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
平成猿蟹合战图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吉田修一 译者: 岳远坤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11
继《横道世之介》之后的长篇小说,大快人心的小人物逆袭,众人得其所归的爽快复仇喜剧。
这个故事是照进闭塞社会的一缕光。
--------------------------------
夜未眠的东京新宿街头,发生了一起肇事逃逸事件,偶然路过的歌舞伎町酒保青年目睹逃逸者。一切事情的开端,始于一群人平凡的日常生活无故遭到践踏。于是,他们决定展开复仇。
带着婴儿从长崎上东京寻夫的女招待、目击肇事逃逸事件现场的酒保、呆头呆脑的牛郎、立志当政治家秘书的女人、世界级的大提琴演奏家、俱乐部的妈妈桑、父亲顶罪入狱的美术大学女生、在秋田县大馆独居的老婆婆。八位心地善良的主人公,以他们微小的勇气及信念,力图改变命运获得幸福!
--------------------------------
“猿蟹合战”是流传在日本各地的民间传说,描写狡猾的猴子欺骗杀害螃蟹,被螃蟹的孩子们报仇的故事。很多中国出版的“外国民间童话”里也基本会收录“猴子和螃蟹”的故事。
各地传说内容各有差异,流传最普遍的版本是:狡猾的猴子想要用柿子的种子交换螃蟹的饭团。螃蟹最初不愿意,但是,猴子告知若种植种子会长出许多柿子后,螃蟹答应和猴子交换。
后来,种子长成大树并长出许多柿子,摘不到柿子的螃蟹拜托猴子摘取。但是,狡猾的猴子只顾自己吃,反而向催促的螃蟹投掷坚硬的种子,螃蟹因此死亡。螃蟹的孩子们找来栗子、臼、蜂、牛粪,潜入猴子的家,最后顺利杀死猴子报仇。
小说家芥川龙之介也曾经将此传说改写成短编小说,题名《猿蟹合战》。
“平成”是日本现在所用年号,元年(1989年)1月8日起。
吉田修一以古典传说冠上日本现代的年号,描写日本现代的一出小人物逆袭闹剧。
其官网介绍说在《平成猿蟹合战图》里,你能读到:普通百姓与既得权利阶级的战斗;欺骗者的逻辑与被骗者的心理;在找到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东西之后,才能谈及的人生意义等等。小说涉及的事件以及作者关注的焦点,与当今日本的社会构造、被重新定义的价值观紧密相连。本作是作者开辟书写新天地的重要作品,同时也展现了攫取当今时代缩影的作家笔下最精髓的部分。
--------------------------------
吉田修一在采访中说过,他希望《平成》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各自的幸福。他写下这个“现代版的童话”,希望人们获得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勇气及信念。
我们只是小小的螃蟹,虽然横着走,但有时候也要前进啊!
闹哄哄的“合战”拉开序幕,你听到纯平坚定地告诉你:
“我一定会赢。
这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那些相信我的人。”
美德的动摇 豆瓣
7.3 (34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岩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4
《美德的动摇》是三岛由纪夫中晚期小说之一,完成于1957年,同年由日本讲谈社出版。主人公仓越节子出生于一个管教甚严、门第高尚的家庭,但却洋溢着官能的天赋。仓越节子不甘于寂寞,宽容空想,主动成为有着英俊面容和矫健身体的青年土屋的情妇,恋情如花一样绽放,最终又如花一样凋谢。
《美德的动摇》是三岛由纪夫最受欢迎大众小说,以古典优雅笔触全新定义了不伦之恋。
《美德的动摇》是三岛由纪夫受法国心理小说的影响创作的都市言情小说,出版之后大获成功,当年畅销30万册,原书名中的“よろめき”成为“出轨”的代名词。出现了“动摇夫人(よろめき夫人)”“动摇闹剧(よろめきドラマ)”等流行语。小说也被改编为电影。被评价为“拥有优雅灵魂的奢侈小说”。
唐草物语 豆瓣 Goodreads
8.4 (2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涩泽龙彦 译者: 林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4
本书于1981年获得第九届泉镜花文学奖。
本书是作者以历史上十二位著名人物的故事为蓝本,用自己独特的奇幻风格重加演绎,创作出来的十二篇小说。这十二个故事,有的脱胎于历史人物的真实经历,有的出自关于历史真实人物的精彩传说,还有的是作者受一些轶闻趣事的启发而进行的原创。如:再现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如何为观测火山现象而献身的《死于火山》,以安倍晴明为主角、反映轮回与辩证法思想的《三个骷髅》,反映徐福与秦始皇关系的《海市蜃楼》等。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对人类文明和精神的暗黑面进行了探讨。本书风格诡谲,充满奇妙的幻想,是涩泽风格的最高代表作。
青鸟 豆瓣
作者: [日本] 重松清 译者: 叶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11
《青鸟》:日本著名作家重松清残酷呈现!
现代教育制度下的欺凌,校园时有发生的自杀事件。
孩子们不可遏制的心灵危机,谁来制止悲剧的发生!
《青鸟》同名影片由阿部宽、本乡奏多主演!
这个故事也许不能改变什么,但它能给人们一些启发。让我们重新感受到那种深入内心深处的温暖力量!
文摘
“我喜欢校服上衣和裙子上的口袋。”
“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你喜欢城山中学的哪些方面?讨厌哪些方面?”
——在学生会发给三年级全体学生的调查问卷上,我写下了上面那句话。
调查问卷是无记名的。只需要在“男”或“女”上打个勾就可以交了。
所有学生的回答都印在了这一期的《学生会报>上。虽然字很小,但我觉得我写的那句话还是显得异常醒目。
我们班几个比较机灵的同学,一眼就看出来那句话是我写的。还有几个人故意看着我,不怀好意地窃笑着。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写那句话。要是没写该多好啊。心里明明知道人家一看就能猜到是我写的,可在写的时候,手还是不听指挥。稀里糊涂地把那句话写了上去。
初中三年。一直都是这样。
小学时高度统一的我的心和身体,现在却—分为二了。
我的身体不听心的指挥。自己做的事情,却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所以,我的手总是揣在口袋里。口袋里有一块儿手绢。只要我的手攥住了这块小手绢,情绪就会变得平静下来。而如果手指不小心离开了手绢,我就会觉得自己的心也离开了身体。
我喜欢校服上的口袋。这是我的真心话。真的。如果没有口袋的话,我想,我一定无法坚持到初中毕业这一天。
我心不在焉地看着放在自己座位上的那份《学生会报》,突然觉得有人在背后轻轻拍了我一下。
还没等我把头抬起来,真澄美已经坐在了我对面的空位上。她指着《学生会报》说:“口袋,写得不错嘛。”
我又把头垂了下去,脸上的表情却比刚才稍微缓和了一些。手自然地伸进裙子的口袋里,紧紧攥住了小手绢。真澄美看出了我的不安,噗哧笑了出来。
“其实。口袋真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呢!就算是哆啦A梦,如果没有口袋的话,也只不过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肥猫而已。”
真澄美的话特别多。说起话来像开机关枪,说起笑话来,也只能把自己逗笑,就溆对着墙壁打网球一样——我一直这么想。可是,我只是想,却不说出来。难道有口袋的就是哆啦A梦!?真滑稽!要是我这么抢白她一句,她一定会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吧。说不定还会夸我说话很幽默呢。我喜欢看她笑,更希望她能夸我。可是,我仍然沉默着。
并不是我不想说话,而是因为我无法说话。我想发出声音,可是,我的嘴巴却不会动。就算嘴巴动了,声带也不会动。就算声带动了,我还是说不出话。
我紧紧攥住了口袋里的小手绢。
“你知道哪句是我写的吗?我告诉你吧。在这儿。这旬。”真澄美指着《学生会报》其中一段说。
“我讨厌大家装成乖乖仔的样子。”
“很尖锐吧?”
嗯,也许吧。
“其实我觉得挺意外的,本来以为大家都会跟我写的答案差不多,可结果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写。”
这不正说明了大家都在“装乖乖仔”吗?
“现在什么都无所谓了,反正还有两个星期就毕业了。”
我要是跟真澄美写差不多内容的答案就好了…… 由始至终,都是真澄美一个人在说话。无法开口说话的我,把自己想说的话,都通过手指和手心,渗进口袋里的那块小手绢里了。
“哎呀,差点儿忘跟你说了。村内老师让你到办公室去一趟。”
村内老师是第二学期来我们学校的,现在给我们教国语课。因为我们原来的班主任细野老师请了产假,他就接了我们这个班。
找我什么事?
真澄美看见我惊讶的表情,就接着说:“具体我也不清楚,他说有话要跟你谈。”
要跟我谈什么?
“你去了不就知道了?”
真澄美虽然能看懂我的表情,却无法将我们的谈话进行下去。
没办法,只好去了。我从座位上站起来。真澄美转达完老师的话,也离开了我,加入到另外一群正在看漫画的女孩子当中去了。
我一个人走出教室,差点儿撞上迎面跑来的黑田君。我急忙停下,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小步。“哎呀,对不起,对不起。”黑田君稍稍举了一下手,跟我道了个歉,跑开了。
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说什么对不起啊!
在走廊上跑来跑去,让别人怎么走路啊!
小心摔跤!
我也不好,没看见有人跑过来。
在我的脑子里,一时间浮现出好多话。可是,这些话都被小手绢悄无声息地吸了进去。被黑田君差点儿撞到时来不及发出的惊叫,和黑田君目光交汇时瞬间的心动,还有现在从心底里发出的对黑田君的呼唤,都悄无声息地渗进小手绢里了。
回过头去,已经看不到黑田君的身影。也许他进了教室吧。
我继续低着头。沿着走廊往前走。
难道有口袋的就是哆啦A梦!?——
回想起刚才的那句话,觉得一点儿也不好笑。
幸亏没说。对于我这些索然无味的话,小手绢既不会看不起我,也不会生我的气,更不会嘲笑我。小手绢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听众。
我喜欢黑田君。
小手绢默默听着这句我对任何人都没有说过的话。三年来,—直都默默地听着。
不,准确地说,他并不是这么说的。
你、你的。
日、日记。
我、看、看了。
村内老师说话本来就不流利,一紧张就更结巴了。
特别是碰到以“ka”行的假名和“ta”行的假名开头的音节。还有以浊音开头的假名,更是一塌糊涂。所以,对那些姓以“ta"行假名开头的学生,他就只叫名字。而对那些名字以“ta”行假名开头的学生,他就只叫姓。可我的名字—千叶知子(tiba tomoko)无论姓还是名,都是以“ta”开头的,所以,无论是姓还是名,他都叫不好。
我仍然低着头,不作声。不出所料,果然是日记的事情。我不禁在心里叹了口气。我理解老师的难处,无论谁碰上这种事,都会为难的。可是。最为难的那个人,是我自己。
,我们每个星期要交一次日记给班主任。而今天早上,正好轮到我们这组。
昨天的日记,我只写了一句话。
“毕业典礼那天,我要请假。” 老师一定是在早上没课的时候,或者午休的时候看了我的日记,所以才急急忙忙把我叫来的。
“你爸爸妈妈知道吗?”
我摇了摇头。我注意到老师今天结巴得特别厉害。你、你爸……爸爸,妈、妈……妈妈……也许是因为他太吃惊了吧。
我悄悄地把小手绢从裙子口袋里掏出来,压在屁股下面,紧紧地攘在手里。
我也是追不得已啊。毕业典礼上,每个被叫到名字的毕业生都要答“到”,而且每个毕业生都要说—句“回忆初中生活”的台词,我力司疆叻不爹峨研疆叻不到……
真应该把这些都写在日记里。
当然,就算我没写得那么详细,老师也应该心里有数吧。只见他皱着眉,低声嘀咕着什么。不过却并没有说“不许请假”。P3-6
山月记 豆瓣
8.9 (108 个评分) 作者: [日]中岛敦 译者: 韩冰 / 孙志勇 中华书局 2013 - 5
这是日本天才作家中岛敦的第一本中文简体版精选集,收录中岛敦《山月记》《弟子》《李陵》《光•风•梦》等九篇代表作。中岛敦的小说多取材于中国古典故事,独出心裁,文字优美,探究人性的幽暗与自我的存在,充满现代特质,深获读者喜爱。
【本书特色】
1,日本天才作家中岛敦作品中文简体版首次面世,重塑中国古典,让你认识自我,读懂人性的挣扎!
2,《山月记》是日本高中语文教材常选篇目,日文版《李陵•山月记》高踞日本“五大杰出小说”榜首,排名超越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和夏目漱石《哥儿》!
【评论推荐】
中岛敦作为对人性的知性的理解者,在他的身上有一种穿越性,这种穿越性可以和夏目漱石以及晚年的幸田露伴媲美。
——日本作家 伊藤整
中岛敦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显示了一种成熟和练达,表现了纯文学所具有的高雅与纯正的艺术品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向远
中岛敦学贯中西,不仅深谙中国古典,还精通西方文学和哲学。他的作品不仅有简洁、高迈的汉文格调,还充满了深刻的哲理,蕴含着他对人的存在及命运的深刻洞见。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郭勇
金阁寺 豆瓣 谷歌图书
金閣寺
8.9 (255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唐月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
三岛由纪夫重要代表作,发表于1956年,长篇小说。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金阁寺》发表后大受好评,获第八届读卖文学奖。
三岛要在《金阁寺》中描述这种对传统既爱又憎的奇妙心态,这在他看来似乎用一般的真善美方程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他一向追求倒错美学,于是将金阁寺僧徒的思想和行为作艺术上的提升。他要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中创造“死与颓废”的美,构筑自己独特的美学世界。总之,三岛由纪夫驱笔写《金阁寺》,就是以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的关系。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
我被爸爸绑架了 豆瓣
キッドナップ・ツアー
7.6 (5 个评分) 作者: [日] 角田光代 译林出版社 2013 - 5
《我被爸爸绑架了》与《窗边的小豆豆》同获日本路旁之石文学奖
《我被爸爸绑架了》获台湾地区《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我被爸爸绑 架了》入选台湾地区 “开卷书评人”、“好书大家读”推荐书目
爸爸没钱、没耐心、又靠 不住,带着小春“逃亡”的路上,他常为了食宿开销斤斤计较,也时有不靠谱的旅程安排。爸爸就是如此困窘又孩子气,可他还是竭尽所能让小春体验旅行的乐趣:去郊外放烟火,夜晚漂浮海上、借宿山顶寺庙……
旅程的终点就要到了,那个内向、爱使性子的小春长大了,也爱上了这个穿着脏T恤、晒得黝黑的爸爸,即使他是那么普通无奇。
人生的开始,我就抓了一手烂牌:绑架,更是一次短暂的逃离,令我的人生风景从此不同......
————————————————————————————————————
这本书的故事很单纯,触及到的话题却沉重而又复杂:破碎困顿的家庭,常常不能相见的父女,女儿在懵懂中试图理解父母的立场,父亲在落魄中不放弃对责任和爱的坚守……书的篇幅很短,但提及的诸多问题却耐人寻味。
——曹文轩
在外人的眼里,这样一个落魄的父亲或许不负责任……但他也充满想象力。他的想象力,以及背后的创意,让生活出现新的排列组合,现实因此容易承受,甚至值得享受。
——方柏林
家庭,向来被文化强力推销、固执地界定为亲密空间,但是却制造了疏离;离开了它,反而让人容易经历亲密。作者透过创意的构想、有趣的情节和不俗的意象,让我们没有压力且愉快地加入这场绑架之旅。小春静静地叙述,里面有着细腻而强大的感受力量。
——台北师院幼教系系主任 蔡敏玲
《我被爸爸绑架了》反省了被物质与成功绑架了的亲子关系,它提醒了我们,在今天以快速的方式定义一个人、淘汰一个人的世界,每一个父母想要在他们的子女面前,维持“成功”的地位,是如何艰难。有着遥远的、微小的、看起来和路人没两样的父母,是大多数人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在书中得到了抒发。
——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 吴嬿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