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
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第2版) 豆瓣
作者: (英)温奇 译者: 张庆熊 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9
温奇这本小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体现在“第二版”三个字上头。虽然他对原书没有做任何改动,但他在多年之后另写了一篇序,纠正自己当时的一些疏失,指出自己考虑欠周、思虑未深之处。这就有极大价值,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作者学术的进境和思想的深化。
这本书很薄,但写得很精彩,也很精炼。尤其是温奇自己强调的第三章中对“程度差别与种类差别”、“动机与原因”这两组概念的剖析,非常有启发性。书后简介说:“作者通过对穆勒、涂尔干、韦伯、维特根斯坦等人的社会科学方法的考辨,探讨了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实证主义、功能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和可能导致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的思路。”话是没错,但隔靴搔痒。书的精彩毕竟要细读时才体会得出。
2021年2月28日 已读
很多表述读起来挺累,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哈特写作《法律的概念》时参考了本书,但其实读完本书对理解该书帮助不大,不过回答了哈特所没详细讲的东西。哈特区分了对于规则的两种视角,内在视角与外在视角(一般认为其实还有一种),本书则是回答内在视角对于理解规则来说为何是重要的。并且由于作者把规则视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概念,因此内在视角对于整个社会科学也就是重要的,以此对抗当时盛行的实证主义的观点。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