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台北人 豆瓣 Goodreads
8.9 (416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作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的《台北人》,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短篇小说集,由十四个一流的短篇小说构成,串联成一体,则效果遽然增加,不但小说之幅面变广,使我们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台北人》之人物,可以说囊括了台北都市社会之各阶层:从年迈挺拔的儒将朴公(《梁父吟》)到退休了的女仆顺恩嫂(《思旧赋》),从上流社会的窦夫人(《游园惊梦》)到下流社会的“总司令”(《孤恋花》)。有知识分子,如《冬夜》之余嵚磊教授;有商人,如《花桥荣记》之老板娘;有帮佣工人,如《那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之王雄;有军队里的人,如《岁除》之赖鸣升;有社交界名女,如尹雪艳;有低级舞女,如金大班。这些“大”人物、“中”人物与“小”人物,来自中国大陆不同的省籍或都市(上海、南京、四川、湖南、桂林、北平等),他们贫富悬殊,行业各异,但没有一个不背负着一段沉重的、斩不断的往事。而这份“过去”,这份“记忆”,或多或少与中华民国成立到大陆沦陷那段“忧患重重的时代”,有直接的关系。
2020年5月29日 已读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在时代的辗转腾挪里,我们讨生活,我们死去。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白先勇
桑青与桃红 豆瓣
作者: [美] 聂华苓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0 - 1
看完了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原本讲的就是一个精神分裂的故事,所以看得时候就尤其地痛苦,似乎都能听见自己脑袋分裂的声音。

现在看书还是会像小时候那样来个二分法,好人和坏人,男人和女人,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不一定就是喜欢好人不喜欢坏人。。。),或者说,悲剧喜剧,等等等等。这个讲一个精神分裂女子的故事的故事,却给了我难题,虽然一直处于分裂中,却分不出我更喜欢谁,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桑青代表了传统的中国女子道德观念。桃红,看看这个香艳的名字就知道,它和桑青是对立的。但是桃红就一定隐喻是“美国梦”吗?我觉得它更多地是一个女子要求自由的意愿吧。

就好像一根丝线,即使再坚韧,由桑青和桃红两个力量在两端猛力地拉扯,再坚强的神经也会绷断的。

我喜欢桑青。我赞美中国传统女性的含蓄,矜持。很清楚,我自己有时候也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或者说,不用刻意要求,许多时候这些东西都是写在血液里传承下来的。

我也喜欢桃红。我渴望自我意志不被阻拦,向往自由的状态。很清楚,这些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我也很明白,桑青和桃红即使不是二元对立,在很多情况下也并不是相容的。一个分裂的女子,先是三从四德克己复礼,后来自我意志膨胀逐渐爆发,你说这是喜是悲呢?

如果换个角度来讲,她先是桃红,后来变成桑青,那还会是个大家认为的悲剧吗?是不是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从良”了?(当然从良这个字眼很不确切。。。以后再删改)

倒是羡慕桃红四处漂泊的所见所闻,因为我是没有勇气像桃红那样毫无顾忌的做她想做,或者说,她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姑且就把这个故事,看作两个人的故事吧,也就没有了“分裂”的痛苦。她的裂变虽然是逐渐生成的,但是也难以说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从三峡,和那男学生的一夜?)抑或,她出生在桑青的家庭,却流着桃红的血液,这种分裂是与生俱来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哪个人没有这样分裂的倾向呢?至少我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坦率地讲,是非常有共鸣的。如果我也毫无顾忌,如果我也能有什么都不顾忌的资本(就是没有任何可以牵挂),那我也愿意去尝试一把桃红的生活。虽然我仍然很清楚,自己现在,将来也很可能一直是,做一个桑青而已。

发现了自己想做演员的意愿了,呵呵。

除了文化冲突,在我看来,这种分裂更着重于人自身内在的种种冲突。
古都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朱天心 印刻 2002 - 6
延續了貫穿《想我眷村的兄弟們》中關於記憶與死亡的主題,是近年完成的最精彩作品,1997年出版時引發讀者與學界的熱烈討論,並由日本北海道大學國際傳播媒體研究科及語言文化部助教授清水賢一郎翻譯,於2000年發行日文本。
書中包含5個中、短篇小說作品。〈威尼斯之死〉以反諷中帶有嬉謔的語氣描寫作家充滿偶然、虛實掩映的創作情境;〈拉曼查志士〉像是〈預知死亡紀事〉的續篇,虔敬地銘刻一生一次的死亡儀式;〈第凡內早餐〉大張旗鼓地鋪陳一個簡單的消費行為,凸顯高度資本化社會中一名上班族女性卑微的自我滿足(或者說被催眠)慾望;〈匈牙利之水〉藉氣味與記憶的結合,抒情地紀錄對死亡充滿焦慮、兩個相濡以沫的老靈魂;〈古都〉則以空間、時間、人物上相互對照的敘事手法,探討共同記憶的荒謬,可說是城市書寫的經典之作。
書中散布的典故與學院知識目的並不在令讀者汗顏,那些其實是老靈魂不被理解的焦慮,是希臘神話中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不被相信的預言,朱天心的書寫既非想要消去也非置換所有人的記憶,而是像清水賢一郎所形容:「類比式」的儲存方式,留下重疊的塗改痕跡。以背對讀者的寫作方式展現對讀者的尊重,朱天心執著面向過去,堅持選擇眼中所見的差異為題材,以文學捕捉人生中最真實的片段。她正站在邊緣,用最孤單但有力的筆向群眾發聲。
北极风情画 豆瓣
作者: 无名氏(卜乃夫)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 7
《北极风情画》这部现代言情小说在被禁毁20年后居然奇迹般的复活在最疯狂的文 化大革命中,成为当时万千青年为之泪洒的手抄本。是什么力量使得该书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答案就在书中……
2020年3月26日 已读
故事挺流畅,但是单纯的爱情故事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不过说到在那个特殊时期走红,倒挺正常的:动荡、压抑、纯粹而又悲剧收尾的爱情,当时的人们一定感触良多。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小说
将军底头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施蛰存 上海书店 1988
四篇历史题材小说:《鸠摩罗什》、《将军底头》、《石秀》、《阿褴公主》。
2020年3月24日 已读
只看了同名小说。到结尾迎来高潮,故事还挺好看的。但是这个语言文字……虽然时代不同不能同样要求,但是从一开始我就感觉和【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的成果颇为相似。。。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小说 施蛰存
我城 豆瓣
8.8 (6 个评分) 作者: 西西 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1999 - 9
2020年3月24日 已读
四星半。一开始抓不住,后以《天使爱美丽》的心态读,渐渐觉得好玩。“城”的每个人都在关心“我城怎么样了?”,书里也一直强调没有国籍,只有城籍,这也暗示了一种可能;不过更有意义的是“我”,每一个我都乐观积极、勇于尝试,用自己的双手建立美丽新香港,恰如莱布尼茨的一个个单子,虽然各殊,但都有向善的可能,组合在一起就造就了东方之珠的闪耀。「住在大廈頂樓上的人於是點點頭。他看的這一堆字紙,裏面有這些人:一個喜歡唱烘麵包烘麵包味道真好的阿果、一個和一隻鬧鐘生活在一起的阿髮、一個畫了一隻有四隻足趾的河馬的悠悠、一個知道甚麼地方有菠蘿的阿傻、一個滿屋子掛滿辣椒的麥快樂和一個會做很好很好的門的阿北。」或许不用十天就会忘掉一切情节,但是小说的感觉却是常存的。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小说 西西 香港
鲁迅全集(全16卷) 豆瓣
9.6 (10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鲁迅全集》最早的版本,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收入作者的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共二十卷,于一九三八年印行;新中国成立后,由我社重新编辑的版本,只收作者自己撰写的著作,包括创作、评论、文学史专著以及部分书信,并加了必要的注释,共十卷,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间印行。
本版《全集》的编辑、注释工作,是在十卷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容方面增收了《集外集拾遗补编》、《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和日记,以及迄今为止搜集到的全部书信,共十五卷;另加附集一卷,收作者著译年表、《全集》的篇目索引和注释索引。作者翻译的外国作品和校辑的文史古籍,以及早期摘编中外书报资料而成的《中国矿产志》和生理学讲义《人生象教》都未收入。
注释方面,这次对十卷本的注释作了一些修订和增补;原来未加注释的《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都已加注;增收的《集外集拾遗补编》等三种和书信、日记,也都加了简要的注释。
冈底斯的诱惑 豆瓣
6.9 (15 个评分) 作者: 马原 作家出版社 1992
《冈底斯的诱惑》是马原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几个外来的年轻探求者在进藏后的见闻,写出了冈底斯高原神秘的风土人情,并且借助独具一格的艺术手法,微妙地传达了西藏神话世界和藏民原始生存状态对现代文明的"诱惑"和这种诱惑的内在含义。
莎菲女士的日记 豆瓣
7.2 (25 个评分) 作者: 丁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9
丁玲很长时期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她从不动摇自己的信仰,不稍减对人民的热情,总是保持着一种豪放、乐观的心绪。她也伤感过,却能自拔。我们长期在困境中,经常互相勉励。我看也不断地锤炼自己,自我斗争,默默地向更加完美的方向努力。
丁玲的创作源于生活。她作品中的人和事,大多是她经历芝或看见过的。她的小说,没有生编硬造的情节,没有悬空虚构的人物。她从生活中撷取人物和事件,用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感情去刻画、去塑造。我读她的作品。往往能找到生活中的原型,但又与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不完全一样,线条更清晰,色彩更明亮,高的更高,低的更低,用文学术语来说,大概就是更加典型化了。因此,她的作品容易使读者相信确有其事,确有其人。有的读者甚至“对号入座”说这个人就是自己。
惹事 豆瓣
作者: 賴和 遠流 2005 - 6
剛出校門賦閒在家的年輕人「豐」,因日本警察為一隻自投羅網的雞,誣陷一位可憐的台灣寡婦,而打抱不平,想帶領群眾抗爭,卻被群眾「遺棄」的故事。
除了批判日本警察欺壓民眾的惡行,也透露出臺灣群眾對爭取公理正義怯於行動力,呈現一種自私的負面性格,從而表達了反抗者的孤立無援。
2020年3月21日 已读
两个故事,一个是任性,一个是矫正正义,都是打破现存的秩序。文章有趣的地方不在于几个鲜明形象的人,而在于一班无表情的人:在任性的故事中,他们基于交情偏袒“我”,让我哪怕做了错事也可以继续溜出去玩耍;在矫正正义里,他们又替那位大人说话,一齐来指责“我”,尽管“我”是正义的。小孩对秩序的反抗,终究会以失败告终,这是可想象的。而正在读书、追剧的我们正是这班无表情的人。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台湾 小说 赖和
沉沦 豆瓣
7.7 (65 个评分) 作者: 郁达夫 作家出版社 2000 - 7
《沉沦》于1921年10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是郁达夫的第一部小说集,在《沉沦》里作者完全无视社会道德观念,大胆地写出被情欲折磨的青年的心灵,短篇小说《沉沦》是这部小集中最可注意的一篇。写的是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人爱上了一位日本的少女,却因为积弱的民族造成的自卑而不敢表白,最后只有自杀。集中作品还大胆地描写了偷窥、手淫等个人隐秘行为,在一个道德至上的社会里,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所以这部小集出版之后,立刻遭到上海文艺界最猛烈的攻击,同时也显示了人本的意义。
2020年3月21日 已读
娄烨有部《春风沉醉的夜晚》,而《花》的故事又和《沉沦》有一些些像,用娄烨评价他某部电影的话作为短评很合适:如果整个世界是一棵树的话,爱情是这棵树上的一片叶子,那么一片叶子上面你就可以读到整颗树的信息。虽然娄烨的电影将这种观点演绎得很好,但是在小说里还是挺奇怪的。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小说 郁达夫
尹縣長(新典藏版) 豆瓣
作者: 陳若曦 九歌 2005 - 4
台灣文壇第一本深入大陸、打破政治禁忌的小說,篇篇俱為短篇小說精品。書內並有陳若曦珍藏的照片,深具紀念意義。獲獎最多的小說集:中山文藝獎、聯合報特別小說獎、吳三連文藝獎、美國圖書館協會選英譯《尹縣長》為該年佳作之一,白先勇專文推薦。
白先勇說:「若曦是一位優秀的小說家,她以小說家敏銳的觀察,及寫實的技巧,將『文革』悲慘恐怖的經驗,提煉昇華,化成了藝術。《尹縣長》集中最成功的幾篇如〈尹縣長〉、〈耿爾在北京〉,已經超越了政治報導的範圍,變成闡釋普遍人性的文學作品。」
2020年3月21日 已读
和作者的经历类似,满怀热情投入革命事业,但是后来又以旁观者的身份写对岸发生的事。小说里面也大多是从旁观者的姿态看那个年代的事情:恋人为阶级分手,祸从口出在孩子身上也可能实现,亲手枪毙昔日朋友还洋洋得意……没有什么煽情、议论,有的只是一个个生命的逝去,还是以十分屈辱的方式,不过这也可能是那时的人们自由意志唯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小说 文革 陳若曦
死水微澜 豆瓣
8.2 (29 个评分) 作者: 李劼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 7
本书包括的作家李劼人所著的小说《死水微澜》。本书的时代为一八九四年到一九○一年,即甲午年中国和日本第一次战争以后,到辛丑条约订定时的这一段时间。内容以成都城外一乡镇为主要背景,具体写出那时内地社会上两种恶势力(教民与袍哥)的相激相荡。这两种恶势力的消长,又系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帝国主义侵略的手段是那样厉害。值得一阅。
2020年3月9日 已读
死水讲的是成都,社会大变而民众如旧地活着。袍哥的部分不多,反倒是教民有很多出场。改朝换代之际,为何民众都不动心?洋枪洋炮四处开花,为何还是一潭死水仅有半点波澜?因为这天下本就和民众无关,随它变去。「郝達三道:“我還沒有說完,……皇太后同皇帝都向陝西逃跑了!”姑太太還是一個哈哈道:“更奇了,這與我們啥子相干呢?”“這是多大的事呀!你們簡直不關心!……”
“國家大事,要我們女人都關心起來,那才糟哩!”姑太太旋說旋洗牌,態度聲口仍是那麼諷刺。」死水微澜的另一种表达就是孙中山的「一盘散沙」,死水微澜的结局就是灭顶之灾。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四川 小说 李劼人
喜宝 豆瓣
7.2 (136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亦舒 新世界出版社 2007 - 2
读书就是这样好,无论心不在焉,板着长脸,只要考试及格,就是一个及格的人。你试着拉长脸到社会去试一试。这是一个卖笑的社会。除非能够找到高贵的职业,而高贵的职业需要高贵的学历支持,高贵的学历需要金钱,始终兜回来。
富家女勖聪慧热情地邀请刚认识的剑桥高材生姜喜宝参加自己的家宴,有意制造机会以撮合她和哥哥勋聪恕。聪慧的父亲勋存姿,也向喜宝展开追求。喜宝在其父亲、儿子的双双夹击下,非常现实地选择了父亲,她得到了想得到的一切甚至更多。喜宝做了勖存姿的女人后,虽然得到了金钱与物质上的满足,但却耐不住感情与生理上的寂寞和空虚。勖存姿发现喜宝另有所爱,竟冷酷地当着喜宝的面,枪杀了她的男友。喜宝绝望了,但她怎么也逃不脱勖存姿的牢笼。几年后,勖存姿去世,喜宝变成最富有的女人,但是……
殺夫 豆瓣
8.4 (8 个评分) 作者: 李昂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3 - 11
李昂,台灣最受矚目的小說家。
「殺夫」獲七十二年聯合報中篇小說首獎,發表之時,引起正反兩方的極度爭議,作者因此廣受矚目。
「殺夫」以台灣農村生活為背景,探討人性的不可捉摸,尤著眼於人與獸之間剃刀邊緣的掙扎,寫作手法細膩而深刻,無論人物造型或情節結構,均有其獨到處,營造出極強的文字感染力。本書德文譯本已出版,李昂亦因此書而入世界文壇之林,喜愛小說的讀者不可不讀。
2020年3月3日 已读
杀猪仔其实像是一头猪,霸道粗蛮,睡得像死猪,最后被一刀封喉开膛破肚的也是他,杀夫之时第一刀像是砍向那个日本军人,第二刀就像是砍向猪。林市更是猪,生活由人摆布,日日食的是嗟来之食,甚至还会故意被饿,不得不四处乞食,当杀猪仔在她上面一阵摆动之后,血液流出正像是杀猪的程序。不过,前者是自己活得像猪,后者是不得不像头猪,其实她更想做一只无忧无虑的鸭。为何一切如此?都归结为她命不好,不该生而为女人,不该生而为底层人,更不该无依无靠。归结为命运终究是一种托辞(譬如说将杀猪仔的死归结为鬼祟,不过是真正的杀人者用来掩盖的说辞),一个女人、一个人,要想不成为猪做一个人,这时就只有拿起杀猪刀结果了骑在身上的猪/人。不适合半夜一个人看。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女性 小说 李昂
倪焕之 豆瓣
6.5 (8 个评分) 作者: 叶圣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 7
评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是1999年中国文学界、出版界的一件盛事。评选的发起者、组织者系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北京图书大厦。评选的创意堪称知机趁势,卓越宏大。评选以完全的公开性杜绝暗箱操作,数轮评选均邀记者监票,程序谨严,无可挑剔。评审委员会之构成坚持了学术的权威性、广泛性、代表性原则,果有群言一堂、和而不同之胜状。评选标准固然是以思想情趣健康、艺术特点突出为主,兼顾作品的开拓价值、代表地位及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豆瓣
8.2 (17 个评分) 作者: 王蒙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9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要内容包括:礼貌的故事、友爱的故事、小豆儿、春节、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冬雨、眼睛、夜雨、向春晖
队长、书记、野猫和半截筷子的故事、最宝贵的、光明、难忘难记、歌神、悠悠寸草心、友人和烟、表姐、夜的眼、说客盈门、买买提处长轶事、风筝飘带、春之声、海的梦、深的湖、温暖、心的光等内容。
城南旧事 豆瓣
9.1 (61 个评分) 作者: 林海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5
《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初版于1960年。她以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作者将英子眼中的北京城南风光适切地融入字里行间,在展现真实热闹的市民生活之余,更为读者架设一个明晰的时空背景。
除了不断再版的小说,著名导演吴贻弓将《城南旧事》搬上银幕并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