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独立评论文选 豆瓣
作者: 谢泳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2 - 11
《独立评论》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二日创刊于北平,一九三七年七月停刊,共出版二百四十三期,胡适等人主编,撰稿人多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著名学者,以刊载时论文章为主,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独立评论文选》由著名学者谢泳先生选编,共择文125篇,皆是深具价值之美文,谢泳先生在谈到本书选编标准时说:“我的编辑思路是:极为常见的文章,再重要也放弃,比如胡适的文章,因为容易见到,编书的时候是考虑设法少选和不选;而多选那些文章本身有价值而不为人注意者,如张佛泉、吴景超、董时进、陈之迈等。所选文章是历史文献,但文章一定要能体现当下情怀,也就是说,这些旧文章要能读出新感觉来。”
纽约时报古典乐评精选 豆瓣
作者: [美] 艾伦·科赞 译者: 黄意淳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你喜欢古典音乐,却不知道如何挑选吗?由《纽约时报》乐评家为100张古典音乐专辑所作的经典评论,不仅是一部丰富的、悠扬的古典音乐编年史,更是实用的音乐收藏指南!
关于古典音乐,没有单一的、绝对的、正确的演奏方式,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诠释方式,或许有些无法引起作曲家、作品与听众之间的共鸣,而又有多少可以让我们对已经存在好几百年的作品激荡出新的体验?
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而言,最有趣刺激的,莫过于指挥家与演奏家为伟大作品所表现出多样性的技巧与情感。但是每年有数以百张的古典音乐唱片发行,因此不管是新手或行家,想要发现其中极品,皆是一项挑战。这100篇《纽约时报》的经典乐评构成一部丰富的古典音乐编年史,更是实用性强的收藏指南,引导我们领略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以及柴可夫斯基等大师的音乐世界。
思想的浮冰 豆瓣
作者: 刘东 2014 - 6
反思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文明立场,“中体西用”“再造传统”论的时代强音!
当代最具独立精神的学界“动手派”,清华国学院刘东教授,为熬出中国文化新传统而奔劳呐喊
~~~~~~~~~~~~~~~~~~~~~~~~~~~~~~~~~~~~~~~~~~~~~~~~~~~~~~~~~~~~~
拥有儒家价值的范导,并不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无懈可击,
但失去儒家价值的范导,却注定了我们的生活会一无是处
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正在悄悄滋养,想要成就一项事业,
就要充满韧劲地挺住,把它苦苦地熬成传统
——刘东
《思想的浮冰》为清华国学院刘东教授的最新力作,希望与读者分享自己致力于复建清华国学院以来的所思所虑。书中文字在在流露出刘东在现代社会的危机时刻呼吁激活“中体西用”,思考中国文明新立场,熬出中国文化新传统的良苦用心。
废名·桥 豆瓣
作者: 吴晓东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 - 5
《废名•桥》是对废名《桥》一书的诗学解读,统观乃一部诗化小说研究,散读则为一组文化散文。废名堪称是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鼻祖,他花了十年光阴精心创作的《桥》被朱光潜称为“破天荒”的作品,是诗化小说的代表作。《桥》中充满了镜花水月的幻美色彩,它的乌托邦般的田牧歌情调是通过对女儿国、儿童乐园、乡土的日常生活与民俗世界等几个层面的诗性观照体现的,最终使小说生成为一个东方理想国的象征图式。在技巧上,《桥》运用了“唐人写绝句”的手法。这种诗化特征又使它成为一个晦涩难读的文本。《镜花与水月》从诗学的角度对废名这部小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试图从语言和手法的层面切入《桥》的世界,通过对“心象”范畴的捕捉和辨析,揭示了小说的诗学独特性,并展示了一个学界尚未充分触及的微观诗学的研究视野。
李白(新版中学图书馆文库) 豆瓣
作者: 王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11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李白的生平、诗作,甚至传说,都是研究者、诗歌和文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作者采用传记的方式整理李白的诗作,将其一生分为“蜀中生活”、“仗剑远游”、“长安三年”、“李杜交谊”、“十载漫游”、“从璘与释归”、“凄凉的暮年”七个阶段。作者将李白的生平、经历、交游、行迹与其诗歌揉为一体,用简洁晓畅的语言进行描述,使得读者既能对李白的生平脉络有明晰的了解,又能在此过程中,体会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退步集 豆瓣
8.2 (130 个评分) 作者: 陈丹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1
《退步集》是陈丹青归国五年来部分文字的结集,三十余篇文章,话题兼及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诸方面,自云“退步”,语涉双关,也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