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
悬崖猎人的哀歌 豆瓣
作者: 钦基斯·艾特玛托夫 / 穆和塔尔·夏汗诺夫 译者: 哈依夏·塔巴热克 2015 - 8
两千年前,一条“丝绸之路”横穿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连接欧亚大陆。两千年后,这条道路再次为世界所瞩目。由吉尔吉斯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和哈萨克作家穆赫塔尔•夏汗诺夫合著的谈话录《悬崖猎人的哀歌》通过交织着智慧和深情的对话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睦邻相互理解交流的大门。
两位作家敞开心扉谈到了故乡的魅力、先祖的礼仪习俗、闻名遐迩的伟人、深陷权力漩涡的帝王将相、历史和现实中的“曼库尔特”酷刑、突厥民族充满艰辛的历史、生活中曾经邂逅的女性以及与她们所产生的炽热爱情。《悬崖猎人的哀歌》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受各国读者的好评。此次中文版是首次翻译出版,对中国读者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阅读体验。
额尔古纳河右岸 Goodreads 豆瓣
8.6 (86 个评分) 作者: 迟子建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5 - 12
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
著名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这一弱小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我们娓娓道来——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种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
格萨尔王 豆瓣
7.8 (11 个评分) 作者: 阿来 重庆出版社 2009 - 9
彼时,神在天上,人和魔在地上;魔统治人,并且隐藏在人的心里,使人变成魔。神子崔巴噶瓦不忍人间众生的悲苦,发愿铲除妖魔,在地上建立慈爱和正义之国,于是降生在一个叫“岭”的地方,父母给他起名叫觉如。十二年后,觉如荡平各路妖魔,带领众人来到应许之地,建立岭国,是为万世传唱的格萨尔王。
格萨尔王天纵神武,所向披靡,魔国一个个破灭,岭国盛极一时。可是,魔生在心中,人生生不息,魔亦源源不绝,如何才能降服人心中之魔?
一千多年后,一个说书人,牧羊人的后代晋美,踏遍格萨尔王的土地,传唱格萨尔王史诗,并且追寻传说中的格萨尔王遗留的宝藏。终于,格萨尔王与晋美在梦中相会,王告诉晋美,珍宝已经布施给穷人,真正的宝藏在人的心中,叫做慈悲。晋美明白,无休止的征战已经使王厌倦,故事应该尽早结束。
格萨尔王,伟大的战神,也是慈爱的化身。藏民族的精神,于斯可见。
2013年1月24日 已读
出于对阿来的喜欢,对这本书实在有些失望。
中国 民族文学
尘埃落定/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阿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7
一本关于康巴藏族具有远见的"傻子"的故事,展现了土司制度的崩溃前夕的社会面貌。该书获得茅盾文学奖,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好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对《尘埃落定》进行了编辑再版,本书已被教育部指定为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在正文之前有导读,介绍本书的基本情况,内容附有详细的注释,所以特别适合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
2013年1月24日 已读
虽然是删节版但是一点无损情节的流畅……
中国 民族文学
穆斯林的葬礼 豆瓣
6.4 (80 个评分) 作者: 霍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 - 8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着力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文学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群像,血肉丰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