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
宪法学导论 豆瓣
9.9 (30 个评分) 作者: 张千帆 法律出版社 2014 - 4
《宪法学导论》第二版自2008年出版以来,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社会反响与经济效益卓越。近年来,我国宪法学理论与法治建设实践取得了诸多进展,作者根据学科最新成果与实务典型案例,保持第二版多元、立体式写作风格,融合理论讲述、评注、案例、探讨、动态、图表等多种形式于一书,修订为第三版,在内容与形式上对全书进行了创新与完善,使本书更显卓越,堪称学习宪法不可不读的优秀教材。
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本书具有普通法律教科书的特点。由于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全书将宪法学原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介绍与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宪法制度。
在内容上,本书分三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是概论,其中包括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形成、发展及其思想渊源,以及宪法审查机制三章。之所以将审查机制作为概论部分,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宪政经验普遍表明,宪政审查是宪法效力的必要保障;没有某种形式的宪政审查,宪法就失去了实际效力,宪法学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头理论。因此,和前两章一样,这部分内容具有基本与普遍意义。第二与第三部分是关于宪法学实体理论。第二部分介绍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结构的划分,政府组织结构以及政府产生的方式三章。第三部分讨论公民权利,包括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宪法保障两章。之所以把公民权利放在国家机构的后面,部分是出于循序渐进的考虑,因为“宪法”(constitution)的原始含义毕竟是指政府的组织法;部分则是因为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前提——我们所说的宪法保障,实际上是指通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宪法对公民权利实施的保障。
2020年8月26日 已读
本书着意把宪法作为一门普通的部门法对待,而不是充斥意识形态的宣传书,但是其实也与一般的部门法教科书存在不同,因此本书并不是「中国宪法学导论」。看宪政审查一章之时,恰好在刷乌市超话,直觉全章纯梦中人语。高中时候无聊背过《孔雀东南飞》,如今当然忘记,不过总记得其中很无关紧要的一句,「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这是我看书第182页、第344页、第357页、第416页、第582页、第612页以及全书对《南方周末》、《新京报》的引用时的感受。
宪法学 张千帆 法学 法律出版社
德国宪法案例选释(第1辑) 豆瓣
作者: 张翔 / 张翔 编 法律出版社 2012 - 8
《德国宪法案例选释(第1辑):基本权利总论》内容简介: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裁判构成了当下德国宪法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学习研究德国宪法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资料。《德国宪法案例选释(第1辑):基本权利总论》选择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关于基本权利的12个重要判决进行译介,这些案例对于德国的基本权利理论与实践具有开创性和拓展性意义,构成理解德国基本权利基础理论的纲要。同时,通过翻译各个判决的要点、描述其论证过程、阐述其理论背景和后续影响,《德国宪法案例选释(第1辑):基本权利总论》希望能够展示德国宪法教义学的学术积累过程,以及解决重大社会争议的法律方法与技巧。此外,这些案例涉及私法关系中的言论自由、大学招生名额的分配、堕胎规制中胎儿与母亲的权利保障、极端刑罚的合宪性、反恐与人权等具体问题,对于当下中国类似问题的解决也不无借鉴与参考价值。
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 豆瓣
作者: 林来梵 商务印书馆 2017 - 4
本书首次提出了“规范宪法学”(The theory of normative constitution)这一概念,并尝试在这种概念及其鲜烈的方法论意识下建立其理论体系中的主干部分。全书立足于规范主义的学术立场,既有意识地告别了新中国宪法学研究中业已形成的政治教义宪法学,又有意识地克服了宪法学研究中无中核结构的那种“泛社会科学化”的偏向。本书初版以来即受到法学界广泛关注,被目为当今我国“规范宪法学”研究的代表性论著。
2018年9月25日 已读
好教科书,平庸专著。
——参见[日]芦部信喜,前引书,第25页;另可参见[日]小林直树,前引书,第346页。
商务印书馆 宪法学 林来梵
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豆瓣
作者: 查尔斯·A.比尔德 商务印书馆 1984
2018年8月5日 已读
配合 反联邦党人赞成什么 一起食用,效果更好
关于各州具体情况的章节都略过去了,感觉那部分材料好难收集,有些对不住作者
商务印书馆 宪法学
宪法权利与宪政 豆瓣
作者: 傅华伶 / 朱国斌 香港大学出版社 2011 - 11
本書是香港大學法律學院舉辦的首屆《中國憲法青年學者論壇》的成果。書中所收集的十多篇大陸和香港青年憲法學者的論文,反映了中國新一代憲法學者對於中國憲法各方面問題的觀點和質疑,把中國憲法研究推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在本書所收集的十多篇論文裏,新一代中國青年憲法學者基於他們自身獨特的知識背景、留學經驗和對學術的喜好,以不同的學術方法和風格來探討中國憲法的各方面問題,對憲法問題提出新的觀點、新的批判和質疑,為中國憲政研究提供了新的題材和動力。本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從歷史角度分析中國憲法及憲法理論的發展;第二部分探討憲法中有關勞動權和民生的問題;第三部分對憲法和政治的關係以及中國的違憲審查制度進行研究;第四部分從不同領域的政府制度的角度探討與之相關的憲政問題。
本書收錄的論文突破了傳統憲政研究的框架。透過青年學者對中國憲法的各方面問題提出的尖銳批判,本書讓從事中國憲政研究的學者感受到新一代的憲政觀和中國憲法學的未來。
2018年7月20日 已读
序言有点意思,第一篇很好啊😊,第二篇可以让人出乎其外,读读引用的文献想必不错。第三篇言不尽意。第五篇对《离骚》语句的使用让人无奈。第七,第八读起来很受启发。
宪法学 香港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