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阿桑奇自传 豆瓣 Goodreads
Julian Assange: The Unauthorised Autobiography
7.9 (17 个评分) 作者: 朱利安·阿桑奇 译者: 任海龙 / 常江 译林出版社 2013 - 7
史上最大规模泄密事件策划者,继“电报门”后,阿桑奇携斯诺登“棱镜门”再度来袭!阿桑奇放言称:“2013年将曝光逾100万份机密,那些国家无一幸免!”
【“维基解密”创始人唯一亲述自传,译林社独家版权;精选重磅解密文件作为附录】
《阿桑奇自传:不能不说的秘密》追忆了阿桑奇传奇的一生:漂泊而快乐的童年过后,他如何成为少年黑客,勇闯五角大楼?退出“密码朋克”这一精英组织的他,怎样冲破各方阻挠,成功运作自己的泄密组织“维基解密”?让他避难至今的双重性侵指控又缘起何处?本自传特别记叙了阿桑奇的监禁,详细再现他的道德观和政治观的演变。文末独家精选了重量级解密文件作为附录。
★看点一:世界上知晓秘密最多的人,向你吐露有关他自己那些不能不说的秘密
2006年10月4日,阿桑奇建立了大型文档泄露及分析网站“维基解密”。因其“数据源不可追查亦不被审查”,维基解密号称安全级别最高的举报平台。9万份阿富汗战争日志、15万份美军装备记录、40万份伊拉克战争日志、25万份美国外交电报……阿桑奇掌握的海量情报无疑使他成为世界上知晓秘密最多的人。
阿桑奇本身就是个秘密。他是游走法律边缘的黑客罗宾汉,用绵绵不绝的泄密文件不断捻动政要和权贵们的神经。他的那些材料究竟来自哪里?有人怀疑是他自己假造的。阿桑奇在自传中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即使文件是假的,它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证明秘密文件的披露能够加深我们对复杂政治局势的理解。”
阿桑奇自称独立的新闻工作者与自由战士,他的支持者们更是将其奉为人民英雄。可据一些新闻学者透露,阿桑奇曾服务于澳大利亚情报部门,实为反美特工。本书中,阿桑奇详细披露了自己和政府部门的多次交锋,也不避嫌地讲述了他与警方携手破案的过往经历。
★看点二:事发三年,阿桑奇首次开口讲述,让他政治避难直至今日的“双重性侵”指控
阿桑奇红过三次。第一次是在他维基解密事业的巅峰期,经他泄密的关塔那摩监狱手册、驻伊美军误杀平民视频、伊拉克法警虐囚丑闻等在全世界掀起轩然大波。第三次是现在,身为厄瓜多尔驻英使馆的政治难民,他处境不妙,却协助斯诺登躲避美国的追捕,并声称会替他揭露更多的政府监控计划。至于他为何躲入厄瓜多尔使馆,不得不提到他的第二次走红。他很不愿意提起这件事,“但不管(他)做什么,泄露什么文件,瑞典的案子都是媒体关注的重中之重。”在自传中,他“怀着谅解的精神”花了11页的篇幅首次讲述和A、W两位女性情感纠葛的始末,他感觉“‘美人计’的可能性很大”。今后在别处,他“不会再为各位挖掘更多细节”了。
★看点三:揭秘维基解密之外的阿桑奇:他不仅仅是个黑客
这不是有关阿桑奇和他神秘组织的新闻报道总汇,这不是关于他黑客行动的科幻电影,这是他的自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回忆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因为他所从事的工作,铺天盖地的报道恨不得将他描述为一个生来就会编程的外星人。谁都知道他童年漂泊不定,但没人知道他其实乐在其中;谁都知道他转过30多次学,讨厌学校教育,却没人知道他曾有一位十分敬仰的金老师。他小时候最大的爱好就是饲养蜜蜂。长大之后他似乎自己就变成了一只蜜蜂,跳着外人无法理解的圆圈舞(黑客程序),采蜜(收集机密),传播花粉(泄密),时不时蜇人。
★看点四:本书出版实属不易,阿桑奇撕毁了本书合约,他不希望读者知道得太多
为了解决维基解密的经费问题,更为了筹措瑞典性侵指控的律师费用,阿桑奇同意写一本自传,顺便宣扬一下他的“战斗宣言”。可洋洋洒洒地完成之后,阿桑奇认为“书的内容对他来说牵扯太多个人私密了。”当全世界38家出版社计划出版本书时,他说他想废除合同。虽然他改变主意了,但他一直都说书写得很好。阿桑奇对本书的评价出版社表示认同,因此遵守合同规定,出版了此书。
2020年6月30日 已读
和上次看斯诺登的传记有点相似,传记不仅是记述,也是解释,解释自己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从青年时自由的网络、社会活动到后来发现很多开始变化,于是开始反抗吧。反抗的不只是美国,也是所有不透明的国家;反抗的不只是政府,也包括各路媒体。
传记 维基解密 阿桑奇
伯林传 豆瓣 Goodreads
Isaiah Berlin
8.4 (5 个评分) 作者: [加] 伊格纳季耶夫 译者: 罗妍莉 译林出版社 2001 - 9
这是一本根据伯林自己的回忆,以及与伯林长达十年的交谈写成的伯林生活传记。在晚年,与不同的仰慕者共同追忆自己的一生,几乎成了伯林的生活。他也从中体会到某些乐趣。这里呈现出的是个活生生的伯林。纪实性是这本《柏林传》的特点。它既不是门徒对大师言行的追忆,也不是从文献中重建出来的伯林,而是伯林所回忆的伯林。读者将看到的是一生没有克服自卑感的伯林,一个极有女人缘却因自卑而逃避并对她们造成伤害的伯林,一个通过与朋友的妻子私通才恢复自己在性方面自信的伯林,一个喜欢交响乐到了“实在没办法”的地步的伯林。有的地方显得像喜剧,有的地方却像传奇。他的苏联之行,他与阿赫玛托娃的彻夜长谈,她对他的期待,他的造访给她的生活乃至她的家庭造成的毁灭性影响,因他从她的生活中消失而产生的怨恨——这个深刻地改变了他的思考方向的人生插曲,被描述得极富悲剧性和传奇色彩。
2020年6月24日 已读
……他母亲在1907年曾经产过一个死婴,医生告诉她以后再也不能生孩子了(12)……大家一直相信他会进牛津(51)……获选进入全灵学院的首位犹太人(76)……让我来吧,别讨论哲学了(维特根斯坦,124)……以赛亚则成为了英国主要的情报供应者(151)……他已经找到了从此将会决定自己学术生涯的一件大事:自由及其背叛(272)……那个妻子记得她丈夫回家的时候摇着头说:“以赛亚一直在发神经,他又跟我说他爱上你了。”(285,大概指的是赫伯特·哈特)……他曾经给赫伯特·哈特这样的好友看过此文,他们认为这篇演讲稿只不过是以洪亮的声音讲一堆老生常谈的话而已,伯林自己也相信了这一点……后来却成了他有生以来发表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一篇演说(306)……在他的一生中,懦夫的骂名始终阴魂不散(349)……
传记 伯林 译林出版社
又四十年 豆瓣
作者: 王长新 加拿大福音出版社
这是一本中国基督徒不可不读的人物传记。
若要了解中国现代基督教的历史,不可不知王明道;若要了解王明道的生平,有两本书不可不读:一本是《五十年来》,王明道写的自传,讲的是他的前五十年;另一本是《又四十年》,王长新写的,讲的是王明道人生的后四十年。
王明道生于一九00年,死于一九九一年,几乎与二十世纪同龄,他是这个世纪基督信仰在中国的见证人,他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向中国人见证了耶稣也是中国人的救主。
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王明道,但若把他与中国现代基督教的历史联系起来看,那人们看到的就不仅是王明道这一个人,更看到了将近五十年来中国大陆基督徒的共同命运。王明道就是现代中国大陆基督徒的共同命运的缩影。而这一命运是和十字架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2020年6月12日 已读
我觉得王太太的经历、心路历程写成传记我更想看。一点题外感想是,脱离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文艺青年确实是幼稚的。传主之所以后来遭遇那么大的失败,可能不是不够勇敢,而是naive.所以我对于只读文学书的人总是有些偏见。
传记
漫漫自由路 豆瓣
A Long Walk to Freedom: The Autobiography of Nelson Mandela
8.4 (10 个评分) 作者: [南非] 纳尔逊·曼德拉 译者: 谭振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9
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18—2013),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世界最著名的精神领袖和政治领袖之一,20世纪最传奇的自由斗士,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前主席。199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2004年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自2010年起,联合国为表彰曼德拉对和平与自由作出的贡献,将其生日7月18日定为“曼德拉国际日”。
曼德拉并非生而渴望自由,但当他逐渐认识到南非黑人和其他族群的不自由之后,他的一生从未停止过为自由而斗争。他加入非国大,创建秘密武装组织“民族之矛”,领导南非人民反抗白人专制,反抗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歧视。在40多年史诗般的斗争历程中,即使是漫长的27年铁窗生涯,他也从未片刻停止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从未放弃过胜利的希望。在他的领导下,南非告别了种族隔离制度,消弭了种族间的差异;南非变成了全体南非人的南非,不分种族与肤色;南非人走向了自由和平等,获得了民主与和平。
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直到1994年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在这部自传中完整记载了他70多年的漫漫自由之路。这是一部有关斗争、学习与成长的史诗。他的智慧与善良,超越种族的胸怀,超脱仇恨的宽容,以及永不屈服的勇敢之心,堪为人类的楷模。
末代皇帝 (1987) IMDb Min reol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The Last Emperor
9.3 (1854 个评分) 导演: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演员: 尊龙 / 陈冲
其它标题: The Last Emperor / 末代皇帝溥仪(港)
溥仪(尊龙 饰)的一生在电影中娓娓道来。他从三岁起登基,年幼的眼光中只有大臣身上的一只蝈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个不明所以的名词。长大了,他以为可以变革,却被太监一把火烧了朝廷账本。他以为自己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解放后,他坐上了从苏联回来的火车,身边是押送监视他的解放军。他猜测自己难逃一死,便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割脉自杀。然而他没有死在火车上,命运的嘲笑还在等着他。文革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留下了斑斑伤痕。
斯巴达克斯 (1960)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Spartacus
7.6 (189 个评分) 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演员: 柯克·道格拉斯 / 劳伦斯·奥利弗
其它标题: 스팔타커스 / スパルタカス
  公元前73年,来自古罗马利比亚省的奴隶斯巴达克斯(柯克•道格拉斯 Kirk Douglas 饰)在加普亚格斗学校中爱上了女奴瓦瑞妮娅(琼•西蒙斯 Jean Simmons 饰)。同年,格斗学校的奴隶在斯巴达克斯带领下发动起义,获得自由,随后斯巴达克斯与瓦瑞妮娅团聚,结为夫妇。起义震惊了罗马的统治集团,激化了元老院中贵族派和平民派的矛盾。贵族将领克拉苏(劳伦斯•奥利维尔 Laurence Olivier 饰)乘机击败平民派首领格拉古(查尔斯•劳顿 Charles Laughton 饰),篡夺了首席执政官的权力,实行独裁。格拉古为了打击克拉苏,打算私下放走奴隶大军;克拉苏却重金收买了海盗,并召回在国外作战的两支大军。斯巴达克斯起义军三面受敌,寡不抵众,数万奴隶战死,他与妻子和六千幸存战友均被克拉苏所俘。在最后的关头,由于格拉古的帮助,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2019年12月9日 看过
死对于自由人来说是对生的不舍,对于奴隶来说是最好的解脱。That's why we win.
也许我们会遭受一时的失败,也许我们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许我们将在十字架上度日如年,但是我们终将取得胜利,不管这胜利是在公元前73年,还是1789年,是1865年,又或者是2019年,我们终将胜利。
I‘m Spartacus 的声音将在《辩护人》的法庭内再度响起,排列的十字架将在《圣山》中被世人唾弃!
order,order,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freedom,freedom,你是何等荣耀?
1960 StanleyKubrick 传记 柯克·道格拉斯
富兰克林自传 豆瓣
8.1 (17 个评分) 作者: 富兰克林 译者: 唐长孺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5 - 5
本杰明·富兰克林,他作为一名政治家,是美国建国的创始者、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民主精神缔造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同时,他还是最杰出的科学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和社会实业家,他像是“从天上偷窃火种的第二个普罗米修斯”(唐德语),成为举世公认的现代文明之父、美国人的象征。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阅读本书,与一个伟大心灵对话,收获一份人生修养的智慧。
2019年12月6日 已读
之前的人生经历与反省挺好玩的,不得不感慨坚忍不拔之志和超世之才都很重要。从政之后的内容,就像是「政治」二字所暗示的那样,无聊。人生经历很励志,所以畅销也不奇怪。
传记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富兰克林 美国 自传
巴里·林登 (1975) 豆瓣 IMDb Min reol TMDB 维基数据
Barry Lyndon
8.8 (378 个评分) 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演员: 瑞安·奥尼尔 / 马里莎·贝伦森
其它标题: Barry Lyndon / 乱世儿女(港)
爱尔兰,Redmond Barry(瑞安·奥尼尔 Ryan O'Neal 饰)从小和母亲寄居在舅舅家,后来爱上了他的表姐Nora。Nora的父亲却想把她许配给一个英格兰将军John Quin。于是Barry向Quin提出决斗,决斗中Barry射中了Quin,误以为将他杀 死了,匆忙逃离家乡。路上他遭遇抢劫,走投无路只能加入英国军队。在军队中他才得知,其实Quin并没有死。Barry从英军中出逃,却加入了普鲁士军。战争结束后他成了普鲁士军官Potzdorf的心腹,更让他去监视一个在普鲁士的爱尔兰间谍。Barry却和这个爱尔兰骑士惺惺相惜,爱尔兰骑士带他出入赌场,收获颇丰。Barry觉得自己应该找个有钱的女人,于是盯上了Lyndon爵士的夫人Lady Lyndon。Lyndon爵士病重身亡,一年后,Barry和Lady Lyndon结婚,也成了一名贵族,改名为Barry Lyndon。但Lyndon爵士和Lady Lyndon的儿子Bullingdon却十分不喜欢Barry,Barry也预感到自己的未来将会毁于Bullingdon手中.....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 豆瓣
作者: 阿图尔·考夫曼 译者: 舒国滢 法律出版社 2012 - 9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是一部追忆德国法学大师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的生活历程与学术思想的传记作品,由拉德布鲁赫的亲传弟子、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阿图尔•考夫曼教授撰写,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教授翻译。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内容主要包括:与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初遇;人生的困惑;教授和社会主义者;政治活动的时期;魏玛民主立宪国家;重返教职;在精神的流放中;法的革新;文化与宗教;战争与和平;人道主义者、学者、伟人。《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附有拉德布鲁赫年谱、文献和研究拉德布鲁赫的文献。
2019年11月17日 已读
四星半,前两章很棒,拉德布鲁赫人很棒,考夫曼的文笔也很棒。尽管GR认为有病的科学才会执着于方法论研究,他自己却“通过报告本人的发展过程”,来表达属于自己的人生(169页)。大概是法律人的楷模了。
传记 拉德布鲁赫 法律出版社 法理学 阿图尔·考夫曼
黄河青山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美)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8
黄仁宇还是青少年时,梦想成为拿破仑。数年后他发现自己在蒋介石的军队中担任下级军官。他的士兵每月薪饷十二元,但如果携带一挺轻机关枪投奔附近山头的土匪,每人却能领到七千元。情势如此,黄仁宇无法成为军事英雄也不足为奇了。
他之后去过印度及缅甸。在《黄仁宇作品系列·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中,西方世界的读者将有第一手机会了解,史迪威将军的美国幕僚群及中国野战部队之间如何进行恶意竞争,而且是站在后者的角度观察。我们的作者就在现场。
2019年5月21日 已读
读完后有些理解为什么他不想在生前出版中译本了。最近对历史没什么感觉,所以书也显得不怎么好看。
三联书店 传记 黄仁宇
只是孩子 豆瓣 Goodreads
Just Kids
9.2 (86 个评分) 作者: [美] 帕蒂·史密斯 译者: 刘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1
这是爱的夏天,也是躁动的夏天,一次在布鲁克林的偶遇,将两个年轻人引向了艺术、奉献和启蒙的道路。
日后,帕蒂·史密斯会成为一名诗人和表演者,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则将自己极具挑衅的风格对准摄影。而此时,他们只是两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在城市中穿行,被纯真和热情所裹挟。从科尼岛到 第四十二街,他们感受着城市的脉搏,并最终来到“马克斯的堪萨斯城”。——在那著名的圆桌旁,“波普教皇”安迪·沃霍尔已身影不再,但他的王室成员们仍在此接受朝拜。
1969年,人类登月之年,他们驻扎进了切尔西旅馆,并很快融入这个由声名狼藉者和名声显赫者所组成的社群,结识了当时最富影响力的艺术家和各式各样的边缘异客。
这是一个各种意识都分外高涨的时代,诗歌、摇滚、艺术和性别政治的不同世界,在彼此碰撞、炸裂。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两个孩子约定,要看顾彼此。他们是斗志昂扬的浪漫主义者,将自己完全献身于创作,并被对方的梦想和渴望所点燃。在饥饿的年月里,他们轮流为对方提供着激励和养料。
《只是孩子》以爱情故事开始,以挽歌结尾。它是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纽约的一次礼赞,那时,这座城市正在逐渐发展为西方世界的文化之都。这本书记述了它的富庶和贫穷,也描摹了它的混混和恶棍。它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神话,勾勒出一幅正在向上攀登的年轻艺术家的画像,而预示着名望降临的序曲也随之奏响。
多余的话 豆瓣
9.2 (17 个评分) 作者: 瞿秋白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9 - 11
本书收录了瞿秋白烈士生前发表的多部文章。
其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多余的话》,是瞿秋白在被敌人逮捕之后,在狱中写下的告别这个世界的文字,读来令人动容。
第二部分是瞿秋白在年轻的生命中写下的对于生活的种种感想。
第三部分,收录了瞿秋白读书生活中的作品。
本书是对于瞿秋白烈士生前作品的一次回顾,反映了一个革命者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又怎样成为中国最优秀的革命领导人的。
思痛录 豆瓣
8.0 (12 个评分) 作者: 韦君宜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8 - 5
本书是老共产党员韦君宜晚年的回忆录,是继巴金《真话集》之后又一本说真话的书。她在病榻上完成的这本书不是一般的痛定思痛,而是大彻大悟。韦君宜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她是那个时代中最有理想的激进青年,为了民族救亡,她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去了延安。半个世纪的风雨,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使她忍不住拿起笔,用知识分子的良知来记述她所经历的时代。她的回忆是真诚的,她的反思带给人新的视角,给人以新的启发和教益。
2019年1月4日 已读
运动、地点、人,三个角度回忆自己经历的运动,没有对于运动性质、原因、影响等分析,有的只是我和身边人发生了什么,我们怎么想的。胜在真实性,亲历性,尽管忏悔与反思看起来很无力。
传记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历史 文革 韦君宜
柏拉圖式性愛 豆瓣
5.8 (13 个评分) 作者: 飯島 愛 译者: 洪慶鐘 / 張佩偉 尖端出版 2000
曾經為AV女星及「T 字褲皇后」的性感偶像飯島愛,因為出了一本告白自己赤裸裸過去的自傳《柏拉圖式性愛》,飯島愛坦率地公開自己,直言不誨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及生活觀,讓日本女性更加憧憬她,希望自己能有一個轟轟烈烈的生活 (離家出走、吸毒、遭強暴、同居、墮胎、援助交際、整形、拍A片、不倫、自殺未遂...等) 。當然剛由「AV女優」竄紅的飯島愛,對於自己的過去、身世均一概不願多談,沒想到轉型成脫口秀藝人多年後,卻選在自己28歲生日的同時推出了這本告白書,將自己過去不可告人、曲折辛酸的經驗完全曝光。
小學時,飯島愛在學校個性內向,不敢表現自己;在家裡時,父親斯巴達式的教育總是嚴格的要求飯島愛的一舉一動,不管是拿筷子或姿勢,只要做錯了,就是一陣毒打。母親是傳統的女人,總是希望飯島愛成為一個成績好、禮儀端正的「理想小孩」,因而要求她補習,以「這都是為妳好」為理由要她用功。上國中後,母親總是把她和班上的才女山口相比,有一次,對飯島愛來說很棘手的數學考了90分,開心的回家等著被稱讚,然而,母親卻因為她沒比山口高分而說「妳的努力不夠」。她開始和暴走族約會、夜晚去歌舞伎廳到早上、偷東西、恐嚇。就這樣,一群缺乏家庭溫暖的人就這樣聚起來了。她不顧父母親的反對,以探望對她最好的爺爺為理由出門。直到爺爺去世,雙親忙於接手爺爺的公司,她的夜遊也就變本加厲。離家出走的愛被送去少年保護中心輔導,雖然有一名叫福島的老師和她談心事,然而她還是選擇一直離家出走。一次,她被福島背叛而從舞廳被抓回家毒打。
到了高中,她得到許可和男友同居,她過得更墮落,逃學去情侶旅館。她為了和男友安藤孝則兩人生活,偷家裡的錢。然而,因孝則的父親無法接受他們終日做愛不工作而翻臉,她逃離,投靠孝則的朋友剛,吸食強力膠的她被剛強暴。最後她為了生活到卡拉OK陪酒,以「愛」的名字再度展開她的人生。
16歲時,愛的道德觀淪喪,變成物質化與想要吸引男性目光的「女人」。她因搭訕認識了有錢的石川秀之,他提供了愛許多的物質享受,幫愛租房子,但卻不要求回報。其後愛到六本木俱樂部接客,展開了她的色情之路,且虛榮心越來越重。在那裡,她認識了倉地明美,一個19歲的「香奈兒女人」。在那糜爛又快樂的日子裡,她認為「只要今天過得快樂,就夠了」。後來愛到了銀座的俱樂部當公關小姐,越來越奢侈,但卻因工作時間太長而不去上班。就這樣,失去金錢來源的愛過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日子。愛和經由石川先生認識的信一在一起,也為了信一的借款而和老頭做愛,賺取龐大金額。然而,信一卻是石川先生所買下來的牛郎,和別的女人做愛而染上淋病。愛為了諷刺信一,她開始和很多男人上床,也為了填滿她寂寞的心。
18歲時,愛到了紐約,遇見了坦率的麻理子,見識了更多糜爛的生活,讓她嚮往紐約的生活。回國後,愛因為需要將近一千萬的錢(包括借款和去紐約的經費),而簽約成為一位AV女優(還因此整形)。漸漸地,她也參與「東京情色派」的電視演出。合約結束時,也是愛原預定去紐約留學之時,卻因為經不起鉅額的酬勞誘惑,而繼續了她的演藝生活。此時,男友離去的愛因和迪斯可舞廳DJ敏之情投意合,而同居。但是,久而久之,敏之無法抵擋愛常常不在的寂寞,離她而去,傷心欲絕的愛找尋朋友的慰藉,卻反而被以前的男友們強吻。之後有一天,愛的電話答錄機有一很熟悉的聲音留言,是很久沒有見到的母親。愛打電話回家,和母親斷斷續續的聊著近況,母親看到了電視上的她,也比較了解他,也不再生氣了。很久沒有聯絡的石川先生打給事務所,留了通留言給愛「急事,速回電」,因此約了愛出來,而石川先生忽然向愛要她欠的錢,愛無法還,就和石川上床了。還有,很久沒見的大小姐明美,毅然決定要生小孩結婚,婚禮那天,愛祝福她,卻也哭了。後來愛和明美的聯絡漸少,明美在電話中和愛說她想離婚,愛卻覺得明美變了,以往和他一起的明美變成一個滿口小孩話題的主婦。最後,在一通電話中,愛想起以前媽媽對她的所花費的心血、對她的關心,和自己一個人奮鬥的勞苦。她想起了曾在夜晚聽到了一句「我們離婚吧」和媽媽的尖叫聲,才了解媽媽一個人沒有朋友的孤寂,而她又如此表現一定讓媽媽又受了許多譴責,但媽媽仍然如此的關心她、原諒她。愛說聲「媽,對不起」,兩人在電話的兩端流出歡愉的眼淚。當父親聽到愛叫他一聲「爸爸」時,他一向嚴肅的臉露出了微笑。在以前的日子裡,就算爸爸工作再怎麼忙碌,在假日也絕對會載全家出去玩。原來,不善言語的爸爸,總是用行動來表示。
2018年8月29日 已读
文笔拙劣,以至于后半部分一目十行。
前面所写的家庭及个人经历还有些意思,不过看梗概就够了。
传记 尖端出版
牛棚杂忆 豆瓣
8.8 (52 个评分) 作者: 季羡林 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 2005 - 1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对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2018年8月28日 已读
愤怒很简单,保持愤怒很难。
「习惯了」真是一件可怕的事。
季老如果活到今天,大概会机灵些,像书中那个公安局的人一样,把书稿烧掉吧。。
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 传记 季羡林 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