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
花衣魔笛手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ハーメルンの笛吹き男:伝説とその世界
8.6 (51 个评分) 作者: [日] 阿部谨也 译者: 夏川 一頁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8 其它标题: 花衣魔笛手:传说背后的欧洲中世纪
传说的出现,往往会掩饰一些不能宣之于口的真相,既然说不出口,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把传说变成故事,隐晦地流传下去。
※ 日本“西方社会史”研究第一人阿部谨也代表作品
※ 层层推理,步步逼近,揭示传说背后的残酷真相,呈现中世纪庶民的狂欢与哀愁
※以东方视角观西方社会,以理解之同情深入人类的共有经验,带来不同的智识体验
※ 好看好读,五十余幅图片直观感受遥远的中世纪
“花衣魔笛手”的故事在欧洲流传甚广,可谓家喻户晓。
故事发生在德国小镇哈默尔恩。据说这个地方鼠患严重,一天,一个衣着华丽的男子来到这里,说自己可以解决鼠患,村人许诺若解决后就酬以重金。男子便吹起笛子,这个城镇的老鼠都跟着,一个个走到海里淹死了。村人看到老鼠已经死了,就耍赖不给钱。男子无奈地走了。第二年,男子又来,在城外吹起笛子,城镇的小孩便都跟着出来,和他一起走到一座山洞,随后山洞消失,小孩和男子都消失了。
阿部谨也以这个神奇的传说为切入点,如侦探一般,追踪文献与史料,层层推理,步步逼近,揭示传说背后的残酷真相,呈现中世纪庶民的狂欢与哀愁。
不管1284年发生的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哈默尔恩庶民的悲伤与痛苦都跨越了时空,直抵我们的内心。当接近产生这种悲伤、痛苦的庶民生活时,我们就超越了单纯解密似的兴趣或好奇心,直接触摸到欧洲社会史的一角。 ——阿部谨也
2021年9月20日 已读
有人想要在书中找一个答案,那还是去看莱布尼茨好了。与其说作者试图解释这个故事的真相,不如说作者是在揭示这个故事如何世界闻名,这更加有趣,也更加重要。因为前者可以说和我们毫无关系,而这个故事何以四处流传并持续至今则和我们每一个人有关。Stadtluft machtfrei,中世纪的人要涌向城市揾食,今日的人肚子不吃东西依然会饿的。封面后对作者的介绍我只当是废话,看完倒觉丝毫不差。
中世纪 传说
如何解读中世纪艺术 豆瓣
How to Read Medieval Art
8.0 (5 个评分) 作者: [美] 温迪·A. 斯坦 译者: 文玲霞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 - 10
精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38件中世纪艺术杰作
透过艺术品洞察欧洲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
🕍 编辑推荐
⚔以小见大,一个博物馆的馆藏,囊括多种艺术门类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其修道院分馆拥有的全世界全面的中世纪艺术收藏,本书精选了38件代表作品,涵盖绘画、雕塑、金属制品、手抄本、彩色玻璃和挂毯等各个艺术门类,全面展现800多年欧洲中世纪艺术的全貌。其中包括堪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梅罗德祭坛画》、“独角兽挂毯”和《法国贝里公爵的美丽时祷书》。
⚔语言生动,讲解细致,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艺术品
中世纪的艺术是讲故事的艺术。本书作者温迪·A. 斯坦博士以简明易懂的语言梳理了中世纪的历史背景,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作品相关的宗教或历史事件,揭示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力量,让读者理解作品想要传递的意义和目的,洞察欧洲的信仰时代、感受中世纪艺术的力量。
⚔图文结合,大量色彩准确的高清照片,尽显藏品细节
书中所有作品均配有数张高清照片,既有作品的全图,也有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局部图。书中所有照片均为博物馆专业摄影师特意为本书拍摄,并对照原作进行调色,色彩准确。读者不用亲自到访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能够近距离观察到这些艺术品的细微之处。
🕍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欧洲中世纪艺术中常见的主题和故事,它们大部分都取材于《圣经》和其他宗教文献。书中选取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38件著名藏品,涵盖多联祭坛画、彩色玻璃、雕塑、挂毯以及彩饰手抄本等各种类型的中世纪艺术品,其中包括广为人知的《梅罗德祭坛画》、“独角兽挂毯”、《法国贝里公爵的美丽时祷书》等杰作。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作品创作的背景知识,并详细讲解了每件作品的风格特点及其背后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中世纪艺术在视觉和观念上的丰富性。书中还配有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能让读者更直观地认识这个时代的历史和图像。
🕍 媒体推荐
这本书能为任何想更好地了解中世纪艺术的人提供了一个容易理解且图文并茂的介绍。
——《格式杂志》(Format magazine)
即使对于不了解作品中故事的观众来说,精美的图像也有巨大的力量。作者被那些故事迷住了(这些故事对艺术家和他们最初的赞助人都很重要),所以她流畅而雄辩的写作也让我们着迷。对任何热爱艺术或历史的人来说,这都是一种享受。
——美国亚马逊读者
2021年2月3日 已读
相当贴心,运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藏品来演示如何解读中世纪艺术,不算太深。因此检验本书的阅读效果的最好办法就是重新看一遍本书的图,或者可以找些其他的图,看能否瞧出点什么。不过,解读中世纪艺术最好的参考书只有一本,那就是圣经。看到书中不少地方提到图中人物如何可爱动人,实在哑然失笑,从今天的眼光看,大部分都和好看不沾边好不好(p95的圣母好看!),不过人家也没想好看,重要的是传达信息、唤起感情,创作者的角色是被压抑的(不鼓励独创、不提倡表达),作品含义的产生很大程度依赖于读者以及讲解者(比如各种神职人员)。
2020 中世纪 后浪 湖南美术出版社
非凡抄本寻访录 豆瓣
Meetings with Remarkable Manuscripts
9.5 (6 个评分) 作者: [英]克里斯托弗·德·哈梅尔 译者: 林国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4
★ 2017年沃尔夫森历史奖
★ 2016年达夫•库珀非虚构文学奖获奖作品
★ 甲骨文X企鹅图书联合推出
★ 通过伟大抄本领略千年欧洲史中不为人知的隐秘部分
【本书简介】
伟大的抄本是欧洲文明和历史中隐秘的星。想要接触它们,就需要进入鲜有人能够进入的秘密花园。克里斯托弗•德•哈梅尔为我们打开了秘密花园之门,邀请我们与他一同踏上这条他花了一生精力探索的学术之路。
《非凡抄本寻访录》探访了十二份精美的欧洲中世纪泥金装饰手抄本,是一场深入中世纪社会的非凡旅行。
从无与伦比的《凯尔经》抄本到知名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抄本,作者克里斯托弗·德·哈梅尔全方位地介绍了各份抄本的制作过程、时代背景、面世后的经历;追溯了这些非凡手稿是如何被制作、复制、谁拥有它们又是谁非常渴望得到它们,以及这些手稿如何卷入政治、为何被视为绝美之物,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