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给孩子的古诗词 豆瓣
作者:
[加拿大] 叶嘉莹
2015
- 9
《给孩子的古诗词》是当今中国古典诗词讲坛影响最大、绝无仅有的叶嘉莹先生的心血之作。
中国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和词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叶嘉莹先生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中国古诗词结集成册。
《给孩子的古诗词》共收录作品218首,不同风格的177首中国古代经典诗作、41首经典词作,以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带给孩子感动和召唤,提升孩子的心灵品质,培养他们成长为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给孩子一部好作品”,实现编者长久以来的夙愿。
《给孩子的古诗词》重绘中国古典诗词版图,确立经典标准。作家、篇目、版本的择选,都体现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慧眼的文学理念与美学目光。以“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唯一标准,严格精心编选。
《给孩子的古诗词》因编者叶嘉莹先生的眼光与公信力,这部选本以其品质的优秀和独到,会给孩子留下一部传世经典。
中国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和词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叶嘉莹先生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中国古诗词结集成册。
《给孩子的古诗词》共收录作品218首,不同风格的177首中国古代经典诗作、41首经典词作,以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带给孩子感动和召唤,提升孩子的心灵品质,培养他们成长为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给孩子一部好作品”,实现编者长久以来的夙愿。
《给孩子的古诗词》重绘中国古典诗词版图,确立经典标准。作家、篇目、版本的择选,都体现编者一以贯之、别具慧眼的文学理念与美学目光。以“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唯一标准,严格精心编选。
《给孩子的古诗词》因编者叶嘉莹先生的眼光与公信力,这部选本以其品质的优秀和独到,会给孩子留下一部传世经典。
唐诗百话 豆瓣
作者:
施蛰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 5
《唐诗百话》面世以来,深受海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热烈赞誉,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也将这本书作为汉学研究课程的教材。施蛰存将数十年来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潜心探索,以严谨考证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融贯于一书,尤其是毫不因袭前人的选诗、说诗视角和贯通中外古今的大家气度,在唐诗研究上别开生面,极具新意。
书中第27篇论述李欣《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这首诗的诗题自北宋以至当代,历代学者均未读懂,在编纂唐诗总集或选集收录此诗时,常对诗题随意予以颠倒或删改。施蛰存认为关键在于理解“语型”的意义,他指出“语”为琵琶声,“弄”为琴曲,从而揭破了这个千古之谜。他引了杜甫《咏怀古迹》、刘长卿《听杜别驾弹胡琴》、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四个例句作为旁证,重印时又增补了白居易《听李士良琵琶》诗“声似胡儿弹舌语”和元稹《琵琶》诗“学语胡儿撼玉玲”,进一步阐明“语”即琵琶声。
书中第27篇论述李欣《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这首诗的诗题自北宋以至当代,历代学者均未读懂,在编纂唐诗总集或选集收录此诗时,常对诗题随意予以颠倒或删改。施蛰存认为关键在于理解“语型”的意义,他指出“语”为琵琶声,“弄”为琴曲,从而揭破了这个千古之谜。他引了杜甫《咏怀古迹》、刘长卿《听杜别驾弹胡琴》、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四个例句作为旁证,重印时又增补了白居易《听李士良琵琶》诗“声似胡儿弹舌语”和元稹《琵琶》诗“学语胡儿撼玉玲”,进一步阐明“语”即琵琶声。
郁达夫诗词笺注 豆瓣
作者:
郁达夫 著 詹亚园 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 11
郁达夫乃一代文豪,他的文学活动,文史学家们大都着眼于小说与散文,而很少顾及他的旧体诗。其实,郁达夫的诗词,在他的整个创作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刘海粟评论其文学成就,以为“诗词第一,散文第二,小说第三,评论文章第四”。郁达夫的旧诗今存近600首,从写作区域看,大略可分为“留学日本诗”、“国内诗”、“南洋诗”三部分,忠实记录了作者人生的三个阶段。
本书收录郁达夫诗词数百篇,另附断句、联语、新诗和外文诗,是市面上唯一的郁达夫诗词集。笺注者以时间顺序排列其诗,有时间不详者,原则上依《郁达夫诗词集》编次。本书笺注兼顾注诗与注典。因郁达夫用典往往同一典源而用时各有侧重,因此笺注者在注典时不避烦复,以期正确反映诗人的真意。
本书收录郁达夫诗词数百篇,另附断句、联语、新诗和外文诗,是市面上唯一的郁达夫诗词集。笺注者以时间顺序排列其诗,有时间不详者,原则上依《郁达夫诗词集》编次。本书笺注兼顾注诗与注典。因郁达夫用典往往同一典源而用时各有侧重,因此笺注者在注典时不避烦复,以期正确反映诗人的真意。
诗词散论 豆瓣
作者:
缪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5
《诗词散论》初版原收论文十篇,1982年重印后增为十一篇。其中论诗之文章四篇,按时代内容言之,依次为《〈诗〉三百篇纂辑考》、《六朝五言诗之流变》、《论李义山诗》及《论宋诗》四文。《〈诗〉三百篇纂辑考》一篇,纯属考据性之论文,与书中其他偏重评赏之篇稍有不同,故初印时未尝收录,此次重印始编入集中。此文印证旧籍,考寻《诗》三百篇当年纂辑之情况,征引翔实,考论精简,为考证文中难得之著作。其《六朝五言诗之流变》一文,以简驭繁,掌握重点,以为此一时期五言诗之演变,可以举三位诗人为代表作者:谢灵运融合玄释,模写山水;鲍照仿吴歌,发唱惊挺;谢胱用声韵,圆美流转,均能除旧拓新,开创风气,所论极为精要。其《论李义山诗》一文,结合李义山之性情为人与当日之历史背景加以分析,有烛微探隐之发挥。其《论宋诗》一文,论及唐诗与宋诗差别特异之点,分为用事、对偶、句法、用韵及声调数项,加以析论,对宋诗之优点及流弊,论述精辟。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豆瓣
顾随
9.1 (16 个评分)
作者:
顾随
/
叶嘉莹(笔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6
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学术研究与学术普及的巅峰之作。本书由国学大家叶嘉莹珍藏60多年,第一次全部公之于世。本书作者站在较高的人生境界,把中西文化熔于一炉,把文化艺术学术文化融会贯通,把人生社会文学融为一体,感悟中国诗词的大境界,阐发中国古代传统的大智慧。给大众人群提供人生的智慧、生活的启迪是做人治学、为官经商、出世入世等不可或缺的宝典。作者以沉稳舒缓、优美凝炼的语言,讲述以其博学、锐感、深思所体会到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真正的精华妙义。他学文与学道、作诗与做人相提并论,使读者不仅在学文作诗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而且在立身为人方面得到很大的激励。他所讲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微妙理既有能“入”的深心体会,又有能“出”的通观妙解具有真正的启迪感发作用。他讲述的方法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使读者在深造自得、左右逢源、极富启发的讲解中,学到最可贵的诗词及人生的妙理。作者学贯中西、融汇古今,是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大师,也是著名作家、剧作家、诗人,他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谈出不同凡响之处。本书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意境中,让读者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国传统人生的境界,是情与理的有机结合,散发着诱人的独特魅力,激励人们追求高境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