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鲜花帝国 豆瓣
Flower Confidential: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
8.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米•斯图尔特 译者: 宋博 商务印书馆 2014 - 1
或许将花称为商品或者人工制品实在有失浪漫,但现今的鲜花却兼有这两种属性。花卉贸易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鲜花都是实验室制造、试管育种、工厂种植、机器收割,接着被打包装箱、拍卖出售,然后搭乘飞机漂洋过海走进大型超市或当地花店。艾米•斯图尔特追随育种者、遗传学家、种植者和供应商的脚步,亲眼目睹他们创造、生产和销售花卉,这些花的花形更大、色彩更艳、茎杆更强韧,远非自然之力可以生成。从大型农商企业到本地农场,从欧洲到拉美,《鲜花帝国》深入探讨了这种自然与科技、情感与商业的交汇与相融。
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庞大的花卉产业的来龙去脉,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花卉的看法,同时也给读者带了了思索。而中国的鲜花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书中提到的关于有机认证、新品种研发、知识产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豆瓣
作者: [美] 约翰·R.麦克尼尔 译者: 李芬芳 中信出版社 2017 - 7
人类自从400万年前出现之后,便不断改变着地球环境。到了20世纪,在这世界环境史上相当挥霍而奇特的100年里,我们改变生态系统的程度、规模与速度均为人类史上首见。许多足以造成生态变迁的现象以惊人的速度出现:丰沛的廉价能源与水源、人口大幅增加、经济快速增长, 与之相伴的, 当然还有亚马孙雨林的退化、印度尼西亚的森林砍伐、伦敦的空气污染以及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
全球知名环境史大家,《全球史》作者约翰·麦克尼尔倾力撰写,指出20世纪对于世界环境史的重要意义,将全球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探索人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改造,打破传统史学的狭隘视野与史料来源,将环境史与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等研究领域有机结合,运用医学、生物学、气候学、农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国家档案、国际组织文件、大众媒介、专门机构的调研报告等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多幅图表与图片,为读者勾勒出一幅20世纪环境变迁的宏大而生动的画卷。
地球之美 豆瓣
Le Beau Livre de la terre
作者: [法] 帕特里克·德韦弗 文 / [法] 让·弗朗索瓦·布翁克里斯蒂亚尼 图 译者: 秦淑娟 / 张琦 新星出版社 2017 - 6
★一部看得见的地球简史!
★200个改写地球命运的时刻,呈现46亿年漫长的地球史!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地质学会、法国国家地质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专家权威撰写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提供素材
★200余幅史前遗迹、生物、地貌高清还原图
★世界最丰富、最罕见动植物和矿物标本
★在这个地球环境屡遭破坏,PM2.5爆棚的时代,这是一本让我们回味地球之美,期待美好未来的读物。
★四色大开本精美彩印,适合收藏!
--------------------------------------------------------------------------------------------------------
翻开这本书 有如坐上时光机
亲身经历这颗美丽星球令人惊叹的阶段
炙热的岩浆地球,如何冷却成巨大的雪球,又是何时变身美丽的蓝色?
氧气曾经是一种毒气?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人类?
巴黎是用货币虫的骨骼建造的?莫奈钟爱的象鼻海岸事实上是一团巨大的动物粪便?
3570万年前的一次陨石坠落,在今日的俄罗斯形成了巨大的钻石坑?
垃圾将汇聚成第七大陆?
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地方,你真的了解她吗?
树的秘密生活 豆瓣
The Secret Life of Trees: How They Live and Why They Matter
作者: [英]科林·塔奇 译者: 姚玉枝 / 彭文 商务印书馆 2015 - 6
我们常以严肃甚至枯燥为特征看待科学著作,而本书不仅知识严谨,探究深刻,而且文笔抒情,发生在大自然间的小故事起伏跌宕,对自然的真爱流露笔尖,读起来既像科学论著又像浪漫诗文。——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饶子和
本书以达尔文的进化论追本溯源树的进化,以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描绘树的遥远过去和现今分布。不仅可供学者参考,更能满足普通读者的好奇心。——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整合生物学》杂志主编刘春明
一份写给大树的情书,文笔饱蘸激情和科学活力,读起来欣欣然。塔奇的作品总是充满温情和智慧。——英国《金融时报》
任何对自然界感兴趣的人都会喜爱《树的秘密生活》。我发现自己情不自禁地向朋友们朗读整段的内容。——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好书榜
精彩!无价而且及时。塔奇是令人梦寐以求的导师。——英国《每日邮报》
对于树,我们的浪漫性追求与我们的功利性追求常常将我们和它们的关系置于尴尬的处境。
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能指望的。还是让我们作为一个共同体中的朋友来了解它们,欣赏它们,并怀着息息相依的感情对待它们,因为这是我们持久相处,我们共同的家园持久存在的基础。有人心甘情愿写了一本关于树的书,告诉我们许多它们的,以及我们和它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翻开来阅读。
这是一本主要与树木科学相关的书,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告诉我们有关树木的知识。书中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树木是怎样诞生的、树木的种类、生长分布及其成因;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怎样生存的,与周围的生物是怎样竞争与合作。在书的最后一章,是关于我们应当如何利用树木,以及树木能为我们提供什么。
本书所讲述的科学不像通常的那样,对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大加歌颂,而是真正体现了一种尊重的精神。
迷蝶志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吴明益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4 - 8
★二〇〇〇年台北文学奖!“中央日报”十大好书!
★刘克襄、陈芳明一致推荐!
★特别收入作者蝴蝶摄影、手绘五十余幅!
★以恋爱的姿态结识每一只蝶,以文字、摄影、手绘交织出一种细腻诗意的生活情怀,一个小说家的蝴蝶笔记。
迷蝶是迷走的蝴蝶,是谜样的蝴蝶,也是迷恋蝴蝶。
结识一只蝶,最昂贵的不是镜头或画具,而是某个安安静静的深夜,那些与她相遇的场景重被唤回的安静的激动。没有人听得见你的笔触沙沙,没有人看到你伏案的神色,没有人知道此刻你拾起了什么,愈疗了什么,思考了什么。
《迷蝶志》是台湾著名作家家吴明益自然书写的第一本散文创作,在十八篇配有摄影、手绘的蝴蝶散文中,吴明益以伤感柔软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蝴蝶梦般的翅膀,画出飞过天空时那一道诗意的弧线。
作为研究者最感幸运而幸福的事,莫过于见证老作家的趋于年轻,新作家的趋于成熟。前者以余光中为典范,后者以吴明益为代表。四十年来阅读余光中,十年来观察吴明益,深深感受到台湾文学的内在爆发力。——陈芳明
《迷蝶志》的出版,俨然预知了自然写作另一成熟面相的可能。——刘克襄
多么高兴看到一本不是图鉴的蝴蝶书籍,而且写得如此不俗。本书看似单薄,实则不然。其真正力道所在是文字。——王瑞香
采绿 豆瓣
作者: 涂昕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4 - 7
必须想象自然事物的“灵光”。——瓦尔特·本雅明
国内第一本全面、细致、系统的城市自然笔记
12个月美妙文字记录,545张牵动人心的自然精灵摄影
采撷每一个人身边最朴素、最日常的博物生活之诗
“如果你要问我,盛夏之美的极致凝于何处,我会毫不犹豫告诉你,是凤蝶在你耳边划过的风;还有它们的翅膀洒在石板路上时闪时现、或肥或瘦的灰色碎影。”
这是一本城市自然笔记,每一页都有花朵与生灵飘然而出。作者用两年多时间,记下身边每一季草木的开花与结果,昆虫的踪迹,鸟儿清晨彩色的歌声,午后蝴蝶翅膀掀起的空气,追寻着自然世界里凝结的片刻灵光。涂昕笔下的文字,正如她的豆瓣网名“热带植物”,浓郁、热情而明亮,带着草木勃发的气息,还有对自然最纤微细致处的温柔回应。
更难得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份十二个月的自然观察,还描述了许多对自然有独特感受的作家,一些“通晓植物灵魂”的人:普里什文、纳博科夫、梭罗、沈从文……
视觉之旅 豆瓣
8.6 (8 个评分) 作者: 西奥多•格雷 (Theodore Gray) 译者: 陈沛然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 2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以图片形式讲述了目前已知的所有元素的故事。从它们的来源到它们的用途和传奇故事,包罗万象,生动而有趣。《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的最大特色是其赏心悦目插图,它们充满具有摄人心魄的独特魅力,难得一见。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作者theodore gray是一位化学家,更是一位疯狂的元素收藏爱好者。他多年来费尽心血收集了2000多件与元素有关的各种标本和文物,其收藏可以与任何一个专业的博物馆媲美。《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的所有图片大部分就来源于他的这些收藏。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是theodore gray的一部科普杰作,其写作过程共花费7年时间。《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出版后广受赞誉,仅英文版就在1年多时间里销售了20余万册,同时被翻译成了15种文字。
不论你是否学过化学,《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一定会成为你最难忘的一堂化学课。它将用有史以来的最华丽的视觉盛宴带你踏上美丽的化学之旅。
逝者如渡渡 豆瓣
5.2 (5 个评分) 作者: 申赋渔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 - 5
最后一只渡渡鸟,1681年,死于枪口下,毛里求斯。
最后一只旅鸽,1914年,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美国。
最后一只隆鸟,1649年,死于人类的捕杀,马达加斯加。
最后一只异龙鲤,1981年,死于异龙湖的干涸,中国。
……
它们走了,我们还在。孤独的人类是可耻的。
本书叙说了数百年间,世界各地灭绝了的,或正在走向灭绝的30多种动物的故事,记录它们,是在寻找它们,并让它们永远地留在我们心中。寻找,是希望悲剧不再重演,是找回心中对自然的爱,是对未来满怀希望。
2014年6月29日 想读 已有。
自然
天演论 豆瓣
作者: 托马斯·赫胥黎 译者: 严复 译林出版社 2011 - 5
《汉译经典010:天演论》原名直译为《进化论与伦理学》(Evolution and Ethics),是赫胥黎宣传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重要著作。严复在本译著的“译例言”中提出丫随后深刻影响了中国翻译界一百多年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在本译著里,他对原文有选择地意译,并结合中国国情加入许多自己的观点。对赫氏原著中进化论只适用于自然界不适于人类社会的观点弃之刁:用,采纳斯宾塞的学说,以进化论演说人类社会,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名重时,影响深远。
寻归荒野 豆瓣
作者: 程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7
“‘荒野’是自然文学中的一个关键词,对荒野的理解堪称美国自然文学的精华。‘寻归’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走向自然,更不是回到原始自然的状态,而是去寻求自然的造化,让心灵归属于一种像群山、大地、沙漠那般沉静而拥有定力的状态。在浮躁不安的现代社会中,或许,我们能够从自然界中找回这种定力。”这是作者在本书序言中的话。本书初版2001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在初版十年之后,作者已经成为国内自然文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也相继翻译了多本相关主题的译著,对本书主题的理解和诠释更加深入到位。随着“绿色文学”、“生态文学”等领域的升温,美国自然文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十年前几乎见不到同类图书,到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本这一主题的译著和著作,而本书在这些著作中无疑是优秀的。增订版对原版做了较大修改。除了第一章和第五章对个别文字进行修改以外,其余章节均做了大幅增改,并增补了第六章和增订版序。
我的阿勒泰 Goodreads 豆瓣
My Altay
8.8 (188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7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这是一部描写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和风情的原生态散文集。充满生机活泼、新鲜动人的元素。记录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作者在十年前以天才的触觉和笔调初现文坛并引起震惊。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
田园之秋 豆瓣
作者: 陈冠学 中信出版社 2014 - 2
陈冠学隐居田园三十年,耕读之余,俯仰宇宙人间,以《瓦尔登湖》式的质朴文字,谱写出一曲光辉灿烂的田园牧歌,将南台湾田野间的如诗秋色呈现在读者面前。他是农夫,是诗人,是哲学家,更是坐拥山野宝库的生活家。无论是夜雨下的闲读, 还是农事家事杂务事,都在文字中透露出与万物同在、和谐共处的清明智慧,体现出一种独到的生活美学和哲学。《田园之秋》文笔优美,字字珠玑,用心灵细腻感应宇宙的跃动,笔锋常带挚爱土地的热情。台北 野鸟学会理事长亲赴屏东,随作者野外写生,精心绘制70余幅鸟类、植物插图。
猫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James Herriot's Cat Stories
作者: [英] 吉米·哈利 / James Herriot 译者: 种衍伦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2 - 6
《猫的故事(精)》由吉米·哈利所著,“交际花”小猫奥斯卡、带领群猫大暴动的老猫“玻璃”、喝猪奶长大的小黑猪摩西……《猫的故事(精)》里有各种各样可爱的猫咪。有的故事令人忍不住捧腹大笑,也有的流露着淡淡的忧伤。
远离尘嚣的山谷、有趣的人和动物、旧日的好时光组成了芸芸众生的美丽画卷。文字质朴风趣,蕴含了最动人的真情。
故乡的微光 豆瓣
作者: 付新华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 - 9
◆ 让见过萤火虫的人重温美好,让没见过萤火虫的人弥补缺憾。
◆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泰戈尔《萤火虫》
《故乡的微光》是中国萤火虫研究第一人付新华教授十三年来的研究结晶。一本独一无二的萤火虫读本,有故事,有情怀,有诗意,带你走进梦幻般的萤火虫世界。
作者回忆了自己初见萤火虫的悸动,在天台山、西双版纳、海南等风景优美的地方寻找、考察萤火虫的美好经历,以及十三年来不减丝毫热情的萤火虫研究之旅。同时,书中还有国内种类最全的萤火虫科普资料、实用的萤火虫摄影指南,各种美轮美奂的萤火虫大片。
《故乡的微光》既是记录,也是怀念。透过这些朴实的文字和美丽的图片,可以看到作者对萤火虫,这些故乡、童年中闪烁的微光的挚爱与怀念,以及对萤火虫正在消失的现状的忧虑。
植物名字的故事 豆瓣
7.1 (9 个评分) 作者: 刘夙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5
《植物名字的故事》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植物书。
新锐科普作家、中科院植物所博士刘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钩沉鲜为人知的有关植物名字的故事,用清新雅致的文笔讲述植物的人文背景,以及植物名字中隐含的各种趣味知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郁郁芊芊、平易近人的植物世界。
《植物名字的故事》简洁清爽的装帧设计,优美凝练的文字表达,真切动人的背景故事,在陶冶科学素养的同时,想必也能激发您的人文情怀。
发现之旅 豆瓣 Goodreads
voyages of discovery
8.6 (24 个评分) 作者: [英] 托尼·赖斯 译者: 林洁盈 商务印书馆 2012 - 1
《发现之旅》,绝对值得您珍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险
蒐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300余帧精美的珍藏画作/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
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探险家、科学家、艺术家联袂演绎/一幕幕迷人的自然历史冒险故事 /三百年历史的时间隧道,携您加入未知领域的探险/与历史伟人一起遨游世界
这本书实在很难让人(剪)刀下留情,它太美了,几乎每张素描画作都在低语诉说:“将我剪下来,贴在墙上吧!”——《国家地理杂志》
《发现之旅》是一部迷人的视觉盛宴,蒐集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数百幅珍贵藏品,收录了历史上十次最重要的自然探险故事,叙述了那些世界知名探险家、生物学家、艺术家在深入海洋深处挖掘深海秘密时的一幕幕冒险旅程。
本书以过去三百年间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为题,聚焦在航程中搜集到的艺术与图像材料。每一趟旅程都累积了极其重要的标本收藏,产生了重要的科学新知。书中的许多博物馆收藏也是第一次面世,它们绝对值得读者悉心鉴赏。过去一代代的科学家与历史学家都曾深深地为这些故事与图像着迷,并从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这本书的出版提醒我们,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自然艺术家在自然科学演替过程中的贡献不容忽视。我们若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可以说每一次都是开启视野、航向未知世界的新探险。最好是随身携带这本书,在车上或飞机上随意翻阅,说不定它会给您新的领悟与启示。
草木的理想国 豆瓣
6.8 (8 个评分) 作者: 阿来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 3
《草本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内容简介:一个城市是有记忆的。凡记忆必有载体作依凭。然而,当一个城市的建筑不可能再来负载这个城市的记忆时,那么,还有什么始终与一代代人相伴,却又比人的生存更为长久?那就是植物,是树。
阿来说过,我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有人认为这是狂妄的话,他却认为这是谦逊的话。既然我们身处如此开阔敞亮的自然界,为什么不试图以谦逊的姿态进入它、学习它呢?阿来认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尽力去了解这个世界。于是,便有了这本与众不同的小书。
帕慕克说过:我们一生当中至少要有一次反思,引领我们检视自己置身其中的环境。阿来写就的这组关于成都的花木记,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冬牧场 豆瓣
8.8 (178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新星出版社 2012 - 6
文坛清新之风,阿勒泰的精灵
李娟首部长篇纪实散文力作
四个月、零距离、全程记述哈萨克民族冬牧场的点点滴滴!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李娟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