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塑造世界经济的50项伟大发明 豆瓣 Goodreads
Fifty Inventions That Shaped the Modern Economy
作者: [英] 蒂姆·哈福德 中信出版社 2018 - 4
这本书聚焦于世界经济运行中令人着迷的一些细节,为此挑选了50项具体发明——纸张、条形码、知识产权和书写本身等。在每一个案例中,我们会近距离观察,看看这些发明到底改变了什么。一路上,我们会发现一些令人惊讶的问题的答案。
•艾尔顿•约翰与无纸化办公室的承诺有何联系?
•美国哪项发明在日本被限制40年,这对日本女性就业有何影响?
•1803年,为什么警察认为要两次处决一位伦敦的凶手——这与便携式电子产品有何联系?
•货币创新如何破坏议会大厦?
•哪个产品于1976年推出,很快又失败,但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却将其与葡萄酒、字母表和轮子一起加以称赞?
•美联储主席耶伦·尤伦与忽必烈有共同之处吗?
这50项发明中,有一些比如犁,简单实用。另外一些如时钟,已经变得很精密。其中一些是固体,比如混凝土;其他一些如有限责任公司,是抽象的发明,你根本无法触及。有些,比如苹果手机,已经疯狂获利。其他一些如柴油机,最初是商业灾难。但是,它们都有故事可讲,让我了解到这个世界如何运行,这有助于我们注意周围一些看似平常的奇迹。其中一些涉及巨大、无情的经济力量; 另一些则是关于人类或荣耀或悲剧的故事。
2019年7月6日 已读
「2019.29」比预想要好。一些点很有意思,可以被认为是「发明的蝴蝶效应」?蛮好看的。
科普
我是个怪圈 豆瓣
I Am a Strange Loop
8.5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侯世达 译者: 修佳明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1
侯世达近三十年最受关注作品
当我们开口说:“我......”
这个主语是谁?自我是什么?“我”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自我、一个灵魂、一个意识、一个“我”,是否纯然从物质中诞生?
意识可以复制吗?机器会困惑吗?机器能够知道自己困惑吗?
……
这是侯世达对其家喻户晓 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GEB)一次全新阐释与扩写。
——凯文·凯利
这是人类意识探险中最为重要的挑战。
——《科学美国人》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出版30年后,侯世达回到了他最有发言权的领域回答:我是什么?
——《新科学人》
1993年,侯世达的妻子卡罗尔因脑瘤逝世,年仅42岁,两个孩子还都很小——侯世达人生后半程的遭遇影响了他的思想……这是一部经过认真反思的作品。
——《时代》周刊
你会返航,重新找到生命的平衡,焕然一新,但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治愈。当你回来的时候,我们都在这里,都在岸边等你。
——丹尼尔·丹尼特
……
"三十年前,我不懂得心智建模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
现在我明白两者截然不同,并把精力专注于通过计算机建模来理解人类心智。
我认为自己是一名认知科学家,而不是人工智能专家。"
……
我们大脑中“浮现”出来的现象— 例如想法、希望、意识 和自由意志都根源于一种怪圈,是不同层次之间的一种自我强化的“共鸣”。《我是个怪圈》认为自我和意识的本质是一种“怪圈”,它作为一种抽象反馈寓居于我们的大脑。全书融合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 脑科学和数学哲学,讨论了在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中得到充分说明的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如何刻画了我们的心智。
心灵、大脑、符号、模式、文字游戏、 自我指涉与意识
如果我们错了呢? 豆瓣
作者: [美]查克•克洛斯特曼 译者: 裴剑清 2018 - 9
用有意思的知识,验证有价值的思维方式。
《出版人周刊》《科克斯书评》等13家媒体的年度好书
----------------------------------------------------------------------------------
《如果我们错了呢?》是美国知名哲学思维畅销作家查克•克洛斯特曼挑战传统文学、文化与科学知识的上乘之作。
在本书中,克洛斯特曼从奥卡姆剃刀定律谈到鲍勃•迪伦,从“超对称性”宇宙谈到斯蒂芬•金在2112年的文学地位,从时间的本质谈到NASA对摇滚乐发展的意义。通过谈论这些或 传统或流行的知识,他不断向读者发问:如果换个角度,是不是这些被称为“事实”的东西就会被推翻?我们确信十足的观点有多少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究竟看问题重要还是看未来重要?
20世纪简史 豆瓣 Goodreads
A Short History of the 20th Century
8.2 (20 个评分) 作者: [澳]杰弗里·布莱内 译者: 张心童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7 其它标题: 20世纪简史:从无线电到柏林墙
★ 澳大利亚国宝级历史学家广受欢迎的“大家小书”,企鹅(Penguin Books)推出多个版本
★ 叙述风格令人振奋,展示20世纪的复杂与丰富,栩栩如生
★ 生动地捕捉时代的激动人心,看离今天最近的100年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
★ 大历史和“伟大”之外,追索日常生活分分秒秒的细节,关心有血有肉的每一个人,让过去的历史复活
【内容简介】
20世纪灿如旭日,横空出世,承载着人类前所未有的希冀。当时的人们有理由期待,自此以后世界将一帆风顺。然而世纪初的一场世界大战让踌躇满志的人们手足无措,悲观至极。贯穿本书的一大主题是战争与和平:两次大规模战争和不堪一击的和平。20世纪下半叶的和平时期里,包括铁幕落下、太空 竞赛和计算机的兴起在内的很多事件,都受到之前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但战争之外,本书更追溯医学方面的非凡发现、汽车飞机和无线电的影响、女性地位的提升、绿色运动、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对体育的狂热、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前途的变化,还有鲜有人注意的小片段,日常生活的诸多鲜活场面。20世纪的世界越来越小,世界大战、经济危机、意识形态的对抗之外,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历史图景。
忙碌一天的人们,衣服和手上都沾着工作的味道。白领人数剧增,似乎预示一个大多数人衣着整洁上班的时代即将到来。尽管城市已经很拥挤,但也没阻止乡村的人进入。在东京,每天可以看到训练有素的铁路工作人员将乘客推入车中,不浪费一寸空间。
被捕的音乐家站在牢房铁窗前,用牙刷指挥着她的抗议音乐。年轻牧师马丁•路德•金站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向世界宣告“我有一个梦想”。披头士、滚石乐队和鲍勃•迪伦的电吉他代表了第一代的舞台魅力。反主流文化成为20世纪别样的色彩,越走越远。
【媒体推荐】
是时候重新评估杰弗里•布莱内的工作,并考虑他在澳大利亚历史、政治和公共生活中的角色了。……杰弗里•布莱内把澳大利亚历史带入了国家层面的对话中。没有人会怀疑他是一个勇敢的公共知识人,不可多得的优雅作家和讲故事的大师。……他是率先写出这片土地(澳大利亚)广阔社会历史的人之一。
——The Fuss That Never Ended:the life and work of Geoffrey Blainey(edited by Deborah Gare etc.)
布莱内的风格就像乔治•奥威尔所推崇的理想状态:“(好文章)透明得就像一块窗玻璃。”
——《克兰蒙特书评》(Claremont Review of Books,by John Derbyshire)
布莱内将各种不同元素编织在一起的能力使20世纪的短暂历史如此诱人。
——《加州书报》(California Bookwatch)
一个异常繁忙世纪的快速旅行。
——《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
布莱内以高超的技巧和优雅的文笔将20世纪的重大事件编织在了一起。
——《基督教世纪》(The Christian Century)
万万没想到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7.4 (68 个评分) 作者: 万维钢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 10
本书精选了万维钢老师的文章和书评,以“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为导向。作者常用有趣的实验、数据来解读感性的事物,其理工科思维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等许多学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认知的新方法。读完本书相当于精读了十几本经过筛选 、再创作及通俗化处理的巨著,不仅有趣还十分有营养。
2018年8月23日 已读
2018-32 评分犹豫了一下。我要承认作者写得不坏。只是作者那个架势让我想到非常多我在校园里接触过的『理工男』。带着莫名其妙的天然傲慢和优越睥睨一切指点江山油盐不进。搞搞清楚,伟大的是科学本身,不是你。又觉得大刘真的非常谦逊可爱。 (PS:这本书14-10-01出版我14-10-02就标记了想读,堪堪屈指四年矣。)
科普
大设计 豆瓣
The Grand Design
7.6 (2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列纳德·蒙洛迪诺 / [英] 史蒂芬·霍金 译者: 吴忠超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1
宇宙何时并如何起始?我们为何在此?为何是有非无?何为实在本性?为何自然定律被这么精细地调谐至让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以及最后,我们宇宙的表观“大设计”能否证实使事物运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学能否提供另一种解释?
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曾经为哲学的范围,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在霍金和蒙洛迪诺的新书中,他们以精彩简朴的非专业语言表述有关宇宙奥秘的最新的科学思考。
他们在《大设计》中解释,根据量子论,宇宙不仅具有单独的存在或历史,而且同时存在每种可能的历史。把这种思想应用于宇宙整体,就对因果概念本身提出疑问。然而,霍金和蒙洛迪诺描述的“从顶到底”的宇宙学方法会说,过去没有采取确定的形式这一事实意味着,我们因观察历史而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造我们。作者进一步解释,我们自身是宇宙极早期的量子涨落的产物,并且展现量子论如何预言“多宇宙”——该思想是说,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自发地从无中出现的许多宇宙中的一个,每个宇宙具有不同的自然定律。
霍金和蒙洛迪诺在这过程中诘问实在的传统概念,提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这是我们能够希望找到的最佳答案。他们以对M理论的精彩评价来结束全书,M理论解释了制约我们和我们宇宙的定律,它还是完备的“万物理论”的目前可行的仅有候选者。他们写道,如果被证实的话,它将是爱因斯坦寻求的统一理论,也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
这是一部简洁的惊人的附有大量插图的指南,导向正在改变我们的宇宙观并危及我们最神圣的信仰系统的一些发现。没有任何一本书像《大设计》这样信息丰富,这样刺激。
别闹了,费曼先生 豆瓣
“Surely You’re Joking,Mr. Feynman!” - Adventures of a Curious Character
8.4 (21 个评分) 作者: 〔美〕费曼 译者: 吴程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1
费曼一生幽默机智、几近顽童的行止,与其在理论物理方面的成就齐名。本书与《你管别人怎么想》同享盛名,全书没有难懂的科学知识,在一件件新鲜事背后,隐然透露着人性最接近自然的本质。
费曼先生得过诺贝尔奖,是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科学家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任教约四十年。三○年代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随即被征召加入制造原子弹的曼哈坦计画。费曼先生生性好奇,在严密的保安系统监控之下,他以破解安全锁自娱。取得机密资料以后,留下字条告诫政府小心安全。而他的鲜事也传颂一时。他爱坐在上空酒吧内做科学研究,当那酒吧以妨碍风化遭到取缔时,他上法庭辩护。他的森巴鼓造诣很高,巴西嘉年华会需要领队贵宾,本来预定的大明星珍那露露布丽姬妲缺席,临时由费曼先生取代,他引以自豪。
他一向特立独行,以不负责闻名。领了诺贝尔奖之后,同事维斯可夫和他打赌十元费曼先生会坐上某一领导位置,但费曼先生在一九七六年拿到那十元。事实上,费曼先生几乎从不参与加州理工学院内,如:经费、升等、设备等任何行政工作。别人可能看他自私。但对他,这是他保卫自己创造自由的方式。他甚至连续五年努力辞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荣誉位置,因为选举其它院士的责任颇困扰他。而他也可能是历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请去画裸体画、在酒吧厕所内与醉鬼大打出手的科学家。他曾经跟爱因斯坦和波耳等大师讨论物理问题,也曾在赌城中与职业赌徒研究输赢的机率!
今日简史 豆瓣 豆瓣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7.5 (77 个评分) 作者: [以] 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 林俊宏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8
四年前,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横空出世,颠覆了我们关于人类进化的认知。2016年,他的《未来简史》再度惊艳四座,刷新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掀起了全球关于人工智能讨论的新思潮。现在,“简史三部曲”收官之作《今日简史》推出,将目光聚焦到当下,直面今天关乎我们每个人命运的问题和挑战。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了虚构故事的能力。然而,在当前这样一个分化的世界,我们对旧故事已失去信心,对新故事亦远未达成共识。
《今日简史》提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国家”这一身份认同已不足以应对今天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解决全球性问题。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当数据巨头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当“在线”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如何规范数据的所有权?能否建立起一个维护人类自由和平等的全球社群?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已使人类掌握了重塑和重新设计生命的能力。我们该如何运用这种能力,上演另一出全新大戏?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对于关乎人类命运的种种议题,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没有简单给出答案,而是引发了我们进一步思考。
鲜花帝国 豆瓣
Flower Confidential: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
8.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米•斯图尔特 译者: 宋博 商务印书馆 2014 - 1
或许将花称为商品或者人工制品实在有失浪漫,但现今的鲜花却兼有这两种属性。花卉贸易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鲜花都是实验室制造、试管育种、工厂种植、机器收割,接着被打包装箱、拍卖出售,然后搭乘飞机漂洋过海走进大型超市或当地花店。艾米•斯图尔特追随育种者、遗传学家、种植者和供应商的脚步,亲眼目睹他们创造、生产和销售花卉,这些花的花形更大、色彩更艳、茎杆更强韧,远非自然之力可以生成。从大型农商企业到本地农场,从欧洲到拉美,《鲜花帝国》深入探讨了这种自然与科技、情感与商业的交汇与相融。
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庞大的花卉产业的来龙去脉,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花卉的看法,同时也给读者带了了思索。而中国的鲜花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书中提到的关于有机认证、新品种研发、知识产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的熊猫 豆瓣
The Last Panda
9.3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治·夏勒 译者: 张定绮 译 / 胡锦矗 校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3
熊猫,作为众所周知的中国国宝,世人皆爱其憨态可掬;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一珍稀动物在其所生存的狭窄空间里,在孤独无言的日子里,面临着怎样的艰难和危险。
作者夏勒博士以特聘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的“熊猫项目”,从一九八〇年开始,在四川山区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熊猫研究。他观察到熊猫各种动人的真实生活,同时也目睹了无知愚氓贪猎熊猫的可怕行为。在本书中,他以科学家和参与者的立场,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这项史无前例的“熊猫项目”之内情;又以哲人的心灵与诗人的笔触,描绘了那一隐秘世界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首批进入中国大陆进行研究的外国专家,夏勒博士以外来者的角度,将其当时与国内科学工作者和老百姓的来往以及各种生活小故事娓娓道来,为今天的读者重现了那个改革刚刚起步、思想开始解放的特殊历史时期。
一九八〇年,中外顶尖专家齐聚卧龙。
熊猫项目能否改变熊猫命运?
外方代表乔治•夏勒亲笔披露往事。
“熊猫教父”胡锦矗为中译本修订作序。
熊猫会被奉为环保偶像,其实毫不足奇。这动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能打动和改变所有看见它的人;只要有它在场,气氛就焕然一新。对熊猫而言,自由就是在山林环绕的竹海中平静的生活。它不能调整自身来迎合我们,它的需求无法妥协。如果任凭熊猫灭绝,那么所有的高尚情操、人道关怀,所有使它们永垂不朽的企图,都没有意义。
熊猫没有历史,只有过去。它来自另一个时代,与我们短暂交会。我们深入丛林追踪它的那几年,得窥它遗世独立的生活方式。本书就是那段短暂光阴的实录,而非回忆。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豆瓣 Goodreads
What If?: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
8.8 (33 个评分) 作者: [美] 兰道尔·门罗 译者: 朱君玺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6
★ 比尔•盖茨2015年夏季推荐图书!2015年中国、2014年全美畅销趣味科普书,入选2014年度全美优选图书,上市后横扫《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华尔街时报》等各大图书榜,迄今稳居各大排行榜前列!中文平装版入选豆瓣读书、《出版人》杂志、百道网2015年度好书等奖项,广受好评。
★ 精装珍藏版隆重上市,内容全面升级更新,全新装帧设计,完整收录更多有趣细节,更多隐藏内容亟待发现,科普粉丝收藏必备!
★ 随书附送作者新书《万物解释者》大幅豪华海报,一页纸的复杂问题的极简说明书。
★ 天才作者,三部出版物均获盖茨推荐。前NASA员工、网络最火科普专栏What If合集:作者曾在NASA制造机器人,后来成为科普漫画家,玩转物理、天文、生物、化学、数学各学科知识,轻松接招粉丝们提出的脑洞大开的问题,配上xkcd风格的火柴人漫画,幽默机智的答案让人拍案叫绝!
★ 国内外人气爆棚,粉丝众多:国外诸多一线媒体、TED演讲人、天文学家、科普作家联手点赞。
「what if」是美国“国宝级”科普漫画家兰道尔·门罗开设的科学问答专栏,每周用数学、科学和漫画形式来回答数百万粉丝向他提出的各种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醉酒的植物学家 豆瓣
The Drunken Botanist
8.9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米·斯图尔特 译者: 刘夙 商务印书馆 2017 - 1
这本书是一篇在植物学与酒的婚礼之上朗诵的充满激情的祝酒词——
清酒始于米粒,苏格兰威士忌源于大麦,特基拉来自龙舌兰,朗姆酒酿自甘蔗,而波本酒出自玉米。你已经渴了吗?在《醉酒的植物学家》这本书中,艾米·斯图尔特考察了许多能让人晕眩的花草、树木、果实和真菌,几千年来,人类用他们的才智和激情,不顾一切地把这些植物转化成酒精。
在所有被发酵和蒸馏的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植物中,有些是危险的,有些极为古怪,还有一种和恐龙一样古老——但是每一种植物都为全球的饮酒传统和人类历史做出了独特的文化贡献。
这部融生物学、化学、历史、词源和调酒术于一体的迷人著作——其中还有50多种调酒配方和可供园艺爱好者参考的种植诀窍——会让你在任何一场鸡尾酒宴会上都成为最受欢迎的嘉宾。
地理学与生活 豆瓣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8.1 (25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瑟·格蒂斯 / [美] 朱迪丝·格蒂斯 译者: 黄润华 / 韩慕康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4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最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本书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最后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现实不似你所见 豆瓣 Goodreads
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The Journey to Quantum Gravity
9.2 (53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卡洛·罗韦利 译者: 杨光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 11
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真的存在吗?现实(Reality)的本质是什么?现象级科普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以优雅易懂的方式带我们踏上这场探索现实之旅:从德谟克利特到爱因斯坦,从法拉第到引力波,从经典物理到量子引力……通过介绍现实的概念是如何随时间变迁的,今天的物理学家又是如何理解宇宙的结构的,他为我们提供了比《七堂极简物理课》更深入的理论解释。
怪诞行为学 豆瓣 Goodreads
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7.9 (54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艾瑞里 译者: 赵德亮 / 夏蓓洁 中信出版社 2010 - 9
我们是如何看待金钱的?是什么让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对经济看走了眼?是什么让人们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去借贷?非理性是如何驱使我们作出决策的?我们如何才能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传统经济学认为,我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作出的一切决策都是明智和*的。然而现实中,我们的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却远非传统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完美。
本书是《怪诞行为学》的升级版。书中,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将心理学引经济学的研究中,用实验的方法彻底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观,告诉我们非理性是人类的本能,是主宰人类行为和决策的隐形力量;非理性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在增订部分中,针对非理性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公共政策,并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作者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告诉我们如何运用“可预测的非理性”提高日常生活的幸福指数,制定出摆脱当前经济危机的*政策。学会驾驭非理性,才是理性的始!
链接 豆瓣
Linked: How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 and What It Means for Business, Science, and Everyday Life
作者: [美]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译者: 沈华伟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 8
[内容简介]
★《链接》是《爆发》的作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的成名之作,同时也是复杂网络的奠基之作,社交网络的入门之作。巴拉巴西之前,随机网络理论一直主导者我们的网络思维,是巴拉巴西第一个证明了,我们不是生活在随机世界里,真实网络是无尺度的。
★巴拉巴西在书中追溯了网络的数学起源,分析了社会学家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周围的复杂网络,从鸡尾酒会、恐怖组织、细胞网络、跨国公司到万维网,等等,所有这些网络都不是随机的,都可以用同一个稳健而普适的架构来刻画。这一发现为我们的网络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虽然《链接》写于十年前,但这本书的精神到现在丝毫没有褪色。它带给了我们一种整体的、关联的、系统论的审视世界的方式,使我们不仅仅将视野局限于孤立的单元。广泛存在的链接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从平凡到璀璨的桥梁。重温《链接》一书,领略科学家们在网络科学伊始对链接泛在性、数据复杂性、规律普适性的认识和思考,对我们在大数据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大有裨益。
★链接一书可以被视为复杂网络的基石,大数据时代的开端。
[编辑推荐]
★复杂网络研究权威 ,无尺度网络创立者,H-指数高达96的论文狂人,诺贝尔奖大热人选,超越《黑天鹅》的惊世之作《爆发》的作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经典力作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助理、中国科学院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程学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周涛专文推荐。
★巴拉巴西博士后,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沈华伟打造唯一权威版本。
★湛庐文化出品。
2017年4月13日 已读
17-18 这是一本非常高级的书,某种意义上一本通俗化的review。它不着力于说明怎么办,而是说明“为什么会作用这样的模型解释它”。它是科学的一种缩影,从现象抽象模型。不断修正模型至于逼真。它的含义事实上超越互联网太多了。其中一些内容可以和《失控》相对照。下了作者在Nature上的文章来看,不过不觉得我能看懂欸。
科普
豆瓣
Enne
作者: [意]比亚吉奥·西蒙内塔 译者: 邓婷 2015
《氮:犯罪2.0》不是一本科学专著,而是一部关于犯罪如何像氮气一样,无闻无色无形地透过网络以及科技侵占我们的世界的作品。
全球的犯罪集团现在都可以透过互联网、新媒体以及科技潜入你的生活。在你完全没有察觉时,他们可以透过网络拓展人脉,找到新的同伙,洗钱等等,而警方越来越难侦查这些犯罪行为。科技虽然让我们的世界更方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但同时这也让犯罪集团更容易营运。他们能够通过网络获得新的武器,扩大他们的市场,处理他们的交易。
今天,不是所有的毒贩都是在黑暗的小巷子里销售毒品,而是在网络上。他们可以透过社交网站跟客户约定交易的时间地点。洗钱也因为新技术变得更加容易,连勒索敲诈也数码化了。同时,网络犯罪也越来越猖獗,从身份盗用到盗刷信用卡,这些可能会比贩毒带来更大的暴利。
2016年9月27日 已读
2016.30 小小的一本纪实文学,拢共九万字不到憋出了200多页。不过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不过不失吧,定价实在有点无耻了。
科普
七堂极简物理课 豆瓣 谷歌图书 谷歌图书
Sette Brevi Lezioni di Fisica
8.2 (109 个评分) 作者: [意] 卡洛·罗韦利 译者: 文铮 / 陶慧慧 博集天卷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 5 其它标题: 七堂极简物理课
在本书中,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用诗一般简洁优美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时间的本质……在这七堂简单明了的物理课里,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物理学世界,也带我们轻盈地飞过重重障碍,窥见科学 的深刻与美丽。没有繁琐的方程,只有诗意的讲述,即使没有科学背景的人也能轻松读懂。
《时间简史》后再度引发科普阅读热潮,意大利一年热销30万册,销量超越《五十度灰》,被译为34种语言,以无法抗拒的优美,引领你了解我们所栖居世界的真相。
1.亚马逊众多门类榜单雄踞首位。
《纽约时报》畅销类排行榜第二名。
《卫报》《经济学人》《独立报》《新科学家》《每日电讯报》2015年度好书,《自然》《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出版人周刊》一致好评。
3. 语言优美如诗,内容简洁易懂,短短100页让你掌握20世纪物理学的重要理论
4. 特邀“意大利骑士之星”勋章获得者,卡尔维诺、艾柯等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作品的译者文铮直接从意大利语译为中文,最大程度保留原文之美
5. 英国顶级封面设计师创作封面星空图,英国获奖插画作者创作内文插画,精美装帧,工艺考究,充分呈现设计原貌
6. 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李淼推荐的现象级畅销书。
极简宇宙史 豆瓣
8.7 (4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 译者: 童文煦 上海三联书店 2016 - 3
我们的存在的确让太阳系与众不同。夏夜,你躺在沙滩上,仰望夜空。一颗小小的流星安静滑过,还来不及许愿,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你一下子穿越五十亿年,走进时光的旅行……
霍金亲传弟子、物理学博士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带领我们踏上一场关于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惊奇之旅。不需要图表和方程式,只需凭着奇诡的想象,我们就可走向衰亡的太阳表面,飞越遥远的星系,感受来自黑洞的死亡魅力……你可以轻松读懂时至今日的宇宙神奇,继续探究关于上帝的存在、时间的起源以及人类的未来。
当中医遇上西医 豆瓣
作者: 区结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5
本书评述中医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主张与反思,分析两者的异同,诘问诸如“中医学是整体观、西医学是还原论”、“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等提法是否过于笼统及标签化,并提出具启发性的看法。本书探讨了核心的中医学概念,如“经络脏腑”、“五行学说”等。对于女口何将中医传统概念融会于现代医学以至通往未来,作者都有说服力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