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
汉魏六朝诗选 豆瓣
9.3 (9 个评分) 作者: 余冠英 选注 中华书局 2012 - 9
“余冠英作品集”之一《汉魏六朝诗选》选录从汉兴到隋亡八百年间的约三百首诗作,其诗歌按汉诗、魏诗、晋诗、宋诗、齐诗、梁诗、陈诗、北朝诗和隋诗分为九部分,选择每一时代最重要的诗人和诗作,进行诗人简介、题解和注释,并在题解部分概述重要的诗歌形式,对篇幅较长的诗歌还在每一层次之后增添内容简析。前言部分分析了汉魏六朝诗歌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本书作为古典文学名家精心遴选的选本,可使读者了解汉魏六朝诗歌的精华。
古诗十九首集释 豆瓣
9.6 (9 个评分) 作者: 隋树森 中华书局 2018 - 6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历代传诵,被誉为“五言之冠冕”;致力于十九首的研究者代不乏人,撰述层出;而总其大成之作,当推隋树森先生之《古诗十九首集释》。是书分考释、笺注、汇解、评论四卷,全方位地揭示了古诗十九首的文献与文学价值,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文本依据。
2020年6月13日 已读
同样是两汉文学,很讨厌汉赋又很喜欢汉诗。最好先把十九首背下来再读,效果肯定好很多。汇解之中第二位和第三位很不错,尤其吴淇的!其他很多确实很烦人……古代中国人真是典型的权威主义人格,对下就“吃人”对上就“舔人”。每个人做梦都想把自己卖给帝王家,他错了你不能直接说,甚至讽喻都不行,他错了你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开始写佳人良人的故事,而且“同心而离居”一定不是良人有问题,是有小人在作祟。“为什么太阳这么红,我还是这么冷?”(《大护法》)你不能说太阳老了傻了贪了坏了要下山了,你只能说都怪浮云蔽白日……
中华书局 古典文学
西方哲学史(第七版) 豆瓣
作者: (美)斯通普夫 菲泽 著 译者: 丁三东 邓晓芒 等译 中华书局 2005 - 1
我们面前的这本哲学史以长短适当的篇幅(中文约四十万字左右),将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思想作了一个清晰的展示,很适合作为大学生的西方哲学史课程的入门教材。本书在表述上异常清楚明白。作者善于抓住每个哲学家的总体特点进行描述,而略去了那些可能导致读者思想钻入牛角尖里去的复杂论证。在材料的安排上,作者非常注意哲学家思想内部的逻辑关联和从一个主题向另一个主题的逐渐推移,并力图做到揭示一个哲学家思想与下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之间的联系和进展。
孟子譯注 豆瓣 Goodreads
8.9 (19 个评分) 作者: Mencius / 孟子 译者: 杨伯峻 中华书局 2005 - 1
本书对《孟子》一书详加注释,并作了全译,对文中的某些问题作了考证。书末附有《孟子词典》,与《译注》相辅相成。不但能帮助一般读者读懂《孟子》,还能给研究者提供一些线索和参考。
2019年3月30日 已读
孟子我还是很喜欢的,虽然他一身正气不是很可爱
中华书局 孟子
余英时访谈录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陈致 中华书局 2012 - 3
余英时先生于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克鲁格”奖。此奖项被称为人文学科的“诺贝尔奖”。余先生是前后三届五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华人。香港浸会大学陈致教授先后三次访问余先生,请余先生畅谈学术与人生,内容颇丰。前面两篇曾先后在《明报》发表,第三篇是应中华书局要求,为本书做的专访。附录两篇,之一是刘梦溪先生访问余先生的《为了文化与社会的重建》,之二是余先生自撰《我走过的路》。这两篇对深入了解余先生生平与学术都非常有益。
庄子还原 豆瓣
作者: 杨义 中华书局 2011 - 3
《庄子还原》内容简介:庄子是先秦诸子中对死亡哲学思考得最深透、最潇洒的一人。他写了一个生命与梦的春天。《庄子》书以一只栩栩然的梦里蝴蝶,点亮了人间黯淡的觉醒时的够。
词学胜境 豆瓣
作者: 唐圭璋 中华书局 2016 - 8
唐圭璋先生毕生致力于词籍整理与词学研究,《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嘉惠士林,已成为当代学者案头必备的经典,也影响了数代普通读者。本书集中收录了唐先生在词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论述,不但在如何作词、如何读词和如何治词等方面提端引绪、指点门径,还以精彩的名家论评勾绘出一部以李 白、李煜、柳永、苏轼、秦观、姜夔、吴文英、纳兰容若、蒋春霖等杰出词人为中心的古代词史画卷,对于朱彊村、况周颐、吴梅、夏承焘等近现代词人也多所表彰,体现了唐先生深湛的词学造诣与旧学修养。本书之编,既以为唐先生115周年诞辰的纪念,对于广大古典诗词爱好者和有志于词学研究的青年学生来说,当也是大有裨益之事。
韩非子集解 豆瓣
韩非子
作者: 王先慎 译者: 锺哲 点校 中华书局 1998 - 7
《韩非子集解》讲述了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个社会中,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五十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建国前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丛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成果,校为适合学术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几十年特别是建国后一些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决定重新编辑出版一套新编诸子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