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时光·漫步 豆瓣
9.0 (167 个评分) 许巍 Wei Xu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2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步升音像
总有一种音乐精神在浮华世代间恒久不变
总有万千音乐脉络在历尽磨难后洞察改变
从黑暗 忧伤 绝望 孤独...
到阳光 灿烂 希望 欢乐...
一样的 不一样的 改变的 不变的 许巍
2008年8月6日 听过 巍子的歌儿听起来就是那么舒服
生活 舒服
独自等待 (2004)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独自等待
7.8 (455 个评分) 导演: 伍仕贤 演员: 夏雨 / 李冰冰
其它标题: Waiting Alone / 친구와 연인사이
繁华都市之中,年轻的陈文(夏雨饰)和他的一班好友怀揣各自的梦想,终日徘徊在等待与寻觅的地平线上。在偶然邂逅理想中的爱情目标刘荣(李冰冰饰)之后,陈文渴望爱情的激情被瞬间点燃。在好友们(高旗、吴超、高亚麟等饰)的百般怂恿之下,经由绰号“孙子”(涂松岩饰)的所谓“恋爱专家”点拨,陈文不顾一切地是展出五花八门的求爱攻略,演绎出一幕幕颇具喜剧色彩的浪漫情节。然而此时,在他身旁暗中相助的多年玩伴李静(龚蓓苾饰),却在心中默默隐藏着对陈文的真爱。 在独自等待的人生旅途中,每一个青涩生命不断努力实践着梦想,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到成长的真实滋味……
2005年10月8日 看过
挺喜欢这种风格的片子的
国产 生活
孔雀 (200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孔雀
8.2 (351 个评分) 导演: 顾长卫 演员: 张静初 / 冯瓅
其它标题: 孔雀 我が家の風景 / Der Pfau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河南古城安阳,某个五口之家的姐姐(张静初)、哥哥(冯瓅)和弟弟(吕玉来)在社会剧烈转型时期,踏上不同的人生之路。
  姐姐二十出头,虽看起来清瘦文静,内心却刚烈执拗,为实现梦想可以将自己豁出,无奈现实无情,经过多次挫败后她学会听天由命;哥哥二十三四岁,因小时得病落下轻微脑疾,父母对他的关爱皆多一层,经人介绍与精明的跛脚姑娘结婚后,他过上自己很满意的日子;弟弟十七八岁,敏感、忧郁,内心世界过于丰富,因为某件事被父亲赶出家门后,开始在外面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然而所获只是时间将其改造得面目全非。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2006) 豆瓣
8.0 (51 个评分) 导演: 叶京 演员: 佟大为 / 白百何
作家方言(佟大为 饰)从警察口中得知儿时的伙伴高洋(果静林 饰)离开人世的消息,追忆起他和儿时一群伙伴的成长往事。思绪万千的方言,从追忆的海洋中回到了现实的彼岸。方言已经平静了许久的生活又被打破了。他决定带着种种疑问去寻访那些过去的伙伴们。他们都是50年代末出生在北京某军队大院里的孩子,共同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70年代中期,他们先后参军离开了北京。80年代,改革的春风从中国的南方沿海城市吹起,广州这个开放的前沿城市更是如火如荼地大兴改革之风。下海经商的浪潮,吸引着无数年轻人跃跃试试,大展宏图。当年的同伴们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到广州下海经商,几个一起长大的朋友有的失踪了,有的去世了,有的历尽商海艰险后毅然决然回到北京……
落叶归根 (2007)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落叶归根
8.1 (333 个评分) 导演: 张杨 演员: 赵本山 / 郭德纲
其它标题: 落叶(原名) / 回家
老赵(赵本山饰)是个五十多岁的农民,他南下深圳打工,因好友老刘死了,不得不走上背对方尸体回家安葬之旅。他先把老刘伪装成醉鬼,混上长途车,却不幸在途中遇上劫匪(郭德纲等饰)。救了一车人钱财的他反而给乘客赶下了车。
老赵只好在路上拦车,晚上住店,钱却被偷。他到别人(午马饰)的葬礼哭丧,混得饭吃……一路上,老赵遇到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目标在望之际,他累晕了,在医院中苏醒后,警察告诉他,要按规定把尸体火化。
老赵带着老刘的骨灰回到他的家乡,那儿却已经拆迁了。门板上,写着老刘的儿子的留言。
回家真好 豆瓣
7.6 (10 个评分) 作者: 欧阳应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8
“你可以走出房子,但你总要回家。”
――Witold Rybezynski,Home:A Short History of an Idea
一个家的装饰风格,不仅反映居住者的喜好与生活质感,也直接影响居住其中的日常心情。本书介绍的大陆、港、台三地精彩的家和家中精彩的人物,能够启发我们对家的想像。
家,不只是栖息的住所,一个舒适自在的家,能提供我们能量和灵感,让自我展现,并且是家人与爱人乐于安顿身心的据点。
作为一个长期研究家居设计的专家和造访者,欧阳应霁捕捉了这些家中令人赞叹的设计,发掘了家与舒适的关系和意义,也让我们体验到恋家、爱家的价值。
回家,是件幸福的事。
新周刊 豆瓣
8.3 (35 个评分)
《新周刊》是一本杂志。但她更着力叫卖的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视角、方法和观念。是的,她提供对趋势的把握。我们的读者群不是含混的、广而泛之的所谓“白领阶层”,而是现代社会中最为注重趋势的“意见领袖”们。
菜刀温暖 豆瓣
作者: 郑钧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5 - 11
著名摇滚歌手郑钧原创小说处女作《菜刀温暖》一书于2005年11月9日正式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郑钧是中国第一代摇滚乐主将之一,是来自于古城西安的一位有着叛逆精神的青年,自称歌手中的自由职业者。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及七十年代的朋友们对他的音乐会非常熟悉。
郑钧是国内最早的签约歌手之一。1994年发表第一张创作唱片集《赤裸裸》,一曲《回到拉萨》横扫国内百家排行榜,轰动国内乐坛,使之成为国内最具有商业价值的摇滚歌手。在此后的10年中,先后经历了与环球、百代等国际唱片公司的合作,发表了四张个人创作专辑和一张翻唱专辑,获奖无数,《赤裸裸》、《灰姑娘》、《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怒放》等多首曲目广为流传,更以其俊朗的外型和深刻的思想深入人心。他也是第一位登上美国专业音乐杂志BILLBOARD封面和第一位获得世界三大音乐奖项之一——美国MTV音乐录影带奖的中国歌手。
沉寂了两年之后,郑钧重新复出,准备自己的全国巡回演唱,在此期间,他一边创作新专辑,同时又以“非典”的速度创作了一部富有黑色幽默又不乏激情的原创小说,今天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正式发行,不仅给摇滚乐坛开了明星创作小说的先河,而且给当今浮躁虚伪“专业”的当今文坛带来了摇滚精神和摇滚节奏的冲击,它像一股旋风,以特有的激情和幽默风格一扫当今文坛沉闷的风气。
这一本异常精美的图书书名叫“菜刀温暖”,名字非常奇怪,有横空而来的突兀之感。为什么要取这样的书名,郑钧本人有自己的解释,在本书自序中,郑钧说道:“生活有如一把菜刀,我们只是案板上的一棵菜花或者冬瓜,引颈待命。按说菜刀应该性属冰冷残酷,但当它从我的脖子切下时,我竟感到了一丝温暖。可能是由于刀上有我的热血飞溅吧。”这就是书名“菜刀温暖”的由来。
从书名的解释中,我们发现小说的黑色幽默成份,也能亲身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一种人生态度,正像郑钧自己所说:“我是用颓废来表达愤怒,用伤感来表达爱情。”同时,这里面还传导出一种近乎绝望的下沉的快感,大约这也隐喻了时代的某一些特征。
小说《菜刀温暖》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一位摇滚乐队主唱和一位制作人的爱情故事。郑钧说:“这故事不复杂……有意思是其中很多细节很多文字,……主人公温暖和他原来的女朋友菜刀,还有他新认识的女孩静,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牵扯到他的好朋友秦大,秦大也是一个音乐制作人,小说写的爱情和婚姻的状态,他们几人长达几年生活状态这么一个故事。静对温暖完全是不顾一切,非他不嫁,一辈子就跟他,按北京话说就是死磕……如果说简短点就是一个悲剧,其中每个人都是悲剧,由几个小悲剧构成一个大悲剧。”
小说故事取材于郑钧最熟悉的生活,甚至主人公温暖的血型、星座都和郑钧一样,但内容并非揭密式的八卦,也没有扮酷的姿态,而始终保持着一种诚恳朴实的柔软的旁观者的目光。小说以相当的故事性写出了主人公的惶惑与不安,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70年代生人的惶惑与不安。
郑钧称,现在的生活节奏已飞快,就像坐在一辆时速200公里的车里,看上去窗外的树都是倒着的,而不少作家写的东西还是停留在过去,跟时代脱节,“我要给小说带来激情,带来摇滚的节奏。”所以郑钧的小说节奏相当明快,它没有给阅读设置各种无意义的文学障碍,相反它以流畅的故事、生动的对话、内心独白的机智、不乏自嘲的黑色幽默的语言,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它有一种岩浆喷涌的力度,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当今文坛最为缺乏的风格——摇滚乐式的风格。
假如有人问,郑钧小说的意义在哪里?我会回答说:“这部小说是对当今虚伪的虚弱的文坛的一种反动!”我们的时代不缺乏矫情,不缺乏严肃,更不缺乏虚伪,而惟独缺乏的是幽默、轻松和真诚,而后者恰恰是郑钧小说《菜刀温暖》所擅长的。
因此说,郑钧小说的出版从某一种意义上,对当今的文坛会产生它意想不到的冲击和影响。
创意市集2·玩心大发 豆瓣
6.8 (13 个评分) 作者: 王怡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5
《创意市集2·玩心大发》是伦敦市集13位艺术家、设计师访谈录。
伦敦的市集依然活泼、热火,走在其中依然惊喜无限,创意百出、想法新鲜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有增无减。创造了“创意市集”一词的王怡颖在第一本书里曾经带领我们畅游的Spitalfield's Market如今已步入了转型期,而位于老啤酒厂中的UPMarket悄悄兴趣兴起,因为租金低廉,吸引了一批更年轻的创作者进驻,他们毫无忌讳地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现实中坚持真我,寻找能让他们继续尽情把玩创意的平衡点,使UPMarket这个新兴市集在某种程度上少了商业气息,更具有活力和特色。
可不可以不要上班 豆瓣
8.2 (24 个评分) 作者: 弯弯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6 - 5
《可不可以不要上班》是一本涂鸦书,在经济不景气、政治动荡的台湾,民众心情闷极了,不想上班、不要看老板脸色,是许多上班族的心声。而197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进入职场,这个被称为“草莓族”的世代,成长在台湾经济起飞之后的繁荣岁月,普遍吃苦少、受呵护多,抗压性较弱,进入现实职场出现适应危机,逃跑因此成为心情上最阿Q的发泄出口。
三联生活周刊 豆瓣
8.5 (70 个评分)
《三联生活周刊》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韬奋先生的创刊目的是:“每星期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以“供应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
《三联生活周刊》自1995年在《生活周刊》传统基础上创刊,定位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做中国的《时代》周刊。它的办刊宗旨是“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
设计私生活 豆瓣
6.8 (16 个评分) 作者: 欧阳应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8
动情,不管是对人,猫狗兔、大树小草等等,都是人们熟悉的有情众生,可有些人的磁场特别敏感,这种人不只能感受有机生物的电波,对无机生物的能量也极其感应,因此他们看椅子、玩具、衣服、灯、笔记本、积木、图画……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活物,看到它们活跃的电子活动场。
欧阳应霁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描述行遍花花世界看尽设计百态的种种私生活,你会突然觉得此人前世可许是个行脚僧,他今生如专研迷恋人间色相的肌理,百物浮华的层次,其实做的还是修行的事,他修的是悟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道。
他的《设计私生活》一书,好看就在文章中色与空的辩证,此人写的是时尚神学,他下笔天下微物,表面写得唯物,其实唯心极了。I shop therefore Iam 就是他和创造万物的上帝之间的命题。
年轻人看欧阳应霁这本书,会看到他眼下热门极了的人间花鸟,好多奇人奇物,有一点年纪的就会看到他心中安静下来的世态山水。他写物写到了让人想放下物,他把物看得如此分明,如此认真,最后却像是想转开身,说“我都看过了。”
在他还没有完全转开身前,就让我们来分享一下他充满自觉的“设计私生活”吧!上帝玩设计的游戏,欧阳应霁爱看这场被设计的游戏。
CREAM 豆瓣
牛奶精华,NEXT一代杂志。同是《MILK》出版人TK的产业,业界说之“随意而为,无视金钱”,每期的选题出人意料,忽商业忽清纯,纸张是极粗极暗的那种,设计更是打破常规,文字含混不清,以设计的手法来做潮流杂志,偶尔会在中间夹几张白纸——这是我所喜欢的改版前的《CREAM》,借助拼贴、策划、摄影以及跨国界采访来讲述比《MILK》更深入的潮流,现已改版成更夸张的双语杂志,每期设计、版式及包装完全不同,完全国际化的派头。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 豆瓣
作者: [美国] 戴维·弗里德曼 译者: 赵学凯 / 王建南 中信出版社 2006 - 3
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在超市里,面对着收款台前一条条长队,我们需要判断哪一支队伍速度较快;在选举时,我们需要决定投票给哪一位候选人;为了争取一份满意的雇佣合同,我们需要与对方讨价还价;为了获得理想的婚姻,我们需要在茫茫人海中千挑万选——在做出这种种决定时,我们有意无意地会运用一些经济学知识。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为理性生活提供了基本指南。它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必备知识,不了解这些,你很可能会被生活的洪流所淹没。本书通俗易懂的风格、充满睿智的论述不仅是喜欢经济学的读者最合适的读本,也可以成为在经济学迷宫中摸不清方向的学生最好的教学辅导书。一句话,《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将教给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如何制定合理战略,让你更从容地驾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