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
日本画记 豆瓣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Japan
作者: [美] 蒋彝 译者: 梁贝特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2
20世纪60年代,旅居英美数十载的蒋彝带着他的乡愁行至日本。
抛开所有对这片土地的固有印象,他的足迹远超大多数日本国人之所及。
去东京观看国际大都会的繁华演绎;
到古都奈良寻找千年前的一株八重樱;
在河口湖畔等待云消雾霁后富士山的笑靥;
于十和田的风雨里探访传说中耶稣的坟茔。
兴之所至,
雍容古雅的伊势神乐信手成诗;
华丽摩登的宝冢歌舞挥笔成画。
蒋彝用他中国传统文人的行游方式,
一程又一程地描绘这个国度的别样风情。
是为《日本画记》。
--------------------------------------
扁脸;鼻子没有什么鼻梁;头发乌黑,夹着几丝白发;双眼微微地斜着,往下而不是朝上;身穿英国五十先令定制的灰色外套;走路不像英国人;兴许是个白痴,因为他两眼不眨地久久盯着一棵小枫树,盯着湖上的三只白鸭,看的时间更长;漫步而行,仿佛大病住院了多年似的。 ——蒋彝“自画像”
--------------------------------------
他是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美国科学院艺术学院院士。
他是饮誉国际的散文家、画家、诗人、书法家,受到西方学界和艺术界的高度评价,贡布里希盛赞他“才华洋溢又迷人”。
他交游广阔,朋友圈里有杨联陞、徐悲鸿、刘海粟、梅兰芳、熊式一、萧乾、叶君健、吴世昌、铃木大拙、华兹生……
他在旅行中喜欢沉默不语,抛开政治、战争等因素描绘异乡的风景人文,一系列隽永的画记却成功打通中西文化成为经典,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重读他这些出版于上世纪中叶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解一个遥远国度的文化历史背景,更在于享受那份行走观察中淡然的快乐,体悟文化与人生的心境,重新认识周遭的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
燕子的游戏 豆瓣
Le jeu des hirondelles: Mourir partir revenir
6.3 (6 个评分) 作者: [黎巴嫩] 泽娜·阿比拉赫德 译者: 聂旻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8 - 4
★《我在伊朗长大》接班之作。
★残酷战争之中的一幅展现人性之美的温情画面。
★死亡,离开,与归来。这是一场燕子的游戏。
★★★★
故事发生在1984年的黎巴嫩东贝鲁特。年幼的泽娜•阿比拉赫德与父母和小弟弟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地区。除了战争,她对外界一无所知。公寓的其他房间 都被封起来,全家人就挤在门厅里度日,因为那里是唯一相对安全的地方。他们把床垫、椅子和毯子都移到了门厅。墙上挂着一幅被视为传家宝的挂毯,描绘的是摩西和希伯来人逃离埃及的情形。挂毯上的故事由不同的画面构成,正如同描述它的漫画书页一样,使它成了漫画书中书。
有一天泽娜的父母出门去探望住在几个街区外的外祖母。他们离家一个小时还没返回。就在孩子们开始恐惧不安的时刻,美好的一幕出现了。
邻居们三三两两过来帮忙照看孩子们,很快地,小小的门厅里就挤了九个人。
他们其中有些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有些正准备逃往加拿大,就像挂毯中的摩西与希伯来人。
大家喝着浓浓的土耳其咖啡,听着窗外的炮火轰鸣。老奶奶安赫拉为安抚孩子们,开始做一种听上去很美味的叫作思芙的黎巴嫩蛋糕……
即使最坏的事情发生,孩子们还是会得到关怀与爱护。
★★★★
本书简练直率的黑白漫画叙事方式与玛赞•莎塔碧的《我在伊朗长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泽娜•阿比拉赫德在书中为我们勾勒出战争带来的恐怖与其衍生的美好。
凝重的黑白色块与柔软强韧的线条撞击出一种近似版画的庄重和优美,而温暖灵动的人情又浮动与画面之中,就像一块黑巧克力,苦和甜,都带着温柔的力量。
想象你是一颗飞翔的种子 豆瓣
5.8 (9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野洋子 译者: 张芸 新星出版社 2015 - 4
★每天有一千个太阳升起,我们只看见其中的一个,因为我们固着单一的思考。
★100幅小野洋子独创点绘先锋画作 + 100段灵动无拘束的文字 = 100节脑力功课
=================
★世界上最有名,却最不为人知的艺术家:每个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可没有人知道她做了什么。——约翰•列侬
★她是我的偶像——Lady Gaga
★我喜欢这个构思,因为许多人都不再读书了,他们只是一味地依赖电脑。——小野洋子
★部分冥想,部分艺术作品,再撒上一些她标志性的关于和平与安宁的语句……一片诱人的小野洋子生活观。——赫芬顿时报
===================
聆听火燃烧的声音
在地球的中心。
想象给城市里所有的建筑涂上
光的颜色。
数一数街上的水洼
在天蓝之际。
看着天空中的一颗星星
不要把它当作遥不可及之物
而视为有一天你将造访的星球。
天空不只在我们头顶。
它一直延伸至大地。
每当我们从地上抬起脚,
我们就走在天空中。
===================
在《想象你是一颗飞翔的种子》中,小野洋子提供了一种迷人的发人深思的思维训练,这种训练以一种更加具有创造性以及警醒的方式联系到我们自己、他人,以及我们共同居住的地球,拓展我们的眼界。贯穿这本设计精美的书的是 100张由小野洋子绘制的图片。
嗨,有人在吗?——月球车玉兔日记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宗唯伊[原著] / 蜻蜓队长[脚本改编]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果壳阅读 2015 - 5
嗨,有人在吗?
嗨,你认识它吗?
他可是第一只在月球上从事科学探索工作的兔子!
他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他也是第一个会卖萌的月面巡视探测器!
你知道他有多受欢迎吗?
他曾因月球表面的复杂环境而休眠,千万人在微博上为他祈福,数月后终被唤醒!
玉兔独自在月球一周年了,他将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它走过哪些路,经历过怎样的神秘事件。这是他留给人间最后的内心独白!
【全球唯一官方授权“月球车玉兔”探月日记】
他是曾引发数百万人泪奔的玉兔,这里是他留给人间最后的内心独白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限量发行,绝版在即
他曾飞行38万公里,为你描绘月球的样子;
他曾不分昼夜地探索,不论寒冷与孤寂;
他或许永远无法归来,成为中国航天史上最让人感慨的美谈。
【果壳阅读 × 新华网 × 浦睿文化 联合绘制】玉兔在月球上的每一天!
这一段奇妙故事,等你讲给你的孩子听。
从玉兔“滚”上月球,它所有的快乐和忧伤都时时被亿万人牵念着!
每个月夜来临,它都遥望那个遥远的蓝点(地球),暗暗担心自己不再醒来。
2014年1月25日,玉兔陷入沉睡。
2014年2月13日,陷入沉睡的玉兔终于被唤醒。
在它一周岁生日之际,果壳阅读和浦睿文化联袂精心量身定制打造,以2013年我国发射的月球车“玉兔号”为主人公,以拟人的语气,用鲜活形象的绘本方式向广大读者介绍月球车“玉兔号”的登月探测任务及相关的科学知识,更收录了微博上大热的“玉兔日记”内容,揭开探月的神秘面纱,让那些跟探月有关的天文、航天等科学知识离我们不再遥远。这是一本兔子留给我们的爱与勇气之书。
木朵百睡图 豆瓣
作者: 速写本子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4 - 6
《木朵百睡图》系列始于2011年1月。两年多以来,初为人父的“速写本子”为女儿木朵画了将近两百张睡姿速写,木朵或挺着肚子或握紧拳头的酣睡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十分温馨有爱。
这本书集结了迄今为止木朵爸爸为木朵描绘的每一个小小睡姿,更首度曝光了海量木朵私属成长照片。这一册,不仅承载了一位爸爸对女儿最细腻的爱,也为“爱要如何表达”提供了大量的参考。
幸福 从早餐开始 豆瓣
作者: 李雯 2014 - 1
一年四季不同的早餐搭配,80款亲制的创意早餐
没时间?
起不来?
不知道吃什么?
是否是你吃早餐的第一困惑?
没关系,本书将为你提供一份完整的早餐解决方案,
让你吃得更营养,更健康,更精致!
云端上的铁路(李昆武作品) 豆瓣 Bangumi
7.6 (5 个评分) 作者: 李昆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6 其它标题: 云端上的铁路
继《从小李到老李》(2010布卢瓦历史漫画金奖、2010圣马洛漫画界大奖、2013中国漫画大奖)之后,李昆武再添新作。
20世纪初,法国人乔治•妈尔薄特来到中国云南,在“另一个真真切切的阿尔卑斯山区”,见证了滇越铁路修建的全过程。滇越铁路1904年正式动工,1910年建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且仍在运行的一条米轨铁路。
向着明亮那方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金子美铃 / [日本] 金子美铃 译者: 吴菲 / 插图:苏打 新星出版社 2007 - 1
本书精选金子美铃童诗187首,分为“夏”、“秋”、“春”、“冬”、“心”、“梦”六卷,并配有精美温馨的彩绘插图。金子美铃的诗清新自然、短小隽永,笼罩着融融温情,读来意趣盎然。作者善于观察人与自然界中的令人感动的图像和声音,以细腻纯真的语言传递生命的乐章,给人与梦的视野和心灵的顿悟。
编辑推荐:做诗难,译成更难。读吴菲的译作意趣盎然。“如果山是玻璃做的,我就可以看到东京吧”,“如果天是玻璃做的,我就可以看见上帝吧”--金子美铃的童谣是童心做的,仿佛也捡回了童心。金莹、苏打和吴菲他们喜爱的也正是金子美铃金子般的童心,而且不止于喜爱,还要把这份童心感染给更多的人,为出版而努力了两三年,这又是多么可爱而可贵的童心啊。
猫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James Herriot's Cat Stories
作者: [英] 吉米·哈利 / James Herriot 译者: 种衍伦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2 - 6
《猫的故事(精)》由吉米·哈利所著,“交际花”小猫奥斯卡、带领群猫大暴动的老猫“玻璃”、喝猪奶长大的小黑猪摩西……《猫的故事(精)》里有各种各样可爱的猫咪。有的故事令人忍不住捧腹大笑,也有的流露着淡淡的忧伤。
远离尘嚣的山谷、有趣的人和动物、旧日的好时光组成了芸芸众生的美丽画卷。文字质朴风趣,蕴含了最动人的真情。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豆瓣
9.4 (10 个评分) 作者: 丁午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 - 3
这是一本可遇不可求的书,一本独一无二的书,一本感人至深的书,一本记载历史的书。著名漫画家丁午在“文革”中(1969)被下放到河南干校,在干校,他想念留在北京的8岁女儿,只能用写信来寄托感情。由于女儿太小认不了几个字,还由于他是个漫画家,所以他的信主要是画出来的,其内容主要是父女之情的表达和对干校劳动生活的描述,真挚、生动,无意中记载了特殊年代一段难忘的感情和一段难忘的历史。
平如美棠 豆瓣
8.7 (128 个评分) 作者: 饶平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5
这是饶平如一生的故事。
他不是一个想打仗的人,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去打仗了。又因为和美棠在一起,他最终厌倦了战争,想要回家。
六十年的相守历尽坎坷,命运让他们长久分离。好容易最后又在一起了,美棠却身患重病且渐渐失去记忆。
平如推掉了所有工作,全身心照顾妻子。每天5点起床,给她梳头、洗脸、烧饭、做腹部透析,每天4次,消毒、口罩、接管、接倒腹水、还要打胰岛素、做纪录,他不放心别人帮。
美棠在病痛中渐渐不再配合,不时动手拔身上的管子。耳朵不好,看字也不清楚了,平如就画这画劝她不要拉管子,但画也不管用,只能晚上不睡一整夜看着她,毕竟岁数大了,不能每天如此,还是只能绑住她的手。“她叫‘别绑我’,我听到很难过,怎么办……很痛苦。”
美棠犯糊涂越来越严重,有一天称丈夫将自己的孙女藏了起来,不让她见,平如怎么说她都不信。他已经八十多岁,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她看着他哭,像看不见一样。
他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她却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
当美棠最终离开后,平如画下了他和美棠的故事,留下了关于她和他们的最美好的回忆。
柴静曾在节目中问老爷爷:“您已经90岁了。难道这么长时间,没有把这个东西磨平了,磨淡了?”老爷爷回答说:“磨平?怎么讲能磨的平呢?爱这个世界是很久的,这个是永远的事情。”
老爷爷还说:如果能够年光倒流的话,我宁愿再回到从前那一段比较艰苦的时代,两个人相守。
这是普通人自己的故事。
只有如此平凡而美好的东西才能拥有长久的感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