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
诸众的语法 豆瓣
Grammatica della moltitudine. Per una analisi delle forme di vita contemporanee
6.8 (5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保罗·维尔诺 译者: 董必成 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 2017 - 11
【内容简介】
在传统意义上“人民”是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但影响了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内格里、大卫·格雷伯等理论家的意大利政治思想家维尔诺则认为:斯宾诺莎提出的“诸众”这个概念,相比霍布斯提出的、在传统政治哲学领域内流传甚广的“人民”,更适合分析当今的问题——在全球化的席卷之下,谈话和辩论的“专门之处”正在凋亡和消解,纯粹的智力活动、政治行动和劳动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消失,我们所拥有的是恐惧和苦恼的完全叠加……
霍布斯憎恨“诸众”这个概念,他把它定义为回避政治统一、反叛、永远不能达成最后协定。但是维尔诺认为,诸众不仅仅是一个否定性概念,同时还是一个丰富的概念——它包含了个性化,模糊的生命政治概念,机会主义和犬儒主义,闲谈和好奇——让我们去检视新的复数的经历和非代议制民主的形式。
···
【编辑推荐】
◆保罗·维尔诺在西方学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他是意大利后福特主义思想家中的突出人物,最具原创性的政治哲学家与自治论者之一;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内格里、大卫·格雷伯等人均受其影响。
◆这部著作延伸至语言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对斯宾诺莎所提出的“诸众”这一概念做了精彩绝伦的分析,弥补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在面对现代社会困境时的不足,为现代人重新审视群体和个体、个人和资本主义社会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本书收录于“倾向与可能”书系,该书系汇集迈克尔·沃尔泽、本尼德克特·安德森、约翰·邓恩、查尔斯·泰勒等当今世界的一流头脑,他们试图用历史的经验和政治的知识,为今天的困难提供部分开放的讨论,这些讨论并没有最终的结果,然而其中所蕴含的视角和线索,每一个都充满深刻的洞见和面对真相的勇气。我们将这些洞见和勇气集合在这里,奉献给所有愿意为当下和未来努力的汉语读者。
2021年8月16日 已读 没读完,因为大半读不懂。可以从三个方向猜测原因:读者能力不够;翻译胡说八道;作者的写法也是诸众的。随便摘一段:诸众用来作为自身后盾的统一是由心灵的“共同之处”、人类共有的语言-认知官能和普遍智能组成的。同这种与国家的显然不一样的统一性/普适性有关。以后要是又感兴趣了还是多读点书再读外文版吧
政治哲学
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 豆瓣
Why Not Socialism?
作者: [英] G. A. 科恩 译者: 段忠桥 人民出版社 2011 - 3
在《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中,作者科恩先描述了一种“野营旅行”的环境,并指出在这一环境中,大多数人会强烈地赞成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他接着论证说,有两个原则在野营旅行中得以实现,一个是平等原则,一个是共享原则,而这两个原则正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他接下来集中讨论了在他看来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问题:如果说社会主义者的志向是在一个国家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实现野营旅行的原则,那社会主义还是可欲的吗?社会主义会是可行的吗?对这两个问题特别是对第二个问题,科恩虽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却提出一系列令人沉思的见解。
2021年5月8日 已读
其实吧,第一句话就觉得怪怪的:你、我和一大群其他人去野营旅行。很容易想到,你我都是比较外向的人,也许有过一起旅行的经验,并且重要的是,你、我和一大群其他人应该关系不错。通过这样一个例子揭示社会主义为何是可欲的是存在这样的难题的:国家的民众之间并不都是朋友,所以野营中的原则不一定就能够适用。作者在后文也提到了这一点,但是表示这并非全有或全无,并似乎通过可欲性回答了这个可行性的问题。作者认为过往的马克思主义者轻视了可欲性论证的重要性,所以这是他的重点。不过我觉得通过拉踩很容易凸显出一个尚未出道的存在于想象中的练习生相对于油腻过气秀星的优越性,所以最好想想怎么出道,之后才好比实绩看舞台接代言上封面拼数据,那么问题来了,在一个并非「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时空中,野营旅行的论证有多大效力?
A. G. 人民出版社 政治哲学 社会主义
Civil Disobedience 豆瓣
作者: William E. Scheuerman Polity 2018 - 2
What is civil disobedience? Although Mahatma Gandhi and Martin Luther King helped to bring the idea to prominence, even today it remains unclear how we should best understand civil disobedience. Why have so many different activists and intellectuals embraced it, and to what ends? Is civil disobedience still politically relevant in today's hyper-connected world? Does it make sense, for example, to describe Edward Snowden's actions, or those of recent global movements like Occupy, as falling under this rubric? If so, how must it adapt to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s of digit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nd the rise of populist authoritarianism in the West?
In this elegantly written introductory text, William E. Scheuerman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pretations of civil disobedience. Drawing out the striking differences separating religious, liberal, radical democratic, and anarchist views, he nonetheless shows that core commonalities remain. Against those who water down the idea of civil disobedience or view it as obsolescent, Scheuerman successfully salvages its central elements. The concept of civil disobedience, he argues, remains a pivotal tool for anyone hoping to bring about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
2020年8月30日 已读
讲了三种模式的公民不服从:religious, liberal, and democratic,也考察了Anarchism ,digitalization, postnationalization, privatization带来的变化。讨论网络中的不服从现象和阿伦特部分对照读很有意思。书本的写作背景是BLM,这个时候看本书,似乎没有任何时间上的间隔感。愈发觉得大百科全书的《认真对待权利》把civil disobedience翻译为善良违法是很严重的概念混淆。
polity 公民不服从 政治哲学
政府论(下篇) 豆瓣
The 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9.2 (42 个评分) 作者: [英] 洛克 译者: 叶启芳 / 瞿菊农 商务印书馆 1964 - 2
2020年4月16日 已读
读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这本书需要结合英文本再读,并且很适合一个读书小组花几个星期去做。
洛克的法律观念(页36):
①法律与其说是限制不如说是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权益
②假如没有法律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
③单单为了使我们不致堕下泥坑和悬崖而作的防范,就不应称为限制
④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⑤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
如果选五个关键词的话,就是自然状态、同意、财产、法、上帝。
1680s 商务印书馆 政治哲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法理学
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Locke on Government 豆瓣
作者: David Lloyd Thomas Routledge 1995 - 10
John Lock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gures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His Second Treatise on Government w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political statements of its time and provides the foundations of liberal political thought. His views on the social contract, political obligation, rebellion, revolution and property remain strikingly relevant today. Locke on Government introduces and assesses: * Locke's life and the background to the Second Treatise on Government *The text and ideas of the Second Treatise *The continuing importance of Locke's work to philosophy For student's coming to Locke for the first time, Locke on Government will be an invaluable guide to his political thought.
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Hobbes and "Leviathan" 豆瓣
作者: Newey, Glen Routledge 2007
The Leviathan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is the most famous single work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This guidebook offers a clear, accessible and judicious account of Hobbes, as a philosopher and theorist of state, and guides the reader through the major interpretations of the Leviathan. The book covers discussions of epistemology, scepticism, law, right and the state of nature,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contract, authority and representation, legality, liberty, tolerance, reason and rhetoric.
2020年4月13日 已读
挺工整的导论书籍。不按利维坦顺序而按照一个个主题梳理霍布斯的论证以及后世的解读,譬如自然状态是否真实存在,封面图的意思(中译本没有保留封面和题词挺可惜的),第一部分和后几部分的关系,对利维坦的博弈论解读等……推荐阅读的文献尤其受用。
2000s Routledge 导论 政治哲学 法理学
为无政府主义申辩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罗伯特·沃尔夫 译者: 毛兴贵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 2
把书题名为《为无政府主义申辩》只需要肆无忌惮,而写得漂漂亮亮需要高超才智。沃尔夫教授恰恰智勇兼备。无政府状态通常被扔进了意识形态的垃圾堆,或者被抓去当做社论大放劂词的素材,如此蒙尘已久,早须给予明智的再审视。沃尔夫的力作殚精竭虑,志在于此,从他对“传统民主学说”的天真信仰开始,现身说法,带领读者走过了一段政治苦路。
相较于之前作为对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强烈反弹而产生的乌托邦式无政府主义理想,沃尔夫的无政府主义更倾向于从学理上论证合法权威的不可能,并没有多少现实关切。中译本同时收录沃尔夫论证无政府主义的另一篇论文和法兰克福批驳沃尔夫观点的文章,以期使读者对沃尔夫的无政府主义理论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2020年2月24日 已读
叫《对合法权威说不》更贴切。上一本书似乎是告诉我权威之下无所逃,这本书就是拼的一身剐、敢把权威拉下马,但是似乎不是那么好拉。核心的内容在于自律,涉及到作者对于人的形象的认识,自律是否是人的首要义务,一定程度违背自律是否必然不正当(评论文章有区分绝对自律和相对自律)。一切论证都建立在这个概念之上,但是作者却对这个基点着墨不多。附录《论暴力》虽然激进些但是启发挺多,评论文章一般。
政治哲学 无政府主义 服从 权威 江苏人民出版社
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 豆瓣
Political Philosophy
8.7 (23 个评分) 作者: [英] 戴维·米勒 译者: 李里峰 译林出版社 2013 - 5
我们应该如何共同生活于社会之中?我们究竟为何需要政府?社会正义意味着什么?至善的现实政治真的只能是海市蜃楼吗?这些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都需要考虑,因为它们关系到我们的人生幸福之根基。打开《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它将带你进入对于这些问题的追问与探索。
行文简洁,可为广泛的人群所理解,论题综合性强,是对许多有争议的重大问题的一个可靠导言……
——英国赫尔大学政治学理论教授 帕雷克勋爵
2019年6月26日 已读
前半部分很精彩,无论内容、文笔、翻译,后面平平。虽然对政治哲学做了很通俗的介绍,但是并没有为进一步的阅读、学习指出较明确的方向。
政治哲学 牛津通识读本 译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