪儿来?它又是如何在世界舞台上泛滥的?对这个政治经济学故事的批判性考察,将为我们确认和建构另一种未来政治和经济安排的可能,提供一个框架。
政治的概念 豆瓣
Der Begriff des Politischen
作者: [德]卡尔·施米特 (Carl Schmitt) 译者: 刘宗坤、朱雁冰 等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7
☆经典作品全新增订,补充多国版本序言及学者评论;跨时空、多角度,全面理解施米特的处境,理解我们阅读施米特的语境。
☆无论左派、右派还是中间立场的政治思想者,都难以摆脱他那充满悖论与危险的思想幽灵。
☆20世纪具争议政治思想家、最后一位欧洲公法学家——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集全新编订。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什么才是最基本的“政治”常识?
------------------
《政治的概念》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政治的概念》《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附识》。增订本收入《政治的概念》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版前言、《从囹圄中获救》西班牙版前言,以及施米特研究专家梅林教授的“隐微的‘增补附论’”一文,新增附录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施米特的处境, 也有助于理解我们阅读施米特的语境。
《政治的概念》乃施米特最标志性也是被讨论得最多的作品,至20世纪末已有15个语种的译本,因为他在此书中提出了极具争议性的观点——政治就是国家之间的生存冲突,就是对敌友关系的划分。《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是《政治的概念》初版时的附录,在1933年的修订版中被取消。1963年重印时,施米特增补了大量注释,撰写新序,附加了三篇“增补附论”,成为《政治的概念》一书的定本。同年,施米特发表《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附识》,从19世纪源于西班牙的游击战讲到列宁尤其是毛泽东对游击战理论和实践的天才发展,尖锐地提出现代国际政治中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该书副题表明其对《政治的概念》提供了历史证明。《游击队理论》在“911事件”之后更显意义,现已成为诸多学科的经典文献。
------------------
施米特的论著最具学识且最富洞见力。——哈耶克
施米特是在一个自由主义的世界上承担起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在此,我们是指他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发生在自由主义的视界之内。他的非自由主义倾向依然受制于无法克服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列奥·施特劳斯
施米特乃“德国学界宪法和公法领域最重要的人”。——阿伦特
施米特是“韦伯传统下伟大的社会哲学家”。——雷蒙·阿隆
施米特是“韦伯合法的儿子”。——哈贝马斯
施米特蒙受的是数世纪以来不为人们所承认的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命运。——赫尔穆特·舍尔斯基
罗马失火时,弹琴固然要不得;然而,这个时候研究水力学理论却完全正当。施米特属于那种“研究水力学理论”的人,他是具有罕见信念的思想家……——雨果·巴尔
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现代性所作出的前沿性和总体性的攻击,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知识上的影响。由此带来的知识和理论上的碎片,不断地为欧洲以及欧洲以外的知识群体中的政治思想者所捡拾。事实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尚没有哪个思想家像施米特一样有如此多的来自不同领域的读者群。——扬–维尔纳·米勒
基于对魏玛共和国民主制度的分析,施米特全面思考了自由主义的理论局限,成为整个20世纪最重要、最精彩的自由主义批评家。
我们可以把施米特看作是尼采以来西方“价值重估”、道德超越和通过颠覆和消解传统而不断自我肯定的总体方向上的最后一个重要路标。——张旭东
今天的知识界,从德国到欧美乃至中国,施米特的思想幽灵正在徘徊游荡,吸引了分属不同意识形态与知识谱系的学者和知识分子……当然,施米特在世的时候绝不是默默无闻的学者,但对学术思想界而言,他在最近二十年间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他生前最为鼎盛的时期。如果在当代谈论西方思想,特别是政治哲学和法学,我们似乎逃不开施米特幽灵的纠缠。——刘擎
施米特的价值不在于他的答案,而在于他的问题,没有人能绕过去。左翼和右翼、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独裁者和“游击队员”,所有与他争辩的人都成了向他学习的弟子,无法绕过他那巨大的、悖论性的、危险的存在。在这张名单上,仅我们熟知的就有罗尔斯、哈贝马斯、福柯、德里达、德沃金,一直到齐泽克、阿甘本和哈特及内格利。——严搏非
血缘与归属 豆瓣
Blood and Belonging: Journeys Into the New Nationalism
8.8 (8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叶礼庭 译者: 成起宏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 - 8
◆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乔治·奥威尔奖、汉娜·阿伦特奖得主,《伯林传》作者叶礼庭成名作
◆实地走访全球六个国家和地区,亲历民族纷争的最前线,勾勒“后冷战”时代的民族主义地图
◆当我们需要满足自己的安全与归属需求时,民族主义是唯一的抵达路径吗?
···
【内容简介】
当库尔德工人党的游击队女战士瞄准敌人,魁北克的民众正举行另一次独立游行;当波黑妇女在战争死难者坟场哀悼亲人,北爱尔兰忠诚派正用鲜血写下“绝不投降”;当统一后的德国经历“兄弟复合”的阵痛期,鞑靼人正试图重新在故乡克里米亚站稳脚跟。在全球化趋势看似势不可挡的今天,民族主义是否真的已无容身之所?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理解当时全世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叶礼庭考察了南斯拉夫、库尔德斯坦、北爱尔兰、乌克兰、魁北克、重新统一的德国六个国家和地区。他深入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游击队内部,他与德国莱比锡的新纳粹组织头目见面,他还采访了南斯拉夫国民议会议长、副总统米洛凡·吉拉斯……在战争、分裂、游行和恐怖袭击的背后,叶礼庭看到一波汹涌的种族民族主义浪潮席卷了世界舞台,血缘成为今天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要素,而更符合社会现实的公民民族主义正遭受严峻挑战。
···
【名人及媒体推荐】
叶礼庭把视角转向那些令人心碎的细节,使看似疯狂的新闻故事在读者的眼中变得易于理解。
——美国记者、小说家罗伯特·麦克尼尔,《英语的故事》作者
·
《血缘与归属》一书叙述生动,可读性强。作者对在通往团结的发展道路上走错了“车道”的社会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
——戴维·弗罗姆金,波士顿大学政治与历史教授,《世界大历史》作者
·
伴随着一部6集的BBC电视纪录片,本书有力地分析了“新民族主义”的内涵与后果,深挖了“公民民族主义”和“容忍、妥协和理性的自由美德”之脆弱。
——《书单》
·
为了了解现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叶礼庭到南斯拉夫、库尔德斯坦、北爱尔兰、魁北克、重新统一的德国进行考察,通过对采访材料、历史事件、目击经历和尖锐观点的呈现,他认为民族主义是一股可建构、可焊接的力量,但从现今它的极端和权威的形式来看,它沦为了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叶礼庭深入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游击队内部,并拿到了第一手资料;他与莱比锡的新纳粹头目见面;还采访了前南斯拉夫国民议会议长、副总统米洛凡·吉拉斯。这让本书极具可读性和说服力。
——《出版人周刊》
当工作消失时 豆瓣 谷歌图书
When Work Disappears: The World of the New Urban Poor
作者: (美)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 译者: 成伯清 / 王佳鹏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10
本书作者利用大量的调查数据和个人访问记录,审视了美国大城市内城区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衰落,而失业问题正是衰落的核心所在,全球化使得蓝领的工作机会消失殆尽,除此之外,单亲家庭、毒品与暴力犯罪也困扰着内城区。作者认为失业危机将影响到所有美国人,他也坚信自己的解决方案能让整个美国社会受益。
战争、枪炮与选票 豆瓣
Wars, Guns, and Votes
8.4 (17 个评分) 作者: [英] 保罗·科利尔 译者: 吴遥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1
本书研究的主题就是,为什么政治暴力在极端贫穷的最底层10亿人的社会里如此普遍,以及如何才能遏制它。在最底层10亿人的地区,如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肯尼亚等国,其国家结构性的缺陷导致人民除了依靠国际社会供应必需的公共物品之外,别无他法。然而最底层10亿人的小国政府对主权的激烈捍卫,再加上领导人的软弱和冷漠,彻底限制国际行动实际上能达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