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姐姐 (1996) 豆瓣
9.0 (76 个评分) 导演: 李玉
一对双胞胎即将出世,剖腹产前的家庭会议上,大家认为女孩可以多照顾男孩,决定先拿她出来,赋予她姐姐的名义和随后需要承担的义务。十几年后,小女孩对这种身份提出了质疑,在一个晚餐时间,她终于爆发,无数遍地对自己母亲哭诉:“你不喜欢我了!”
第一次是叫嚷;
第二次声音降了下来,哽咽着说;
再往后则是暴哭。
这是李玉在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里做的一期节目。原本领导安排李玉去拍摄一个刑警的故事,她来到刑警的家里“做功课”,却把刑警放在一边不管,将摄影机对准了刑警的小女儿——一个和弟弟一起诞生于剖腹产,并由父母强行冠以“姐姐”头衔的小女孩。李玉敏锐地从这个小女孩的身上捕捉到了很精彩的情感纠葛,于是诞生了她的记录片《姐姐》
姐姐》是一部跟刑警的工作和生活毫不相关的记录片,却通过小女孩的倔强展现了一种儿童生活,影片粗剪版本名为〈成长的烦恼〉(1996年12.30日和12.31日连续播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影视纪录片创作〉一书以〈姐姐〉为例,讲述了纪录片拍摄前期准备题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姐姐〉可以说是中国新记录片从选材到拍摄手法上的一次电视尝试,也是后来拍故事片的李玉的拍摄经验积累。
2021年4月16日 看过
看回避型依恋的书时,我想到一个很好的词用来描述,就是“懂事”,因为懂事就不会有很多情感要求、不会想要爸爸妈妈赔、不会想要争夺电视机、不会闹脾气,这就懂事了。很有意思的一场戏是看电视,爸爸在厨房,妈妈和弟弟在沙发上观看,而姐姐杵在电视旁,别说观看,连被观看都没有,而姐姐站到电视机前渴望被关注时,她只能是水平躺在地上、乃至于成为被杀的对象。妈妈爸爸说的很对,少数服从多数,这是公平的:妈妈从小也被压抑自己的喜好,面对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她怎么可能不喜欢足球,儿子作为爸爸接班人,他怎么会不喜欢足球,爸爸作为警察、男人,他喜欢的节目当然是足球。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姐姐频繁出岔子闹脾气,所以终究是女的不行。
1996 女性 李玉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