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
怪物考 豆瓣
6.5 (6 个评分) 作者: 王慧萍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5 - 6
还记得电影《魔戒》里驮着弓箭手的大象,还有会走路的树人吗?或是《哈利·波特》里一连串的神奇生物:喷火龙、独角兽、人马、凤凰、三头狗?或者是《纳尼亚传奇》里鹰头狮身的葛利芬、牛头人身的巨人、体型庞大的犀牛?以及《魔兽世界》里各种造型奇特的怪兽。这些有趣、恐怖、奇形怪状的生物,在科学时代的今天,我们会觉得这只是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奇幻世界,不过对于中世纪的西方人而言,他们却深信不疑地认为这些怪物确实存在于真实世界中。《怪物考》将带领读者重新回到那个充满奇想的世界,并藉由认识各种怪物,追本溯源到他们的神话意义或文化的象征,借此,读者可以见识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无所限制的想象力。
中国民间传说 豆瓣
7.5 (11 个评分) 作者: 袁珂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5
中国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集中记述中国民间传说的唯一著作
生前亲自校订誊清,尘封半个多世纪首次出版
【编辑推荐】
袁珂先生一生写就诸多神话著作,关于中国民间传说,虽在多部著作中提及,但是却无集中记述这一内容的著作,本书填补了袁珂先生无专门记述中国民间传说著作的空白。
《中国民间传说》尘封半个多世纪首次出版。“《中国民间传说》一稿内容,经父亲校订过,也做了认真的誊清,收藏于藤箧底。”袁珂先生后人袁思成先生颇感遗憾的告诉我们。但同时也表示,幸得后浪发现此宝,方能面世,短小精悍,足见袁珂先生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本书封面采取内外封设计,封面三个元素做漆片工艺,书名烫黑,使这一沉睡良久、极具欣赏和研究价值的著作从内到外散发着一种高端雅致的气质。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传说》是袁珂先生集中记述中国民间传说的唯一著作,首次出版。全书二十余篇,多取材于魏晋人作的笔记小说,且做了较大的艺术加工,有的扩充篇幅甚至达到10倍以上,既充分传达了这些简古、精短的魏晋文字的思想内容,又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书中所收录的民间传说,有的歌颂人们降妖捉怪的智勇,有的讽刺权贵显要人物,有的赞美动物的品德……将这些混淆在魏晋人写作的神鬼志怪小说中的古代民间传说分类叙写,传达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七夕 豆瓣
作者: 刘宗迪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7
现代人对于头顶上的星空越来越陌生了。满天繁星,对于现代人而言,大概只是记录于天文学读物中的抽象概念,人们不仅不能像古人那样如数家珍般指出星星的位置、认出星宿的图形、叫出星星的名字,甚至连那些千百年来世代流传、古人像话家常一般时常念叨的星空神话、星辰故事,也早已付与忘川逝水了。
现代人对于星空越来越陌生,因为现代人的视野越来越逼仄、眼光越来越短浅。古人栖居大地,举目四望,地阔天高,繁星垂四野,万象为宾客。现代人则深陷于现代都市的水泥森林中,高楼大厦将浩瀚夜空分割得支离破碎,腾嚣的红尘和迷乱的灯火湮没了满天星光,人们鲜有余暇和闲心登高望远、仰望星空。古人眼中列星四布、星辰满天的夜空已经越来越遥远,现代人心目中的夜空,日益成为一个越来越空洞模糊的梦幻宇宙,一个星尘风散、黑洞潜藏、异形怪物出没的黑暗空间。
现代人对于星空越来越陌生,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与星空越来越遥不相关。对于古人而言,星空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天文知识是他们须臾不可或离的常识。
对于古代那些漂泊沧海的航海者和浪迹大地的游牧者而言,星空就是指引他们远游的指南和地图,北斗星七星连珠,一年四时,彪炳于北方夜空;猎户座三星璀璨,年年冬季,辉映于南天,为他们在烟波浩淼的大海上或山重水复的大地上勾画出漫游的路径,指明了回归的方向。群星列布的星空,就是一幅舒卷于浩荡夜空中的地图,只要记住几颗星星的位置,远行者就不会迷失方向,就总能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也总能找到回家的道路。古代的远行人,离不开星空的指引,而现代的旅行者,只需凭借手头的航海图或地图、罗盘仪甚至卫星导航仪,就可以轻易地确定所处的方位、远行的距离以及目的地的位置,他们已经无需星空经纬的指引,无需北斗星或猎户座为他们指引方向,尽管北斗星依然高悬北方,尽管不老的猎户座依然在年年冬夜牵犬出猎。
对于古代那些终年劳作于大地田园的农人而言,夜空中四时轮回的群星,则为他们肇示了岁月的推移、季节的流转。根据特定星宿的出没和方位,古代的农民们能够很方便地判断季节和农候、预知风雨寒温、判断年景丰歉……。周行不怠的星宿,对于春种秋收的农人而言,就是高悬于头顶的历书和钟表。农人生活的节律随斗转星移的旋律而亦步亦趋,列星递昭,春华秋实,群星运行的旋律规定了他们四时劳作、养生送死的节奏和周期,古代农人的命运,与星空休戚相关地交织在一起。如今,随着历书的流通和钟表的普及,农民们只要翻翻月份牌,就知道眼下是几月几日、何种节气、该安排什么活计,抬抬手腕看看手表就知道此刻是几点几分、什么时辰、该下地还是收工。因此,尽管现在的农民们依然终年劳作于星光辉映、风雨交织的大地之上,但对于头顶的星空,对于那些星宿的位置和名称,也大都茫然不知了。
因为星空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关于星空的知识是其生活日用须臾不可忘却的常识,因此,古人们不仅熟稔星宿的图形、位置,而且还借人间事物为满天星斗取了流光溢彩的名字,又根据这些名字演绎出意味隽永的故事。故事中,天上遥不可及的星星常常化身神仙降临凡世,或隐身尘寰,或游戏人间,给人们带来幸福或厄运,更有那些贪恋尘世欢愉的多情仙子,与凡夫俗子灵犀相通,一见倾心,演绎出一番缠绵悱恻的人神之恋。古老的星空知识和农时常识就借这些名字和故事而深入人心、流行久远。随着星空的高飘远举,随着人们对于星空的日益疏远和漠然,现在的人们不仅早已不认得几颗星星,说不出星星的名字,甚至连那些流传千百年、曾经脍炙人口的星星故事也随风飘散了。
但是,在中国人的心灵星空中,却有两颗星,以及它们的故事,直到今天仍让人津津乐道。每到暑热初退、凉风乍起的初秋之夕,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举目望天,在初升的新月光华中,在满天闪烁的繁星中,在烟波微茫的银河边,寻找它们的清辉。为了这两颗星星,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不知道费了多少笔墨、抒写了多少哀艳的词章。这两颗星星的故事,年复一年,不知道让多少思春的少女和伤春的闺妇每每仰望星空,黯然神伤。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尽管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已然模糊,尽管很多人已经说不出这两颗传说中的星星究竟在满天繁星中的哪一方,但是,关于它们的故事却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断地讲述着。中国人不仅讲述它们的故事,而且还专门设置了纪念和祭奠这两颗星星的节日。每到这个节日的夜晚,人间的小儿女会聚在满天繁星之下,搭起供桌,摆上新熟的瓜果、精巧的手工,望天而拜,默默地为这两颗天上的星星献上自己的祝福,也暗暗祈求天上的仙子照临人间,给自己带来幸运和吉祥。——这两颗星星,一颗叫牵牛,一颗叫织女,这个奉献给它们的节日,就是七夕。
罗摩衍那 豆瓣
作者: [印度] 蚁垤 译者: 季羡林 译林出版社 2002 - 8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叙述王子罗摩因受老王妃嫉妒被放逐,妻子悉多被掳,后得群猴帮助,夫妻团聚,恢复王位。此篇叙述他在森林中与魔搏斗的故事。
《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书约有两万四千颂,共分七篇:《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它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战争。
《罗摩衍那》的故事情节比较集中紧凑,虽然也插入不少神话传说,但除第一篇和第七篇外,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枝蔓庞杂。主要人物性格丰满,随着矛盾的展开而变化发展。全书注重风景描写,而且做到情景交融。它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大多采取纯客观的态度描写景物,而是通过史诗人物的眼睛描写,这样就更富有感情色彩。《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一样,主要采用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诗律,文体风格总的来说明白晓畅,但已开始出现讲究藻饰和精心雕镂的倾向。由此,《罗摩衍那》成为古典梵语诗歌最直接的先导。因而,印度传统将《摩诃婆罗多》称为“历史传说”,而将《罗摩衍那》称为“最初的诗”,并将传说中的作者蚁垤称为“最初的诗人”。
山海经校注(最终修订版) 豆瓣
9.6 (9 个评分) 作者: 袁珂 校注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4 - 4
系统研究中国神话第一人袁珂先生生前亲自修订
《山海经》校注最权威最经典著作
本书为袁珂先生在系统研究《山海经》基础之上,经过校勘、考辨、注释,为读者与研究者提供的一部传统文化典籍经典之作。《山海经校注》自出版以来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于1984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一等奖,是研究中国上古图腾社会珍贵史料、领略古代神话传奇的必读著作。
与一般校注类著作相比,作者以其深厚的神话功底,旁征博引,对《山海经》中相关神话的解读颇有独到之处。注释除引经据典外,还注重《山海经》本身的内证、新近文物出土的学术成果,以及金文和甲骨文等方面的运用,不但解释了中国远古神话的问题,而且对于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随文所配插图,更弥补了古本《山海经》有图,而今已亡佚的缺憾。
凯尔特的薄暮 豆瓣
The Celtic Twilight
7.8 (9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威廉·巴特勒·叶芝 译者: 颜爽 新星出版社 2012
本书为叶芝早年搜集自斯莱戈和戈尔韦的神话、传说合集,融合了众多神秘浪漫的爱尔兰乡间神话,是作者早年在爱尔兰西北沿海村庄采风,与乡间各色人物交友聊天,并对这些谈话笔记稍加整理,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编写而成的。文章洋溢着神秘浪漫的美感以及对淳朴思想的热爱,展示了一个与现实平行的幻想世界之全貌。正如作者所说,希望“以自己的洞察力,向任何听到我的呼喊而看过来的同胞,展现一个真正的爱尔兰。”其意义不仅在于拾起了散落在乡间的纯朴珍宝,更是爱尔兰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推动力量。
后羿 豆瓣
6.5 (8 个评分) 作者: 叶兆言 重庆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重庆出版社) 2007 - 1
在古老的中国神话中,后羿是一个盖世英雄——他先后射下九个太阳,气候从此风调雨顺;杀死众多吃人的猛禽恶兽,百姓终于安居乐业。但后羿的妻子嫦娥害怕射日会招致天帝降灾,便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仙丹——她背叛了后羿,断送了爱情,一个人在月宫中过着寂寞冷清的生活。
在《后羿》一书中,著名作家叶兆言重述了这个神话,并赋予其全新的现代色彩:嫦娥忍辱负重抚养神的后代——羿,羿在嫦娥的帮助下完成了从神到人的转变,嫦娥在羿成为皇帝后失宠,羿在濒临绝境时意识到只有嫦娥的爱才是他力量的源泉,进而放逐嫦娥,使其飞天以离开这个乱世——由于嫦娥的爱,后羿从神成为了人;由于后羿的爱,嫦娥从人成为了神。在叶兆言令人目眩的精彩重述中,阴谋与爱情、奉献与贪婪、忠诚与背叛、欲望与尊严在小说中轮番上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神话世界、一段可歌可泣的惊世情缘。
诸神的黄昏 豆瓣
Ragnarok: The End of the Gods
8.0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A·S·拜厄特 译者: 姚小菡 重庆出版社 2012 - 7
《诸神的黄昏》取材于北欧神话中诸神之战即世界末日的传说。战时,英国,倾盆而落的弹雨之中,小不点儿随母亲疏散到了乡间。白昼四野明媚,夜空中却弥漫毁灭的声息。小不点儿心里知道,远赴战场的父亲已经一去不返。无意中,她读到了《仙宫与诸神》,一本记载了世界缘起与终结的神话。世界之树,海中之树,中土之城,巨人之国,黑暗冥界……万事万物孕于混沌,又酝酿出不同的神界与国度。诸神尽享世间美好,却轻狂鲁莽,终于导致恶魔的复仇。寒冬来临,继之以血与火的战争。当恶魔之军踏碎彩虹桥,生命之树凋零枯萎,一切都坠入幽深大海,被混沌的黑暗吞没……神话中的世界终于灭亡,可小不点儿的世界,是否真的如她所知的那般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