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爱上铸铁锅 豆瓣
はじめいてのストウブ
作者: [日]药袋绢子 译者: 刘仝乐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5
简单、节能、省时
65道无敌美味的铸铁锅食谱
...................
※编辑推荐※
你很难再找到这样一口美貌与使用性能并存的锅了。厚重的锅体,拥有不可思议的导热和保温效果,辅以独特的蒸汽回流设计,只要少量水分就可以让火力穿透食材,快速做出色香味俱佳的料理,同时留住食材的鲜美和营养。缤纷的珐琅层不仅赏心悦目, 还起到了防锈、防粘、防异味、易清洗的作用。只要悉心呵护,一口珐琅铸铁锅可以与你一生相伴。
本书介绍了各种使用珐琅铸铁锅进行料理的食谱,以不同种类的食材分类,有能够体现季节变化的时令鲜蔬,有能量满满的肉类料理,有鲜美营养的鱼类食谱,以及简单质朴的米饭和豆类的做法,当然,也不会缺少能够为平常生活增光添彩的甜品。食谱多以简单、快速、日常为准,配有少量宴客菜肴,最大程度地利用铸铁锅的优点,使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角是出身法国的珐琅铸铁锅。它的材质厚重结实,导热均匀,稳定性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营养流失。蒸、烤、煮、炖、烧……对于珐琅铸铁锅而言,样样不在话下。
书中将介绍一些简单、快速、节能的铸铁锅料理食谱,不仅有每天都会端上桌的家常菜,还有各式小吃甜品,让您充分享受蔬菜、肉类、鱼贝、豆、米等各种食材原本的醇香和美味。
中国食谱 豆瓣
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 & How To Order and Eat in Chinese
作者: 杨步伟 译者: 柳建树 / 秦甦 九州出版社 2016 - 2
本书包含了杨步伟的两部著作:《中国食谱》(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和《怎样点中餐》(How to Order and Eat in Chinese)。
1938年,杨步伟随丈夫赵元任定居美国,她放弃了热爱的医生本行,成为低调的家庭主妇。她写了《中国食谱》,向西方人介绍中国菜与饮食文化,由女儿赵如兰译成英文,赵元任作注。她从中餐烹饪原理、用餐礼仪写到东西方文化差异,兼介绍中国各地的传统习俗。出版后被纽约时报报道,广受欢迎,再版二十多次。后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在欧美持续畅销数十年。
因此,杨步伟又写了《怎样点中餐》,由女儿赵来思译成英文,赵元任作注。在这部书里,杨步伟介绍了如何在美国吃地道的中国菜肴,她坚持认为“筷子比刀叉灵活,筷子应该统治世界”。
编辑推荐:
1. 古有《随园食单》,今有《中国食谱》,美食家的300个家常食谱
2. 杨步伟说中餐,一部关于中国烹饪艺术与饮食美学的名著
3. 20多种文字出版,《纽约时报》报道,风靡欧美半世纪,首次译成中文版
4. 国学大师、语言学家 赵元任 注释
5. 著名学者、一代宗师 胡适 作序
6.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赛珍珠 导言
2016年6月2日 想读 wow!!!已有。
美食
收山 豆瓣
8.1 (15 个评分) 作者: 常小琥 译林出版社 2015
★一个风轻云淡、暗流涌动的饭庄江湖
★一段氤氲饭菜香的时代悲欢
★一辈一去不返的老厨人
《收山》让我忆起老舍先生“上知绸缎,下知葱蒜”的古典叙事法则,京字京韵,细节风景深入骨髓。——茅盾文学奖得主 金宇澄
===============================================================
台湾第四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得主 常小琥最新长篇
《上海文学》《小说选刊》《 中篇小说选刊》《 北京文学选刊》甄选作品 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青年屠国柱刚刚拜师万唐居总厨杨越钧,就被派到烤鸭名师葛清处打杂帮手。杨师傅的目的是留下葛清的烤鸭绝学,而屠国柱以自己的诚心得到了曾遭徒弟背叛的葛清的信任,也从众师兄弟中脱颖而出当上了经理。
然而日新月异的餐饮行业颠覆着古老的餐饮传统,也侵蚀着师兄弟间相互扶持的情感,几代厨人的理想和传承在时代的浪潮里载浮载沉,最终几位师兄弟各奔歧路,渐行渐远…
细水长流的叙事
再现上世纪70 年代末到90 年代的北京饭庄勤行景观。
一些手艺到这里就断了,
一些师傅到这时候就老了,
一些味道再也找不回来了。
2016年5月3日 想读 对传统叙事仍然保持好奇。
小说 美食
家常酒菜 豆瓣
作者: 汪曾祺 青岛出版社 2015 - 2
汪曾祺的小说文字是明净跳脱的。汪曾祺的散文则是闲适从容的。读汪曾祺谈美食的文字,你会快乐地笑出声来。他懂得每种天赐食物的美妙,并亲自下厨为家人、朋友烹饪佳肴。他感叹道:“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无印良品的人气菜肴 豆瓣
Café & Meal MUJI 野菜いっぱい人気のデリレシピ60
作者: [日]中村新 译者: 曹逸冰 / 吉井忍 中信出版社 2015 - 5
“无印良品”创始于日本,其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它遵循统一设计理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不诠释品牌形象,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本书聚集了无印良品旗下餐厅Café & Meal MUJI的人气菜谱,包括27道热料理、26道冷料理和7道甜品饮品,西餐、中餐、日料均有涉猎,营养均衡。
所有菜品以保留和充分发挥食材的“原汁原味”为中心,所需材料和制作过程都并不复杂,图示和语言描述也很清晰,相信读者不仅能在书中与美食相遇,还能通过亲手制作享受烹饪的简单快乐。
★“无印良品轻料理”系列食谱书,用自然质朴的生活方式,还原食物本来的意义。
★菜品均由日本一流料理家研发,营养健康,又特别适合中国人口味、操作简单易上手。
★日籍华语作家、《四季便当》等便当系列书籍作者吉井忍担任本书特别审校。
★精细、健康、美感、应季,一餐一饭里,是我们对生活不渝的爱。
寻味中国 豆瓣
Serve the People
作者: [美] 林留清怡 译者: 胡韵涵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 6
一段生动幽默的跨文化观察
在小面馆亲历百姓生活,在上海滩体味时代变迁
小笼包中吃出中国美食的滋味,让饺子慰藉你的人生
这本书读来妙趣盎然,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这世界上最伟大的饮食文化之一。
——何伟,《寻路中国》作者
千万别错过林留清怡的《寻味中国》。这部罕见的作品不但饶富趣味,也极其动人
——《华尔街日报》
《寻味中国》的作者林留清怡是一个ABC,她出生于芝加哥,在南加州长大,从小喜欢写作,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之后才首次来到中国。来到这块陌生的大陆,她发现自己对美食烹饪的爱好和对写作的热爱一样大。她亦发现,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同,中国人对美食充满了热情,汉语中三句话离不开食物和吃,比如说“吃醋”“吃苦”,再比如用“酸甜苦辣”形容人生百味,所以她也希望通过美食走近中国文化,寻找自己的根。
冒险之旅从北京的一所“既没有暖气,也没有量杯”的烹饪学校开始,到山西面摊和饺子馆做学徒工,再到上海外滩顶级餐厅的大厨。从普通的面条、饺子,到狗肉、牛鞭,又或顶级餐厅的饕餮盛宴。在厨房里,在餐桌上,她遍尝独特的中国美食,也碰到形形色色的中国老百姓,并耳闻目睹了这些人物普通或又不平凡的经历、故事;从中折射出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巨大变迁。
以跨文化观察的方式,作者幽默生动地写下她的经历。她的文字读来令人垂涎,文字中流露出浓浓的人情味,酸甜苦辣咸,所有的滋味都在书中一一呈现,从中国人的餐桌看尽中国社会的风貌百态和时代变迁,以及美食如何慰藉人们的心灵。这个“味”,不仅仅是美食佳肴的美味,更是人生的滋味,引人思考,令人回味。
身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风味》杂志、《美食与美酒》杂志等等的资深撰稿人,作者非常擅长讲故事,书中没有夸张的形容词,也没有褒贬分明的形容词或描写,而是以一个一个生动的故事,不动声色地写出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勤劳、善良、朴实、智慧和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媒体评介:
美食版《喜福会》…….让人一旦翻开,就放不下来的一本书。
——《远东经济评论》
林留清怡是一位迷人的导游,带领我们漫游现代中国和它那万花筒般的烹饪文化。
——《人物》杂志
这本书就像一个包得精巧、热气腾腾的饺子…….欢乐的跨文化观察,老饕的写作风格,怎能不俘获读者和出版商的芳心?书里面既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描写,也有权威的菜谱,还有读来令人捧腹的趣闻轶事。多么美好呀,一个女孩找到了她的人生道路,甚至陷入爱河。
——《国际先驱论坛报》
今日中国繁荣的美食现场,读来令人忍不住流口水,加特美食指南(ZAGAT)最高评分!
——Nina and Tim Zagat
随着这幅生动的中国美食画卷的展开,中国社会的生动画卷也随之展开。 ——张戎
最好的一本写中国饮食的书——几十年来,中国人吃什么,怎么吃,怎么做,为什么吃那么重要,
——美国《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葛钢(Ed Gargan)
一本幽默而又富有深刻洞察力的书,通过中国最有名的专家“烹饪”看中国。
——Ian Johnson,曾任《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社长
四季便当 豆瓣
7.8 (39 个评分) 作者: [日]吉井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0
本书内容包括作者朴素温馨的关于美食的记忆、家常而可口的便当菜制作方法和步骤,以及关于制作便当的一些实用小贴士。作者秉持“使用当地当季食材”原则,让日常便当实惠、健康而美观。书中关于便当制作步骤的介绍清晰、简洁,并配有步骤图片,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
本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篇章,按照季节的轮转选择健康食材,让便当也充满元气和色彩。四个篇章共介绍了四十个和风便当,也给了读者充分的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菜式。
本书文字质朴而温馨,在带给读者感动的同时,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与家人的细微关系,引起热爱生活者的共鸣。文中对于便当菜制作方式的介绍又非常实用,可以让忙碌的上班族也能享受健康而美好的便当时光。
寻味法国 豆瓣
作者: 彭怡平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
探访法国美食文化风景 发掘其中隐藏料理美味
《寻味法国:摄影师的美食之旅》一书以旅法多年的作家、摄影师彭怡平特有的视角,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法国传统美食艺术、改变法国料理的厨师们、法国各类餐厅,以及法国不同区域最具代表性的料理,展示出法国料理的真正魅力,带领读者在欣喜于丰盛料理的同时,更讲究法国美食那激发起各个感官的美感,乐于与亲朋好友共聚一堂,共享珍馐美味。
一人食 豆瓣
5.5 (12 个评分) 作者: 蔡雅妮 / 张爱球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 9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一个人,也要过得精致温暖!食物有超乎想象的治愈力量,它能填饱你的肚子,更能治愈你的孤独。
◆风靡网络的人气美食短片「一人食」文字珍藏版!
◆优酷、腾讯、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争相推荐,出租车、电视、杂志等时尚媒体随处可见。“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的主张已成为微博、微信、豆瓣上超过2000万青年男女热议的话题,成为无数都市白领推崇并热爱的独立、积极、时尚的生活方式。
◆这本书不是在教你做饭,而是在教你生活。20位个性十足的主人公,用他们的独家美味,表达了对生活敬意和热爱。除了面包和泡面之外,一个人的餐桌,也可以有更多选择;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很精致温暖。
◆随书附赠「一人食」美食手绘本。亚马逊独家赠送“本来生活网”特供优质食材抵用券(价值200元),打造专属你自己的“一人食”!
“一个人吃饭啊……有点孤单。”
“不知道吃什么,觉得怪怪的。”
“比较单调,没有丰富的感觉。”
“随便弄点什么对付一下……”
——很多人都会这么回答。
「一人食」想告诉你:一个人吃饭,更不能随便,不能将就,它是静静享受、品味快乐的最佳时光,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食物有超乎想象的治愈力量,它能填饱你的肚子,更能治愈你的孤独。
本书记录了20种有故事的食物和有态度的生活方式,用直抵内心的文字,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向所有在热闹的城市中独自吃饭的人传递一种正能量。不管有没有人陪你吃饭,愿你都能从一道精心准备的食物中,找到治愈自己的简单幸福。
吃货辞典 豆瓣
作者: 崔岱远 商务印书馆 2014 - 7
饮食,是一切文明的基础。它最牢固,也最顽强。当你回味着那些酸甜苦辣,往往更为留恋吃东西时的某种意境和心绪。萦绕于心头的滋味,隐匿着属于自己的甘香或苦涩,人世间是无法买到的。于是有了这本活色生香的“辞典”,为那些销魂于碗筷之间的“吃货”。
《吃货辞典》以八十多篇精致散文介绍了中国天南地北的几百道大菜小吃,无论是在家吃个舒坦,街边吃着随意,还是上饭店吃个名气,都饱含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情。
全书配有近百幅手绘插画,着眼于美食的各种细节,连筷子都各不相同,深藏着关于美味的幽默表达,与读者一起去寻味。
京味儿 豆瓣
7.8 (9 个评分) 作者: 崔岱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京味儿”说起来面儿挺广,北京人说话、北京的老胡同、北京的曲艺杂耍儿……这些个东西搁一块儿就是“京味儿”。今儿个这本书说的是“京味儿”的吃食。春天的春饼,夏天离不开的芝麻酱,初秋吃的烧茄子,冬天上得了大席面的大白菜……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可就是不特别的东西,北京人吃起来可特有讲究。怎么讲究?您慢慢看。
随园食单 豆瓣 Goodreads
8.0 (32 个评分) 作者: 袁枚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 1
清代大学者袁枚在治学之余对饮食文化也情有独钟。由于他在诗士林的声望与地位,使得他 常常成为各地门生故旧,社会名流宴请的对象。
而他每次遇上美味佳肴都要让自己的家厨向 主人的厨师学习烹饪之法,以至四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珍贵 的食谱,于是就有了这本值 得重视的文化遗产――《随园食单》
快活馋 豆瓣
6.9 (15 个评分) 作者: 高军 / 徐路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4 - 3
做个吃货,不亦快哉!
《世间的盐》作者风行水上(高军)、重口味老清新写作者张唐(徐路),四手联弹
柴米油盐+有趣+幽默+“汪曾祺”=最快活、最杀馋的美食人生
吃货写食也如下厨,凭的不仅是舌尖对美味的热捧,更有天赋加匠心。这里的每一篇,都如一道有渊源有来历的家常菜,杯盘随意,厨房里却必有秘不外宣的秘方,终而滋味浓厚,惹人奋箸。这些独门秘方,可能是天外飞来的妙喻,是奇峰突转的反讽,或极闲淡里倾泻的一缕儿女情长,极热闹处滋生的一点世味苍茫。“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正是《快活馋》里求味道的人生。
风老师的写食文章,每一篇我都读过,再读之时,还是忍不住感慨,是真写得好。他写吃的,都是平常生活里亲切有味的东西,不稀奇,却极擅描画,于食物后见出生活与世情,密处生白,顾盼有姿。平常饮食与市井烟火,竟写出人生天地间的流逝与唏嘘来。
——豆瓣网友 沈书枝
风老师说他干过好多工作,所以人间百态他看得真是多。我们常说写东西到最后就是拼世界观,风老师有特别开阔豁达的世界观,建立在他对这个世界清楚又悲悯的认识之上,所以他的文章大气。
——豆瓣网友 陈小克
徐路的写食文字多趣致,有食趣、闲趣、情趣、谐趣、恶趣,读之让人不仅动食指,亦展眉开颜,妙处悠然心会。虽写美食,心中故典娴熟,却往往用恶趣味与善意毒舌,将文化人之肃雅不动声色消解,代之以真吃货的淋漓恣意,江湖风味的人情练达。但这练达中自有一种性情真气在。
——豆瓣网友 这么
清粥草头咂咂鱼 豆瓣
作者: 谈正衡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 - 5
当美食日渐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雅俗共赏成了一种趋势。家厨与食府,会搭起各自不同的景观,味道的厚薄,人情的冷暖,行云流水,自在其间。江南鱼米之乡的丰饶与温润,最能显见于口腹之道。其实,吃什么,喝什么,聊什么,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味觉能透露一种心情。
本书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江南,有口舌惜繁华的秦淮桥下水,有舌尖下的西湖,有味蕾上的芜湖,有茶意的江南,有风味里的故乡。好吃好看,给江南古意平添了一分魅力。
雅舍谈吃 豆瓣
作者: 梁实秋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2 - 5
《雅舍谈吃(最新修订 插图典藏版)》内容简介:梁实秋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任数所大学教授,主编过《新月》月刊及多种报纸副刊。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幽默机智。著有《雅舍小品》、《秋室杂文》,并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等。
《雅舍谈吃(最新修订 插图典藏版)》分为吃在故乡、吃在四方和吃东道西三辑,收录了《铁锅蛋》、《酸梅汤与糖葫芦》、《北平的零食小贩》、《由熊掌说起》、《记日本之饮食店》、《豆腐干风波》等作品。
天下味 豆瓣
作者: 唐鲁孙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9
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演绎了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国史”,功力至深,韵味至长,尤为难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鲁孙还记录下很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掌故、宫闱秘闻,以及晚清民国的服饰、手艺、年俗、名人轶事等。本书为唐鲁孙作品集的第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