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法官与总统 豆瓣
作者: 【美】亨利·J·亚伯拉罕 译者: 刘泰星 商务印书馆 1990
2020年10月10日 已读
三星半吧,看在也写了这么多的份上。有读《宪法的经济解释》的感觉,前面给出观点,辅之以数据,然后从历史上一任一任地讲是怎么挑人、任命、通过的。外文版是1974年出的,这版是1990年的,所以时间上相差蛮多,翻译的用语上也和现在有差距,另外就是作为主体的历史梳理部分挺枯燥的。
商务印书馆 法学 美国
宪法学导论 豆瓣
9.9 (30 个评分) 作者: 张千帆 法律出版社 2014 - 4
《宪法学导论》第二版自2008年出版以来,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社会反响与经济效益卓越。近年来,我国宪法学理论与法治建设实践取得了诸多进展,作者根据学科最新成果与实务典型案例,保持第二版多元、立体式写作风格,融合理论讲述、评注、案例、探讨、动态、图表等多种形式于一书,修订为第三版,在内容与形式上对全书进行了创新与完善,使本书更显卓越,堪称学习宪法不可不读的优秀教材。
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本书具有普通法律教科书的特点。由于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全书将宪法学原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介绍与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宪法制度。
在内容上,本书分三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是概论,其中包括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形成、发展及其思想渊源,以及宪法审查机制三章。之所以将审查机制作为概论部分,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宪政经验普遍表明,宪政审查是宪法效力的必要保障;没有某种形式的宪政审查,宪法就失去了实际效力,宪法学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头理论。因此,和前两章一样,这部分内容具有基本与普遍意义。第二与第三部分是关于宪法学实体理论。第二部分介绍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结构的划分,政府组织结构以及政府产生的方式三章。第三部分讨论公民权利,包括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宪法保障两章。之所以把公民权利放在国家机构的后面,部分是出于循序渐进的考虑,因为“宪法”(constitution)的原始含义毕竟是指政府的组织法;部分则是因为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前提——我们所说的宪法保障,实际上是指通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宪法对公民权利实施的保障。
2020年8月26日 已读
本书着意把宪法作为一门普通的部门法对待,而不是充斥意识形态的宣传书,但是其实也与一般的部门法教科书存在不同,因此本书并不是「中国宪法学导论」。看宪政审查一章之时,恰好在刷乌市超话,直觉全章纯梦中人语。高中时候无聊背过《孔雀东南飞》,如今当然忘记,不过总记得其中很无关紧要的一句,「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这是我看书第182页、第344页、第357页、第416页、第582页、第612页以及全书对《南方周末》、《新京报》的引用时的感受。
宪法学 张千帆 法学 法律出版社
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 豆瓣
作者: 罗克辛 译者: 蔡桂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 1
《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第2版)》包含了论及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之关系的两篇中文译作。这两篇作品在产生时间上跨越了四十年。第一篇作品以纲领性的方式,努力将刑法总论的体系建立在刑事政策的指导思路上:构成要件所遵循的是法的明确性原则;违法性则依照各种特定的秩序原则。利用正当化事由来解决社会冲突;而答责性所考虑的是可罚性,它要接受罪责和为预防所需的刑罚幅度的双重限制。第二篇作品描摹和批判性地点评了20世纪刑法体系思想的演变,并以刑事政策为基础讨论了法益保护、客观归属、不法和罪责及答责性等内容。
2020年7月29日 已读
第一篇四星,第二篇五星,翻译三星(你知道在文章开头就读到“您们”造成的冲击有多大吗?),先读第二篇更好。对于当前中国来说,重要的不是超越李斯特鸿沟,而是构建李斯特鸿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刑法学 法学 罗克辛
刑法总论教科书(第六版)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德]乌尔斯·金德霍伊泽尔 译者: 蔡桂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5
法律科学是一门规范科学。刑法上的规范分为举止规范和制裁规范。举止规范的目的在于保护生命、身体、财产等各种法益,制裁规范则旨在维护举止规范的效力。当举止规范被违反时,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而未为举止规范所要求的行为,成立刑法上的不法;当事人能够形成避免违反举止规范的相应动机,而却没有形成,则有罪责。 金德霍伊泽尔教授以规范理论为基础,对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位置、犯罪的一般学说以及构成要件、违法性、罪责、错误、力图、过失犯、不作为犯、参加、竞合等犯罪论各基本领域进行了深入、平实、简易、全新的阐述。 德国刑法是世界刑法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刑法制度为很多国家所借鉴。本书由当代德国著名学者金德霍伊泽尔撰写,是一本以传授德国刑法总论的基本知识为目标的教科书,也是德国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频繁引用、实现德国刑法教义学创新的极为重要的著作。本书内容完备,资料翔实,形式活泼,每节设有相应的问答题目,附有各种类型的案例,便于中国读者了解德国刑法的基础知识。
书  评:
著名学者推荐:
学术上的缜密,亦须与针对实践的清晰、简洁相结合,金德霍伊泽尔领会到了这一点。(《法学综览》,2007年第7期,第306页)
--德国学者格塞尔(Gossel)博士、教授
尤为出色的是该书在第三版中确立,并在第四版中继承的教学法。无论是对初学刑法者,还是对进阶者,我都无保留地推荐他们阅读或参考该书。(《犯罪学档案》,2011年第1、2期,第58页)
--德国学者贝尔斯特(Berster)博士
金德霍伊泽尔教授的《刑法总论教科书》在我国的翻译出版,使我们多了一个近距离观察德国刑法学的视窗。
--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
2020年7月18日 已读
和看过的上一本书差不多,不过此书只有犯罪论的部分,在其他方面相较上一本基本都更加深入,没有那么友好的图表,语言相较台湾人更是聱牙不少。由于对德国法学、德国法哲学、德国刑法学的陌生,相当一部分内容看不明白。
刑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法学
民法总论(第二版) 豆瓣
10.0 (6 个评分) 作者: 朱庆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5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相关内容,增加的学术进展内容,力争保持该书在民法相关教材销售领域的领先地位。该书为民法总论研究领域的力作。既有理论研究的深度,又有研究视野的广度,为读者展示了德系民法人扎实的研究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水准的研究能力。本书为民法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不可多得的高水准学习参考用书。
2020年6月6日 已读
民法水平如何我无能评价,其间法理水平我可斗胆说胜过大陆绝大多数法理书籍、法理学者。全书仿德国民法典,以法律行为为核心展开。私法自治精神处处可见。不过水平再高,马工程也轮不到。
民法 法学